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流域寧夏境內民間故事探析

2021-12-06 01:08張紹慧
民族藝林 2021年4期
關鍵詞:民間故事黃河流域寧夏

張紹慧

(寧夏民族藝術研究所,寧夏 銀川 750004)

水是生命的源泉,黃河流域為最早的人類提供了養育生命的水源,易于棲身和生存的氣候條件、居住條件、狩獵采集和耕種條件,從舊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萌發了有明顯特征的文化形態,孕育出了內涵豐富的黃河文化。黃河文化指中華民族在黃河流域生活和從事生產活動的過程中創造出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是中華民族的根本血脈,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2]

民間故事是民眾創作的反映社會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文學作品[3],在研究地方文化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在舊石器時期,寧夏已有人類依黃河而居。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寧夏人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了許多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故事?!吨袊耖g故事集成·寧夏卷》(王世興主編)、《銀川民間故事》(馬樂群、高耀山主編)、《石嘴山民間故事》(田紅梅主編)、《中衛民間故事集》(陳衛主編)都是專門搜集民間故事的著作,其中講述黃河和黃河流域流傳的故事,涉獵廣、影響大,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們認識、了解黃河的故事、黃河泛濫與治理的故事、描述風俗物產的故事、描述風景古跡的故事。以民間故事為切入點認識黃河文化,為弘揚黃河文化盡一份綿薄之力。

一、文化內涵

黃河從中衛南長灘入境寧夏,世代哺育著這片土地,恩澤著寧夏各族兒女,孕育出了寧夏燦爛的歷史文化。民間故事源于生活,發展于生活,凝聚了人民群眾的智慧,展現了歷史風貌,是流傳下來的珍貴民間文化,蘊含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一)展示了歷史悠久的農業文明

黃河流域寧夏段平川沃野,陽光充足,自然落差約200 米,沿岸勞動人民在這里創造了聞名于世的灌溉農業。寧夏引黃灌區相傳創始于秦代,漢代始有記載,距今已2000 余年[4]。歷代人民不斷加深對黃河開發的探索認識,充分利用地理優勢,開渠引水,引進中原的農耕技術,屯田戍邊,發展農耕。

沙坡頭景區有一座白馬雕塑,它代表著一個傳說——“白馬拖韁”,人們常年在沙坡頭修渠引水,可是一次次都失敗了。一天,修渠人轉累了在渠口歇息,黃河中閃出一個騎白馬的美麗少女,告訴修渠人繼續深挖渠口,增添引水壩。然后策馬離去,馬后拖著一條長長的錦帶,泛起一道耀眼的浪花。為了紀念那位美麗的姑娘,稱新開的干渠為美利渠,稱黃河的十里長堤為白馬拖韁[5]。美利渠是元代灌溉農田的重要水利設施。明代為了滿足農業灌溉的需要,多次浚治該渠,改其入水之口,表明當地農業具有相當的規模[6]。美利渠可能開鑿于漢代,到了元代才有明確記載。這條古渠道至今仍在灌溉著這片土地。

寧夏農業墾殖始于秦代,種稻始于公元6 世紀后半葉,唐代中葉已有大面積水稻栽培[7]。有賀蘭山為屏障,陽光充足,特別適合農作物及瓜果生長?!度~升貢米的傳說》中講到青銅峽市溝渠縱橫,土質肥沃,種植水稻歷史悠久。葉升是栽培水稻的寶地,生產的大米粒圓、色潔、油潤、味香??滴踉L寧夏,用膳時欽點葉升大米為宴席主食,并被列為朝廷“貢米”。

寧夏因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形成了歷史上的水文化區和農業精耕區。人們借助幻想講述了引黃灌渠的來歷,表達了人們對河渠的崇敬、贊美和對修渠人的懷念、感激之情。寧夏引黃古灌區集中了農耕社會的文明成果,這些講述灌溉農業的民間故事是悠久的農業文明和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集中展示與傳承,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和演進。

