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護理研究的新進展

2021-11-30 03:28林愛芳
今日健康 2021年12期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病情住院

林愛芳

(玉林市退役軍人醫院.玉林市第四人民醫院,廣西 玉林,537000)

隨著醫學模式與現代化觀念的轉變,社會功能作為指導與評價精神分裂癥患者綜合性康復治療指標,目前已廣泛獲得精神衛生工作者的關注與重視[3]。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精神控制,只是讓其能夠成為一個健康正常的生物人,而社會功能恢復方能使其成為一個正常社會人,使其真正回歸社會[4]。鑒于此,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社會角色功能是確保其病情康復的主要目標。目前臨床醫護人員主要通過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去判斷患者有無社會功能缺陷以及功能缺陷程度。相關研究表明[5],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率約在95.8%左右。故此,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展開社會功能缺陷的護理以及相關因素等研究,對提高患者病情恢復效果具有應用加以與社會意義?,F圍繞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的社會功能缺陷影響因素以及臨床目前護理進展進行以下綜述。

1 影響因素

1.1 疾病因素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患病期間其認知程度存在一定損害,在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時形成一定障礙,導致他人不遠接近患者,久而久之便使患者長期處于一種被孤立的環境與狀態中。威脅他人、沖動自傷以及行為異常等自身行為使患者遭到他人排斥[6]。同時患者疾病未得到治療時間越長,其存在的社會功能缺陷癥狀便會越明顯。

1.2 醫院因素精神分類真患者在住院期間大多數均處于封閉環境下,長期住院患者與他人或外界接觸次數較少,社會范圍及活動范圍逐漸縮小,應激源不足,導致患者逐漸產生生活疏懶,其興趣動機隨著病情變化逐漸呈下降趨勢,造成社會功能缺陷[7]。臨床研究表明[8],長期住院患者學習能力、生活能力以及興趣能力缺陷明顯,存在較為嚴重的社會功能缺陷。

1.3 家庭因素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對疾病認知程度不足,在患者患病初期往往只是單純認為其是由于受到刺激或懶惰,對患者存在的異常行為當做是短。家庭成員將患者送往醫院治療時,只要求臨床醫護人員對患者存在的異常行為展開治療即可,存在患者精神癥狀消失便可痊愈的觀念,對患者社會功能缺陷未能夠引起重視;亦或者將患者遺棄,家屬不愿接受與照顧患者,導致患者長期住院接受治療,而無法回歸家庭與社會;家屬在患者患病期間對其過度照顧,過于投入情感因素,過分照料患者,導致其產生生活依賴,進一步加重社會功能缺陷程度,良好的家庭支持環境能夠有效幫助患者社會功能缺陷得到恢復會改善。研究表明[10],未婚患者社會功能缺陷明顯高于已婚患者。

1.4 社會因素社會部分群體對于患有精神分裂癥或其他精神類疾病患者均存在偏見與歧視,對患者時常顯露出不友好態度,無法包容患者,該類均能夠增加患者消極退縮心理[11]。同時,社會與醫院在精神分裂癥相關知識分裂程度上力度較為欠缺,部分患者在面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時仍會存在回避態度和恐懼感。

1.5 藥物因素對于較為難治愈患者,臨床在為其調制劑量時往往偏高,而較高劑量的藥物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會進一步增加其藥物不良反應,對其病程措產生一定影響[12]。對于臨床傳統所采用的抗精神病藥物,如氯氮平而言,目前臨床新型抗精神病藥物能夠在父母職能、婚姻職能、職業功能能力、改善社會退縮等方面提高患者社會功能[13]。

2 康復護理

2.1 心理護理(1)心理護理:對于急性期患者,臨床主要以提供其心理及生活支持為主,為其建立良好護患關系,以此來獲得患者信任感,使其能夠積極主動配合治療。(2)針對性護理:多數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患病期間缺乏一定自制力,受疾病影響不愿服藥。存在被害妄想癥患者在服用藥物時,認為有人對其藥物下毒,進而拒絕服藥。臨床對于該類患者,護理人員可與其耐心解釋,告知其藥品出處,并且與其保障藥物未讓他人接觸,讓患者極為信任的醫護人員為其發藥,比監督其服用[14]。

2.2 開放式管理相關研究表明[15],對患者應用開放式管理,可幫助患者定位好自身現實生中的角色,在照顧好自身同時學會照顧與關心周圍的朋友與家人。同時,在對患者應用開放式管理后發現,其社會功能以及心理狀態于開放前相比具有顯著進步,明顯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對降低患者在住院率以及病情復發率,提高康復質量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2.3 工娛治療工娛治療應用精神分裂癥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在住院期間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理狀況。相關研究表示[16],工娛康復訓練能夠提高患者治療與護理的依從性,減少其社會功能缺陷,防止病情復發,具有穩定療效的作用,對患者而言是一種較為可行的護理措施。

2.4 家庭及社會干預系統化社會康復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社會支持度,使其社會功能缺陷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復。社區防治精神疾病,不僅能夠加強患者自我癥狀控制和藥物自我管理,同時可提高其社會積極性與自信心的護理能力,為預防病情復發奠定基礎,進而固定患者良好的家庭職能與精神狀態。系統化家庭干預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對家屬照管態度、減少高情感表達,改善患者家庭功能,傳統患者與家屬相關溝通技巧,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能夠與朋友、同時、鄰居和睦相處,提高患者應對能力。臨床實踐結果表明[17],家庭干預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還可改善其社會功能。

2.5 營造良好社會支持環境和諧、良好的社會環境能夠有助于患者社會功能康復。對患者及其家屬加強精神衛生知識普及與宣傳力度,增加群眾對疾病基本知識的了解,營造寬容易接受的社會氛圍,使患者建立有效且良好的社會支持體系。

2.6 自我護理臨床學者通過研究證實[18-19],對照組采用精神科常規護理,研究組采用自我護理干預措施,并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和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觀察研究效果。結果顯示,兩組干預后的自我護理能力總分、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識水平及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的總積極因子分、總消極因子分及病情估計總分等有顯著性差異。表明自我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康復中起著積極作用,能進一步增強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更好地促進患者社會功能的康復。自我管理技能訓練可以使患者主動參與到治療和護理活動中,增加積極性,產生一種安全感、滿足感及自我價值感,提高了患者在醫療護理過程中的自主性,促進患者在集體生活中主動與他人交流和學習相關知識,客觀看待自己所患疾病,認識停藥的危害性,自我監控癥狀和主動服藥,積極尋求幫助,有效地提高自我管理技能[20]。

3 小結

社會功能作為評價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康復的重要指征之一,近年來以逐漸受到臨床醫護人員的重視,社會功能缺陷能夠對患者病情康復效果帶來嚴重影響。如何減少與避免社會功能缺陷,促進社會功能恢復是臨床護理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康復的重要方向。臨床目前的主要護理措施大多數針對的都是慢性期與康復期患者,均能夠獲得一定效果,而對于急性期患者如何開展有效護理措施以保障其社會功能仍需有待研究與完善。

猜你喜歡
精神分裂癥病情住院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穩定,何時能停藥
食品防腐劑治療精神分裂癥,靠譜嗎
不戒煙糖友病情更難控制
低GI飲食模式或能顯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QCC在預防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跌倒與墜床的應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縊 醫院擔啥責
五行音樂療法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作用的對照研究
腦爾新膠嚢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初步臨床觀察
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
不寐的病情觀察和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