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研究——以西安市為例

2021-12-06 13:18武巧艷王霞霞
花卉 2021年14期
關鍵詞:綠帶行道樹城市道路

武巧艷,王霞霞

(定邊縣長城林場,陜西 榆林 718699)

0 緒論

如今,在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背景下,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強。城市建設發展過程當中也出現了生態城市、園林城市等諸多與生態密切相關的新名詞。而且相應的規范標準也在逐步完善,國家有關部委也在積極倡導園林城市與環保模范城市建設,這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做出了巨大貢獻[2]。伴隨經濟社會快速推進,各個城市也結合自身特點努力營造特色的城市景觀。特別是城市道路綠化景觀作為城市生態環境與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為了進一步提高城市道路綠化景觀整體水平,對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進行分析更加凸顯出其重要性。

1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設計原則

1.1 景觀美學原則

1.1.1 對稱和平衡

對于道路綠化帶的對稱而言,是基于點、線、面相互對稱相互對稱原則下,通過綠化植物實體營造的景觀圖形,出現對稱圖形的過程中,彼此相同的部分,在中心點部位能夠給人帶來一種平衡的感覺,這種景觀圖形基于對稱這一原則下,凸顯出平衡之美。利用綠化植物實體形成的對稱圖形,能夠給人帶來一種安靜平和而又莊嚴秩序的體驗,處處彰顯著秩序感。但這種對稱不應當過于生硬,而應當體現出活力與親近,給人一種極積向上的體驗。

1.1.2 重復與變化

1.1.3 對比與變化

對比與變化也是設計道路景觀當中重要的設計原則,通過對比造型元素當中的點、線、面與形、色、質,增加景觀效果。變化產生于對比之中。無論空間范圍的明暗大小,還是色彩、方向等很多方面都會出現強烈的視覺對比。如植物植株形態各不相同,植物有著不同形狀的葉片,不同的栽植方式等,都會有對比上的變化出現[3]。植物整體上有著形態方面的對比性,而且平面以及立體方面。也有的形態上的對比和變化,如此一來,使道路綠化帶景觀更為豐富,避免了單調性景觀的出現。

1.2 整體性原則

道路整體性景觀來講,其含義包括兩個方面:設計的城市道路綠地景觀必須要協調統一其他景觀元素。同時,相同道路應當具備完整性的綠地景觀,道路的不同在綠地景觀方面也有一定的共性與區別存在。要確保道路綠地和道路景觀元素,如道路公共設施、交通設施以及建筑形式等彼此協調。而這些需要在城市總體規劃過程當中充分納入道路綠地規劃及其設計工作,具體規劃過程當中,要充分明確道路紅線,并將綠地空間充分留出,不但要科學配置道路范圍當中的各種植物,還要確保植物和相關景觀元素彼此之間的協調性。

1.3 生態性原則

生態性是道路景觀具有的重要特點,對于生態性而言,是應當針對道路環境存在的噪聲污染以及空氣污染情況,運用相應的措施進行防護。對于道路綠化帶生態設計而言,主要針對道路存在的噪聲與空氣污染情況,科學合理地設置綠色植物,通過對植物范圍、數量及其位置科學設計,來控制和減少道路噪聲和環境污染,改善道路區域環境狀況[4]。

2 西安市道路綠化景觀分析

下文以西安市延安路道路綠化景觀設計為研究對象,進行道路綠化景觀設計分析。該路段是西安西站重要的一條交通干道約為3km 長,拓寬工程在1983 年完成,道路為55m 寬,22m 為綠地寬度,是道路寬度總數的40%。具有較寬的預留綠地,為道路綠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并合理設置人行道以及隔離綠帶、街頭休閑綠地,公共建筑綠地等,綠地層次豐富,具有統一性又存在相應的變化。

2.1 行道樹綠帶設計

在城市道路當中,行道樹是最為重要的綠化形式,通常是將喬灌木栽植于道路的兩側,增加綠化效果。

2.1.1 行道樹綠帶的種植寬度

自2011年起,北京和上海開始積極申請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2012年獲國務院批準,2013年開始實施。因此作為穩健性檢驗,將2011年和2012年的交叉項納入回歸方程中,其估計系數并不顯著,表明過境免簽政策有效性的回歸結果并不具有隨機性。綜上,可以認為本文的回歸結果是顯著且穩健的。

為了確保樹木有著足夠的營養供應,應當科學設置道路綠帶種植寬度,確保樹木生長過程當中的營養需求。延安路在道路綠化景觀設計過程當中,很多路段種植袋都在1.5m 以上,部分路段將大喬木種植兩行,或者聯合小喬木以及灌木進行種植,造景方式方面運用自然式以及規則式進行設計,確??臻g方面綠化層次性與豐富性。