(二)描繪了別具一格的生態景觀

滔滔黃河自巴顏喀拉山東流,出黑山峽進入寧夏,沿賀蘭山,折頭北上。寧夏氣候宜人,山河壯美,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這里有“中國史前考古發祥地”水洞溝、展示黃河文化精粹的人文景觀“大禹文化園”“中華黃河壇”“塞上奇觀沙湖”“賀蘭山東麓葡萄長廊”。這些景觀不僅別具特色,還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渡澈膫髡f》中講到穆桂英帶兵打仗,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沒有水喝,人困馬乏時,她的戰馬不停地刨著一叢紅柳樹,樹被拔掉后,一股牛腰粗的清水沖上了半天空,出現了一個清如明鏡的大湖,湖中長出了蘆葦,迎來了珍禽。因靠沙丘,被稱為沙湖。既展示了歷史文化,又展現了融江南之靈秀與塞北之雄渾為一體的自然風光。

《長峽風光》中講述康熙訪寧夏逛青銅古峽,一路行來,咆哮的黃河水,神奇的禹洞,古渠蜿蜒在廣袤的綠色原野上。描繪了青銅峽二十里長峽美景,展示了黃河流域多姿多彩的原生態景色?!赌祥L灘梨花的故事》描繪了在兩山夾一河的深山峽谷,幾百棵梨樹勃勃生長,梨花如雪般綻放在黃河岸邊,其中“七姊妹”和“望妻石”的傳說彰顯了當地人重情重義的品性。

這些故事中別具特色的風景、悠久的歷史文化繪就了一個個別具一格的生態景觀,展示了“塞上江南”的別致風景。

(三)展現了豐富多彩的民俗生活

民俗生動地體現著一個地區的民眾在生活習俗、倫理觀念以及心理結構等方面的傳統特點,而民間故事本身就是民俗生活的一種表現形式,這些故事中蘊含著濃厚的民俗美。[8]《黃河龍門游九曲》中講述民間流傳著“九曲陣里走一走,輕松活到九十九”的古老民謠,有“游轉九曲可以消災祛病,一年通順”之說?!坝尉徘笔躯}池縣以及黃河流域一帶的一種群體性大型民俗文化活動,九曲黃河龍門取自黃河九曲十八彎九折九回。也有流傳說中國自古稱為九州,有華夏神州之意,游轉九曲,也有通達九州的寓意?,F在游九曲已由最初的民間自娛自樂演變成規模宏大的各類節慶、大型慶典活動的群體性游藝項目。通過該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崇德向善、積極進取,表達了人民對健康長壽及美好生活的期盼。

《羅家湖舞龍》講述了吳忠市黃河岸邊羅家湖村的舞龍習俗,因黃河常發大水,村民自發舞龍祈求黃河水不再泛濫。如今,舞龍已變成表達祝福的文化娛樂活動,通過舞龍傳承民族精神,代代相傳,展現了農民渴望改變生活條件的愿望。

這些故事內容豐富,有著濃郁的生活和鄉土氣息,展現了勞動人民的生活風貌,表達了本地百姓們的心聲,流露出積極樂觀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們彰顯了人類集體的智慧,是可世代流傳的寶貴精神財富。

(四)呈現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民間故事展示了民眾當時的生活風貌,體現著他們的追求和愿望,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勞動人民為改善生存條件而努力著。如《余丁渠的傳說》中余老漢的四個兒子接力挖渠,一直到四兒子余丁,渠終于開通了。引來的黃河水,澆灌著這里的土地,日子慢慢好起來。當地百姓將這條大渠稱作“余丁渠”,一直沿用到現在。[9]《“一碗泉”和“長流水”的故事》中農民為改善靠天吃飯的日子,努力找泉水開溝引水種地正是積極向上的體現。

還有很多表現人們與天災人禍抗爭的故事,表達了他們渴望變革的愿望?!对铝料勺优c沙湖》里的黃河暴漲決堤,《胡巡按寫狀子》里惡霸霸占良田[10],表達了民眾對災難和欺壓的憤恨,這些難題最后通過努力一一化解,反映了人民迫切地希望擺脫困境的愿望和對自由富足生活的向往。

這些故事不僅反映出他們內心的渴望和追求,也反映著他們企圖改變現狀的決心和行動,尤其是那些關于貧困勞動者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對我們有著極大的鼓舞作用。

