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病前驅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特點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2021-12-08 17:52陳強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
關鍵詞:認知功能障礙帕金森焦慮

陳強

摘要:目的 探究帕金森病前驅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病患臨床癥狀和有關影響因素。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90例帕金森病患臨床資料,依據其是否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情況將所有病患劃分成正常組以及障礙組,全部病患均開展認知功能檢測。采集每組病患臨床資料并進行對比,分析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病患臨床特征。同時將有差異的部分帶入Logistic回歸方程開展計算,進一步探究影響其認知功能的因素。結果 認知功能障礙出現率是55.56%。在焦慮、抑郁以及運動癥狀方面兩組病患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將上述有差異項目代入Logistic回歸方程計算發現,影響帕金森病患發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有焦慮、抑郁以及存在異常運動癥狀。結論 帕金森病病患可出現前驅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情況,掌握導致其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采取相應干預措施,降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情況。

關鍵詞:認知功能障礙;前驅期;帕金森;焦慮;運動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帕金森病臨床又將其稱之為震顫麻痹,在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中較為常見。病患可出現特征性運動癥狀,包含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臨床上帕金森病患在病情發展過程中可逐漸出現癡呆情況,但是極易被家屬忽視。主要是因病患可出現面部表情差、笨拙、僵硬以及動作遲緩等臨床表現,當其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情況時,極易被誤認為是疾病加重,而未能及時得到有效治療,錯失疾病干預最佳時期,給病患造成較大損傷。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主要是介于癡呆以及正常衰老之間的一種不穩定臨床認知功能損傷情況,同時轉變成癡呆的風險較高。帕金森病患在疾病早期即可發生認知功能損傷情況,而在未出現癡呆情況的病患中,認知功能障礙也普遍存在。故而,了解帕金森病前驅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病患臨床癥狀,分析影響其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因素,以便協助臨床及時開展干預措施,減少認知功能障礙情況?,F就研究相關內容作出如下闡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在本院開展帕金森病治療的90例病患臨床資料實施回顧性分析。90例病患中,女性有43例、男性有47例;年齡在60歲至80歲之間,平均年齡水平是68.92±5.11歲。納入標準:(1)全部病患在開展臨床檢查后均被確診為帕金森病,并且處于疾病前驅期[1];(2)全部病患均能在醫師指導下開展相關檢查和干預措施。排除標準:(1)有顱腦外傷史的病患;(2)阿爾茲海默癥病患;(3)有機體代謝性疾病者[2]。

1.2研究方法

回顧性分析全部病患臨床資料,包含性別、年齡、學歷、焦慮情況、抑郁情況、運動癥狀以及認知功能情況。依據其是否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情況將所有病患劃分成正常組以及障礙組。對比兩組病患臨床資料,使用Logistic回歸方程開展計算,將是否發生認知功能障礙作為因變量,將病患臨床資料作為自變量,以P=0.05為逐步篩選變量的標準,分析帕金森病患發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

1.3觀察項目

分析病患認知功能障礙出現情況,對比正常組與障礙組病患臨床資料,將有差異的部分帶入Logistic回歸方程開展計算,分析帕金森病患發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3]判斷病患焦慮情況,以得分>7分為有焦慮;使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4]判斷病患抑郁情況,以得分≥8分為有抑郁;使用統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UPDRS-Ⅲ)[5]進行運動癥狀判斷,以得分為0判斷為正常;使用蒙特利認知評估量表(BJ-MoCA)[6]判斷病患認知功能情況,以得分≥26分為正常。

1.4數據處理

在本次研究中,數據均使用SPSS22.0軟件開展計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達,實施 X2檢測,采用Logistic回歸方程進行影響因素計算,當檢測結果顯示 P<0.05時,表明數據存在研究價值。

2研究結果

2.1分析全部病患認知功能障礙出現情況

在90例病患中,有50例出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40例無認知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出現率是55.56%。

2.2對比正常組與障礙組病患臨床資料

正常組與障礙組病患在焦慮、抑郁以及運動癥狀方面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下表1:

2.3分析帕金森病患發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

將上述有差異項目代入Logistic回歸方程計算發現,焦慮、抑郁以及有異常運動癥狀是影響帕金森病患發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P<0.05)。見下表2:

3討論

受到生活方式改變以及生活壓力增大的影響,人們情志極易出現失調,另外在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帕金森患病率有明顯升高。帕金森病會對病患錐體外系統造成損傷,當前臨床對發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確,但普遍認為同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壞死有關。疾病前驅期病患可出現神經功能異常、嗅覺障礙和睡眠障礙等情況,同時大多數病患還可發生心境改變,對其機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臨床將分析導致帕金森病患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作為研究關鍵。

在本次研究中,帕金森病患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出現率是55.56%。當前臨床對于帕金森病患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機制還未能完全掌握,可能同病患顱內病理改變、神經遞質失調、軸突突觸損傷以及氧化應激等相關。在韋艷秋等[7]人的研究中,其發現帕金森病患認知功能障礙出現率是68.70%。因此其認為帕金森病患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較高,需要予以高度關注。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分析發現,焦慮、抑郁以及有異常運動癥狀是影響帕金森病患發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焦慮和抑郁屬于常見的兩種情緒,對于帕金森病患而言,由于對疾病認知程度不高,當患病后極易因過分擔憂而出現焦慮、抑郁情緒。焦慮、抑郁情緒會導致病患長期處于憂慮中,進而出現記憶缺陷情況。另外,抑郁同認知是相互影響的雙向機制,注意力以及情景極易是受到抑郁情緒影響的最大認知領域。因此,對于帕金森病患,需重視對其進行心理干預,醫護人員以及家屬通過主動與病患溝通,安慰并鼓勵其增強疾病治療信心,緩解不良情緒,減少對認知功能的影響。運動癥狀越嚴重,對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則越大,當病患出現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時,焦慮、抑郁等非運動癥狀則更加明顯,因此認知功能損傷情況也更加嚴重。故而,帕金森病患在疾病確診后需及時開展有效治療以及護理,控制病情進展,預防認知功能障礙。

綜上,帕金森病患前驅期出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機率較高,而焦慮、抑郁情緒以及嚴重運動癥狀是導致其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臨床需針對上述因素開展相應干預措施,積極防治認知功能障礙情況。

參考文獻:

[1]廖珍珍,袁良津,唐向陽,等.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對早期帕金森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21,34(1):32-36.

[2]柴濱,馬惠姿,馮濤.帕金森病伴發焦慮、抑郁及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4):63-66,71.

[3]宋佳鑫,孫雪瀅,馬莉,等.帕金森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及相關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4):858-862.

[4]丁妹,朱雨婷,陸珍輝,等.影響帕金森病患者認知功能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20,23(18):1590-1595.

[5]沈大鵬.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認知水平的遠期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20,37(7):1102-1104.

[6]董珍,洪音,韋艷秋,等.帕金森病輕度認知障礙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老年醫學,2021(4):350-353.

[7]韋艷秋,董珍,徐耀,等.帕金森病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20,22(6):609-613.

猜你喜歡
認知功能障礙帕金森焦慮
一對一心理護理對帕金森伴抑郁癥患者的影響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顱腦損傷后認知功能障礙特點與損傷部位相關性研究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腦小血管病所致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
重復經顱磁刺激對腦卒中恢復期認知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