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606塊沙三段儲層特征綜合研究

2021-12-11 01:43李之旭
油氣·石油與天然氣科學 2021年12期

李之旭

摘要:為了分析L606塊沙三段儲層特征,本次研究在大量的巖心化驗分析資料基礎上,結合鉆錄井資料,從儲層巖性、儲集空間、儲層物性以及分布特征等方面對研究區儲層特征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表明:沙三段儲層巖性以細砂巖為主,儲集空間類型以原生粒間孔及溶蝕孔為主,為中孔低滲儲層。這為該區塊下步高效評價開發奠定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儲層分布;巖性特征;物性特征

1 沉積背景

L606區塊構造上位于青龍臺背斜構造的北翼,沙三晚期(E2s31):全區抬升,水退特點明顯,湖水由北向南退出,整個凹陷以陸上環境占優勢。地勢較平坦,略顯北高南低狀。河流往復改道、變遷形成一片較為典型的曲流河相沉積物,植物生長繁盛,在地層中發育豐富的炭質層甚至薄煤層。

2 巖性特征

根據對L606塊11口取心井及的巖心、錄井巖屑觀察及粒度分析統計,E3s2儲層以細砂巖為主,含少量砂礫巖,分選中等;E2s31儲層為包含粗砂巖、中砂巖、細砂巖,以細砂巖儲層為主,顆粒分選中等、磨圓度次圓。

L606區塊巖石成分統計,碎屑總量為83~96%。石英含量33~55%;鉀長石含量8~14%,斜長石含量10~21%;巖屑含量22~36%,其中巖漿巖巖屑含量較高為12~28%,變質巖巖屑含量次之,沉積巖巖屑含量較少。填隙物含量4~17%,成分主要為泥質,少量石英、碳酸巖。

本區沙三上亞段河流相的粒度概率曲線主要為兩段式,由跳躍總體和懸浮總體組成,也有三段式的,即在懸浮總體和跳躍總體之間有一個過渡帶,是兩個總體的混合體,這些概率曲線都反映出河流相以牽引流為主的水動力特點。

L606區塊儲層埋深2500~3280m之間,壓實作用較強,表現在巖樣致密,顆粒呈線接觸。粘土礦物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層為主,按成巖階段劃分原則,該塊儲層屬于晚成巖時期。

3 儲集空間

依據11口井巖心鑄體薄片觀察,孔隙類型包含原生粒間孔、溶蝕孔、粒間溶孔、粒內溶孔,其中以原生粒間孔及溶蝕孔為主,溶蝕改造粒間孔和粒內溶孔次之,孔隙連通性較差(圖1)。

4 物性特征

巖心分析統計結果表明:E2s31儲層孔隙度最大22.9%,最小6.5%,中值16.2%,有效儲層孔隙度最大22.9%,最小12.1%,中值17.7%;儲層滲透率最大246mD,最小0.39mD,平均2.5mD;有效儲層滲透率最大246mD,最小1mD,中值6mD,為中孔低滲儲層。

5儲層分布特征

5.1 儲層預測

綜合鉆井、地震、波阻抗反演等資料,對儲層砂體分布及邊界認識描述如下:

E2s31Ⅰ:沙三上亞段物源同樣來自北東部,在波阻抗平面分布圖上,波阻抗響應表現為藍白色、黃色條帶狀的區域占比面積大,只在L62-342井~L44-350一線、L66-348井~牛70井一線兩條窄帶內呈紅色。預測E2s31Ⅰ油組泥多砂少,砂體相對不發育。

E2s31Ⅱ:相較于E2s31Ⅰ油組,E2s31Ⅱ油組波阻抗響應表現為紅色片狀的區域面積明顯變大。L58-348井附近波阻抗響應呈紅色片狀特征,往南紅色片狀區域分三支往前延伸,分別為L62-342井~L44-350一線、牛55井~牛70井一線和L609井~L46-58井一線。其它區域波阻抗響應表現為藍白色、黃色條帶狀,預測砂體相對較薄。

E2s31Ⅲ:波阻抗響應表現為紅色片狀的區域主要位于工區的西部,順牛74斷層呈北東向展布,東部和西部局部(L606井附近)區域阻抗響應表現為藍白色、黃色條帶狀,預測西部砂體相對發育,東部砂體逐漸變薄。

E2s31Ⅳ:和E2s31Ⅲ有相似的波阻抗響應分布特征。西部除L54-350井~L606-4井一線外,波阻抗響應表現為紅色片狀,預測砂體發育。牛83井~L609井~L44-56井一線往東,波阻抗響應表現為藍白色、黃色條帶狀,預測砂體不發育,指示砂體減薄至尖滅,可作為砂體向東減薄至尖滅的依據。

綜上所述,經鉆井資料約束解釋,本次儲層預測研究的砂體邊界置信度較高。

5.2 儲層縱向分布特征

根據砂體縱向上沉積旋回、巖性組合、測井曲線特征,劃分為E2s31Ⅰ、E2s31Ⅱ、E2s31Ⅲ和E2s31Ⅳ四個油組。

E2s31Ⅰ油組地層厚度40-90m,砂體厚度一般3-15m;單井最大厚度17m(L44-350井),單層厚度1-6m,平均2m。E2s31Ⅱ油組地層厚度40-80m,砂體厚度一般5-15m;單井最大厚度20m(L606-3井),

單層厚度1-4m,平均2m。E2s31Ⅲ油組地層厚度60-110m,砂體厚度一般10-25m;單井最大厚度36m(牛70井),單層厚度1-9m,平均4m。E2s31Ⅳ油組地層厚度50-120m,砂體厚度一般10-25m;單井最大厚度27m(L47-253井),單層厚度2-8m,平均4m。

6 結論

E2s31Ⅰ油組砂體在L62-342井~L44-350井一線、L609井~牛56井一線砂體發育厚度較大,厚度在10m以上;在L54-350、L606-4和L48-58井區砂體厚度減薄,厚度小于5m。E2s31Ⅱ油組砂體砂體在L609、L606-3和L48-58井區砂體發育厚度較大,厚度在10m以上;L48和L606-5井附近砂體厚度小于5m。E2s31Ⅲ油組砂體西厚東薄。在L48和牛70井區砂體發育厚度較大,厚度在20m以上;西側牛59井~牛83井一線、L606井附近砂體厚度減薄,厚度小于5m。E2s31Ⅳ油組砂體在L62-342和L48井區砂體發育厚度較大,厚度在15m以上;其它井區砂體厚度減薄,厚度普遍小于10m。

參考文獻:

[1] 遼河油田石油地質志編輯委員會.中國石油地質志(卷三):遼河油田[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3.

[2] 谷團.遼河盆地西部凹陷南段沙河街組層序地層格架與巖性油氣藏預測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07.

[3] 賈承造,趙文智,鄒才能,等.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研究的兩項核心技術[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4,31(3):3-9.

[4] 單敬福,紀友亮.大慶油田葡萄花油層組儲層非均質性主控因素分析[J].沉積與特征地質,2006,26(4):95-1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