二、特征分析

寧夏境內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集中展現了黃河流域各種各樣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又傍歷史上的絲路大通道,處南北民族交匯之地,人流、物流頻繁。民眾將對生活的經驗、人生的知識和美好的愿望注入故事的創作之中。黃河流域寧夏段地理環境獨特、歷史文化豐富,孕育的民間故事呈現出地域性和兼容性并存、題材多樣的基本特征。

(一)主題地域性

民間故事來源于人民群眾的生活,每一個地方的故事都有自己的內容和風格。黃河在寧夏境內山舒水緩,寧夏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稱,形成了以農耕文明為主干的地域文化,以利用黃河資源為核心的文化。寧夏不僅流傳著很多發展農耕、引黃灌渠的故事,還有很多黃河治理的故事。黃河河岸多系淤泥土壤,河床游蕩擺動,對兩岸農田、村莊、渠口的危害自古有之[11]?!度旰訓|,三十年河西》[12]《黃河改道》[13]講述了黃河水旱災害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及人民同其做斗爭的故事,當地民眾將美好希望寄托于故事當中。有賀蘭山、六盤山為屏障,黃河世代哺育著這片土地,恩澤著寧夏各族兒女?!顿R蘭山的傳說》[14]《六盤山》[15]等故事描繪寧夏山川的山形地貌,表達了民眾對黃河周圍山川的崇敬和熱愛之情。寧夏物產豐富,稱為枸杞之鄉?!独顣r珍與枸杞》中李時珍發現并命名了枸杞,《蘇武和枸杞子的故事》中蘇武用枸杞配上其他草藥為牧民治病?!肚嚆~峽“斷垣燕窩”和“寧夏五寶”的由來》中青鳥銜來五彩九穗谷,大禹將其埋在地里,長成了寧夏“五寶”,其中就有甘草、枸杞。還有講述自然環境的《長峽風光》《黃沙古渡月牙湖》;記錄人物史事的《四渠總龍王通智》《田會藍修渠惠民》,講述了通智、田會藍帶領勞動人民在寧夏修“惠農渠”和“昌潤渠”的事跡;講述民俗風情的《九曲十游》《黃河鯉魚的傳說》[16],展現了黃河流域寧夏段的地域風貌。

這些故事鄉土氣息濃厚,巧妙地利用黃河流域寧夏段地域特點,反映了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勞動智慧,成為認識和了解寧夏的寶貴材料。

(二)文化兼容性

寧夏春秋時為羌戎游牧地,秦朝開始,歷代在黃河沿岸屯墾,興辦水利,遷徙移民,使原本的“雜羌戎”獲得了“塞北江南”的美譽,出現了多民族混居的場景。不同地方的人們帶著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傳統習俗來到寧夏,和睦共處,休養生息。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寧夏人民從中汲取營養,融進本土文化中,創造出既包含本土文化又兼容外來文化的民間故事。

從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兵北擊匈奴,漢武帝立朔方郡,再到明清兩代農耕水利快速發展,后至民國史時軍閥割據。[17]歷代各民族的社會生活都有被作為內容題材創作成民間故事流傳下來。有歷代開渠治河的故事,如《秦渠的故事》《漢延渠的來歷》;有歷代人物傳說,如《秦始皇西巡》《康熙訪寧夏》[18]。隨著時代的更迭,民間故事在不停地傳承衍生,既是在傳承文化,也是在延續歷史。[19]

寧夏位于絲綢之路要塞,又有移民遷徙,不同地方的文化相互交融?!秾幭陌藢毑璧挠蓙怼分兄v到絲綢之路上的過往商客在西北戈壁沙漠中為了解渴,根據經驗在喝茶時放入包括紅棗、枸杞、桂圓在內的八樣珍貴食材?!洞蠡睒湎碌娜恕穂20]講到山西大槐樹下的人來到寧夏,帶來了糧食和樹種,在寧夏開荒種地,辛勤勞作,終于使這片鹽堿灘,變成了塞上江南。寧夏流傳著許多在全國廣泛傳播的故事,如講黃河來歷、人類起源的故事,名人軼事、風俗故事等,如《神農嘗百草》《黃帝戰蚩尤》。

