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時期我國機械工業運行盤點

2021-12-02 21:30本刊編輯部
鍛壓裝備與制造技術 2021年1期

2021 年2 月24 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舉行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執行副會長陳斌介紹了“十三五”時期機械行業運行情況。他說,“十三五”時期我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產業規模繼續增長,創新發展不斷推進,產業基礎有所增強,發展方式逐步轉變,為完成中國制造強國戰略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產業規模穩定增長?!笆濉逼陂g,機械工業產業規模保持了穩定增長的走勢。截至2020 年末,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92288 家,較2015 年末增加6833 家;資產總額由2015 年末的19.27 萬億元,增至2020 年末的26.52 萬億元,累計增長37.66%,年均增長6.6%。

(2)經濟效益實現增長?!笆濉逼陂g,機械工業主要生產指標和經濟效益指標表現出穩中有升的態勢。機械工業增加值年度平均增速為7.5%。2016~2018 年可比口徑下,機械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為7.6%;2019~2020年可比口徑下,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為3.5%;總量上始終超過20 萬億元規模。機械工業利潤總額年均增速為4.7%,總量始終保持在1 萬億元以上規模。

(3)產品生產能力顯著增強?!笆濉逼陂g,機械工業累計生產大中型拖拉機193 萬臺、發電設備59091 萬千瓦、工業機器人76 萬臺(套)、汽車13589 萬輛、挖掘機124 萬臺、叉車278 萬臺、機床407 萬臺、其中數控機床113 萬臺、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383 萬臺、金屬冶煉軋制設備556萬噸、變壓器205 萬千伏安、交流電機13652 萬千瓦、電力電纜36881 萬千米,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了充足的設備供應與保障。

本刊編輯部摘編

2021 年2 月

“十三五”時期我國機械工業運行情況綜述

2 月24 日,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舉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介紹了“十三五”時期機械行業運行情況?,F摘選部分內容如下。

(1)研發體系建設加速?!笆濉睍r期,我國機械工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業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加強。2016~2020 年,共分3 批批準建設機械工業工程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48 家,其中工程研究中心24 家,重點實驗室23 家,創新中心1 家。截至2020 年底,已掛牌運行和正在籌建的創新平臺241 家,其中:工程研究中心129 家,重點實驗室111 家,創新中心1 家。通過持續的發展,這些創新平臺已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制造、成形加工裝備制造、工業機器人檢測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發展。2020 年機械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行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7.16 萬億元,同比增長5.08%;實現利潤總額1.13 萬億元,同比增長13.07%。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均高于同期機械工業平均增速,分別向上拉動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長3.8 和9.8 個百分點,對全行業實現較快恢復發揮積極的帶動作用。機械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行業在全行業中的占比持續提升,2020 年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占比分別為75.1%和76.95%,比2018 年(可比口徑最早年份)分別提高2.93 和7.54 個百分點。

(3)重大裝備有新突破。在創新驅動戰略推動下,一批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重大技術裝備實現突破發展。自主設計建造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 號機組成功并網發電,核心零部件全部實現國產制造。裝機總容量達1600 萬千瓦的白鶴灘水電站為目前世界上在建規模最大、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水電站的設備制造全部實現國產化。昌吉-古泉±1100kV 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雙極全壓通電成功,張北可再生能源±500kV 柔性直流電網的投運,標志著我國特高壓直流輸電成套設備和柔性直流電網已居國際領先水平。中海油惠州石化120 萬噸/年乙烯裝置一次試車成功,其關鍵設備乙烯三機(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乙烯壓縮機)全部由國內企業制造。工程機械實現了掘進機械整機系統集成技術的產業化應用,15m 及以上超大直徑泥水盾構和超小直徑(≤4.5m)盾構實現了施工應用。

(4)一批基礎共性技術取得突破。攻克了一批制約行業發展的基礎共性技術,在可靠性技術、試驗驗證技術、基礎工藝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有效推動了機械裝備及配套零部件的性能、質量水平的提升。突破大型升船機復雜系統可靠性多元評價方法與長壽命高可靠服役策略、大模數重型齒條制造技術與壽命評價、升船機可靠性評價準則與工程驗證技術,有力支撐三峽和向家壩兩大世界級升船機安全可靠運行;掌握了大型復雜復合材料構件數字化柔性高效精確成形關鍵技術、復雜鑄件無模復合成形制造關鍵技術。

