?

區縣黨校發展問題與改革思考

2021-11-24 06:13王天權
中學生學習報 2021年18期
關鍵詞:黨校改革發展

王天權

摘要:黨的百年輝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共產黨非常重視干部培養,其中黨校就是培養培訓干部的主渠道,是黨的理論創新和理論武裝的主陣地。百年來,黨校一直伴隨著黨的發展壯大。區縣黨校發展歷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黨的建設歷程。本文梳理了武隆黨校發展歷程,剖析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探索區縣黨校改革發展舉措。

關鍵詞:黨校;發展;改革

黨校是我們黨教育培訓領導干部和理論骨干的主陣地,黨校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區縣級黨校處在黨校體系的最基層,具有基礎性、廣泛性,是用黨的理論教育廣大基層領導干部的最后一公里,是提升基層干部黨的理論水平的重要渠道,培養了大批基層領導干部。

一、區縣黨校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人才隊伍問題

一是留人難。區縣黨校人才隊伍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留不住人,特別是現在各區縣爭奪優秀人才非常激烈的環境下,優秀人才都愿意向發達地區考調。另一個原因是黨校教師,一般都有比較便利的學習機會,對政治理論的熟悉程度較高,所以考試成功機率較大。再一個原因就是基層黨校的優秀人才也容易被其他部門挖走。二是招優秀人才難。區縣黨校無論從地理區位上,還是從工作待遇以及職業發展上都沒有優勢,應屆畢業生往往都是將黨校作為最后選項。三是新人上手難?;鶎狱h校面對的是最基層的干部,學員理論水平差別很大,更多的是傾向于實踐操作。而黨校教師最大的弱項就是沒有基層實踐經歷和經驗,所以講課內容常常不接地氣,理論性太強,不通俗易懂。經多年實踐統計,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教師,要站穩黨校講臺,一般需要五年時間。另一個原因,就是區縣黨校教師上課次數太少,不利于教學水平的快速提高。從武隆黨校來看,年輕教師每年上課次數2~5次,并且每年一個新課,剛講熟練就要換新課,因此,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也不能提振教師的自信心。四是教師隊伍呈現兩極分化。也就是3050現象,即五十歲以上和三十歲以下的教師占主體。30-40歲左右的教師很少,其原因就是區縣黨校招入年輕人,工作幾年后就考調走了,所以區縣黨校呈了優秀人才的搖籃,長大之后就“飛了”,造成人才斷層現象。

(二)教學方面問題

一是講課內容與學員需求脫節。有些教師會什么就講什么,沒有充分考慮學員需求,所以學員不愛聽,或者聽不進去;也有的教師明知學員的需求卻沒有能力去回答,自己又不下功夫研究解決的辦法;教師對學員入學時的調查問卷很少進行分析處理,更沒有將調查問卷的結果運用到課程設置中去。二是講題變了講課內容沒有變。講題大都是隨著理論武裝的需要設計的,隨著黨的理論發展而不斷豐富和調整的,講題變了,講課的內容還是沒變,新瓶裝舊酒。三是理論脫離實際。既缺乏對現實情況的深入了解,又缺乏理論深度,年輕教師尤其如此。黨校的課堂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學員也最喜歡理論聯系實際的課。四是教學研究氛圍不濃。由于區縣黨校人員不多,專業不齊全;雜務事情太多,沖淡了做專業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專業技術帶頭人或領軍人更是不足,無力帶動和組織年輕人搞教學研究。五是現場教學不規范,效果不佳。各個黨校都在興起現場教學方式,但是總的來說都傾向于現場參觀,缺少現場討論、過程分析、理論提煉等環節,走馬觀花式的現場教學,沒有調動起學員思考、互相討論、師生互動。六是教學方式方法單一,吸引力不強。黨校工作條例指出,黨校應當努力創新教學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學,綜合運用講授式和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互動式教學方法,加大案例教學力度,推動案例庫建設。但是區縣黨校很少推行這些互動式教學方法,一般都是講授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教師“唱戲”,學員“看戲”。