這些民間故事有的是祖輩傳承下來的,有的是源于對其他民族、地域文化的兼容和接納,促使黃河流域寧夏段民間故事呈現出集多民族文化為一體的兼容性特征。

(三)題材多樣性

黃河流域寧夏段的民間故事不僅內涵豐厚,題材也豐富多樣。黃河流域寧夏段民間故事蘊藏量豐富,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廣泛,有神話、傳說,還有各種內容題材的故事。

神話主要講述關于人類起源和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斗爭,如《黃河的來歷》《人類出自黃河邊》。傳說較多,主要講述具有一定的歷史性的故事,包括人物史事、地方風物的傳聞。人物史事傳說涉及面廣,從帝王將相到黎民百姓,廣泛刻畫各方面人物的動態,以敘述歷史事件為主,如《康熙夜走洪廣營》[21]《馮玉祥途經平羅為民治水》。地方風物主要敘說地方的山川古跡、鄉土特產的由來,展現歷史遺存與時代風貌?!都t花渠的傳說》中牛娃為了求娶紅花求鏟挖渠,最后累倒被水沖走,紅花姑娘也縱身跳入渠中?!陡什蔟垺分懈什菘扇コ俨?,讓百姓過上幸福生活。[22]

故事有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和動物故事等?;孟牍适轮型ㄟ^超自然力,人民過上美好的生活。如《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中不孝順老人的人讓雷擊了,孝順老人的人被老天賜給了金元寶[23];《石嘴子與黑金子》中石匠在深山遇仙得寶,貪心的財主被埋在了山下。[24]這些故事表現了人們的反抗精神和戰勝壓迫的理想和愿望。生活故事是現實性比較強的故事,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愿望。[25]如《有智和無智》中有智運用智慧戰勝了刁鉆的財主,過上了美滿的生活[26];《李百年跑蘭州》講述木匠名師李百年,為修玉皇閣去蘭州采木料。故事中運用智慧懲治了為富不仁或歪門邪道者,為勞動者討回公道,捍衛了廣大人民的權益,也表達了人們對生活、對家鄉的熱愛。動物類故事多講述動物與人之間發生的故事,如《金魚報恩》《放羊娃和青蛙》中動物與人類互幫互助,彰顯感恩情懷。

三、現實意義

民間故事獨特地伴隨著歷史,經過不同時代的繼承,有著不同時歷史時代的印記,積淀深厚,具有特殊的文化歷史價值。黃河流域寧夏段民間故事內容豐富,內涵深刻。它們展現了人民群眾的生活風貌、思想情感,講述和傳承著民族精神。在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今天,重新認識這些民間故事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凝聚精神力量

黃河水奔流萬余里,從人水相爭走向人水和諧,孕育出“團結、務實、開拓、拼搏、奉獻”的黃河精神。[27]

黃河流域寧夏境內流傳下許多黃河生態和黃河治理的故事,在與黃河抗爭與博弈中凝聚起百折不撓的抗洪治黃精神。其中不乏可歌可泣的同黑惡勢力斗爭的故事,如《黃河除三妖》《青銅禹跡》等,《黃河除三妖》中一位叫黃河的青年勇戰禍害百姓的“三只妖怪”,他卻倒在賀蘭山上再也沒起來?!肚嚆~禹跡》講述了狂傲不馴的黃河造成寧夏上澇下旱,大禹鍛造出一把青銅神斧,從牛首山中劈開了一條峽谷,造福古峽兩岸黎民百姓?!饵S河與七十二連湖》講到由于黃河改道的歷史淵源,遇雨季或河水暴漲,干渠渠水泄入湖溝,形成了“七十二連湖”。這些故事反映了黃河流域寧夏段人民與黃河和諧共處的愿景。重新認識這些故事,讓黃河精神成為激勵寧夏人民艱苦奮斗的精神動力,憑借黃河文化稟賦,為現代化建設凝聚精神力量。

(二)增強文化自信

黃河流域寧夏段民間故事內涵豐富,有人民在實踐中形成的價值觀念等精神層面的內容;有生產、飲食等物質層面的內容;還有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帶有時代特征的地域文化,如移民、邊塞、軍事、戰爭以及開渠治河等內容,還有依黃河而生存的各個民族共同創造的民族文化的內容。