(5)若干關鍵零部件實現國產化。在國家“強基”工程的引導和市場需求的拉動下,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零部件實現了技術和規模應用的重大突破,部分核心零部件“卡脖子”問題有所緩解。工程機械、大型鍛壓機械用高壓、數字液壓元件和系統,農業機械用靜液壓驅動系統等一批高端液壓產品研發、生產取得重大突破。高端核級密封件系列產品實現了世界上最低的泄漏率和最高的安全水平。三峽升船機提升系統、海洋平臺齒輪齒條升降傳動裝置、200km/h 級高速客運機車和重載貨運機車齒輪傳動裝置等高端齒輪產品已經基本滿足配套需求。

(6)部分基礎制造裝備取得進展。近年來,國家和全社會逐步加大對基礎制造裝備的重視程度,不斷推動高檔數控機床及基礎制造裝備科研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笆濉逼陂g,以高精高效五軸加工中心、超重型數控機床、大型壓力機等為代表的創新成果逐步進入重要用戶行業,航空航天、電力、汽車、船舶制造等領域的裝備供給能力提升明顯。高檔數控機床“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實現了從500h 到1600h 的艱難跨越,部分達到國際先進的2000h;精度整體提高20%。我國主持修訂的“S 試件”國際標準已獲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批準并正式發布,實現了我國在高檔數控機床檢測領域國際標準“零”的突破。

(7)智能制造發展迅速。企業智能化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數字化制造已在機械各領域大范圍推廣應用。工程機械骨干企業相繼構建了自身的數字化研發體系、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推動了研發、管理與服務的升級。部分農機企業通過應用管材激光切割機、焊接機器人、環保涂裝生產線等先進設備,提高了加工制造能力,保證了產品一致性。在鑄造行業,很多規模以上企業已采用自動化生產線,部分企業建成了數字化生產車間,少數企業走在了智能鑄造領域的前沿,如發動機缸體數字化車間、砂型3D 打印智能工廠等。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

2020 年全年汽車工業運行情況綜述

2020 年,總體來看汽車行業表現大大好于預期,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國家和地方政策大力的支持,二是行業企業自身不懈的努力,三是市場消費需求的強勁恢復。

從市場情況來看,2020 年,汽車銷量自4 月份以來持續保持增長,全年銷量完成2531.1 萬輛,同比下降1.9%,降幅收窄,銷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從細分市場來看,商用車市場2020 年率先加速,全年銷量呈現大幅增長,乘用車市場全年銷量仍呈現下降,但降幅收窄至6%,并且從9 月開始,乘用車單月銷量增長貢獻度已超過商用車,反映出消費需求正在恢復。新能源汽車自7 月開始月度銷量同比持續呈現大幅增長,全年市場銷量好于預期。汽車出口在結束了前8 個月的低迷后,9 月以來開始恢復,并且11 月、12 月連續兩個月出口量刷新歷史記錄。

從汽車行業發展趨勢來看,伴隨國民經濟穩定回升,消費需求還將加快恢復,加之中國汽車市場總體來看潛力依然巨大,因此判斷2020 年或將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峰底年份,2021年將實現恢復性正增長,汽車銷量有望超過2600 萬輛,同比增長4%。其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數字化加速推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大力推動下,新能源汽車未來將有望迎來持續快速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出現的芯片供應緊張問題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對全球汽車生產造成一定影響,進而影響我國汽車產業運行的穩定性。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

2020 年新能源汽車年度產銷創歷史新高

2020 年,通過多年來對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鏈的培育,各個環節逐步成熟,豐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不斷滿足市場需求,使用環境也在逐步優化和改進,在這些措施之下,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2020 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 萬輛和136.7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增速實現了由負轉正。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0.5 萬輛和111.5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4%和11.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 萬輛和25.1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5%和8.4%;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0.1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7.5%和56.8%。

