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2021-11-27 16:27吳喜琴
保健文匯 2021年9期
關鍵詞:二手煙尼古丁吸煙者

文/吳喜琴

吸煙損害身體多個臟器功能,會引發各種疾病,如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后代發育問題、皮膚病、認知功能障礙、代謝性和肺部疾病等。二手煙同樣會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危害,由于人們對此認識不足且二手煙防范較為困難,導致約有68.1%的非吸煙者暴露率于二手煙。二手煙是指吸煙者吐出的煙霧和煙草制品燃燒后排放到空氣中的煙霧。煙草燃燒產生的煙霧中含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已知含有有害物質250多種,已知致癌物多達69種。煙霧中有害物質主要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多環芳烴等,尼古丁使吸煙者對香煙具有成癮性,焦油是引起癌癥的主要物質,一氧化碳可降低血液運載氧氣能力并使血管收縮引發心血管疾病。

1 吸煙與肺部疾病

中國患有惡性腫瘤疾病的人群中,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第一,據統計,80%-90%肺癌死亡與煙草有關。近期有研究發現,肺癌患者中吸煙者的血清轉化生長因子(TGF)-β水平顯著高于非吸煙者,該研究表明吸煙引起肺癌可能與吸煙者的血清轉化生長因子(TGF)-β表達增加有關,該物質表達增加會削弱機體對腫瘤生長和轉移的控制作用,同時對腫瘤的殺滅能力也會下降,從而引起腫瘤生長和轉移。含有大量有害物質的煙草煙霧,主要由主流煙(約80%)和側流煙(約20%)組成,主流煙由吸煙者呼出產生,側流煙則由煙草燃燒時釋放產生,雖然側流煙僅占20%,但側流煙中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的含量更高[1],煙霧暴露沒有安全水平,只要有煙霧暴露均可能會因煙霧誘發基因突變[2]、以及煙霧中含有的自由基引發DNA損傷而引起肺癌的發生。另外,吸煙引起肺部炎癥也是導致肺癌發生的重要途徑之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臨床上常見以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為主要癥狀的肺部疾病,吸煙、粉塵吸入、空氣污染是重要的危險環境因素。有研究發現,吸煙者COPD的發病率可高達35.5%。吸煙會改變肺微生物菌群多樣性[3]血清中 TREG/TH17 細胞比例,使肺部免疫功能受損,促進COPD發生和發展。吸煙會使支氣管黏膜下腺體增生肥大,肺部粘液分泌增加,導致肺部炎癥發生,體內炎癥因子水平的異常改變,使肺功能降低,加重COPD病情。吸煙與暴露于二手煙均會增加支氣管哮喘患病風險,風險可提高1.44-3.19倍。吸煙不僅會加重支氣管哮喘患者臨床癥狀,還會降低其對糖皮質激素的敏感性,使治療效果不佳。此外,吸煙也會增加肺纖維化、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癌、喉癌的發病風險。

2 吸煙與心血管病

吸煙是多種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包括腦卒中、動脈粥樣硬化、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腦卒中又稱中風,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顯示,我國腦卒中發病風險高達39.3%,位居世界第一。吸煙可使腦卒中發病風險提高2-3倍,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40歲以上人群腦卒中患病率為2.32%,致殘率更是高達75%。我國因腦卒中導致日常生活能力障礙患者達450 萬人,其中40%屬于重度殘疾。有研究發現在治療腦梗死時因吸煙產生的阿司匹林抵抗,會降低治療效果。吸煙對中風預后影響目前仍有爭議,有研究報道了有吸煙的中風患者接受靜脈溶栓后的神經功能改善比非吸煙者更明顯、顱內出血轉化率較不吸煙者低[4],也有部分研究發現并不支持此觀點,認為吸煙不影響腦卒中短期預后或認為吸煙者的預后相對較差。

動脈粥樣硬化會引發多種疾病,如心肌梗死、腦卒中、壞疽等,主要危險因素有“三高”、吸煙、肥胖、遺傳等。吸煙會引起白細胞增多、NO釋放減少、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導致血管彈力纖維破壞、血管擴張障礙、抗氧化、修復血管內膜破損、穩定脂質斑塊作用減弱,從而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及其并發癥發病風險。

吸煙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并增加心肌耗氧量,是急性心肌梗死重要的危險因素,可將心梗的發病年齡提前10年左右,患病后繼續吸煙會使心?;颊咴俅伟l生梗死和死亡風險增加,戒煙后風險則會降低。

