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通諸體的桐城派文學理論

2021-11-29 00:38葉當前
關鍵詞:桐城派選本文學理論

葉當前

桐城派不僅以古文享譽文壇,還以獨樹一幟的文學理論輝映學界,故桐城派文學理論亦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論題。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以“義法”說為中心,辟六節專論桐城派文論,闡釋方苞古文義法的要義,考鏡劉大櫆對義法說的具體化,論證姚鼐對義法說的抽象化,直指桐城派文學理論的要路津。先生導夫先路,在高起點上確立了桐城派在中國文論史上的重要地位。賈文昭編著《桐城派文論選》,收錄從戴名世至吳闿生在內的46位桐城派作家文論,共計108篇。其中既節錄有劉大櫆《論文偶記》、吳德旋《初月樓古文緒論》、林紓《春覺齋論文》、姚永樸《文學研究法》等勒為專著的文話,也節錄有方東樹《昭昧詹言》、吳闿生《詩說》一類的詩話。更多的則是序、跋與書信,如頗具特色的選本序例,像方苞《古文約選序例》、姚鼐《古文辭類纂序》、方宗誠《桐城文錄序》、黎庶昌《續古文辭類纂序》、吳闿生《明清八大家文鈔序(代)》等,文章學主張與選本互相映證,屬于桐城派文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如方苞論“義法”、姚鼐論文章陰陽剛柔、曾國藩闡述桐城派譜系傳承等重要理論,均出自序、跋、書信。此外,曾國藩《求闕齋日記類鈔》、梅曾亮《雜說》、姚瑩《論詩絕句》、李剛己《續皇甫持正諭業》等批評著述,文體多樣,不拘一格。如果將桐城派最擅長的選本、評點算在內,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眾多方法均在桐城派作家手里運用自如。在這個意義上說,桐城派文學理論實現了批評文體的融匯貫通。

桐城派雖然重點關注古文理論,但在理論與創作中,又能夠兼容并包,融液各體。桐城派從反駢到融駢至貫通駢散,匯通詩學與文章學而以文論詩,已得到理論界的重視。桐城派“重”“拙”“大”“真”等文論范疇與清代詞論的關系頗為密切,也有論著考察桐城派文論與詞學的這種草蛇灰線的關系。本期刊出邵康慧《試論桐城派與晚清詞論的關系》一文,論證蔣兆蘭、沈祥龍等的詞貴雅潔論源于方苞的古文雅潔說,嚴既澄、吉城等的詞有陰陽剛柔說受到姚鼐、曾國藩理論的影響,堪稱合理;提出晚清詞論家將古文筆法引入詞論的說法,亦屬創新。

桐城派文學理論的融貫性還可從多方面挖掘。從純文論拓展到桐城派選本與評點,即可發現,桐城派文學理論的融貫性還表現在詩學上的镕鑄唐宋,地域上的貫通中西,選本上既立足古文又不廢蕭統《文選》等方面。桐城派作家踐行義理、考據、詞章三者的統一,也可算是文學創作與學術寫作的融匯貫通。

然而,桐城派理論融貫性的研究成果還不算多,其融貫諸體的綜合研究還付闕如,其能夠適應諸體的原因還尚待發掘,其跨文體價值與意義還需進一步評估?!巴┏桥裳芯俊睂谝詮娏业膯栴}意識不斷反思,熱忱期待與本領域專家學者相與析疑義,共同推動這一特色欄目做精做深。

猜你喜歡
桐城派選本文學理論
桐城派文化的創新與現代傳承研究
社會轉型期中國文學理論創新研究
古代朝鮮編纂的中國詩歌選本考述(下)
唐詩選本經典性及相關問題的幾點思考
選本數據與“何其芳現象”重審
新媒體時代文學理論教學研究
論《西洋雜志》的延與革
追憶黃藥眠
選本批評與桐城派文論構建
姚瑩的書院教育實踐及其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