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院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現狀、問題和對策

2021-11-25 22:50夏天雨
現代交際 2021年8期
關鍵詞:美術學院志愿志愿者

夏天雨

(上海大學 上海 200444)

近年,我國的志愿服務事業得到了政府、高校等各類機構的大力支持,得到蓬勃發展。美術學院的大學生也積極投身其中,在各志愿服務領域做出自己的貢獻。但同時,大學生的志愿服務活動仍存在諸多問題,如何促進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研究者關注的焦點。

一、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基本內涵

志愿服務一般是指利用自己的時間、技能、資源,在不為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組織、社區、社會提供非營利、無償援助的公益性服務。[1]當前,我國志愿服務正朝著“體系化”“制度化”“完備化”的方向發展。而高校大學生作為最龐大、最穩定的年輕團體,依靠自身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成為志愿服務活動的主力軍,對我國的志愿服務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美術學院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功能與價值

相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生而言,美術學院大學生思想活躍、想象力豐富、實踐能力強、熱情高漲,是一個生氣勃勃、富有創新精神的群體。他們在不斷學習繼承中華傳統藝術的同時,又富有創造力,但比較有個性,易出現情緒不穩定、自由散漫等表現。在志愿服務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長、興趣和發展方向選取適合自己的志愿活動,從而達到在實踐活動中強化道德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與培養專業化道路的目的。

志愿服務可以強化美院學生的道德素質。抓好德育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根本,高校應將德育工作落實到各項實踐中去。志愿服務是一種道德實踐,也是大學生體現自我價值的最好方式。在付出過程中,學生獲取快樂,并不斷完善自身的道德素質。將助人為樂的精神和道德實踐相結合,能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推動社會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志愿服務可以增強美院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大學生肩上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在學校里,要努力學習專業技能,順應時代潮流,成為時代需要的人才,畢業后,要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而志愿服務是一個很好的載體,通過參加志愿服務,美院學生能感受到自身能力在社會中的作用,在回饋社會的同時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

志愿服務可以培養美院學生專業化發展道路。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是實現專業化志愿服務的基底。美術學院的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技能為社會提供專業服務。學生將在校期間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志愿服務中,能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并在實踐中得到訓練,使自身技能逐漸純熟,這是認識與實踐的一般規律,也是志愿服務走向專業化發展的道路。

三、美術學院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現狀調查

本次研究一是文獻梳理以往數據;二是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上海美術學院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針對美術學院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核心問題設計問卷。本次調查采用微信小程序共發放104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4份。

其中,大一年級48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6.15 %;大二年級39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7.50 %;大三年級9人,占調查總人數的8.65%;大四年級8人,占調查總人數的7.69%。

在專業分布上,史論專業共計36人,占調查總人數34.62%;設計專業共計37人,占35.58%;數字媒體專業14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3.46%;建筑專業6人,占調查總人數的5.77%;油畫專業4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85%;國畫專業3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88%;版畫專業3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88%;雕塑專業1人,占調查總人數的0.96%。

從志愿服務種類來看,參與學院學?;顒尤缬峦頃?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2.89%;參與技能類,如展館講解引導4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8.88%;參與專業類,如指導繪畫書法4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6.06%;參與愛心奉獻,如關愛特殊人群4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6.06%;參與社會公益類,如保潔服務36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4.46%;參與體育類,如競賽服務1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6.83%;參與新聞與媒體運行協助11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42%;參與農村支教類1人,占調查總人數的0.4%。

從志愿服務次數來看,參與過1次志愿服務15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4.42%;參與過2-5次志愿服務42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0.38%;參與過5-9次志愿服務1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6.35%;參與過10次志愿服務13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2.50%;參與過30次志愿服務3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88%;從未參加過志愿服務有14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3.46%

從志愿服務動機來看,單純為服務精神為回報社會5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8.66%;為豐富閱歷、方便今后找工作有83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0.97%;想獲得人脈有5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1.27%;為掌握技能,如英語交流或加強專業有3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3.81%;為評獎學金31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1.57%;自己沒想法,純粹跟風的參加者有9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36%;家長要求參加的有1人,占調查總人數的0.37%。

通過分析回收問卷可以看出,目前美術學院大學生志愿服務在多個方面都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包括對個人志愿服務精神的理解不深入、專業教育培訓不足、激勵機制不完善及經費保障不完備等方面。

四、開展美術學院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對策思考

1.擴大志愿服務精神的宣傳

調查結果顯示,77.62%的志愿者是為獲得某種利益而參與志愿服務,僅18.66%的志愿者表示參與志愿服務的動機是出于志愿服務精神,還有3.37%的志愿者承認是在對志愿服務幾乎沒有了解的情況下而盲目參與進來的。如果學生對志愿服務工作的目的不明確,只是機械地完成志愿服務內容,是不可能產生深層次認知的,更談不上提高服務能力。

我國的志愿服務事業還處于發展中,志愿服務的精神尚未在我國得到普及和理解。面對學習的巨大壓力,大學生在志愿服務中無法做到全面投入,對于服務的精神主旨領悟不徹底、不清晰。因此,高校應正確引導和普及志愿服務精神。志愿服務精神不僅是幫助他人,志愿服務活動也不僅是為某個機構或組織做事情,參與志愿服務應是不求個人回報的、長期持續性的利他行為,其范圍更廣更寬,如此社會才能真正進步。

