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早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致嚴重縱膈氣腫1例

2021-12-10 12:30嚴姝姝劉崇理陸軍
麻醉安全與質控 2021年6期
關鍵詞:氣腫縱膈氣胸

嚴姝姝, 劉崇理, 陸軍

(1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麻醉學部, 上海 200433; 2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八宿縣人民醫院外科, 西藏 昌都 854600)

1 患者資料

患者, 男, 62歲, 身高170 cm, 體質量80 kg。 2019年曾在外院行食管早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復查再次發現距門齒22~25 cm食管鱗狀上皮低級別上皮內瘤變, 于2020年11月入住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 擬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早癌ESD術”。 術前麻醉評估ASA分級Ⅱ級, NYHA心功能Ⅰ級。

14: 00入室評估: 心率(HR)70次/min, 血壓(BP)130/80 mmHg(1 mmHg=0.133 kPa), 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99%。 患者左側臥位, 麻醉誘導: 咪達唑侖注射液2 mg、丙泊酚注射液160 mg、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25 μg、苯磺順阿曲庫銨15 mg、注射用帕瑞昔布鈉40 mg。 可視喉鏡下置入內徑7.0 mm 的氣管插管, 導管深度23 cm, 聽診雙肺呼吸音對稱清晰后固定于右側嘴角。 誘導完成時患者HR 70次/min, BP 116/75 mmHg, SpO2100%; 呼吸機參數潮氣量(VT)500 mL, 呼吸頻率(RR)12次/min, 吸呼比(I∶E)1∶2, 氣道峰壓(Ppeak)15 cmH2O, 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30 mmHg。

14: 30手術開始, 以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5 mg/(kg·h)及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1.0 μg/ (kg·min) 持續微泵維持麻醉, 生命體征平穩。

15: 20發現PETCO2迅速增高至50 mmHg, Ppeak升高至27 cmH2O, 體檢發現患者脖頸部及前胸出現皮下氣腫, 此時調整麻醉機呼吸參數(VT550 mL、RR 14次/min), 與手術醫生溝通, 內鏡下發現距門齒25 cm食管前壁有一小破口, 從而導致皮下氣腫, 因病灶尚未切除, 視野不佳, 準備稍后修補, 故決定繼續手術。

15: 30 PETCO2及Ppeak進一步升高(PETCO255 mmHg Ppeak 33 cmH2O), 同時出現HR增快至110次/min, 設置VT550 mL, 而實際VT290 mL, 聽診雙肺呼吸音弱, 右下肺呼吸音消失, 確定氣管導管在位且通暢后, 給予舒芬太尼10 μg及苯磺順阿曲庫銨5 mg靜推加深麻醉, 再次調整麻醉機呼吸參數(VT500 mL、RR 18次/min, I∶E由1∶2調整至 1∶1.5), 同時發現患者顏面部也出現皮下氣腫。 與手術醫生溝通, 其表示病灶已基本分離完畢, 即將切除, 手術繼續。

15:35監護儀顯示心電圖QRS波幅隨呼吸變化明顯(呼氣末波幅增大、吸氣末波幅減小), 同時出現BP下降至70/36 mmHg, HR 120次/min, PETCO260 mmHg, Ppeak 40 cmH2O, 囑手術醫生暫停手術, 吸引胃腔及食管內氣體及分泌物后退出胃鏡, 加快輸液速度、間斷給予0.1 mg去氧腎上腺素注射液靜推, 同時手控呼吸。 再次與手術醫生溝通, 其表示病灶即將切除, 數分鐘即可封閉食管破口。 麻醉機手控呼吸30 min后生命體征平穩, 16:05 HR下降至90次/min, 無需使用血管活性藥物BP可維持在100/60 mmHg上下, PETCO2回落至48 mmHg, Ppeak下降至28 cmH2O。 手術遂繼續, 手術醫生在數分鐘內完成病灶切除及食管破口的封閉。

患者后續手術過程中生命體征平穩, 呼吸機輔助通氣1 h后體檢發現患者皮下氣腫較前明顯好轉僅有少量殘余。 患者恢復自主呼吸, VT400~500 mL, RR 16~18次/min, 雙肺呼吸音低, 脫機SpO2可維持在95%以上, 意識清醒, 遂決定拔除氣管導管。 拔管后患者主訴胸口稍有疼痛, 余無不適, 觀察30 min 后送回病房。 術后次日胸部CT檢查, 見縱隔少量積氣, 右側胸腔積液, 右下肺不張[1](圖1), 伴感染發熱。 患者于3周后行胸腔鏡下右側膿胸清創術, 麻醉及手術過程順利, 并于1月后順利出院。

