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及配置研究

2021-12-06 13:18王舒鳴
花卉 2021年14期
關鍵詞:風景園林綠化景觀

王舒鳴

(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0)

0 引言

現階段,城市經濟發展速率不斷加快,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生態建設的滯后性,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更多經濟效益,殊不知這種做法使城市環境逐漸惡化,空氣質量一再下降,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巨大威脅,生態平衡更是遭到嚴重破壞,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大自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因此必須要立即轉變這種陳舊思想觀念,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才能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生態風景園林工程項目的建設是一項重要舉措,為保證建設效果達到最優,需要選擇環境適應力較強的植物,根據植物生長習性及外觀特征進行合理搭配,致力于最大限度展現植物功能,擴大生態風景園林工程總體效益,為城市的現代化、生態化發展添磚加瓦。

1 城市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的主要功能

1.1 提高空氣質量

傳統能源燃燒、汽車尾氣排放是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加劇了城市熱島效應,使人們容易罹患多種呼吸道疾病,精神壓抑,煩惱增多,需要投入更多成本用于降溫,釀成的危害不勝枚舉。綠化植物在陽光下會持續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將氧氣釋放出來,生態風景園林工程中種植多種多樣的綠植,顯著降低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氧氣和水蒸氣含量,空氣質量逐漸得到改善,濕度也能得到一定調節,對于每時每刻都需要呼吸氧氣的人們來說將感到舒適和放松。

1.2 改善局部氣候

防風固沙、涵養水土是綠化植物的主要功能,在生態風景園林工程中合理挑選具有相應功能的植物,增加城市綠地面積,可以調節當地氣溫,使溫度始終保持在適宜范圍內,人們將免于遭受季節性感冒的侵襲。與此同時,綠化植物的大量種植還能增強城市對氣象災害的抵御能力,當發生強降水天氣時,植物能夠將雨水迅速導入地下,防止雨水侵蝕地面上的公共設施和建筑物,經濟損失明顯降低,人們可以正常出行;夏季來臨時,植物會將水分釋放出來,增加空氣濕度,讓人們遠離燥熱和酷暑。

1.3 降低噪聲污染

工程項目施工時大型機械設備運轉、車輛行駛在路面上以及駕駛人員頻繁按喇叭等都會提高噪聲分貝,噪聲污染隨之而來,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會導致人們精神衰弱、身心俱疲,休息和睡眠不充足,更易患上疾病,生活質量急劇下降。生態風景園林工程建設及綠化植物的種植可以改善這一情況,植物能夠吸收噪聲,形成綠色屏障,阻擋噪聲傳播,將噪聲分貝降至標準規定以下,給人們創造相對安靜的環境,使人們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過后能夠得到充分休息,享受健康生活。

1.4 構建小型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失衡所引發的后果十分嚴重,會加大自然災害發生概率,使生物物種陷入瀕危滅絕,資源面臨枯竭境地,人們生產生活均會受到巨大影響。通過科學配置綠化植物,將可以和諧共生的植物放置到一起,給植物提供其生長必需的土壤、水分、光照條件,構建小型生態系統,保持系統平衡穩定,可以發揮改善環境的積極效應,花卉植物爭奇斗艷,人們目之所及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由衷產生幸福感,充分滿足廣大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1.5 展現城市文化魅力

每個城市都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發揮綠化植物的載體功能,讓人們在欣賞植物之余受到文化的熏陶,增強人們的文化自信,不但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傳播,而且能夠激發人們建設城市的熱情,進一步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提高城市影響力。這就要求在開展生態風景園林設計工作時能夠充分了解當地宗教信仰和風土人情,建造令大眾滿意的植物景觀,豐富景觀功能,使植物在大眾眼中有特殊的象征意義,牢牢吸引人們視線,使人們沉醉于植物美景中,不斷提高審美素質和文化素養。

2 城市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方式

2.1 植物配置原則

(1)多樣性原則。植物色彩和形態過于單一,會讓人們很快失去觀賞興趣,不利于植物價值功能的挖掘,資源使用不均,生態系統逐漸失衡,環境遭到一定破壞。盡量選擇多個種類的植物進行配置,植物景觀更加多樣,人們始終保持新鮮感,對大眾吸引力更強,同時還能促進資源的互補,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

