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校園暴力”的解構與應對

2021-11-25 14:13賀建民
法制博覽 2021年7期
關鍵詞:校園暴力缺位法律法規

賀建民 劉 飛 劉 寵

(河北工程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91)

校園暴力簡單的說就是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之間的暴力行為,校園暴力的出現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生命財產安全等造成嚴重的威脅,甚至會對學生的精神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因此有效遏制校園暴力問題的出現迫在眉睫。鑒于此,針對當代中國校園暴力法律缺位方面的問題,十分有必要積極探索有效應對的措施,確保能對校園暴力的情況進行合理化的控制,從而提高校園環境和建設效果,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空間,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一、當代中國校園暴力現狀

近幾年,隨著我國全面加強對校園暴力管控問題的重視,我國校園暴力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結合2018年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關于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的專題報告能看出,從2015年到2017年的時間段內,中國校園暴力的案件數量呈現出逐年下降的發展趨勢,2016年和2017年校園暴力案件的數量同比下降了16.51%和13.37%。而在這些校園暴力案件中,搶劫、強奸等惡性暴力案件呈現出年輕化的發展態勢,校園宿舍已經轉變為校園暴力的高危區域,在數據中發生在宿舍的校園暴力案件高達35.31%,并且在案件中有將近60%的案件涉及到故意傷害方面的問題,有11.59%的受害人甚至死亡[1]。在這些案件的處理中,法律缺位的問題較為明顯,部分情況下因法律方面的缺陷無法對實施校園暴力的未成年人進行有效的懲罰,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校園暴力問題的控制產生了消極影響。因此,必須針對校園暴力法律缺位的情況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這方面的問題,降低法律缺位的不良影響,顯著提高對校園暴力問題的控制效果。

二、我國校園暴力法律缺位的情況

對我國校園暴力法律缺位的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法律缺位的問題會導致校園暴力受到嚴重的影響,對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脅,也不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和發展。具體分析我國校園暴力法律缺位的問題,發現集中從以下方面得到體現:

(一)刑事責任缺位

刑事責任缺位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主要是現階段我國立法機關尚未深刻認識到學生暴力主觀惡性情況,甚至部分機關僅僅認為校園暴力的出現是學生理性不足導致的,矛盾沖突是較為常見的事,不應該采用刑事處罰手段對他們實施管理和制約,更應該采用教育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2],這就造成我國校園暴力方面存在明顯刑事責任缺位的情況。我國刑法中明確規定未成年人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情況下才需要負刑事責任,14周歲以下的青少年即使做出嚴重的犯罪行為,也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這就導致一些青少年在缺乏刑事責任的約束下做出錯誤的行為,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二)保護缺位

法律層面保護問題缺失的情況與立法機關和執法機構對我國校園暴力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存在一定的關系,在法律缺位的情況下將部分情節嚴重的校園暴力看作是一般的暴力行為,對校園暴力對受害者的身心傷害重視不夠。如在某地區六名高二學生威逼學妹并對其猥褻的校園暴力事件中,對被猥褻受害者所產生的身心傷害是無法被修復的,缺乏安全感的問題甚至會對受害學生的一生產生影響。但是在我國當前法律體系中,校園暴力方面的立法和執法活動對受害者身心健康權益的維護應進一步提高,保護缺位是校園暴力法律缺位方面較為重要的問題。只有結合實際情況加大保護力度,完善法律法規,才能對校園暴力所產生的不良影響進行進一步控制[3]。

三、我國校園暴力法律缺位的應對措施

針對我國校園暴力法律缺位方面的問題,針對具體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從多角度為學生創造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空間[4]。

(一)降低刑事責任年齡

為了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對校園暴力方面的問題進行合理化的控制,有效應對校園暴力法律缺位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應從法律層面降低刑事責任的年齡。在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同時要注意制定完善的配套應對方案,確保對青少年刑事責任年齡的降低與控制有助于共同針對校園暴力方面法律缺位的問題進行合理化的處理。具體來說,在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基礎上,針對未成年人犯罪并且情節較輕的情況,要將處罰教育與感化教育進行結合,并借助消滅前科機制的構建,對他們的成長實施正確的引導。而針對12-14周歲參與故意殺人或者強奸等方面情節嚴重類型犯罪的青少年,則要對他們采用監禁類型的懲罰,并同步推進懲罰教育,使他們能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主動的改正自己的錯誤,有效規避他們在未來出現重復犯罪的情況。如此就能對校園暴力方面的問題進行合理化的控制,為學生打造健康、安全的學習和成長空間。

(二)健全法律法規體系

健全的法律法規有助于對青少年犯罪問題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讓未成年人對于犯罪所應該承擔的刑事責任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從而能在校園生活中自覺控制自身行為,降低校園暴力的發生幾率。因此針對校園暴力法律法規缺位的情況,新時期結合我國校園暴力頻繁出現的問題,構建相關法律法規勢在必行,只有參考國內外成功經驗,針對青少年犯罪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進行建設和完善,才能發揮法律的約束作用,對校園暴力方面的問題實施科學合理的控制。在實際對法律法規進行完善的過程中,要明確校園暴力對于受害者產生的身心傷害情況,在法律法規建設方面要引入結合受害者心理傷害程度進行量刑方面的思想,建設反校園暴力法,并促進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針對對受害人心理造成嚴重傷害的情況進行嚴厲的打擊和嚴肅的懲罰,使校園暴力法律缺位的問題能得到合理化的處理,有效規避校園暴力法律缺位的不良影響。

(三)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

針對校園暴力法律缺位的情況進行有效的處理,需要將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作為重要的方向,只有學生能加強對法律知識的了解,才能自覺控制自身行為,避免做出校園暴力的行為,降低校園暴力所引發的不良影響。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對校園暴力的情況進行合理化的控制,重點應做到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將法律法規教育作為主題開展宣傳講座活動,向學生群體講解校園暴力對個人以及他人的危害,讓廣大青少年群體能認識到違法犯罪對自身未來發展的不良影響以及對自己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從而對校園暴力的發生幾率進行合理化的控制。另一方面,將法律宣傳教育向學校學科教育延伸,使學校學生能充分了解校園暴力屬于違法犯罪的行為,嚴重的校園暴力必然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也會對個人發展以及他人成長產生不良影響。由此借助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降低青少年校園暴力的發生幾率,在校園暴力法律缺位的情況下對校園暴力進行嚴肅管理。

總而言之,法律缺位的問題會對校園暴力的控制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要注意從法律層面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降低校園暴力法律缺位的不良影響,從而彌補法律缺位方面的問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空間,這樣才能提高校園暴力的有效控制效果,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對于新時代背景下我國校園教育活動的高質量推進產生重要的影響。

猜你喜歡
校園暴力缺位法律法規
防疫不缺位秋收不誤時
7月起將施行新的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與民生新聞
打造新媒體產品,這些基本功不能缺位
海外房屋出租市場法律法規
青少年惡劣事件頻發引發對刑事責任年齡的思考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
淺析大眾傳播中的“媒介暴力”現象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從“大學生回爐”看我國高等教育的缺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