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策略

2021-12-08 01:19張勝平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1年23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師班主任

張勝平

摘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職責所在。而小學語文教師作為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優勢,就體現在課堂管理工作與班級教學活動職能的整合與統一,更多人文色彩的關懷。這樣看來,更符合新時代德育管理的發展趨勢。農村小學教育較為落后且多留守兒童,所以學生的道德和身心健康水平更應該重視。本文就小學語文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敘述,提出關于管理與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班主任;小學語文教師;管理與教學

前言:

小學教育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啟蒙教育,其認知能力、價值體系等尚處于初步形成階段,學生的心智發展還不成熟,因此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和德育教育更為重要。由于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和感知性,語文教師擔任班主任能充分發揮其優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作為語文教師的班主任更應該努力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注重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啟蒙并且引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農村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必要性

首先,道德教育可以改善農村小學學生的心理健康,讓他們有良好的健康心態,從而以最佳狀態開始學習,消除各種壓力和消極情緒。與此同時,學生逐漸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要領,也會開始更多地關注學習本身。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負責班級管理應抓住機遇,開展多樣化的德育管理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農村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的問題所在

(一)德育工作開展途徑較少

目前在小學生德育工作中,教師一般采用評價法進行德育管理,少數時間用到示范法。大多都是簡單刻板地講解理論知識,并不能起到深入人心的作用。與此同時,小學德育教育沒有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意識。大部分班級管理者都只會說教和批評,很難將德育的作用真正地發揮出來。所謂德育應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而不是“光打雷不下雨”地講空話。

(二)德育教育環境惡劣

當前信息時代來臨,社會處于數據大爆炸時代,小學生能接觸到的信息環境更為復雜,農村小學生德育管理面臨著巨大挑戰。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較弱,容易受到不利環境的影響,從而扭曲自身的價值觀和認知觀點?,F在農村家庭,大多數孩子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能靠網絡視頻聯系親情,父母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縱容溺愛,不敢管,不知道怎么管,不重視德育教育,讓學生畸形發展。

(三)農村小學德育管理方式不當

對于班主任的任務,除了進行教學活動,更重要的是進行德育管理活動,讓學生接受正確的道德引導,樹立正確的德育風尚,形成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然而,很多班主任自身就沒有較高的管理能力,缺少系統的理論指導,無法進行正確地引導和管理。因此在選擇班主任人選時就要注意,并且加強對班主任德育手段的培養。

(四)德育與教學內容脫節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雖然處在班主任的位置,但是只注重語文學科的學習,不注重德育與書本知識的滲透。比如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七單元《墨梅》一詩,就是反映了作家王冕的卓爾不群,寧靜淡泊的高尚情操。這個時候就要趁機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讓學生收集同類型地彰顯個人高尚節操的文學作品,通過閱讀朗誦,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改變。而不是講完文章就草草了事,皆大歡喜。

三、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班主任要做好表率

有效地實施小學道德教育,首先要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認識到道德教育對學生學習和未來發展的積極影響,制定系統、全面的道德教育計劃?,F實情況是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自我約束能力差但是善于模仿。所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在無形中會被模仿、被學習,這就要求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之前要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的提高,不斷增加自身的道德知識,提高道德管理能力,形成先進的教學理念,在保護學生幼小心靈的前提下,采取科學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道德教育要求班主任以身作則,發揮自身正能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道德教育。

(二)探索更多的德育教育形式

要做好德育工作,就必須不斷更新教育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活動。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小學班主任應結合農村小學的實際,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例如,在每周班會期間,開展以“道德教育”為主題的課堂教育活動,讓學生通過演講、各種游戲活動、觀看視頻等方式,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直觀的道德培養。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愛國電影,如《戰狼》《長津湖》等,可以讓學生感悟寫作,在寫作中體會道德感和使命感,讓他們主動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觀察生活的點點滴滴,感知生活,使自己的思想達到質的提升,從而提高道德質量。

(三)加強和學生的溝通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習慣了有求必應,于是養成了我行我素,固執己見的習慣。這樣的學生抗拒聽取別人的意見,以自我為中心,其道德水平一般也不高。在這種情況下,要是班主任沒有找到正確的溝通方法,居高臨下地要求學生。就容易造成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和德育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更要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學生并且關心學生,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及時疏導。只有和學生交朋友,和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感受到溫暖與理解,并且能夠敞開心扉,向教師表達內心想法,才能為更好的道德教育工作創造條件。

(四)加強家校合作

小學生年齡小,認知水平較低,家長的言行也會很大程度影響孩子。這就需要家長在孩子的學習能力、性格發展上以身作則,家校結合。所以,小學語文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德育深入家長的思維,有效地改變家長的思想觀念。與此同時,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能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實際情況,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對不道德的行為及時進行批評教育,真正滲透學生的道意識。另外,在與班主任溝通的過程中,家長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及時在家對孩子進行教育。而且一般農村小學生都是和老人生活,就更需要教師了解孩子情況,全方位地理解孩子心理,更好地實現道德教育目標。

(五)完善表揚機制

作為班主任,可以完善各種獎勵機制,通過獎勵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例如每周評出“文明之星”“善良之星”等等,通過對學生個人的表揚,能夠形成良好的道德學習之風,也可以讓學生互相效仿,互相監督,促進整個班集體的德育建設。另外,不只是對個人的道德水平表揚,還有對小集體進行評比,例如把班級劃分為多個小組,鼓勵各小組在周末節假日開展文明道德活動,例如敬老院慰問活動、幫助環衛工人撿垃圾等。這樣的團隊協作既鍛煉了團隊合作能力,又能從整體提高學生素質。讓整個班級沐浴在文明道德之風中。

四、結語

簡言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班主任,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學科教學滲透德育教育,在德育工作中要把教育和管理結合起來,還要根據農村小學學生的特殊性,開展針對性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德育理念,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更好地向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學生能否具有完整且獨立的人格,不僅僅是看知識的學習是否到位,更是要看學生的素質。作為班主任的小學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梁群梅.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及措施[J].讀與寫(教師),201,(4):88.

[2]劉偉,朱立柱,王興國.優化班級管理,實施道德教育[J].課程教育教學研究,2015(14):195-196.

[3]蔡柯瑩,曾文碧.當前農村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新西部:中旬·理論,2016(5).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教師班主任
我的“自畫像”
我的班主任①
當一名輕松的班主任
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新模式初探
當前小學語文教師能力淺議
讓語文課堂綻放語言藝術之花
我們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