(三)科研資政問題

一是高層次課題立項難,核心期刊發表理論文章難。如國家級、省部級課題除了看課題內容,對申報人也有一定資歷要求。區縣教師一般資歷不高,水平也不高,所以基本上只能在社會上很低檔的公開刊物上發表文章。二是調研工作不實。因各種各樣原因,區縣黨校的調研很多時候都是浮在表面上,并且就連浮在表面上的調研也很少。常常是鼠標調研,電話調研,將網上的資料或別人的總結進行復制粘貼。三是決策咨詢效果不佳。由于對本區縣經濟社會中熱點難點缺乏深層經歷和實踐經驗,同時調研不深不透,甚至有些部門單位出于保密需要,也不愿意道出真實情況,因此,難以寫出具有決策參考價值的文章。

(四)管理機制問題

區縣黨校在管理上一直沒有理順。一是黨校內部教師課時費和科研資助費沒有統一的文件規定。僅憑各區縣黨校領導到組織部、紀監委和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去爭取。能發多少,取決于黨校領導與這些部門領導之間的關系,或者說這些部門領導對黨校的重視程度。同一項目,有的黨校能做,有的黨校就不能做。嚴重影響教師的積極性。二是學員培訓和培訓效果與任用脫鉤。黨校工作條例指出,黨委應當把干部的培訓和使用結合起來,將干部培訓考核情況作為干部任職、晉升、管理的重要參考;黨校應當加強對學員培訓情況的考核,全面考核評價學員的學習態度和表現、理論知識掌握程度、黨性修養和作風養成情況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考核情況向黨委組織部門反饋。但是,作為區縣組織部門一般都很少就學員培訓效果與使用結合起來,就連學員的培訓檔案信息也沒有納入組織部門管理。

二、新時代加強區縣黨校改革的建議

不斷加強區縣黨校建設,是培養好干部,加強黨的建設的需要。特別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迫切需要高素質的基層干部隊伍。

(一)科學設置培訓課程,創新教學方式

科學設置培訓課程是區縣黨校干部培訓效果提升的前提,要深刻把握區縣黨委政府在工作實踐中關注的重大戰略問題,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呈現的熱點難點問題等,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干部培訓的主線,從理論基礎、黨性修養、戰略思維等方面入手,在理論銜接、實踐現實上的結合上下功夫。一是共建共享網絡大黨校。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優勢,科學構建師資庫、教材庫、案例庫等,合理建設現場教學基地,應用到干部培訓的課程,確保其具有較高的實效性。二是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研究式、討論式、互動式、案例式、情景模擬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實地考察、現場教學,將理論教育、實踐培訓深度銜接,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培訓活動。三是認真做好訓前需求調查。用好學員資源,讓干部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分析典型案例、熱點難點問題、實踐成果等,將掌握知識轉化為重要的技能,在實踐鍛煉、問題解決、創新思維等能力方面得以提高。共性教育與個性教育相結合。四是注重學學相長。多安排學員討論,學員論壇,學員自主管理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員各行各業實踐經驗豐富,再結合黨校學習后的理論提升,進行學習心得體會交流。五是要分層次分類別。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如同一級別的干部培訓可以根據其從事的實際工作進行分班,分為經濟類、管理類、司法類、文化類和黨建類等不同類型的不同班級,根據不同類型干部的崗位差別和培訓需要差別,在培訓內容、培訓安排、教育活動、課題研究等具體教學計劃設計上有所區別。共性的黨性教育和理論學習的內容必須保持一致,但也要考慮滿足學員培訓個性化的需要,以提升培訓的實效性。