從月度產銷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從7 月份開始呈現增長態勢,增幅逐漸擴大,12 月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2020 年12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5 萬輛和24.8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5.7%和49.5%。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3 萬輛和21.1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5.2%和47.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2 萬輛和3.7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9.2%和71.6%;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4 輛和229 輛,同比分別下降81.3%和83.7%。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

毛予鋒解讀機床行業供需關系新趨向

2021 年1 月5 日,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召開2021 年新春媒體座談會。毛予鋒常務副理事長出席會議并作主題發言。協會郭長城執行副理事長、王旭監事長等參加座談會。王黎明秘書長主持會議。

對于行業現狀,毛予鋒指出,分析近20 年來全球及中國機床產出和消費情況可以看出,近10 年全球都處于緩慢增長階段。期間,受2008 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市場出現了斷崖式下落,但隨著全球貨幣寬松政策的實施,促進了經濟增長,機床市場也得以恢復,到2011 年需求達到了最高點,之后波動下降和回升,但至今仍未恢復到歷史最高位。

毛予鋒認為,機床工具是與需求牽引相關性極強的一個產業。我國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也是事實,主要表現在:(1)高端需求與供給能力不匹配。即國家戰略需求的急迫性與國產高端機床的支撐能力不匹配,而且產業鏈短板比較突出,高端機床及關鍵基礎配套件仍依賴進口;(2)能力水平的導向不平衡。重主機、輕配套,重樣機研究、輕應用驗證的現象雖有改觀,但由于機床產品離散性和個性化較強,中高端產品與用戶協同創新實踐仍不夠緊密,需要進一步探索產學研用深度結合的體制機制,在重大需求拉動和共性技術研發方面,更希望能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作用;(3)發展規模和質量效益不平衡。部分領域深陷“大而不強”的發展陷阱,導致研發投入嚴重不足,高端人才缺乏,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難題一直困擾著大多數企業。

毛予鋒提出,目前需要對供需關系有新的認識,機床工具行業已從產品的專業化向市場的專業化轉型,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說明:(1)市場需求從完全依賴投資向投資兼顧消費方向轉變。比如,從過去的主要為能源、鋼鐵、裝備制造業等重化工業服務,向兼顧為3C、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新能源汽車、醫療器械、半導體等眾多領域服務轉變。即需求關系發生了改變。(2)行業的供給方式從批量化向定制化轉變。由過去的產品導向轉向以提供解決方案和專業服務為主的市場導向。即供給方式發生了改變。(3)產業鏈的角色從需求實現向需求創造轉變。從以前的被動跟隨式解決用戶需求問題,向與中高端用戶聯合預研新需求和新工藝轉變。即要真正成為用戶的“工藝師”。(4)制造系統從離散型的自動化向全系統的智能化轉變。人口紅利逐步喪失、企業招工難和人工成本上升等問題,倒逼行業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制造轉型升級。即深度解決需求層次多樣化、需求消費個性化和企業自身發展等問題。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

德國電氣行業:2020 年中國再次成為第一大出口目標國

2021 年2 月22 日,德國柏林。據德國電子電氣行業協會(ZVEI)的消息,中國2020 年再次成為德國電氣產品第一大出口目標國。2020 年德國電氣產品出口到中國的總額為233億歐元,同比增長6.5%。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疫情之前(2019年增長為4.3%)。

與此同時,德國電器產品對外貿易在去年年底顯著恢復。2020 年12 月德國電氣產品的出口額為171 億歐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而進口則呈兩位數增長,達13.1%,同樣達到171 億歐元。

該行業12 月的積極發展也促成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從全年來看,下降幅度不及2020 年上半年可擔心的程度。最終2020 年全年,德國電氣行業總出口下降5.7%至2027 億歐元。相比之下,進口電氣產品的損失則要低得多,下降了2.1%,為1899 億歐元。

“德國電氣行業的商業環境在2021 年1 月連續第9 個月得到改善。對當前狀況的評估和業務預期都增加了?!盡ax Milbredt,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的專家說道,“德國電氣行業的復蘇也在繼續。在去年12 月該行業的訂單額比上年同比增長13%,保持連續四個月的增長?!?/p>

據悉,2020 年中國也是該行業向德國進口最多的國家。該行業從中國進口數量為549 億歐元,同比增加5.8%,其增長也高于2019 年的數字(2019:+2.7%)。

