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青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與實踐

2021-12-09 14:29閆晶王東敏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3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大學生

閆晶 王東敏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階段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被不斷的凸顯和暴露出來,與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與綜合素質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影響。為此,各大高校加強了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視與建設。本文主要論述了將知青文化引入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產生的影響與實踐性內容,并對現階段我國高校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健康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知青文化;大學生;心理健康

引言

現今時代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以及市場經濟競爭力的不斷加劇、多元化文化與價值之間的矛盾的不斷加大,致使現代社會中的人們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經過調查統計,我國近幾年因為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校園事件數量正持逐年攀增的局勢。高校教育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心智完全成熟最為重要的關鍵時期,將知青文化應用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建設當中,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農村建設中,還能鍛煉自己的意志力和抗壓能力;另外,通過對他們不斷地磨練,培養他們艱苦困難精神,幫助他們提高心理素質水平以及構建了積極樂觀的態度。

一、現階段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現狀

(一)國內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分析

首先,通過對高校學生采取的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到現階段大學生現階段的心理健康需求,并通過對調查內容的分析,對目前大多數高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歸納總結為了文章對其進行了敘述[1]。比如,《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調查現狀分析》這篇文章內容,對目前我國一些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咨詢情況和現階段他們現今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詳細的調查,通過對收集到的資料和數據信息的統計與分析目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研究出相應的有效解決手段與方法,旨在為后期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以及個性的良好發展提供更多的理論基礎[2];其次,對于造成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而研究對象,針對的都是一些心理方面出現了嚴重健康問題的高校學生進行的,以此為后期教學提供更多的教學參考依據和辯證性文章,解決高校教學中學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現狀分析以及心理健康提升策略》為研究內容,本文作者認為高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應該將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素養作為基礎出發點,然后是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建設,建立相關的心理健康育人機制和強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職能。但,以上這些研究都是理論性的試驗研究成果,并沒有實踐性的內容。

(二)國外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現狀

國外學校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工作要早于中國,且教育發展方式已趨于成熟,尤其是一些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心理健康教學中為了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還開設了專門的心理專門課程,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引導教育。其研究方向及特點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1.心理專業教師隊伍的標準化與專業化建設,要求從業人員要具備高學歷標準和專業的素質水平;2.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學校、教師和家庭等多方面進行,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樣性與綜合全面性的考量與發展;3.注重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發展。對學生自身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寫解決,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學生卸下防備的同時,引導和幫助學生對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解決。

二、知青文化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與實踐研究分析

(一)影響

首先,知青文化對于大學生人格形成教育的影響。通過對知青文化的了解,知青文化的教育基礎就是將知情艱苦奮斗的知青精神有效地凸顯出來,從而促進高校大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與完善。做到誠信待人,誠信做事;努力造福社會、愛人愛己;勤奮努力、勤于實踐;勇于面對困難,不畏艱辛,健全自己的人格,做到與知青精神相互印證,通過了解知青下鄉參加農村建設的經歷,提高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建設;其次,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積極樂觀的性格和學習品質。通過對知青精神內涵與知青文化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知青可以通過語言表達的方式和用筆寫作的方式,將當時農村建設情況、農田開墾等真實的勞作情況細膩地表達出來;將知青當時之間的純潔、團結、互助、不畏艱難、勇于面對困難、積極向上、樂觀的生活心態,充分的體現出了當時知青們下鄉參加到農村建設后的助人為樂、知足常樂等精神和心態。知青的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習品質也有中重要的影響和促進作用[3]。

(二)實踐研究分析

通過上述文章內容對知青文化內容與知青精神內涵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分析得出,知青文化對于大學生良好人格的健全與發展具有積極的實踐性作用和意義。例如,在日常的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當中,作為專業心理教育教師,可以在學生的業余時間,組織學生去參觀以往知青參與建設的地區,感受當時知青積極參與農村建設的氛圍,同時結合對知青博物館和講解員對知青支農的經歷,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他們當時不畏艱難,勇于開拓的精神;或是通過大展大型的知青講座活動,通過邀請老革命知青人員或家屬講述自身參加知青工作的經歷或是聘請專業的知青專家通過講述知青進行農村建設的典型事件,培養學生的樂觀心態和良好的學習品質;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真正的感受到知青投身革命建設的無私奉獻精神,磨練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可以鼓勵學生進入到大山中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農村支教工作,感受知青當時心懷祖國的感恩情懷。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將知青文化引入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當中,不僅是現階段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方面的需求,更是國家為了知青精神的延續與弘揚。促進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有利于我國人才的發展和大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阮以敏,凌林.尋遺跡時光有愛,憶青春歲月無聲——寫在古田知青文化展館開館之際[J].福建鄉土,2021(01):18-20+23.

[2]張志晟.新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評價研究[D].遼寧工業大學,2020.DOI:10.27211/d.cnki.glngc.2020.000054.

[3]周羽.特教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9.

基金項目:黑河學院2020年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校級一般研究項目《知青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與實踐研究》(XJGY202034)。

作者簡介:閆晶(1978-),女,黑龍江泰來人,副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知青歷史與文化研究;王東敏(1978-),黑龍江黑河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俄語教學、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大學生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運動過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大學生就業趨勢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