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課堂古詩審美與鑒賞的鼎新

2021-12-02 01:10潘亞萍
關鍵詞:高中語文

潘亞萍

摘要:在中華文化中,詩歌的文化歷史最為久遠。從古詩到現代詩歌,社會環境在變,詩人的創作心境在改變,作為詩歌的鑒賞者,我們的審美與鑒賞方式也在不斷變化。在所有的文學作品中,詩歌中流露的情感最豐富,想象的空間也最廣闊,作為閱讀者,我們的感情也最容易得到感染。另外,古詩鑒賞在高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無論從應試角度還是陶冶情操,尋求好的古詩鑒賞方法都很重要。本文將概括高中語文課堂古詩審美與鑒賞的創新。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審美與鑒賞;策略鼎新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8-029

高中時期是培養學生品質,陶冶情操,最容易也是最重要的階段,除了從理性學科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文學學科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也很重要。高中語文中對情感豐富、語言凝練的古詩的學習與鑒賞,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還可以提升他們的鑒賞與審美能力,感受古人或激昂、或凄涼、或悲愴、或唯美的心境,讓學生的內心世界得到豐富和升華。同時,隨著教育需求的不斷變化,教學手段和學習方法也應該不斷創新,不斷發展。本文將從當下高中語文古詩鑒賞的現狀、意義、同時結合新的教育需求、新的教學形式,以及經典古詩鑒賞方法,來概括討論當下高中語文課堂古詩審美與鑒賞的鼎新。

一、當下高中語文古詩鑒賞的現狀

在高中語文階段,古詩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欣賞能力比小學初中階段要高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非常重視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但是由于學生之間的閱讀理解能力,思想水平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另外,本身學校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學生無法認清學習的目的,無法正確開發自身潛力,進而很難達到學習效果。

1.教學方式單一

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對學生學習的要求也從應付考試變為了提升學生自身能力,但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并沒有發生改變,仍舊是當初經典老舊的教學流程。像對于古詩鑒賞,仍然停留在解釋字詞,翻譯詩句,尋找表達技巧等等,學生沒有自主的理解和想象,只是機械無腦性的背誦,這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會讓學生對原本非常具有美感的古詩失去興趣,不能夠和作者傳達的思想情感產生共鳴,古詩鑒賞知識也無法內化為己所用。故此,教學方法沒有新度,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和核心價值很難體現,教學和學習質量也很難有保證。

2.學生沒有認清學習目的

在高中的教學安排中,普遍都是考試安排非常多,沒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情況,隔三岔五地測試考試幾乎已經成了高中生的家常便飯,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試目的性很強,只是死記硬背答題套路,例如課堂上經??偨Y的題眼詩眼,以及詩句中常見的意境詞匯。本來是考驗學生閱讀能力,欣賞能力的題目變成了考驗學生背誦記憶的題目。長此以往,不僅不能提升學生對古詩的審美與鑒賞水平,反而會使其疲于記憶,疲于應試,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教學方法存在實質漏洞

一方面,教師在講授一篇新的古詩時,并沒有很好地梳理教學資料,只是在重復課本內容。像一些特殊詞匯的典故以及出處也只是停留在課下注釋的階段,并沒有查閱相關資料來豐富內容,導致學生的古文言理解能力不高,進而缺少真正意義上鑒賞古詩的體驗。另一方面,在面對課本外的古詩鑒賞時,教師沒有利用好拓寬學生鑒賞古詩能力的機會,只是針對學生的作答情況來糾正和引導,并沒有帶領學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詩文內容,這樣學生只是會了這一道題,而不是會了一種鑒賞古詩的方法,同時也沒有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得到開發。

二、高中語文古詩審美與鑒賞的意義

在新的教育要求下,削弱對古言文的學習與講解,故此,古詩就成為我們與古代文化交流的最大工具。古詩在創作形式和創作內容上都彰顯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語言魅力,讓人感受美、享受美,引起思想情感的共鳴。另外,古詩通過千百年的考驗,仍然在文學文化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閃閃發光,經無數人品鑒和傳唱,故此,在高中語文課堂古詩文鑒賞的學習中,教師要增強學生的古詩審美和鑒賞素養,感受傳統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三、古詩審美與鑒賞的革故鼎新

如今,課堂教學模式從傳統課堂到現在新興的“生本課堂”,因為高中語文課堂古詩的教學是審美和鑒賞的結合,所以古詩的教學學習也應該不斷革故鼎新,下面筆者將結合經典古詩教學模式來探究革故鼎新的方法。

1.用發展的眼光,感受古詩的美

從小學到高中乃至大學教材中,多多少少都有古詩的影子。我國是一個注重傳統文化學習的國家,從教育部門到社會各部門,都在強調和踐行“文化自信”,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在最新發布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閱讀與鑒賞”改為了“審美鑒賞與創造”,也是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不難發現,在高中語文古詩的教學安排中,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獨特的理解鑒賞能力。良好的審美能力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學科的美,知識的美和生活的美;獨特的理解鑒賞能力,可以讓學生做感受古詩的主體,對古詩的理解更加真切到位。

2.制作情感橋梁,引發共情

對高中語文課堂古詩學習的要求不僅僅是理解古詩意思,分析出作者傳達的思想情感,而是要求學生能夠真正走進詩歌,利用詩歌的字句想象構建出一幅幅畫面、情景,然后站在環境中或環境外親身感受詩人的創作背景和創作心境。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感受到古詩描繪的美和傳達的意思,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思考,進入情境中。