“德國電氣行業的跡象表明將在新冠疫情的打擊后出現重大復蘇。這種增長的部分原因要感謝與中國的伙伴關系。德國產品對中國市場有極大的吸引力,并且正在加深兩國之間的經濟關系?!盡ax Milbredt 評論道。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

合鍛智能兩項重點產品引關注

(1)合鍛12500t 鎂合金輪轂全自動鍛造液壓機生產線實現全自動生產。2020 年11 月,合鍛智能研制的鎂合金輪轂全自動鍛造生產線配備了一臺125MN 模鍛液壓機、自動上下料系統和模具自動噴淋系統,實現全自動生產。該生產在一臺液壓機中實現鎂合金輪轂的一次性鍛造成形,具有工藝先進、生產工藝流程短、可靠性高等優點。

(2)合鍛2100t—5 序全自動高速伺服液壓機生產線。2020 年5 月,由合鍛自主研發的2100t—5 序全自動高速伺服液壓機生產線,采用伺服系統控制,配備三次元機械手,整線生產節拍可以達到6~8 次/min,是目前國內同類液壓機沖壓線的2 倍,在保證高品質的同時實現了較高的生產效率。具有節拍快、效率高、節能環保、噪聲低等特點。適用于輕工家電、汽車等領域沖壓件的生產制造。

6)苗木處理。一是剪枝。將苗木地上部分的分枝全部剪掉。二是剪根。剪除受損、腐爛和過長的根。三是泡根。栽前將苗木根放入水中浸泡一晝夜,使其充分吸水。四是蘸根。栽植時用磷肥泥漿液(磷肥1.5 kg+黃土10 kg+適量水)蘸根。五是消毒。用代森錳鋅+高錳酸鉀殺菌。

(合鍛智能)

揚力集團舉行2020 年度總結表彰大會

2021 年2 月6 日,揚力集團隆重召開2020 年度總結表彰大會。集團全體管理干部,生產管理和技術骨干、黨員、團員以及員工代表參會。會議由集團黨委副書記孫朝軍主持。

會議首先由集團總裁林雅杰先生宣讀了2021 年度集團及下轄公司干部聘用決定,林國富董事長向受聘干部發放了聘書。隨后,林雅杰總裁分別與各事業部總經理簽訂了2021 年承包合同書,宣布了新一年度的承包指標,并與受聘的事業群主要負責人合影留念。緊接著,集團總裁班子分別宣讀了各種表彰決定。首先,林雅杰總裁宣讀2020 年度事業群要素承包嘉獎決定,張軍副總裁宣讀了2020 年度科技成果、QC 成果、專利獎勵、科技論文等表彰決定。然后,黨委副書記、副總裁孫朝軍先生宣讀了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十佳員工”表彰決定,并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

另訊 揚力集團榮獲第五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關于印發第五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及通過復核的第二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名單的通知》(工信部聯政法函【2020】351 號)文件正式發布,揚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工信部認定為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第五批)。

揚力集團自1966 年成立以來,始終貫徹“智能化、專業化、重型化、規?;?、國際化”的發展戰略,堅持以“品種,品質、品位”為核心的三品戰略,長期致力于沖壓、鈑金、鍛造、激光等各類中高端金屬板材加工設備和智能化生產線的研發制造。公司依托核心技術,形成了由金屬成形裝備、數控鈑金加工設備、熱模鍛壓力機和金屬板材一體化解決方案組成的產業格局,力爭為汽車、家電、新能源、電氣等行業提供最完美的智能化完整解決方案。

(揚力集團)

亞威股份新年訂單充足

亞威股份用豐碩的經營成果,為新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20 年第四季度,公司新簽訂單同比增長69%:緊抓下游高端市場自動化、智能化需求,金屬成形機床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業務訂單突破1.8 億元,同比增長逾三倍;無畏激烈的市場競爭,激光加工裝備業務訂單同比增長45%,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亞威股份)

國機鑄鍛2021 年工作啟動會舉行

2021 年2 月22 日,國機鑄鍛機械有限公司召開2021 年工作啟動會,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出席會議,中層及以上干部參加會議。會議由副總經理李峰主持。