(二)加強調研力度,提升科研資政質量

調研是提升決策咨詢效果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講課水平的必需環節。一是市委黨校與區縣黨校教師結成幫扶對子。在科研課題申報上,決策咨詢報告的撰寫上,基層調研等方面可以相互配合,發揮市委黨校理論水平高和基層黨校接地氣的優勢。二是將調研工作作為工作量進行考核。由學校統一安排調研,每半年分批次分類別下鄉蹲點調研一至兩周,調研期間與單位工作脫鉤。三是形成掛職鍛煉制度。每年由組織部安排一至二名年輕教師到鄉鎮掛職半年到一年,體驗鄉鎮工作,增加基層經歷,處理基層復雜矛盾。帶著課題任務,完成一個課題。四是每位教師聯系一個鄉鎮或村社。教師長期堅持參加鄉鎮黨委會或黨支部會,與基層黨員一起學習,為基層黨員上課等,每年為鄉鎮或村社寫一篇調研報告,出點子,拓思路,解決鄉鎮村社發展中的一些困惑。

(三)用好現有人才,提升師資水平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長期堅持。一是堅持走出去培訓。要根據黨校師資隊伍的情況,制定長期的師資隊伍培訓計劃,要以明確的制度方式確立并長期嚴格執行。這一點重慶已做得很好,但在培訓方式上要增加實踐化訓練。二是堅持一課多講。熟能生巧,一個新課如果連續講十次八次,每次學員或老教師都提改進意見,每講一次自己都會有新感受,進行修改,最后一定能打磨成一堂高質量的課。三是堅持壓擔子。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既要給黨校教師壓擔子,嚴格管理,又要關愛激勵教師干事創業的精神。我校出色的年輕教師都是經過了一個痛苦的過程,才脫穎而出的。四是堅持區域統籌協作。師資共享,片區內或相鄰區縣黨校之間師資統籌,學科建設、教研活動、課題申報、調研等工作統籌協作。在網絡時代的今天,地域界線已經打破,不同黨校之間教師完全可以在網上進行面對面的教研科研活動。五是堅持多渠道引進師資?!耙屗麑W習,就讓他去黨校講課”。除了從區縣領導中聘請兼職教師,從部門和企業中聘請模范人物為黨校上課外,還要在鄉鎮和部門選一批高學歷的優秀年輕干部到黨校工作,并作為干部職務晉升的條件,經過兩三年的黨校任教后,再回鄉鎮和部門提撥重用。這樣的干部既有基層的實踐經驗又通過黨校進行理論學習提升,對干部本身就是一種提升鍛煉。六是延長在黨校工作的最低年限。對新進黨校的年輕人,規定最低工作時間七年以上,并配套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如,職稱晉升條件,公租房,人才公寓,家屬調動,子女入學等優待政策。

(四)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能

一是整合鄰近區縣黨校。將鄰近區縣黨校整合為一個大黨校,保留現有黨校所有師資設備和級別及辦公場地,將作為整合后大黨校的分校區。比如:武隆、豐都、彭水整合為一個大黨校,各個區縣現有黨校資源不變,作為分校區,由合并后黨校統籌安排這些資源。這樣就能壯大師資隊伍,提高辦學質量。二是堅持三校大校長定期研究黨校(行政學校、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機制。每年到黨?,F場辦公一次,解決具體問題,看望學校教職員工,聽取教職工意見和建議,這也是武隆黨?,F在的做法。三是將黨校學習情況納入干部年度考核。將中青年干部在黨校的培訓情況作為提撥任用的重要依據。這是黨校工作條例的規定,要將此規定細化到干部提撥任用的實施細則中,并大力宣傳。四是充分利用現場教學基地。做好現場教學每一個環節,特別是討論互動和總結提煉環節。要實現所見即所想,所想即所得,所得見行動。改變以往那種,參觀完即完,沒有結合自身思想找差距,領悟不深不透,將現場教學等同于游覽參觀。

猜你喜歡
黨校改革發展
黨校人的忠誠
區域發展篇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圖說共享發展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堅持“黨校姓黨”做好新形勢下縣級黨校工作
讓“黨校姓黨”的旗幟高高飄揚
圖說創新發展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黨校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