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償獻血有關靜脈穿刺技術、并發癥防治及護理研究進展

2021-11-30 03:28黃米香
今日健康 2021年12期
關鍵詞:針眼無償獻血者針尖

黃米香

(崇左市中心血站,廣西 崇左,532200)

無償獻血指的是為挽救他人生命,自愿奉獻自身血液給社會的公益事業,且獻血者未收取超過因獻血發生必要的交通以及誤工等成本額度和報酬的行為[1]。靜脈穿刺是采集無償獻血者血液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術操作,但因部分護士穿刺技術不高,使得較多無償獻血者穿刺部位產生顯著疼痛感,且靜脈穿刺后常出現針眼出血和皮下淤血等并發癥,會影響獻血者的獻血積極性[2]。如何提升無償獻血的靜脈穿刺及護理質量逐漸成為臨床探討的一個熱門話題,本文就近年來無償獻血有關靜脈穿刺技術、并發癥防治及護理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具體內容如下:

1 國內無償獻血工作取得的成效

筆者統計發現,崇左地區2012-2020年全血和成分血的獻血人次和獻血量穩步上升,其中全血獻血人次和獻血量依次增長61.2%、63.0%,捐獻全血的無償獻血者以平均每年約7.0%的速度平穩增長,成分獻血人次和獻血量依次增長62.5%、121.7%,9年來固定成分獻血者獻血人次與獻血量顯著上升,固定成分獻血者的獻血量占成分獻血總量的100%,說明固定成分獻血隊伍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范軍麗[3]等對杭州地區2012-2016年固定成分獻血者情況開展統計發現,5年內成分采集人次與采集量依次增長41.5%、56.1%,固定成分獻血者數量與人次均顯著上升,2016年固定成分獻血者獻血量占總血量91.6%,較2012年增長107.2%,新增固定獻血人次占比從17.6%升高到45.0%??赘O蒣4]等對濰坊市2012-2016年無償獻血者人群結構改變情況開展調查后發現,近幾年來獻血人數的增長速度較為緩慢,呈現相對穩定與良好發展態勢,獻血者的平均年齡增加,且男性較女性多,更有助于建立起長效無償獻血機制。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無償獻血者多是中青年男性,且大多為企事業單位的員工,高中和以下學歷占據較多。結合上述特點,需要對目標獻血者進行細分,為不同類型獻血者提供出個性化服務。對于不支持、不了解無償獻血的人員,需要普及無償獻血意義、血液檢驗及成分制備和血液使用嚴格性及科學性,促使獻血者掌握獻血的作用,激發其參與獻血的積極性。

2 無償獻血期間的靜脈穿刺方法

靜脈穿刺是無償獻血期間一項重要操作。對粗直靜脈血管,能選擇輕快、沖擊式和大角度的穿刺手法;對穿刺難度高的血管,例如細小的淺靜脈,能適當對扎止血帶時間進行延長。注意扎止血帶時應力度適中,于穿刺面皮膚輕輕拍打,確保血管充盈。對穿刺位置皮膚進行輕輕揉搓和按壓,血液被擠走時能出現皮膚發白,血流回流時能開展穿刺。對血管管徑小、脆性大、管壁薄、血管壓力低和彈性不佳的血管,于血管上方通過30° 角迅速進針,經皮膚之后緩慢至血管中,后輕輕將靜脈挑起進針到位[5]。有研究顯示[6],快速進針不僅能提升成功穿刺的機率,還可緩解痛苦。

采集血液采取針尖面朝左邊壓痕方法:通過針尖刃面進針,確保針尖斜面和皮膚的接觸面積減小,能防止進針期間將微粒帶入,避免針孔堵塞。針尖斜面朝左能緩解獻血者疼痛感。機體皮膚感覺纖維屬于游離神經纖維,多分布在表皮中,因此,表皮對于疼痛比較敏感,于靜脈穿刺期間痛感主要取決于刺激的速率、強度、時間和作用面積,使針尖斜面朝左采取直刺方法能結合針尖面銳度,使針尖和皮膚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小,進針快,給皮膚帶來的傷害刺激小,因此,疼痛反應較輕[7]。于靜脈穿刺期間,需要護士擁有一個靈活的頭腦,全面掌握獻血者血管特點,對于消瘦和皮膚松弛者,其血管的彈性不佳且活動度較大,固定難度大,于靜脈穿刺期間能采取拇指和食指叉開將血管壓住,并將穿刺點上下的皮膚壓緊后再開展穿刺。張玉苗[8]等發現,和以往三段式的進針方式相比,直刺進入血管的方法能減輕局部受損,緩解疼痛感,同時進針更快及準確,有一定優勢。董秀明[9]發現,經改良持針方法,即操作者的右手拇指和中指持住針柄的左右側,將接近針尾部的塑料導管折疊至“Z”型(避免拔護針帽之后空氣進入到采血袋內)放在針柄上方,經左右兩側的拇指、中指持柄力量對其開展固定,食指按壓于針柄的上方,結合血管粗細以及深淺度合理控制進針角度,一次性完成皮膚和血管穿刺。改良持針方法將拇指、食指和中指通過等腰三角頂點位置對針柄開展固定,手和針柄之間接觸面積大,針頭有著良好穩定性,可迅速刺進皮膚內,針頭至皮膚中刺激時間不長,且疼痛感較輕。劉鎖濤[10]發現,對無法清晰顯露出淺靜脈肥胖者而言,僅能由操作者結合自身觸覺及經驗開展穿刺。以往穿刺時先對血管深淺走向開展觸摸,同時記于腦海內,完成消毒后予以穿刺。觸摸與穿刺間需間隔一段時間,易產生記憶上的誤差,再加上血管滑動和肌肉收縮、肢體位置轉變等,均能對穿刺成功率產生影響。改進后的方法為觸摸后采取棉簽于血管正上方壓兩個圓形的痕跡,進而明確了進針目標,并能防止出現記憶上的偏差。于穿刺期間,輕輕將針頭上挑,能重新獲得針尖和血管位置之間的關聯,確定穿刺方向和深淺度,進而提升成功穿刺機率。

