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財融合背景下管理會計在民營企業的價值增值作用及實踐路徑研究

2021-11-28 05:54張慧敏
品牌研究 2021年8期
關鍵詞:業財效益財務

文/張慧敏

(陜西億海石化有限公司)

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石化行業的進一步規制,市場競爭力的不斷加大,加之高新科技的高速發展,石化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愈發復雜,傳統的財務運營體系與新興業務的發展需求不相匹配,財務管理無法滿足業務活動的現實要求,兩者脫節問題十分凸顯。

業財融合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其指的是業務工作與財務管理相互融合,將財務工作從傳統的核算與監督中剝離出來,擴展業務流程,根據企業發展目標與業務需求將工作進一步延伸,從而實現財務作用最大化,有效配置資源,對內部進行精益化管理與控制[1]。

企業為提高經濟效益會設置管理會計崗位,其可以全面推動財務工作由核算型轉變為管理型。因此,業財融合過程應用管理會計思想、方法與管理工具極為關鍵。當前企業在管理會計的價值發揮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難以體現管理會計的實質價值。

為促進企業的穩固可持續性發展,以業財融合理論為視角探究管理會計的應用價值及如何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業財融合背景下管理會計對民營企業發展的現實意義所在

(一)充分融合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的運作體系

業財融合理念要求財務根據業務流程控制每個環節的業務成本,而業務與財務的目標差異也限制了二者的相互支持,因此建立業財融合有助于企業提升運營質量[2]。此外,傳統的經營模式對目標設置不明確,財務與業務目標分散,雙方員工難以在同一維度建立有效溝通,導致工作銜接不足,而業財融合即是為業務人員與財務人員提供交流平臺,讓其可以通過溝通建立統一目標,整合最新財會數據,運用一系列指標評估經濟活動與預期之間是否存在偏差,讓企業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偏差與風險,為其糾正偏差的活動予以支持,同時讓企業著眼點始終放在業務端,通過統一目標指導風險防范,降低企業風險,維持企業平穩發展。

(二)優化管理配置,實現效益配產配成本

筆者所在公司,將“投資、產量、成本、效益”捆綁為一體,探究“儲量對應產量、投資對應成本、開發對應節約、規模對應效益、短效對應長效”五大緊密聯系的業務運營模式,積極構建了“全人員、全流程、全要素、全成本”的經濟管理體系,對其中尤為重要的投資、產出量、成本、實際效益予以動態性的監管,以幫助企業實現業務和財務效益最大化。從石油產品制作這一業務模塊來看,基于業財融合理念開展會計管理,需要明確工作核心為產出效益油,根據市場油價變動情況,構建科學的經濟產量彈性機制,做到“以效定產、以收定支、量入為出”,以此實現的產量——業務量——工作量——價值量的高度匹配,將單井效益評價演變為日常,讓分公司建立一體化工作模式,將經營、油藏、開發與公關等工作高度統一。同時計算單井效益評價數據,從低成本、高收益、盈虧平衡三個視角,計算效益產量,再根據效益油井所屬的采油單位回配,彈性地去進行配產,保證企業效益,采用此種方式進行石油產品制作,可以拓展并延伸經營管理方向,促使開發生產轉變為效益管理,此即為業財有機融合。

(三)推動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的有效銜接及轉型發展

傳統經營模式中,業務管理人員與財務管理人員分屬不同部門,根據自身學習的不同專業知識,完成不同的工作,導致管理人才的思想受到限制,無法開闊眼界。而業財融合則是將業務管理人才和財務管理人才相結合,讓財務部門人員參與到業務管理工作中,從而對企業生產、銷售等活動進行審核與指導,一方面可以使業務管理人員操作行為更為規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財務部門的工作能力與效率。在企業運營過程中,財務核算多為最終環節,企業對業務管理人員進行財務知識培訓,可以讓業務實施的每個環節均有財務的管理與統籌,達到成本控制目的,讓企業能夠以小博大。

二、業財融合下民營企業管理會計的價值驅動困境

(一)管理會計的服務實效性較低

目前民營企業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聯動效率低是客觀存在的事實[3]。加之,大部分企業往往習慣性地將財務與管理工作獨立運作,致使管理會計工作中無法同時獲取到相關信息,造成管理控制決策的分析與制定遲滯,進而難以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現實要求,且同時降低了管理會計崗位的開設價值。