2.1.2 行道樹的種植方式

(1)樹池式。栽植行道樹過程當中,利用硬質鋪裝種植點之間的位置,彼此隔開,樹基周圍通過緣石合理地設置種植坑,如同樹池一樣,主要設置在人員來往較為密集的狹窄綠化帶部位。

(2)樹帶式。人行道寬度較大時,可將寬度為15m 的種植綠帶設置在車行道于人行道之間,種植喬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設置成帶式綠化。栽種過程當中可以運用自然式、規則式以及混合式進行栽植。延安路是城市交通干道,具有非常大的車流量,繼而也產生嚴重的噪聲與灰塵污染。設計過程當中沒有對行道樹穴進行運用,而是通過貫通帶狀池進行設計,連續性地種植花灌木與綠籬,隔開車行道于人行道,控制和減少噪聲和煙塵污染,并給行人帶來很大的安全感。

2.1.3 行道樹的株行距

(1)充分考慮苗木具有的規格,特別是一些大規格的苗木,合理地擴大株距,根據樹種壯年、冠幅大小,科學合理地設置株距。

(2)樹木品種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生長速度,為使綠化樹木能夠短期將遮陰效果充分發揮出來,控制后期管理養護勞動力投入,對綠化樹木株距科學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3)針對延安路周圍建筑物之前開展綠化過程當中,為將這些建筑物標志作用充分體現出來,行道樹的株距合理增大,或者不選擇行道樹進行栽植,而是通過地面鋪裝形式確保和周圍建筑物和諧性,也可設置一些草坪、綠籬或者花壇等,根據街道設置一些花壇小品,不僅起到綠化美化的效果還能有效地將主體凸顯出來。

2.2 道路植物景觀配置

線路相對較長,而且路面寬度較大,各種新式建筑屹立于道路兩側,在進行綠化設計過程當中應當確保其適應性,通過進行整體層面的分析,凸顯綠化美化效果。

2.2.1 適地選擇樹種

合理地選擇綠化樹種科學,體現其景觀性與功能性。如充分考慮植物生長現狀,選擇鄉土樹種,這種鄉土樹種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成活率非常高,而且還能有效確保苗源的充分性,增加人們的認同感[5]。在道路兩側的行道樹作為重要的綠化景觀,在選擇樹種方面,要充分重視其觀賞性,選擇生長健壯、冠幅大、枝葉茂盛,有著通直樹干,形體優美的樹種進行栽植。

延安路走向為東西向,南部的綠帶分布在陰面,每日接受的日照時間有限,和北側綠帶相比,氣溫和地溫都相對較低,所以在南部綠帶應當選擇珍珠梅、云杉萌動時間較晚,具有較好耐陰性的樹種進行栽植。而北部區域上選擇海棠,太平花或者大葉黃楊進行栽植。

2.2.2 合理搭配喬灌木

結合常綠綠籬和落葉喬木,能夠形成體型與體量方面的視覺對比,使道路景觀更加的豐富,綠籬和常綠樹木科學搭配,可以將綠色景觀的多樣性充分體現出來,同時也可選擇窄樹冠的落葉喬木或者進行花灌木點綴。喬灌木有著不同的季相,科學搭配可以產生一定的節奏效果[6]。延安路根據各個地段特點對花換木進行栽植,柳樹發芽時間最早,同時還有雪松、黃楊、云杉、檜柏等常綠樹種,極大地豐富了道路綠化景觀。

3 結論

在城市景觀當中,城市道路綠化景觀是非常重要的組成內容,不僅體現著城市的風貌,而且還凸顯著城市的個性于發展。設計城市道路景觀,不可以僅僅進行道路綠化,而應當有效協調與安排道路當中的各種城市景觀元素。具體設計時應當充分考慮城市具體實際,并結合道路特點,科學的設計與營造道路景觀,創建符合城市發展需求的綠色景觀文化。另外,在工作實際還應當加強學習,不斷實踐,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城市道路綠化景觀不斷的調整與更新,與時代主題充分結合,并考慮城市發展方向,逐步的創新和發展,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需求。

猜你喜歡
綠帶行道樹城市道路
北京不同道路綠帶銀杏土壤肥力綜合評價
城市道路拓寬改造設計探討
解析當代大都市區綠帶規劃、建設與治理
——以上海環城綠帶為例
城市道路照明電氣設計常見問題探究
城市道路清掃之我見
行道樹
彎道
城市道路及設施的維修養護技術
彎道情結
構建個性化的城市細胞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