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

2021-12-03 11:36茹作滿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21年11期
關鍵詞:教學經驗課堂氛圍積極心理學

茹作滿

[摘 ? ?要]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參與學習的程度,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越高、參與面越廣,教學效果就越好。那么教師應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呢?關鍵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和語言引導,讓學生期待上課、期待展示自我、期待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诖?,本文從積極心理學視角出發,論述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以期與廣大教師互相交流。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課堂氛圍

積極心理學是研究人類積極情緒和行為的心理學理論,其主張關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利用這些積極因素激發人內在的優秀品質、積極力量,挖掘人的各種潛能,推動人的發展。將積極心理學融入數學教學中,有助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和意志品質,改善教學效果。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引入積極心理學對學生進行引導,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一、何謂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的積極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充滿建設性的力量,促使個人走向幸福,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積極心理學也是利用比較完善的心理學實驗方法、測量手段來研究人的美德、力量等積極方面的心理學思潮。積極心理學呼吁:心理學應成為研究人類優點的新型科學,研究人類的積極品質,關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將注意力集中在“問題學生”“學困生”上,致力于轉化這類學生,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關注更多,對學生的“積極心理”關注較少。目前,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已開始將積極心理學的內容滲透到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并起到較好的效果。很多教育學家、心理學家也指出,心態樂觀的學生更不易得抑郁癥,在走向社會后的工作成績更容易超過心態悲觀的人,而樂觀的心態無疑是可以通過教育形成的。將積極心理學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在積極心態下開展數學學習,使課堂45分鐘成為備受學生喜愛的高效課堂,從而對學生的學習、性格的發展都起到積極的助力作用。

二、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一)優化課堂氛圍,引導積極情緒

學生積極心態的形成離不開良好的環境暗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為學生營造積極的課堂環境。一方面,教師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在教學中傾注自身的感情,經常與學生互動交流,平等對待學生,消除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畏懼心理,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學習需求。教師營造這種平等的課堂氛圍,能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為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打下基礎。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在教室環境上下功夫,如在教室墻壁上貼一些學習數學的卡通圖畫,畫中的人物在講解、學習數學知識時帶著輕松、自信的表情,這也可以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暗示。同時,這些卡通圖畫上也可以帶有一些簡單的數學歌謠、順口溜,像“列豎式,真簡單,位對齊,個位先”等,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數學,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實施心理暗示,激發學習自信

心理暗示對學生的影響要比直接的言語說教強得多,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心理暗示的手段將一些積極的心理情感傳達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在教學中,教師進行心理暗示的方法有很多,如用肢體語言進行心理暗示:向學生點頭、微笑、豎起大拇指;用語言進行心理暗示:“你很聰明”“你很有天賦”“你又進步了”“老師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用書面進行心理暗示:在學生的作業中留下積極的評語像“書寫漂亮”“你真棒!”等等。例如,在北師大一年級上冊“比較”這節課的教學中,筆者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比物體、容器、形狀的大小。筆者在學生探究前鼓勵道:“我發現咱們班的學生特別聰明,幾個人商量一下就能弄懂很多知識點了,你們是我帶過的最棒的一屆學生!”“別慌,你怎么想的怎么回答”“我來做一點補充好嗎”等等。學生帶著積極的情緒去動腦、想問題,掌握了很多知識點,學習效果非常好。同時,學生每取得一點進步,教師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會使學生感覺到輕松、愉悅。

(三)巧妙引導問題,刺激探究心理

數學是一門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的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能過難、過多,也不能過于容易,只有根據教學內容提出適當的問題,才能培養學生積極探究的心理,從而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在“百分數的意義”這節課的教學中,筆者觀察到班級中已有幾名小學生戴上了眼鏡,于是采取了這樣的導入方法:“同學們,保護視力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社會各界也非常關注學生近視這個問題,根據今年的相關調查,城市小學生的視力情況如下(展示相關數據)。你們能說出調查結果中近視的小學生的占比嗎?你們能說出咱們班里近視人數的占比嗎?”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出了“百分數”這一概念。然后筆者繼續提問:“大家想不想繼續了解百分數的相關知識點呢?”通過這樣的引導性提問,有效刺激了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欲望,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等知識點的教學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后,再通過鞏固練習、拓展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達到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目的。

(四)聯系生活實際,增強學習動力

雖然一些數學知識抽象,但卻是從實際生活中提煉而來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通過生活化教學策略讓學生發現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必然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積極心理。例如,在“可能性”這節課的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回顧生活中的事件,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存在可能性,只不過可能性的大小不同,這就引出了可能性的大小這一知識點,以及“可能、經常、偶爾、一定、不可能”,這些用來描述可能性的詞語,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這些詞語去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如“我明天可能去圖書館、我以前經常去圖書館”等等。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能準確區分事件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靈感。同時,引入生活實例,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用處——這對于喜歡表現自我的小學生而言是很有效的激勵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

(五)引導學生合作,培養團隊精神

人是社會性動物,可以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合作產生愉悅感,也可以從團隊的成功中獲得積極的反饋,從而促進自身性格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一些知識點是需要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才可以熟練掌握的,此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自主探究和開展學習。學生在經歷深入思考、體驗解題成功后,就能產生戰勝困難的頑強意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例如,對于學生學習中面臨的一些難點,像小數的加減、百分比的計算、年月日的換算中,筆者引導學生以分組討論的方式發現問題,派小組代表發言,這既能滿足學生表現自我的愿望,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積極品質。通過分組教學,筆者也發現,很多數學問題往往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就能解決,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也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形成團隊精神。

(六)完善教學評價,巧用錯題資源

教學評價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總結,也是師生雙方的互動,正向的評價對于激發學生積極性、鼓舞學生的進取心具有良好的效果。教師在開展教學評價時,應利用積極心理學相關理論進行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例如,當學生難以正確解答題目或只能得出一部分正確答案時,教師應鼓勵他們已取得的進步,而非進行批評。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他們贊美,對于教師來說贊美只是一句簡單的話語,但對于學生來說意味著老師的肯定和鼓勵。同時,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教師不應簡單地打“×”了事,而是引導學生分析到底哪里出了錯,逐步拆解解題過程,鼓勵學生進行反復計算,自主發現正確答案。在這樣的引導下,錯題資源也變成了學生提升成績的點,學生就能逐漸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數學課堂是師生雙方共同交流和發展的場所,是師生彼此對話、分享、交流的陣地,教師應充分把握和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玉琴.圖式建構:小學數學教學的“助推器”[J].江西教育,2021(18):70-70.

[2]吳衛敏.數學微課設計對策[J].小學科學:教師,2021(6):133-133.

(責任編輯:呂研)

猜你喜歡
教學經驗課堂氛圍積極心理學
善用習題,豐富數學活動經驗
雙鋼琴演奏與教學初步探索經驗談
微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導學探究
促進學生課堂有效思考的幾點做法
淺析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活中的運用
職校生積極心理導向的體驗式活動班會創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