(2)科學性原則。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有所差異,因此要根據城市氣候和土壤環境選擇合適的植物品種,優先考慮鄉土植物和外來馴化植物,營造共生型群落,促使綠化植物之間協調共生、相互促進,保持健康茁壯生長態勢,避免植物之間相互掠奪養分而影響其長勢及功能發揮。

(3)觀賞性原則。植物配置的要點在于如何展現植物景觀美態,應該基于人們審美需求出發,加強綠化植物形態和色彩的搭配,營造高低錯落的景致,力爭從不同角度觀賞都可得到不同審美體驗,提高植物景觀的觀賞價值。大眾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生態風景園林會成為大眾休閑娛樂的新場所。

(4)人性化原則。城市居民對植物配置有著獨到見解,收集大眾喜好和需求,以此為依據開展生態風景園林設計工作,有利于提高大眾參與度和加大對項目的支持力度,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想法成為現實,會爆發無與倫比的成就感,更愿意在閑暇時到生態風景園林中觀光賞玩,享受此處的獨特美景,使不同年齡群體都會對植物景觀感到萬分滿意。

2.2 植物配置措施

植物配置可以說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色彩、季相方面的搭配是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人員必須要考慮的主要內容。從色彩搭配來看,單色和多色植物的運用均有著一些優勢和不足,單色植物可將景觀之美體現的淋漓盡致,但是色調過于單一,易于引起審美疲勞;多種顏色的應用可達到互補效果,鮮明色彩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突出植物景觀的活潑、生動,人們的心情不知不覺變得愉悅,可是植物景觀并非色彩越多越好,色彩運用不當會給人帶來雜亂無章的感受,不利于生態風景園林主題表達,因此在植物配置時要格外留意。

一般來說,人們對于已經看過的景觀很少有重復觀賞的欲望,倘若能夠遵循季相原理進行植物配置,讓人們在一年四季觀賞到截然不同的植物景觀,得到的震撼無以言表,使每個季節生態風景園林都不會缺少游客,植物景觀將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此外,不同植物的觀賞位置有所區別,有些植物開花時芳香四溢,花朵姹紫嫣紅,有些植物葉片則有著特殊顏色,會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非常適合于應用到生態風景園林中進行造景,這些植物相配合,觀賞效果尤為突出,可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

2.3 植物配置藝術方法

(1)對比和襯托。將植物景觀進行對比,可讓人們對所見景觀不同之處產生清晰認知,深入探究景觀價值,可以取得相輔相成的設計效果,審美價值成倍增長。襯托手法的應用主要是為了區分主次,更好地烘托生態風景園林主題。在設計工作中善于運用對比和襯托手法,能夠實現視覺自由切換,使植物景觀視覺效果更趨于協調,避免過于突兀,影響景觀價值呈現。

(2)動勢和均衡。動勢和均衡手法在生態風景園林設計工作中的應用較為常見,指的是根據植物形態差異進行配置,有些花草的形態比較規矩,而有些樹木的枝條總是肆意生長、毫無規律?;谶@種情況,要從植物高度、寬度、顏色等方面進行協調,尊重植物生長規律,盡量減少人為干預,維持植物形態自然,確保植物景觀錯落有致,美態盡顯。

(3)層次和背景。層次和背景是影響人們觀賞體驗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植物進行合理布局,使花草樹木等植物景觀井井有條地排列組合,給人強烈的層次感和空間感,提高空間資源利用率,是運用這一手法的根本目的。需要設計人員選擇與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主題相符的綠化植物,保證植物色彩和形態有統一的表達效果。

3 結語

總而言之,明確生態風景園林設計的重要性及綠化植物的價值功能,選擇合適植物品種,對不同植物進行合理配置,是增強植物景觀效果、發揮綠化植物功能的必要途徑。設計人員要遵循多樣性、科學性、觀賞性、人性化原則,了解城市氣候環境,綜合考慮大眾需求,利用科學的藝術手法,突出植物景觀審美價值,為城市點綴亮麗色彩,激發城市活力,現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將走得更加穩定和順暢。

猜你喜歡
風景園林綠化景觀
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與規劃研究
鄉土植物在工業風景園林中的應用研究
地域文化元素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風景園林設計
景觀別墅
朱屺瞻《綠化都市》
火山塑造景觀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中國科學技術館之屋頂綠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