(二)企業管理層對應用管理會計的創新意識不足

化工企業本質為加工類企業,產品的加工與運營是企業的關鍵環節,然而多數企業一味追求利益,要求提高產品加工質量與運營速度,忽視了會計管理工作的建設,使管理會計的培育與發展受限,導致管理會計工作進程與企業發展之間存在明顯斷層,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盡管少數企業理解會計工作的重要性,甚至將會計管理部門獨立出來以保證企業財務純潔性,但其反而會使得會計管理部門被邊緣化、獨立化[4],難以接觸到最新的政策條例與市場變化,會計管理模式無法同步更新,導致管理會計工作無法輔助企業市場業務經濟效益最大化開展。

三、業財融合下石化企業管理會計發揮增值作用的具體措施

(一)優化業務運作流程,加強部門協作

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運作的關鍵點在于優化業務的操作流程及清晰界定崗位職責。

(1)優化業務流程。同樣以石油業務為例,當前業務流程之中的調研階段,要求管理會計提升切實性,即實際走入基層加油站、財務部門、運營部門、批發中心、零管中心、采購中心等進行現場調研,明確財務、運營、采購、銷售模式,梳理企業業務流程,調研時,通過詢問各崗位成員,收集崗位信息和職責,整理業務基礎數據,為整體流程設計奠定基礎。

(2)加強部門協作。部門之間因利益沖突阻礙業務流程優化進程極為常見,此時需要高層領導介入,通過協調人員矛盾,召集專題討論會,分析沖突原因與解決辦法。此時,管理會計即可使用財務整理的業務數據信息,通過對比實際業務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敏銳把握企業異常動態,讓企業在決策時將重點集中于業務端。同時,以業財融合理念為視角,組建全方位監控企業日常運營管理情況的“質控團隊”,旨在為企業的決策管理提供具有有效參考價值的依據及支持,而企業也可以通過宏觀管控確保管理會計工作與業務端相連,提高管理會計工作效率,讓民營企業在管理會計的驅動下可以更穩定地發展。

(3)整合數據,加強業務與財務間信息溝通。從戰略目標的實踐要求來說,業財融合的效率及有效性需以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有效信息溝通為支撐[5]。企業可利用ERP系統收集碎片化的數據信息,將其整合后處理業務與財務的數據。另外,考慮到部門獨立性問題,為避免其陷入“信息孤島”,加強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溝通極為必要。

例如,落實費用項目根據發生資源動因,對其進行分類歸集,以此明確項目費用是否發生實質,從而滿足財務分析的需求,為管理制定決策提供依據與支持。再例如管線堵漏業務,其需要設計管線堵漏模板。那么對此,首先可將財務信息的填報內容設置為管理堵漏業務,這樣會計后期核算時可以直接了解核算科目內容。其次,建立模板以填寫附屬信息,包括施工單位、時間、井號、管線、管線穿孔原因等信息,按照標準輸入格式來填寫,便于數據分析,可以隨時掌握費用運行動態,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以科學控制成本。

(二)加強全方位的營運體系管理

常規管理中,大部分企業通常是先衡量各項運營活動產生的成本和實際價值,再開展對應的財務管理活動。針對財務人員通過詳細的數據記錄制定對應的參數指標,管理人員則收集運營環節的數據信息,將之與標準進行核對,借此不斷調整經營模式。

現金、賬款、貨品存儲量等組成了現階段企業的資金流動體系,其中現金管理決定了企業的生產模式,也影響企業各項運營環節的效率與階段性目標的建設。在利用現金資源時,正確對比投入與產出金額,才可最大化地提高現金效用。企業的發展模式則決定了貨品存儲量的大小,例如庫存式生產、訂單式生產兩種不同的生產營銷模式,其直接可對貨品存儲量產生影響,不同模式下企業的存貨量差異較大。此外,貨品的存儲量也會受到存儲模式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及時型的訂單式生產模式可提高資金的適用效率,以現金流的流動化經營降低庫存,降低生產經營風險。那么,企業在擬定上述各類型營運體系的管理策略時,均可利用業財融合理念,讓管理會計全面參與進來,通過財務與業務的融合,實現合理且科學的企業運營模式,推動企業創造自身價值。

