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促進大學生創業途徑的思考

2016-11-05 19:13侯曉音
企業導報 2016年20期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途徑互聯網+

侯曉音

摘 要:互聯網技術深深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大學生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把信息技術方面的優勢轉化為創新創業優勢,以“互聯網+”思維帶動大學生創業。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創業;途徑

我國大學生創業還處于初始階段,并且仍以傳統的創業模式為主,創業形勢不容樂觀。除了缺乏自身創業意識外,創業的社會環境優化不夠、創新與創業之間的聯系機制沒有建立起來、創業模式與信息化融入度還不高等原因也制約著目前大學生的創業。大學生創業的培育和引導,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政府、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充分利用當下互聯網經濟發展勢頭,以“互聯網+”思維促進大學生創業。

一、大學生創業面臨的困境

(1)大學生創業的社會環境優化不夠。首先,地方政府在大學生創業的行政審批方面手續繁瑣,對大學生創立小微企業的門檻較高,在大學生創業階段最需要的資金來源上,政府政策和融資制度的創新還不夠,創業貸款和創業基金的申請條件較為嚴苛。其次,在創業文化氛圍上,社會普遍缺乏敢為人先、敢于創業、勇于競爭精神。第三,對大學生創業的“小微企業”來說,社會對其認可度和支持度偏低,寬容性的缺失使大學生創業在初始階段就面臨著的多重危機。(2)大學生創新與創業之間的聯系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創新主要是企業創新,還沒有個人創新的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3)大學生創業模式與信息化融入度不高。大學生創業主要以傳統的創業模式為主,大部分創業企業還沒有互聯網化,也沒有電商化創業方向的項目,企業互聯網化應用比例發展較低。雖然有大學生依托互聯網進行創業,也主要集中在淘寶、天貓等平臺上,對于傳統零售業來說擴大了銷售渠道,但是總體上規模都不大。

二、以“互聯網+”思維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措施

(1)高校要強化大學生創業教育和指導,培養大學生創業理念和創業能力。首先,高校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應將創業教育納入課程體系,使創業教育成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程,進行系統的傳授,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其次,在大學生實習階段,對有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的大學生,高校就業指導部門應及時將其推薦到大學生成功創業的企業中進行學習交流,增加大學生對創業的感性認識,積累經驗,增強自信心。(2)政府部門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個性化扶持,提高創業成功率。政府部門在簡化大學生創業審批程序,放寬對創業的注冊資金和場所的限制,減免創業行政收費,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等基礎上,還要結合大學生的特點,引導其從事與興趣對口的創業項目,并成立由高校專業老師和創業企業家組成的“創業導師團”,對剛起步的大學生創業進行幫扶;政府部門根據不同創業大學生的專業優勢和性格特點,積極組織協調大學生進行組團創業,優勢互補;高?;蛳嚓P政府部門應針對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企業管理和銷售渠道等情況,開展創業實訓、模擬運作等公共服務,組織專門的創業指導機構,為創業者提供法律、投資等專業服務。(3)充分運用“互聯網+”新理念,打造大學生創新創業模式。對大學生創業企業,應充分運用“互聯網+”理念,將傳統企業與互聯網融合,走信息化與工業化相融合的道路。對于大學生創立的小微科技企業,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為企業打造一個開放式創新平臺,加快企業創新和個性化發展步伐。(4)搭建“創客聯盟”、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臺。讓大學生的興趣與愛好轉化為各種創新,通過網絡平臺將其匯聚起來,為創新者以及投資人搭建起信息對稱、項目對接、資本對接的綜合服務平臺,努力把各種創新轉變為現實。鼓勵創業企業發揮創業平臺的優勢,開展技術難題攻關和創新研發,降低企業科研成本,利于營造“萬眾創新”的社會氛圍。(5)引導大學生開展電子商務創業。開展大學生網上創業模擬實訓,提高創業人員的操作能力。打造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實踐基地。引導大學生電商企業進駐電商創業園,提供電商培訓、孵化和運營的一體化服務。對創業實行以獎代補,并對創業初期的小微電商企業實行社保補貼和場地租金補貼。

目前,國家面臨整體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就業人員數量巨大和經濟轉型期,這導致了就業壓力劇增,只有選擇快捷、簡便、開放、門檻低、成本低的創業就業模式,才是擺脫困境的辦法,只有互聯網能夠勝任?!盎ヂ摼W+”的開放性和低成本,為大量急需就業的大學生提供了就業和實現夢想的平臺。網絡就業創業具有靈活性和公平性等特點。從大學走向社會畢業生,完全有理由投入到“互聯網+”的創業中,切實解決就業難題。

參考文獻:

[1] 鄒建芬.大學生創業能力開發與培養的路徑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1.

猜你喜歡
大學生創業途徑互聯網+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