龐洛明總經理作了動員講話。龐總在講話中強調,回首“十三五”,國機鑄鍛走過了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用了2 年的時間讓國機鑄鍛重回行業應有地位,又用了1 年的時間使國機鑄鍛的發展定位實現新提升,產品創新實現新突破,綜合實力邁上了新臺階,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剛剛過去的2020 年,國機鑄鍛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全體職工人心更齊、干勁更足、風氣更正,未來更加可期。

龐總指出,2021 年必須聚焦聚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要立足新發展階段,準確把握國機鑄鍛所處新發展階段的基本特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以責任、價值、創新、拼搏開啟新的一年,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要銘記沒有等出來的成功,只有干出來的精彩。

2021 年是“十四五”開局的第一年,國機鑄鍛已踏上發展的新征程,公司號召全體干部職工要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精神狀態,確保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奮進新征程再創新佳績。

(國機鑄鍛)

寧波精達舉辦年終總結會議

2021 年2 月2 日上午,寧波精達召開年終總結大會。對2020 年各項重點工作和重大突破進行全面總結歸納,規劃部署2021 年重點工作。

寧波精達面對疫情,全員逆勢前行,履職盡責,保障品質,服務客戶,公司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并成功舉辦“寧波精達成立三十周年暨創新成果發布會”,公司2020 年終深度聚焦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新能源汽車電機裝備、新能源汽車電池裝備、內高壓成形底盤件裝備、熱成形結構件裝備、汽車空調裝備等領域都取得了進展??偨浝碓诔浞挚隙ǜ黜椆ぷ魅〉眠M步的同時,針對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深入剖析,明確了2021 年新目標:圍繞產業解決方案開展研發和銷售,實現公司發展目標。繼續聚焦換熱器、微通道、壓力機市場,強化優勢地位,突破競爭差距。隨后董事長宣布精達2021 年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最后公司高層分別帶領銷售、技術、制造、工藝品質和財務行政團隊進行了宣誓,堅定了為更高目標努力奮斗、共創未來的決心。

(寧波精達)

安陽鍛壓高速液壓鉚接機訂單忙

金牛奮蹄開錦繡,凝心聚力啟新程。春節剛過,濃濃的年味還未完全散去,安陽鍛壓各生產線就已全面開工,各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一片熱火朝天的新氣象。

新年伊始,安陽鍛壓的訂單就源源不斷,員工們開足馬力、鉚足干勁抓緊生產,確保產品如期交付。車間里已包裝好的高速液壓鉚接機整裝待發。

高速液壓鉚接機是安陽鍛壓在20 世紀80 年代初為滿足我國汽車工業的需要,引進吸收國外技術而自行開發設計的一種專用鉚接設備。近40 年來為我國的汽車工業做出了卓越貢獻。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安陽鍛壓的汽車鉚接機經過了幾代創新,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汽車車架鉚接、機車車輛的敞車和罐車等的側架鉚接、芯盤鉚接、側柱邊梁鉚接、沖擊座的鉚接以及航空鉚接、礦車底盤、農用車車架等領域的鉚接生產工藝中。

由于該設備采用全液壓的傳動與控制,機器輸出壓力大,可以實現直接冷鉚,提高了鉚接質量。與傳統風動鉚接相比,具有工作環境好,無噪聲,操作靈活、輕巧,勞動強度低,鉚接速度快,鉚接質量好等優點。

安陽鍛壓還起草制定了中國液壓鉚接機行業標準。從20 世紀80 年代安陽鍛壓研發出國內第一批高速液壓鉚接機開始,發展至今型號齊全,可以常溫鉚接8mm~16mm 鉚釘,熱鉚10mm~28mm 鉚釘。安陽鍛壓的鉚鉗是一體彎曲鍛造,保證了金屬纖維的整體性,并確保工作壽命更長,是一汽、廣汽、宇通、江鈴、凱馬等汽車廠家的一致選擇。安陽鍛壓的所有鉚模出廠均采用磁粉探傷等周密檢驗,確保了產品質量。

舊歲已展千重錦,新年再進百尺桿。源源不斷的訂單證明了企業的核心技術優勢和過硬的產品質量。

(安陽鍛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