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凝血檢驗分析前標本質量自動核查的應用評估

2021-12-08 21:07李雪梅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
關鍵詞:質量管理

李雪梅

摘要:目的:應用全自動分析前標本質量核查不合格標本,探討止凝血檢驗中提高標本質量的可行措施。方法:選取2018年4月至6月期間止凝血檢驗標本共計148例為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通過檢驗技師的目測法和自動化標本質量核查系統分析前評估標本的質量。比較兩種不同的方法再檢出血液凝集、溶血、止血、黃疸等方面的差異。結果:經最終結果顯示,檢驗技師目測法的判讀誤差較大,148例目測法中檢驗出1例脂血,3例溶血;而自動化核查系統通過檢測出不合格的標本共計9例。其中凝集2例,脂血2例,溶血3例,溶血伴止血2例。其中脂血標本未影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和凝血酶原時間(PT),僅對D—2聚體有干擾現象。結論:在檢驗標本時運用全自動分析前標本質量核查系統比目測法檢測不合格標本的效果更為理想,從而避免最終結果的誤差。

關鍵詞:止凝血實驗;標本采集;自動核查系統;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R45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在檢驗全過程中分析前標本質量占總質量問題的60%—70%。主要問題包括標本在采集、運輸和保存過程中,由于標本采集的操作不正確或采集量不足,從而出現溶血,止血,黃疸和意外凝集的現象。許多檢驗科的止凝血項目基于光學比色法和光學比濁法。因此對標本的著度以及顏色有較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數檢驗科采取的是檢驗技師目測評估標本。但效率低下,評判標準混亂,無法對不合格的標本進行量化評估,從而導致最終檢驗結果有一定的偏差,影響患者的身心安全。因此,基于這一現狀,本文主要探討全自動分析前標本核查系統和目測法檢測不合格標本的準確率?,F將相關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至6月期間止凝血檢驗標本共計148例為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內含枸櫞酸鈉0.3ml。所有研究標本的采集,運送和處理均遵循相關標準。本次研究已通過院內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1.2方法

利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并結合配套的相關試劑檢測標本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纖維蛋白原和D—二聚體。所有標本均在采集完畢后4h內完成。

由6位經驗豐富的檢驗技師運用目測法對30例不合格的標本進行目測判讀,并記錄不合格的類型和數量。按照隨機數表的方法,抽取2位技師的標本判斷結果。

運用全自動分析儀檢查本次實驗所采集的標本。被人工和自動檢測儀檢測出的不合格標本例如:溶血,止血,黃疸和凝集等情況,需要進行標記并記錄不合格的類型。

1.3統計學方法

將所采集到的數據運用spss20.0軟件對檢驗技師目測判讀的結果進行一致性Kappa檢驗,并計算P值。

2結果

檢驗技師目測法的判讀誤差較大,148例目測法中檢驗出1例脂血,3例溶血;而自動化核查系統通過檢測出不合格的標本共計9例。其中凝集2例,脂血2例,溶血3例,溶血伴止血2例。其中脂血標本未影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和凝血酶原時間(PT),僅對D—2聚體有干擾現象。

3結論

實驗室的誤差主要來源于分析前階段是決定標本質量是否可靠的重要環節。在本次實驗中,所提供的實驗樣本主要不合格原因有溶血、脂血、凝集和黃疸等。在開展標本分析前任何環節的失誤都有可能出現標本溶血情況。因此,溶血是影響標本不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溶血時紅細胞膜破裂,膜內的血紅蛋白釋放入血從而呈現出肉眼可見的紅色,再進行凝血實驗項目檢驗時會產生一定的干擾。此外,溶血會釋放蛋白酶和組織因子,激活凝血系統的外源性凝血途徑,導致凝血因子有一定的消耗,致使APTT和PT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發現溶血或凝集的標本時要拒收標本,要求臨床醫生重新采集。但再次為患者采集標本時會有醫患糾紛產生,不利于維護良好的醫護關系。而相較于溶血及凝集的不合格因素,脂血的發生概率較低,但是也有相關案例發生。特別是患者由于藥物治療或進食特殊。比如需要通過靜脈注入脂肪乳,都會使得患者體內的血漿濁度增高。再加上采血時間的不當,操作不夠標準,都會出現脂血。

目前,隨著國內指凝血檢驗的不斷發展,人工目測檢驗不合格的檢驗標本誤差性較大,難以確保最終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所提供的研究標本有脂血、凝集標本未被目測核查檢出。再加上缺乏統一的檢測標準,導致最終的判讀結果缺乏一定的可信度,增加最終診療的難度。

自動化分析前標本質量核查系統通過測量405、535和671nm3個波長的吸光度,再根據所要檢測的凝血項目,進而確定干擾物的濃度水平。同一標本也可能有一些外界干擾因素的存在。但由于檢測項目的不同,對其它項目的最終檢驗結果準確性影響較小。在啟用自動化質量核查系統之后,檢驗科室的標本拒收率由開始的0.16%上升到目前的1.32%,不合格標本的檢測率在提升。拒收的原因主要有凝聚、脂血和黃疸。由于自動化標本治療核查系統設定了抗干擾的準確閾值,最終的結果可信度大大提升。由此說明,在臨床上運用自動化標本質量核查系統,使得判定結果更加準確客觀。檢驗技師要借助這一實驗室檢查工具提高標本的檢測準確率,確?;颊邫z驗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高志琪,苑惠敏,周琪等.止凝血檢驗分析前標本質量自動核查的應用評估[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9,第42卷(11):962-966.

[2]賈勁,左成華,郭曼英.分析前質控在止凝血檢查中的重要性探討[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07,第22卷(6):113-115.

[3]韓雪珍,何曉琴.止凝血試驗標本采集的護理質控[J].中外健康文摘(醫藥學刊),2008,(1):213-214.

[4]于銀坤.標本準備在止凝血檢驗中的重要性[J].中華當代醫學雜志,2004,第2卷(1):61-61.

[5]田玉玲,雷力民,徐文麗.分析前質量控制在凝血四項測定中的價值探討[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3,(1):75-76.

[6]彭明婷.凝血實驗的質量控制[J].浙江檢驗醫學,2004,(4):3-5.

猜你喜歡
質量管理
中外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制比較
標準與核電質量管理
基于項目管理的企業年度重點工作管理
淺析市政給排水施工中的質量管理
淺談智能建筑電氣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
入廠抽樣檢驗規程的編制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