2 討論

ESD作為治療消化道早癌的微創技術現已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 其優點為能在內鏡下一次性將病灶完全切除, 免除開胸/腹手術的痛苦和器官切除, 創傷小、恢復快; 缺點是操作技術難度大, 穿孔是其較嚴重的并發癥之一。 ESD的穿孔率2%~6%[2], 而食管ESD手術比胃腸道等其他部位的手術更復雜, 手術過程中發生的穿孔伴隨縱膈氣腫的發生率高達62.9%[3], 但發生嚴重縱膈氣腫較為罕見。 食管位于縱膈內, 細小的穿孔或撕裂很難及時發現[4-5], 術中持續漏氣導致嚴重縱膈氣腫, 使潮氣量受限、靜脈回流減少、心輸出量減少從而影響呼吸和循環。

食管穿孔的危害還在于, 穿孔后口咽部分泌物及消化液等進入縱膈可導致嚴重感染。 穿孔時間越長, 外滲物越多, 感染會越重。 因此, 早期識別食管穿孔非常重要[6]。 對接受ESD手術的患者, 麻醉醫生術中需密切觀察有無以下情況: 內鏡下看到毗鄰縱膈結構、頸胸部出現皮下氣腫、“握雪感”、術野暴露不佳/充氣狀態難以維持、氣道壓力/PETCO2升高、血流動力學難以維持等[7]。 有條件的消化內鏡中心手術室, 甚至可以考慮術中使用超聲胃鏡/X線造影來明確縱膈氣腫這一診斷。

食管穿孔致縱膈氣腫屬于急癥, 此例患者的進展過程十分典型。 其發生發展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開始出現皮下氣腫、PETCO2和Ppeak升高而HR、BP正常; 第二階段繼而出現HR增快和心電圖QRS波振幅的變化, 第三階段出現心律失常甚至血流動力學異常。 其原因分析: 第一階段食管出現破口, 因食管腔及胃腔充滿CO2, 持續升高的氣壓使CO2迅速擴散至食管外腔隙從而產生廣泛皮下氣腫和氣道壓的增高; 第二階段情況繼續進展但機體尚可代償, 當鄰近組織對CO2吸收達到飽和, 縱膈內壓力逐步增高, 大量氣體積聚在胸膜腔, 可能造成醫源性張力性氣胸, 使上腔靜脈受壓, 靜脈回流減少, 故首先出現心率代償性升高。 心電圖QRS波振幅隨呼吸變化明顯變化, 原因可能是嚴重的縱膈氣腫/張力性氣胸使心臟在胸腔中的位置產生改變, 同時心電向胸壁傳導過程中衰減嚴重, 使心電模擬導聯QRS波波幅電壓顯著減低, 出現胸導聯主波呈RS形或QS形的圖形變化[8]; 第三階段縱膈氣腫/張力性氣胸進一步加重, 心肺受壓, 心輸出量減少, 機體逐漸失代償, 從而出現循環嚴重抑制以至于后期需血管活性藥物輔助維持。

ESD手術多在內鏡中心進行, 遠離手術中心, 一旦危機處理不及時, 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傷害甚至危及生命。 總結此病例, ESD術中發生食管穿孔, 不僅導致嚴重縱膈氣腫, 還造成了醫源性張力性氣胸, 嚴重影響患者呼吸循環, 危及生命。 因此, 術中及時發現和診斷張力性氣胸十分關鍵[9]。 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發現食管破口及時封閉, 吸引殘余氣體[10], 當患者Ppeak增高、出現皮下氣腫或SpO2下降時, 及時聽診雙肺呼吸音, 必要時拍攝床旁胸片協助診斷[11]。 確診張力性氣胸, 除了給予呼吸循環支持外, 應立即暫停手術并減壓, 行胸腔閉式引流, 術畢反復膨肺, 促進肺復張。 麻醉醫生、內鏡醫生應以患者的生命安全為第一, 而不是執著于完成手術。 此外, 該患者術后發生嚴重并發癥膿胸, 最終需胸腔鏡清理, 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術中未及時封閉食管破口及術后胸腔引流不暢, 導致患者反復發熱, 病程延長, 不單是增加醫療成本, 而其代價是患者健康甚至生命。

與傳統開胸/腹手術相比, ESD手術的創傷及并發癥極少, 術中麻醉醫生應密切觀測病情變化, 一旦發生呼吸道阻力增加、SpO2下降甚至BP下降等, 應盡早暫停CO2氣源的使用, 排查食管破裂、縱膈氣腫、張力性氣胸發生可能, 及時有效處理, 確?;颊呱踩?。

猜你喜歡
氣腫縱膈氣胸
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手術治療完全縱膈子宮伴陰道縱膈的臨床效果
淺析羊氣腫疽流行病的預防及治療
淺析家畜破傷風和氣腫疽病的診治
新生兒氣胸臨床分析
氣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出現氣胸后,患者及其家屬如何處理
你了解縱隔腫瘤嗎
氣胸的分類及誘發原因
子宮縱膈會影響懷孕嗎
腹腔鏡治療急性氣腫性膽囊炎1例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