例如,在高一語文必修上冊《登高》詩詞中,詩人杜甫獨自登高高臺遠眺,百感交集,既有對自己身世飄零的感慨,又展現了老病孤愁的悲哀。教師可以在教學前播放視頻,讓學生充分了解詩人的創作背景,然后可以讓學生結合詩歌內容展開想象,這其間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例如,年近六甲的杜甫是怎樣獨自登上高臺?穿著怎樣的衣服?怎樣的面容?頭發是否整潔?登上高臺后,詩人用怎樣的神情看向遠方?眼睛所及之景是怎樣的?讓學生自己站在杜甫的位置上聯想登高遠望時看到的場景,進而感受詩人內心的悲哀和苦楚。這樣安排就把學生放在了古詩情景中,更有利于學生融入的情感與詩人傳達出的情感產生共情,實現情感橋梁的構建。

3.聚焦細節,精致品鑒

精致品鑒是指放大詩中的意境,站在欣賞的角度,降低想象的模糊感,仿佛自己置身其中,并且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意象,感受教師教授的新知識,實現新舊交合,讓舊的得以鞏固,新的加深理解?!帮L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兩句詩句中的意象有“風”“猿哀”“清”“沙”“鳥飛”,這些都是自然可見景物,教師可以尋找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進行展示,讓學生在自主想象后進行對比,例如,課本中杜甫的《登岳陽樓》和張孝慈的《念奴嬌·過洞庭》,“親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這兩句中的意象有“病”“孤舟”都展現了詩人的悲苦凄涼,學生可以走進環境,親身感受詩人獨自一人乘舟漂泊,承受命運的凄涼?!岸赐デ嗖?,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此詩句中就有對青草風色的解釋和說明,青草的“青”與后面“無一點風色”形成色彩鮮明的對比增強學生的詩歌畫面感,從而加快學生對古詩的理解。

當學生由從詩句中展示出的景象引發思考:盛夏時臨近湖水的草木碧綠茂盛,而接近中秋時,原本富有生命力的草木,卻無一點風色,短短兩三句十幾個字,便跨越了夏秋兩個季度,色彩和環境氛圍上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上一句還停留在盛夏的盎然碧綠,緊接著詩人便寫盡秋季之衰敗。詩句的整體感情基調也落在了悲傷和惆悵上,仿佛剛有一點希望,便又被失望籠罩。這種復雜且細膩的含義表達,是學生需要長期積累,堅持學習鑒賞古詩才能夠理解的,同時也是古詩內容豐富,情感飽滿的體現。

4.明確學習主體,重點開發

無論是教學還是學習,針對的主體都是學生。故此,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以及教師引導學生樂于學習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只有讓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愿意將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學習上,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從而讓教學和學習都變成有效行為。在古詩學習中最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就是創建意境,教師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愛好來選擇教學形式,讓學生身臨其境,例如,很多學生都喜歡觀看網絡視頻,那么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收集一些有關古詩講解的視頻,讓學生跟隨視頻講解理解詩句內容,感受詩人的情感,同時也感受到學習古詩的樂趣。

例如,在高三語文必修上冊《蜀道難》的學習中,首先和學生講解詩人李白的創作背景,讓學生更容易將自己代入到詩文環境中去,在閱讀古詩時,自動聯想感受蜀地道路的艱險坎坷,體會詩人豪情奔放的性格特點,然后可以利用相關PPT或者圖片視頻,讓學生再次感受古詩的內涵,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彼此交流閱讀完《蜀道難》后的感受。這樣一來,學習的主體從頭到尾都是學生,教師只負責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向以及對學生古詩理解不充分做補充,讓學生體驗探索新知識的樂趣,而不是被迫接受新知識。

5.思維留空,升華效果

在傳統的古詩教學中,從古詩的開始,高潮到尾聲,往往都發生在課堂上,使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和體會都停留在課上的短短幾十分鐘,而這段時間中學生的思維都有教師的引導和參與,學生沒有真正的獨立思考,故此,教師可以在課下給學生留一些思考題,例如,杜甫的《秋興八首》中“江間波濤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兩句中的“兼”“接”二字能不能換成“與”和“連”,為什么?《登高》中“潦倒新停濁酒杯”中的“濁酒杯”能不能換成“酒杯濁”,為什么?這種課下作業都能夠讓學生鞏固課上所學知識,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綜上所述,傳唱至今的優秀古詩是傳統文化的精粹,語言簡潔,內容豐富,情感細膩。同時又作為高中語文學習中十分重要的板塊,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完成教學目標。教師要在原有的教學經驗基礎上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有效深入的品鑒古詩,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李詩波.高中語文課堂古詩審美與鑒賞的鼎新[J].文學教育(上),2018(11):58-59.

[2]張寶萍.古詩教學中的審美鑒賞素質培養[J].成才之路,2011(6):29-30.

[3]王志生.新課程背景下古詩鑒賞教學的研究[D].武漢:華東師范大學,2006.

(作者單位:浙江省吳興高級中學,浙江 吳興 313000)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
基于網絡交際情境下高中語文寫作學習任務群設計的應用初探
“雙減”背景下基于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作業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暗藏玄機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引導”方法研究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淺談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實施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優化高中語文作業講評方法的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