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教學教學模式的轉變

2021-11-24 06:43張興俊
中學生學習報 2021年18期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模式策略

張興俊

摘要:近些年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教師要積極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充分利用新課改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結合生活實際,提出相關問題,師生共同討論探究,解決并得出地理結論的過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模式;策略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1 利用案例引起學生興趣

新課改下的地理教材相較于傳統教材,沒有了繁雜沉悶的知識性文字表述,多的是案例與活動,而其最大的特點是以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案例入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必須認真地研究分析案例中內容,將案例中所表達的具體的地理知識,表達的思想進行總結。課堂教學中要先引導學生閱讀案例,充分發揮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于案例的聯想以及延伸分析能力。讓學生養成思考聯想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案例也可向課外進行拓展,要注意選用案例要與時俱進,將當下的社會熱點加入其中,做到內容豐富飽滿,有效地幫助學生開發拓展自己的知識體系,引起學生的好奇,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2 創設體驗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地理這門課程,想要讓學生獲得更好的體驗,在情境中讓學生去感知,成為最好的途徑。對于學生來說,情境的體驗是很重要的,而體驗可以更好的生成情境,如果課堂中沒有情境,而是生硬枯燥的知識點講解和練習,那學生也很難融入課堂,思維也不易和教師同步。例如在學習“山谷風和海陸風”的相關知識時,首先,教師要將海陸熱力差異向學生講解介紹,然后再向學生介紹講解這種差異所能引起的海陸風的事實。而山谷與其附近空氣之間的熱力差異導致了山谷風的形成。然而,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講解,學生腦海中并沒有這些概念,海陸風和山谷風的形成原理以及其帶來的影響和現象理解起來相對困難,山谷風在日常生活中又難以接觸,這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交流探討、提出問題等多種方式,來啟發學生進行思考,生成情境。而學習“人口增長”問題時,便可貼近生活,從身邊剛出生孩子的話題來展開,并通過此話題引出某地區人口增長的案例進行探討,結合教材中出現的圖表來引導學生思考人口增長的特點,總結出人口增長的概念和特征,達到從生活現象獲得知識的目的,將生活中的情境地理化,一改傳統課堂的乏味生硬,創建出情境豐富、生命力十足的課堂,充分激發學生對于學習地理的興趣,從中還提升了學生的聯想能力以及上課過程中的專注度,對于地理知識點的學習不再是筆記和背誦,使學習到的內容在腦海中更加牢固深刻。

1.3 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維持學生興趣

在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勢下,教師要引導學生改變自己固有的學習方式,去嘗試新的學習方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地理是一門人與環境的課程,長期處于課堂中難以發現自然中的地理現象,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從自然中提出問題,分析并解決。

2 轉變教學模式

2.1 合作學習的教學新模式

新課改的基本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改變了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教育方式,由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而探究學習不可或缺的便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這種交流需要由不同的學習任務來進行展開。例如,教師引出課題“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并提出問題,是什么導致了晝夜交替和四季的變化?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得出結論,也可針對課題再次提出與教師不同的問題,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更好地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還能引發學生發現新的問題,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合作能力、溝通能力也通過探討得到提升。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更好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形成更高層次的學習動力和研討動力,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生命力與活力的,在這樣生機勃勃的課堂中,學生不再有對于學習的壓力與厭煩,取而代之的是積極主動地進行研究、探討和學習。

2.2 注重營造課堂氣氛

教師營造的課堂氣氛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對于課堂的熱情和參與度。新課改所倡導的便是生活化的教學,教師需要營造一種輕松的、愉悅的、非常有代入感的課堂氛圍,可以由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大膽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言論和意見。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地理知識點問答競賽,將學生分成兩大組,同時由學生擔任提問者來提出問題,兩組同學以搶答形式來回答問題,期間學生們可以暢所欲言,踴躍競爭,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只是起到調節引導的作用,完全將課堂交給學生,但要注意及時糾正學生錯誤和不規范的問答,以免在競賽過程中出現問題對學生產生誤導。

3 聯系圖片深入學習

高中地理教材中很多內容會以漫畫形式進行展示,各類風趣多彩的插圖演示,使得內容知識更加生動有趣,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插圖達到教學目的。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便是掌握地圖,無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注意地圖的運用,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學習,認識、了解和掌握各類的地理知識,使地理知識記憶起來更加容易。當然,地圖也并非局限于教材上的地圖插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呈現和展示更為立體、生動的地圖。

總結

綜上所述,想要完成教學任務,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著手,只有先培養興趣才能進行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不僅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會有很大提升,正體現了新課改理念對于學生學習的作用。望此次論述可被高中地理教師作為參考,以此來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梁九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探究[J].人文之友,2019(1):198.

[2]?張波.關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的探討[J].東西南北:教育,2019(18):0293.

[3]?吳瑜,許仁田.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明日,2018(12):119.

[4]虞燕麗.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策略探析[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8(4):45-46.

[5]鄒超.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7(73):122.

猜你喜歡
高中地理教學模式策略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