3 并發癥防治

于無償獻血期間,針眼出血和皮下淤血屬于兩種常見并發癥,會給獻血者造成不必要痛苦,增加其心理負擔,影響其獻血熱情。靜脈穿刺期間,采血針除會將皮膚表面刺破之外,同時需扎進靜脈血管內,因此,皮膚表面針眼不一定和血管壁針眼處在相同位置。正常人群于室溫下出血時間在3-9min,而凝血時間在4-12min,但采血針的針頭較粗,因此,有學者提出針眼按壓時間至少應達到10min[11]。拔針之后,指導獻血者對針眼進行按壓,將緊繃袖口放松,并高舉自身手臂,能加快靜脈的回流速度,使血流量及血管壓力下降,進而防止皮下淤血出現[12]。

采血護士的操作技術是防止采血不良反應出現的關鍵,需要采血者堅持認真、嚴肅態度和高度責任心,嚴格依據操作規程開展各項操作,對采血經驗進行總結,不斷提升自身的采血技術,做到一針成功。出現血腫之后,及時將采血操作終止,并將針頭拔出,經無菌棉簽或者紗布對針眼進行按壓,或者經自粘止血帶予以固定,或者采取醫用冰塊予以冰敷,加快血管收縮,嚴格開展無菌操作,將針眼位置維持在清潔狀態[13]。給獻血者說明血腫出現原因,協助其解除內心恐懼等不良心理。指導其24h 之后經干毛巾予以熱敷,以促進皮下淤血吸收。對存在大面積淤血,同時伴隨針眼處紅腫及發熱者,能予以廣譜類的抗生素口服。對于感覺到穿刺處疼痛感明顯者,應盡早和血站或者醫師進行聯系,予以妥善處理,避免癥狀進一步加重[14]。

4 血液采集期間的護理方法

為鼓勵人們開展無償獻血,給獻血者提供出愉快獻血經歷,李建平[15]等認為,采血期間需做好以下的護理工作:(1)提供出舒適獻血環境:血站需要對采血環境進行改善,增加硬件設施及投入,給獻血者提供出舒適、安靜的獻血場所,確保采血室或者獻血車中衛生工作良好,室內的溫濕度合理,物品均排放整齊,以提升獻血者的安全感和信任度。(2)心理護理:于獻血期間需要為獻血者開展針對性心理干預,將保障獻血者隱私作為前提,和獻血者開展交流溝通,充分滿足其被尊重及關注的心理,緩解其緊張等負面情緒,使其對整個獻血工作充滿自信心。于開展心理護理期間,應避免采取模式化語言,以防使獻血者感到冷漠。(3)技術嫻熟:熟練操作技術是保障獻血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需要護士具備嫻熟操作技能,于操作期間嚴格開展無菌操作。(4)健康宣講:收集獻血者血液時,能使護士給其開展理論知識及經驗講解,經通俗易懂言語給獻血者宣傳獻血知識。除此之外,能于獻血室中提供知識海報、宣傳手冊以及宣傳板等,使獻血者掌握獻血有關知識,積極講解并回答獻血者提出的各項問題,使其滿意并愿意給他人介紹獻血的意義。(5)詳細記錄:結束獻血后需要護士及時做好相應記錄工作,確保所有的資料均是原始性資料,保障其能具備醫療文件法律意義。

無償獻血是為臨床提供出血液制品的主要途徑,而采血護士專業技術水平與無償獻血者是否愿意再次獻血有著緊密聯系。靜脈穿刺屬于收集血液期間一項不可或缺的護理操作,同時也是判斷護理質量高低的重要依據。提高穿刺技術和護理水平的目的在于留住無償獻血者,使他們成為固定獻血者,從而保障臨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

猜你喜歡
針眼無償獻血者針尖
適用于針尖增強拉曼的銀針尖物理制備方法研究
納米級針尖制備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
針眼
——破潰
快速消除針眼10妙招
優質護理對無償獻血者護理效果及血液質量的影響分析
針尖和筆尖
去除與保留血痂對預防牽引針眼感染的比較研究
針尖遇到麥芒
廣州地區1022172例無償獻血者檢測結果分析
2005~2012年無錫地區無償獻血者輸血感染檢測指標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