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

2021-12-03 05:40柳青青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1期
關鍵詞:詩圣現實主義秋風

柳青青

一.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感受詩歌節奏韻律;

把握詩歌意象意境。

過程和方法:

理解詩歌內容;

體會詩人沉郁頓挫的現實主義風格;

體悟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關心他人,愛國愛民的優秀品德。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詩人沉郁頓挫的現實主義風格,感受“詩史”的魅力;

難點:體會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感悟“詩圣”之境界;

三.教材分析:

本文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的《唐詩二首》。本單元呈現的是經典作品中的永恒話題,即憧憬美好社會生活,反思現實生存狀態,詩人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記敘了滿目瘡痍,百姓疾苦的社會現實,鮮明的體現著“詩史”的特征,同時,又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推己及人的博大情懷,再現“詩圣”之崇高境界,因此,學生要能夠體會詩人的人生感悟,從中得到思想啟迪和情感陶冶。

四.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對詩詞格律已有所認識,在朗讀方法和語言感知上也有相關基礎,具備著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但在詩人杜甫的現實主義和家國情懷的理解上流于表層,缺乏深度和廣度。因此,教學中要針對這一問題深入分析。

五.教學程序:

(一)導入詩歌——聽

“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少陵野老杜甫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杜甫,傾聽他的故事,品悟他的人生。

(二)初讀詩歌——說

“說”即講,講故事。通過“我來講,你來聽”這一趣味活動,

讓學生在預習詩歌、朗讀詩歌的基礎上,以第一人稱的口吻來講述詩歌中的故事。

(三)品讀詩歌——悟

為了讓學生深入體會杜甫的現實主義作品風格和憂國憂民的詩圣情懷,特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由淺入深,依次展開。

(1)是什么破壞了詩人的茅屋?(掌握基本內容)

明確:有秋風、秋雨以及南村群童。

由此,從天災(秋風、秋雨)人禍(南村群童)兩方面入手,逐個分析。

描寫秋風語句: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寫作手法:正側結合、對比、擬人

特點:猛烈、迅疾、強勁

描寫秋雨語句: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寫作手法:正側結合、比喻、對比

特點:細密、綿長

(2)南村群童為何要抱走詩人的茅草?請學生大膽猜測,激發童趣。(熟悉基本情節)

預設:自己家的茅屋也被秋風破壞了,抱去修補自己家房子;

偷了點紅薯、土豆,需要燒火烤著吃;

安營扎寨,玩游戲;

小孩子頑皮,故意逗老人玩兒;

(3)詩人用“盜賊”一詞形容南村群童是否過于夸張?你怎么看?(感悟淺層情感)

明確:結合《荀子? 修身》“竊貨曰盜,害良為賊”一詞的解釋,幫助學生理解詩人無奈的情感。

(4)詩人為什么說自己“老無力”?(深入詩人內心)

結合上學期學過的《春望》,新舊知識貫穿,引導學生理解詩人人未老心已衰的境況。

(5)詩人“歸來倚杖自嘆息”,詩人會嘆息些什么?(體悟深層情感)

結合文獻、歷史資料、詩歌內容多方面讓學生了解歷史背景——安史之亂,然后創設情境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詩人杜甫,發出內心深沉的嘆息。

如:哎,我的命怎么這么苦呢,連唯一的小茅屋也被吹的四零八落;

哎,這幫孩子明目張膽的做盜賊的事,這國家以后可靠誰???

哎,安史之亂,民不聊生,老百姓的苦日子合適是個頭啊……

(教師及時總結,點明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風格和詩圣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崇高境界)

(6)如何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思想感情。(把握詩歌主旨)

明確:采用情景創設法,教師逐步引導,讓學生以第一人稱口吻感知情感。

(四)總結詩歌—評

第一.鞏固課內

(1)總結概括:

總結概括詩人杜甫的現實主義風格和詩圣情懷,再次強調本節課的重難點;

(2)讀詩悟詩:

學生在理解詩歌內容和情感的基礎上,再次朗讀詩歌;

教師可適當范讀,引導學生感知詩歌,同時形成共同學習的良好氛圍。

第二.延伸課外

(2)賞讀名篇:

為了讓學生從寬度和深度兩方面深入體會詩人情懷,考慮到八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和實際情況,這一環節當中,將對《石壕吏》和《兵車行》進行片段展示:

(2)萬千杜甫:

列舉歷史上,如杜甫般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人物,如屈原、白居易、顧炎武、魯迅、周恩來……從而激發學生責任感和愛國之情。

最后,全班齊讀梁啟超先生《少年中國說》選段內容。用最熾熱的心,喊出心中的誓言,做出應有的承諾。

(五)作業布置:

依據詩歌內容和情感,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發揮適當的想象,將本詩歌改寫成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現代文。

特別提醒:

(1)注意自然環境的描寫;(修辭手法、寫作手法)

(2)注意人物刻畫;(外貌、語言、動作、 神態、心理等)

(3)注意情景交融的體現

六.板書設計:

七.課后反思:

在精心設計本節課時,我力求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深入,在緊扣課標的同時,大膽創新,靈活使用課本,以達到讓學生橫向思維和縱向思維都得以發展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國文學史》(第二版)第二卷? 主編: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12月出版

[2]《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第三卷? 主編:郁賢皓?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5月出版

猜你喜歡
詩圣現實主義秋風
和李杜合影
秋風
現實主義與現實題材創作
春雨中遙拜詩圣杜甫
忠貞不渝的“詩圣”杜甫
憂國憂民沉雄博大
秋風吹
新現實主義巨匠
新現實主義巨匠:喬治.西格爾
什么是現實主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