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

2021-12-11 11:03鄒霞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1年31期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現狀對策

鄒霞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生創業逐漸成為當前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不僅有助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增強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而且對于把我國建設成為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深化高校教育模式改革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大學生創業的現狀及原因分析出發,探索解決大學生創業困境的對策,從而增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現狀;對策

一、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原因分析

1.大學生創業現狀:

在當今的社會經濟狀況下,大學生創業相比過去面臨更多的市場機會,同時,大學生創業的動機也有了一定的變化,除了大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創業環境變化也同樣對大學生創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近年來,伴隨著高校持續擴招的影響,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在此情況下,黨和政府已經把鼓勵、促進大學生創業作為緩解就業壓力的措施之一。國家相繼出臺了一批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各地政府部門也都推出了針對大學生的創業園區、創業教育培訓中心等,國內眾多高校也紛紛創立了自己的創業園,為學生創業提供支持,以此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在各種條件不斷完善的前提下,大學生創業將機會轉化為現實的可能性增大了。但相比之下,由于涉世不深,缺乏各種經驗,資本積累薄弱等原因也容易導致大學生創業的夭折。就目前來看,大學生創業的成果并不是十分樂觀的。在所有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中,首次創業成功的比率是非常低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整體的創業成功率基本達到30%,而在創業大軍中,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僅為3%左右,只占到了成功創業企業的一成。從大學生創業低成功率來看,大學生創業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大學生創業缺乏經驗

創業大學生對市場需求理解不深。由于學生身份的限制,大學生對各個行業的動態發展及商業信息把握不準,不能全面了解創業行情并進行理性的風險分析,因而找不到合適的自我創業方向,于是就可能導致創業者對于一些熱門行業盲目跟從。此外,大學生缺乏創業的基本常識,如注冊、貸款、辦理各種工商手續、相關的法律常識、創業方式和技巧、首次創業所需的條件及各類注意事項等。這些基本常識的缺乏加大了大學生創業的困難程度,甚至有可能由于中間的某個環節沒有做好而導致首次創業的失敗。

(二)創業教育薄弱

創業教育主要是指以開發創業基本素質為目標,通過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開展第二課堂以及開設創業課程、資金資助、提供咨詢等方式,培養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活動所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創業精神的教育。由于現實能力的欠缺,我國高校中的創業教育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其薄弱之處集中表現在以下兩點:

一是缺乏創業意識教育。在大學生的培養過程中,缺乏創業思維和創新精神的教育。中國的創業教育大多采用統一的剛性計劃教育模式,知識結構單一,以專業為中心,以教師講授為主,缺乏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造成社會所需的具有良好的創業能力、鮮明的個性和創造思維的人才嚴重不足,現有的大多數畢業生只能被動求職,缺乏自主創業的能力。

二是缺乏創業能力教育。大學生創業需要對創業決策和創業過程各種相關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的把握,還需要有組織、管理、處理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技能。這就需要高校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開設創業教育系列課程,傳授創業知識和技能并開展創業教育活動,以培養學生創業所需的各種能力。

(三)資金困境

從現實的情況來看,目前制約大學生創業的一個很大的瓶頸就在于資金缺乏。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有些畢業生有好的創業計劃,但苦于沒有足夠的啟動資金,因而遲遲不能展開創業活動;另一方面,也不乏有一些已經創業但由于創業過程中缺乏資金而導致抗風險能力減弱,競爭力不強,最終導致創業失敗的例子。大學生創業表現在資金方面的困難不僅在于資金的獲取,也在于資金的使用上。

(四)心理素質不高

剛走上社會的大學生群體大多都是在家庭和學校的呵護下長大,依賴性大,抗挫折能力弱,而市場競爭是最殘酷和無情的,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挫折、打擊。在創業初期,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生意慘淡,甚至連續幾天、一兩個星期的無人光顧也是時有發生的事情,在這種情形下,很少有創業大學生能夠真正受得了打擊而堅持下來,不少創業大學生很容易就此悲觀消沉,創業熱情也消失殆盡,最后選擇退出創業,導致創業失敗。

二、大學生創業對策思考

1.加強創業宣傳

政府可以發揮公共資源配置優勢,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網絡系統的建設,以這一網絡系統為平臺,將政府的優惠政策、職能部門的業務以及當地大學生創業現狀等信息整合起來,以便于及時為創業者提供最新的創業信息。同時,還可以利用這一平臺進行創業指導和交流,讓創業者分享創業過程中的成功和失敗經驗,不僅有利于創業者取長補短,也有利于給有創業念頭的在校學生提供參考和警示。

2.拓寬融資渠道

政府應該構建一個健全的創業投資體系以推進創業資金來源多樣化,積極拓展融資渠道。除了現有的扶持和優惠政策之外,政府部門可以組織專家加強對創業項目的審核,建立創新和緊缺項目庫。對高技術含量和創新項目,要積極協調,盡可能引入風投公司的關注和注資,政府部門協同做好項目的跟蹤管理,增強風投的信心。

3.完善“創業導師制”

推行高?!皠摌I導師制”,讓擁有一定創業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校內和校外指導老師,指導并幫助大學生創業。所以在導師隊伍的配置上,建議政府部門牽頭,吸收一些熟知宏觀政策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具有就業和創業指導資質的高素質人才、有豐富經驗的企業管理層人士以及熱心社會公益的人士加入隊伍,這樣不僅可以為創業者提供創業過程中具體事務方面的指導,更重要的是機構中的專業人才可以運用自身的管理知識、管理經驗和社會關系來輔助經驗不足的大學生創業者,全方位多階段地對創業中可能面對的問題進行指導,幫助創業者及時總結經驗,充分發揮政府和企業的助跑和孵化功能。

4.通過在校創業實踐,培育大學生的創新精神。

實踐環節能使創業學生在校期間積累創業經驗,是培養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與創業實踐活動,如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其次,創業學生還可通過參與社團組織活動、創業見習、職業見習、兼職打工、求職體驗、市場和社會調查等活動來接觸社會,了解市場,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再次,高校創業學生平時可多與有創業經驗的親朋好友交流,甚至還可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拜訪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專業機構咨詢,這些人的經驗往往比從書本上的知識幫助更大。通過這種人際交往途徑獲得最直接的創業技巧與經驗,將使創業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益無窮。最后,大學生投身于真正的創業實踐,在真刀真槍的創業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這些活動成為創業學生步入社會大課堂的第一步,同時創業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既為他們將來開展創業活動積累了經驗,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有利于增強創業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為他們提供面對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促進創業成功。

參考文獻:

[1]賀丹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大學,2019。

[2]黃彬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的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8。

猜你喜歡
大學生創業現狀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互聯網+”促進大學生創業途徑的思考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大學生開設特產專賣的社會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