例如產業鏈的創新管理,對產業鏈形式進行創新,從橫縱方向進行擴展與延伸,可以促進開采、煉化、銷售有機融合,與同行業企業聯合或合并經營即是產業鏈創新的一種形式,其可以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有效控制成本,實現企業效益豐收。產業鏈的創新也帶動產品與生產工藝的創新,從市場局限中跳出來,生產新興產品,獲取和發揮競爭優勢,同時新工藝也可以降低生產能耗,促進企業長遠發展,這也是應對“十四五”規劃大考的關鍵措施。

(三)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及健全配套機制

首先,企業應當積極培養兼具財務工作及業務活動處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其一,從學習平臺的構建出發,以多種方式建立業財融合平臺,企業可從內部選拔講師團或外聘行業專家開展知識講座,課程內容根據業財融合需求而設立和制定,如財務人員需要學習流程管理、項目開發、項目管理等內容;業務人員則主要學習會計、稅法等財務專業的基本知識。

其二,重視財務崗位骨干人員的培養,盡可能使之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業務經營過程中,以此更切實地融入業務各環節,最終達到培養業務、財務能力雙精的業財融合型專業人才的目的。

其次應當注意,業財融合切記不可“口號喊得震天響”或是開展運動式的階段性倡導活動,應當建立起配套的、完善的、具有長效性的激勵機制,包括外部層面及企業層面雙重激勵機制。其中外部層面的激勵機制,如由政府部門牽頭設計職業資格證考試,業財融合相關人才均可參與以獲得職業資格認定。企業層面的激勵機制,則是不斷完善優化企業內部的考核體系,將員工個人參與業財融合工作的成果與考核指標掛鉤,對表現出色的員工,除認可其個人價值之外再將其擴大化,為其擬定職業晉升通道,激勵其進步。但切忌“畫大餅”,應根據員工能力水平、個人狀況等等多方面要素而合理規劃。

(四)明確業財融合理念下管理會計的應用原則

第一,實時有效原則。石化企業的經營理念、公司規模、經營項目是管理方式與管理效果的關鍵影響因素。因此,企業需要踐行實時性原則,即時了解政策變化,如“十四五”規劃下的企業要求,同時遵循可持續性發展理念,切實應用管理會計經驗與工具,做好業財融合工作,才能確保運營工作高效化、安全化和科學化。第二,法治為本原則。民營企業業務活動的種類較多,涵蓋生產制造、銷售、供應等,管理會計提前對各種業務活動進行規劃,可以規避風險,提高效率。但在進行業務規劃時,需要秉持法治為本原則,重視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重視人文理念效益、社會責任效益和生態環境保護效益,以綠色、可持續理念為核心導向開展經營管理工作,如此方可確保管理會計工作高效與優質。第三,發展導向原則。實施管理會計的核心導向主要是輔助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提高經營效益,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話語權。這就要求管理會計遵循發展性原則,對企業內外環境進行把握,一方面關注企業戰略目標、資產結構、資金儲備等內部環境,另一方面關注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市場變化等外部環境,緊跟時事動態,有效緊抓企業的經營動態及一系列業務活動的開展狀況,以保障管理會計工作的實效性、針對性及全面性。

四、結語

管理會計在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價值不言而喻,企業管理人員應更新意識,優化業務的處理流程,同時加強各部門間的工作協調性,以保障業務與財務工作的合理銜接、順暢開展;加強業務、財務各模塊的營運體系管理,最大化促進效益提升;企業應加強培養財務人員的理論知識、實操技能,并健全相應的激勵機制與懲罰機制,以促進財務人員轉型。此外,企業還應結合自身特點,明確業財融合背景下開展管理會計工作的原則及戰略目標等。如此,在可持續性發展戰略背景下,為企業穩固發展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業財效益財務
草粉發酵 喂羊效益高
蓮魚混養 效益提高一倍
錯季土豆 種出好效益
財務重述、董事長更換與審計師變更
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下的業財融合
基于云ERP系統實現業財一體化戰略研究
勘察設計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
黨建與財務工作深融合雙提升的思考
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的問題及對策
優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