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中國視域下多元養老服務體系研究*——以南充市為例

2021-11-28 04:42胥彬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品牌研究 2021年11期
關鍵詞:南充市服務體系群體

文/胥彬(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一、前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黨中央、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強調堅持預防為主,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1]。在國家一系列相關政策的支持和配套下,養老產業和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再加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該產業的進一步提升和發展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對養老產業和養老服務體系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老年群體對養老服務工作的要求,如日常生活需求、醫療護理需求和體育休閑需求和對養老產業整體水平的需求大力提升。

健康養老產業是以產品的消費對象的指向性類群作為界定的依據和標準,以老人為目標客戶的產業,即為滿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而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2]。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被看好,市場上涌現了一大批潛力大、具有示范作用的養老服務企業,部分地區還形成了融合產業集群,成為養老產業的品牌企業。養老產業應包含老年群體照料、日間照料、醫療保健、康復護理、心理咨詢和家政服務等各項業務內容,產業提升的方向增加了養老產業的設施,以養老機構養老、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等多種形式的發展,充分發揮了產業優勢的示范和帶動作業。

二、南充市養老服務體系現狀

南充市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嘉陵江中游。南充市擁有“朱德故里”、“閬中古城景區”5A級景區,和“嘉陵第一桑梓景區”“升鐘湖景區”“凌云山景區”等6個4A級景區。這些旅游景區配套和設施完善,各種類型多樣和豐富的資源為養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南充市類型豐富、類別齊全的旅游資源,為養老產業與旅游產業、醫療行業的深度結合發展,以及多元養老服務體系的形成創造了先天和優勢條件。

通過分析市場情況,南充市養老產業擁有巨大的市場份額,但存在前期運營投入額度較大,中后期經營和持續加大資金的成本較高,養老產業在短期內的收益較低,資本回收周期長等情況減緩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部分養老機構的規劃主要是對老年人生活要求的實現,沒有達到關注老年人體育休閑需要、醫療護理需要等方面的目的。目前,老年群體以居家養老為主要方式,社區養老和社會養老模式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大,并形成和發展了其他形式的養老模式。

產業的份額大,同時不同類型的養老機構發展速度也不相同。對于專業設施齊全、專業人員齊備、運營資金充足的養老機構,可以開展各項專業的醫療服務項目。而在設施、人員和資金相對不足的養老機構,因條件限制,不能或僅能開展個別的養老服務項目,致使機構建設進度緩慢。另外,制約多元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的因素,還有人才缺乏和培養體系不夠完善的問題,健全該體系中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的子體系建設,才能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養老產業,從而更好地滿足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同時,體系中各種新型的養老模式,部分人群認識度較低,老年人接受新模式的群體擴大的比例較小,多元養老服務體系還需要加速建設,進一步推廣新模式,才讓更多的人接受和認可。

三、完善南充市多元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議

為了建設多元養老服務體系,保障養老機制的進一步完善,需要采取覆蓋面更廣、層次更為豐富且能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以現有的養老產業的設施、設備和機構作為基礎,南充市形成了以居家養老、專業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和異地康養養老等多元養老服務體系。

(一)產業升級和產業融合進一步發展

根據目前的養老產業情況,應從實際出發,制定和實施科學合理的產業發展規劃,并且規劃的內容能夠闡明南充市多元養老服務體系中的產業鏈主體和核心內容,明確南充市經濟發展情況和產業情況相符合的發展道路,從而優化配置各種資源。出臺這些有關于養老產業的相關制度和政策,能夠進一步規范產業和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加強養老產業融合發展制定扶持政策,規范和管理市場,將產業鏈上的各個行業,以多元養老服務體系為中心,在產業鏈上進行統一的規劃,以區域養老產業發展規劃作為行業發展的總方針,明確細分產業門類選擇、產業項目定位、產業功能布局等內容。著力發展養老產業與旅游、文創、醫療等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旅游養老、文創養老、醫療康復養老等融合產業的發展,帶動相關行業的協同發展。

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老年群體人口數量的增加,使養老產業的市場份額迅速增長,因而老年群體的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企業根據養老產業的特點,開發、設計和運營相關的產品,消費市場進一步活躍,體現養老產業的潛在價值。

(二)各類新興技術共同建設多元養老體系平臺

在多元養老服務體系的養老機構中,除了基本的醫療服務設施設備以外,如食堂設施設備、體育設施、文體娛樂設施等生活輔助類設施,對于養老服務的各項需求的關注也很重要。生活輔助類設施的產品或者是服務與需求不匹配,或是達不到要求,也會產生諸多問題。5G技術、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讓設施和設備結合高新技術,讓其在多元養老體系中發揮作用,在該體系中對老年服務機構、老年群體進行分類管理。通過數據分析,建立機構檔案和個人檔案的聯網體系,將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社會養老的群體都納入其中。設計老年人便于掌握并且人性化的移動設備,在需要詢問專業人員的意見時,利用遠程視頻的方式咨詢疑問,以減少因往返路途帶來的身體不適。如果是居家養老或是社區養老的群體,在需要醫療時,還可以直接聯系醫護人員,這也是目前醫療行業升級的一種模式。

對于各項養老服務,還可以通過這個體系平臺進行優化和評價。關注和關心老年群體的心理情況,鼓勵老年人參與學習新知識,發展新的愛好興趣,并鼓勵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調節心態的同時讓生活更豐富。多元養老服務體系的社區養老,不同社區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和居民特點,開展豐富多樣的社區活動。社區養老服務子體系平臺,不斷擴大該體系服務的覆蓋人群,社區養老模式不僅是基本的生活護理,還有醫療護理、文體活動、心理咨詢等內容。平臺的建立,通過不斷地優化多元養老服務體系,也能夠更好地促進養老產業的有序發展。

(三)人才培養規劃融入多元養老服務體系

目前,在多元養老服務體系中,專門面對老年群體服務,提供養老服務工作的人才培養體系正在建立,也客觀存在著體系中專業老年服務與管理人員缺乏的問題。南充市多元養老服務體系中,應加強對從業人員的相關知識的培訓周期和內容,定期開展人員職業能力培訓,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能力提升,提高養老服務能力。

針對人才培養,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優化培養目標。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習人群采取不同的培養目標,通過體系來建立職業發展規劃,建立資格認證體系和標準化考核,設定合理的薪酬分級制度,促進其職業發展方向。第二,優化課程設置。在傳統的課程安排上增加老年管理學、老年心理學、老年體育學課程。第三,優化教學手段。利用新技術、新媒體等多種手段,開展有利于教學效果的實踐教學。養老服務質量的提高、養老服務能力的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的保障,能夠增強老年群體日常生活的幸福感。

四、結語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老齡人口基數較大,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有差異。多元養老服務體系在不同地區的形式可以是多種模式、多種形式共同發展,因地制宜地對這種體系的不斷完善,使其可以有效、規范地長期運行。對南充市的養老產業發展進行合理規劃,尤其是養老設施建設的專業性規劃,落實產業的發展路線、階段性任務和建設目標,明確養老產業的扶持政策,激勵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南充市服務體系群體
建設門診“老年友好型”服務體系的實踐與探討
建設服務體系 助力鄉村振興
有驚無險
哪些群體容易“返貧”——受災戶、遇困戶、邊緣戶
田間趣事
Analyze the Limitations of Study the Oral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關愛地球,學生成主流群體
認清虧欠問題——對參與近期香港暴亂的青年群體之我見
“三效合一”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Research 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dback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