以故事還原歷史,用故事傳承文化,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展示異彩紛呈的民間文化。我們可以用生動的語言和藝術再現這些故事,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在大眾面前,激發人們對黃河文化的認同。以發展文化新業態為重點,整合資源。比如,以中衛沙坡頭“桂王城”“沙坡鳴鐘”等神話傳說為原型而創作的大型情景劇《沙坡頭盛典》,充分展示了沙漠、綠洲、黃河等地方文化,呈現出黃河流域寧夏段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28]如今,枸杞的相關傳說已被廣泛借鑒到枸杞生產加工的企業營銷宣傳當中,通過民間故事提升企業文化,帶動枸杞產業發展,為企業發展和民間故事傳承都注入了新的活力。合理利用這些故事,尋找新的方式傳播民間故事。對傳承發展地方文化,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強文化自信,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培養優良道德

民間故事結構簡單,語言質樸生動,包含著富于積極教育意義的內容,廣泛反映了優良的思想道德觀念。如人民勤勞勇敢的品行,又如對兇惡者、背德者、懶惰者的憎惡,這些道德觀念,在今天更需要被推崇。

民間故事展現了民眾的生活經驗和對傳統的認可,飽含民眾自發性的文化心理、樸素價值觀追求,可以對人們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當下,文化形式多樣、文化產品良莠不齊,而在勞動人民所創作和喜愛的民間故事中,對邪惡、虛偽、貪婪等思想行為都是給以無情的排斥和懲罰的?!稘杉吧颐瘛分兄v述唐徠渠上游的豪紳、官吏自己淌水隨淌隨開口,還時??〝嘞掠斡盟?,水利官員馬周堂深知下游百姓用水艱難,親自封水,懲治豪紳,沿渠的官吏、豪紳再也不敢在封水期開口淌水了,下梢子的百姓為了表達感謝,聯名贈送了一塊寫著“澤及梢民”的匾額。[29]

民間故事呈現出來的價值觀念,對當下沉迷享樂和道德缺失的人群,可以重新喚起他們對真善美的追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民間故事展示的大都是人生的正價值,傳遞積極向上的美好理念。

(四)提升景觀內涵

黃河流域寧夏段各旅游景點都有迷人的生命和個性。沙坡頭、沙湖、水洞溝、南長灘、北長灘等景區都流傳著自己的故事。各景點除了向游客提供直觀的“游興”之外,還要讓游客有知識上的收益。寧夏段很多景點都來自歷史典故,有著自然環境和人文資源的背景,有群眾的傳聞和流行的故事?!侗遍L灘的水車》講述著劉、高、張三姓先人相約逃荒來到北長灘,憑借隨身攜帶的種子開荒種地,在這里生存下來,由于土地高于黃河只能靠天吃飯。好在三家人都是手藝人,為改善生存環境,便效仿南方人造水車澆地,三家人團結協力打造了水車,過上了旱澇保收的生活。如今,水車依然在轉動,70 多歲的北長灘老人高勇,還在向人們講述著北長灘水車的故事,讓人們對這里流連忘返。作為羊皮筏子和黃河水車的傳承人,這位黃河岸邊的老人通過講述故事,提升這個傳統村落的文化內涵,他自己已然成為這個傳統村落的一道風景。

通過民間故事對各景點進行精神上的濡染,促使游客對各景點文化內涵的發掘,再配合歷史考證成果的宣傳,可以提升人們對各景點的感受和認識??梢酝ㄟ^游客傳播民間故事,流傳到各個地方。將民間故事和旅游結合起來,講好黃河生態景觀的故事,從多角度、多方面提升黃河民間故事的影響力,推動文旅協同發展。

四、結語

通過對黃河流域寧夏境內民間故事的挖掘與研究,保護和傳承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更好地傳承和發展黃河流域民間文化,使其在時代的發展中不致被淹沒和消失,能夠繼續流傳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河流中,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服務。如今,民間故事生命力愈發旺盛,通過旅游帶動、產業宣傳等途徑,讓傳統民間文化煥發新的時代風采。

猜你喜歡
民間故事黃河流域寧夏
友誼使者講述的民間故事
說說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為什么感動人
魔法糖的故事(三)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陜西擔當
寧夏
增強大局意識 提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發展水平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
寧夏
三十六計之順手牽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