美術學院應該通過學院廣播、院報、講座、網絡媒介宣傳和推廣志愿服務精神,樹立無私奉獻的榜樣。在學習生活中,要不斷提升美院學生的思想覺悟,讓崇高的奉獻精神在內心深植,以思想指引行動。

2.提高志愿服務方面的專業教育培訓

根據調查,28.93%的學生認為組織方沒有發揮學生志愿者的能力,或沒有培訓到位,使學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以上海美術學院為例,學校目前并沒有關于志愿服務方面的教育培訓課程,因此美院學生在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時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因認識不足導致了能力不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報名進入某項志愿工作后,由有經驗者簡單傳授服務經驗,再根據學生自身悟性開展志愿工作。志愿服務教育的缺失,使高校的志愿服務發展受到阻礙。高校應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志愿服務精神、加強服務意識,在此基礎上,開設專門課程提高學生的志愿服務專業素質和能力。志愿者在培訓中,不但可以充分學習志愿服務精神的內涵,還能結合自身經歷,通過專門的教育培訓,將理論學習付諸實踐。首先,教育培訓能幫助學生清晰了解自身思想意識上的不足并予以糾正;其次,專業教育培訓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找到適合自身的志愿服務,從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教育培訓在明確服務傾向和喜好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將喜好和自身專業優勢相結合,精準定位到志愿服務中,以免學生將精力花在不必要的地方,降低其走歪路的風險,避免志愿者因盲目活動而被打消積極性,甚至滿足不了組織方的需求。

3.建立相應的志愿者激勵機制

學院志愿服務的評價、激勵體制不健全。以上海美術學院為例,學院只是對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進行簡單的宣傳和招募,在服務完成后總結材料、發放證書。此外,激勵機制不完善會降低大學生投入志愿服務的熱情,26.76%的學生希望在志愿服務之后能表彰優秀志愿者,并將志愿者證書存入人事檔案。將精神激勵作為改革主體,能保持志愿服務的長效性。第一,對于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并取得優秀成果的大學生志愿者,學院可以在評優、入黨等時給予優先考慮;第二,表彰優秀的志愿者,增加大學生對志愿服務的關注度;第三,通過網絡海報等方式宣傳優秀志愿者的光榮事例;第四,學院可溝通志愿組織部門,志愿組織部門頒發的榮譽證書往往是志愿者更為重視的,如“世博工作先進個人”就是2010年世博會給優秀大學生志愿者的稱號。對志愿者的服務記錄存檔,提升大學生志愿者的參與積極性。

4.完善大學生志愿服務經費保障制度

資金不足也是志愿服務遇到的難題。調查顯示,19.73%的志愿者認為志愿服務活動經常會遇到資金不足,需要零用錢補貼的情況。很多時候,志愿服務組織方無法保證活動開展的資金,學生在志愿服務中的通話費、交通費、餐費等基本補貼往往只能自掏腰包,時間長了會增加學生的經濟負擔,由此影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院應在發布志愿服務信息時,與志愿服務組織方溝通協調,提醒組織方在規劃活動之始,做好交通費、工作時間通話費、餐費等基本補貼的資金配備。如果是學院自身開展的項目,也應預算資金,??顚S?,以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幫助學生志愿者積極長久地投入志愿服務事業。

5.創新服務內容、拓展服務領域

目前,美術學院的志愿服務活動種類較為傳統,包括美術館講解導引、關懷弱勢群體、校園活動、義務家教輔導、媒體運行、農村支教等。調查表明,有19.73%的學生認為應該創新服務內容,拓寬服務范圍。與學生個別溝通后發現,學?;蛑驹阜战M織方會限制美院學生的服務種類,初衷是發揮美術學院學生的專業能力。但有部分學生更希望去涉及不同領域,服務不同的人群或行業,鍛煉自身除專業外其他方面的能力。

志愿服務精神的推廣,不應有局限性,可以體現在社會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遍布社會各個角落。應提升大學生的素養,讓其全方位發展。學院應勇于嘗試、潛心發掘豐富多樣化的志愿服務項目和內容,讓學生可以參與其他藝術領域的志愿服務,使志愿服務精神遍地開花。多學科多專業的交叉融合,是當前我國創新素質教育發展的戰略重點,在美術學院志愿服務活動中發揮跨域性聯合,勢必也會形成一條教育發展新路。

五、結語

志愿服務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近年來國內的相關理論研究及實踐探索也很多,志愿服務對于大學生乃至每個公民的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筆者通過研究現狀問題,探索得出的這些對策,對于美術學院大學生志愿者自身的發展和鍛煉,以及整體素質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并能使整個志愿服務隊伍保持長期可持續性的發展。

猜你喜歡
美術學院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作品選登
以志愿,致青春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我是獸醫志愿者
奔赴在前線的青年志愿者
擁有《鹿鳴》書與卡,填報志愿成行家
“被志愿”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作品選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