3 孕婦吸煙與后代發育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吸煙女性較少,據相關調查中國女性人群主動吸煙率為2.1%,被動吸煙率卻高達46.88%。妊娠期間,母親主動或被動吸煙均可能導致不良妊娠,如妊娠丟失、胚胎發育畸形、宮內發育遲緩、先天性心臟病、低出生體重等。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吸煙,對后代的影響都是長遠的。香煙對神經系統的毒害作用,會導致后代神經、智力發育遲滯、多動癥、抑郁癥、自閉癥。香煙中的尼古丁可透過胎盤,影響胎兒肺部發育,使肺泡數量減少、氣道狹窄,影響胎兒肺部結構和功能,導致后代肺部疾病的發生,如哮喘、呼吸道感染。

4 吸煙與皮膚病

吸煙會引起皮膚色素沉著、加重膠原蛋白降解,加速皮膚老化和阻礙傷口愈合。吸煙還會引起脫發和鱗狀細胞癌、加重銀屑病和化膿性汗腺炎,但對是否加重尋常痤瘡、特異性皮炎的風險仍存在爭議。

5 吸煙與老年人認知

吸煙對老年人認知功能的影響目前還存在爭議,部分研究認為,香煙中的尼古丁短期內可以減輕老年人輕度的認知障礙,多數研究認為吸煙引起的大腦灰質密度減低、氧化應激反應、血管損傷,會損害認知功能,引發和加重腦萎縮以及阿爾茲海默癥(AD[5]。

6 吸煙與代謝性疾病

吸煙是2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煙齡越長、吸煙量越大,發病風險則越高。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由胰島β細胞分泌。吸煙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加劇胰島素抵抗,引起葡萄糖攝取和利用效率下降,從而使血糖升高。尼古丁會改變線粒體形狀功能并作用在胰島β細胞上的煙堿受體,導致β細胞受損與凋亡,引起糖尿病發生。也有部分學者認為,2型糖尿病可能跟吸煙引起基因表達改變有關。此外,吸煙影響游離脂肪酸水平而引起的腹型肥胖,也會提高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吸煙引起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更易導致糖尿病患者發生大血管以及微血管并發癥危險,其中大血管并發癥主要有冠心病、周圍血管和腦血管病變,微血管并發癥主要包括視網膜病變、腎病、周圍神經病變。有研究發現吸煙會降低高尿酸血癥的發病率,可能與香煙中的尼古丁、氰化物有關,但并不提倡將吸煙作為降低尿酸的治療方法。

7 吸煙與消化道疾病

吸煙者的胃黏膜更容易受損,使胃潰瘍患病風險增加2到3倍。吸煙不僅會使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增加(睡前吸煙增加更為明顯),還會抑制胰腺外分泌,減弱對胃酸的中和能力。煙霧中的尼古丁會損傷胃黏膜血管,導致胃黏膜動脈收縮、水腫,降低胃黏膜血流量,影響胃黏膜代謝和修復。吸煙會改變唾液微生物的組成,影響口腔健康,導致口腔疾病的發生,如牙周炎、齲齒。此外,吸煙還會導致口腔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等惡性消化道腫瘤的發生。

吸煙對人體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遠比部分吸煙者認識的還要廣泛和嚴重,吸煙者周圍人受到的二手煙危害也不容忽視。吸附在物體表面的三手煙散發到空氣中會合成致癌物質亞硝胺,造成空氣污染,再次威脅人類健康。青少年身心發育未成熟,更容易受周圍吸煙人群影響而產生吸煙行為,加劇吸煙低齡化趨勢。國家已采取相關措施進行控煙,例如禁止煙草廣告、提高煙草稅收、建立和完善相關控煙法律法規以及禁止公共場所吸煙等,吸煙者應充分認識吸煙的危害,并積極采取行動到醫院戒煙門診或是相關機構早日進行咨詢和戒煙。

猜你喜歡
二手煙尼古丁吸煙者
二手煙也會增加口腔癌風險
吸二手煙會增加口腔癌風險
認清尼古丁的真面目
接觸二手煙 傷兒童視力
吸煙顯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風險
美專家:吸煙有害,無論多少
No Smoking請勿吸煙
每天1根煙,心臟病風險增3倍
歐洲飛機提供尼古丁代用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