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美術與語文的有效融合

2021-12-12 03:38乾世貞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14期
關鍵詞:美術融合語文

乾世貞

摘要:小學美術與語文新課程標準都對跨學科教育教學加以強調,在現實教學中美術學科與語文學科的關系十分密切。美術是對場景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描述的形象體現,而語文則是對場景具體的表達。小學美術與語文學科教學的融合不僅可以發揮學生的創新力和想象力,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能力,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美術 語文 融合

一、小學美術與語文融合的意義

(一)有利于新時代人才的培養

對于在小學階段的兒童來說,由于對于世界缺乏具體的形態認知,因此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比較豐富的。但在具體學習中,卻并沒有發揮出來。比如在語文課堂上,許多小學生在進行古詩詞理解和日記作文的寫作方面出現不理解和不知道怎么寫的情況。而在美術課堂上,許多小學生存在面對著具體的靜物或者動態物體,不知道要怎么畫的情況。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將美術和語文融合在一起,在這樣的融合下可以讓學生在進行相關內容學習時文中有畫,畫中有文。通過對畫面的想象和創造進行文字的表達,通過對文字的想象將其具體體現在繪畫作品中。將小學美術和語文融合教學是適應小學生的年齡段的發展的,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有利于課程資源相互利用

從課程本身的特性來看,語文課主要以文字為主,美術課主要以畫作為主,但是兩者是密不可分的。語文需要美術畫作的展示將內容更加形象的展示出來,在畫面感的驅動下,讀者易懂且會理解的更深入。美術課需要一定的語文表達幫助學生加深藝術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形象塑造能力。因此綜合來看,語文課和美術課有一定的互通性,雙方都有資源可以互換從而使學生對課程的理解能力更強,學習興趣更高。這也就是小學美術與語文融合教學的最深層次的原因。語文和美術具有相似的審美觀,語文寫文章講求形式韻律,美術講求意境。美術和語文都需要作者掌握一定的技能來進行感情的表達,在他們的作品中,最優秀的莫過于感情的傾述和作品的張力。語文的學習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知識,提升自我修養,這正是為學生美術創造力的培養打下基礎。通過美術的學習可以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文化理解力,塑造他們的文化靈魂。

二、小學美術與語文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低年段學生的“先說后畫”

低年級學生的美術課的作業主要以教師的命題為主,每次在作業上交作業之后教師發現總會有如下問題:第一,學生對于命題的理解能力比較弱,常常出現偏題的情況。第二,學生對于細節的把控比較弱,在命題作業中常常出現“十人一畫”的問題,創新也不足。因此可以開展“先說后畫”的融合教學模式,先說后畫,顧名思義是先由學生將繪畫的思路以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再表達完成后來開始相應的畫作。通過“先說后畫”的教學模式,美術老師可以當場了解學生對于命題的理解情況,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同時可以通過學生的語言表述幫助學生挖掘細節,培養學生對細節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

比如在學習人民美術出版社小學五年級上冊《畫人像》這一課的時候,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畫自己家庭里面的人物,并邀請同學上講臺簡單的對自己的家庭成員進行講述。對于表述較為流暢的同學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表揚,對于表述較為困難或者思路較為混亂的同學,由教師幫助引導思路,幫助學生梳理自己的家庭成員結構,和每一名家庭成員的特點。如“你的家庭成員”,“他們的外貌有哪些特征”。通過一系列問題啟發學生加深對自己的家庭成員的了解,并對家庭成員的特有細節進行回憶,從而使每一幅畫都可以感受到學生家庭信息的個性化。在具體的啟發中,學生可以迅速的掌握主題的要點,并將自己較為抽象的思維具象化。由于低段的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豐富,對于畫面和文字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礙。因此,通過簡單的口頭表達,由老師幫助學生啟發思維,可以說這樣的實踐方式是比較適合低年級的學生的。

(二)中年段學生的“日記畫”

中年段學生要通過美術與語文的融合教學來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作品鑒賞能力。由于中年段學生仍缺乏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有時候無法用語言或者書寫來準確表達自己當時的所感和所想,這時日記畫便可以起到彌補的作用。美術教師向學生講述日記畫的概念和繪畫的方法,并鼓勵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可以嘗試用日記畫的形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在課程的學習中除了需要激發想象力之外,還需要能夠對往日的生活進行回憶,利用回憶的碎片來完成日記畫的創作。

美術老師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兩幅畫,其中一幅只有文字,另外一幅既有文字又有畫面。教師通過詢問學生兩幅畫有什么不同為引子引出了日記畫的概念,并告訴學生在本次美術課主要通過對聲音的回憶來學習如何繪制日記畫。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上課的鈴聲,詢問學生通過這樣的鈴聲會有怎么樣的想象。在學生發言完畢后,教師告訴學生日記畫的主要構成部分就是想象出的圖畫和對應的文字解釋。在講解完畢后,教師又播放一些聲音,由學生舉手作答說出自己想象的畫面,教師可以對想象力較為豐富,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提出表楊。接著在學生完成想象后教師布置作業,播放小朋友在玩鬧的嬉戲聲要求學生對聲音進行聯想,聯想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否有聽過或者發出這樣的聲音,并畫出對應的場景,添加文字進行說明。繪畫時間為25分鐘。最后在學生完成作品后,由學生自愿上臺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和簡單的場景描述,在發言中需要重點說明畫作和播放聲音的聯系,以及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具體場景。在發言完畢后由臺下的同學和老師給與簡單的點評。

日記畫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中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文字的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好,意味著要求他們培養語言能力,用語言進行表達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而通過日記畫的形式是符合小學生熱愛寫寫畫畫的天性的,同時學生為了完成日記畫往往會對生活更加的關注,對外界的觀察力也有了一定的增強。其次,在進行日記畫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一定的思考,如今天發生了什么事情,我要畫什么,我要怎么畫……這些問題不斷的在完成日記畫的過程中出現??梢哉f學生每完成一次日記畫,邏輯思維能力,創造力和想象力就得到了一次的鍛煉,因此日記畫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高年段學生的“古詩和成語配畫”

高年段通過美術與語文融合教學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繪畫技能。高年級的學生是陳述寫實期,但學生往往沒什么經驗和知識,所以會遇到這樣的困難:構圖簡單、布局不合理、畫面主次不清、甚至有學生無從下筆。遇到這些困難,可以結合語文課文中的詩詞來輔助構圖的練習,讓學生學會繪畫創作的技能。學生選擇一首自己喜愛的古詩,在頭腦中進行構思,并把它描繪出來。老師用多媒體放出悠揚的古箏曲,學生在音樂中感受意境,體會詩歌,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學生在創作時,老師走到他們中去指導。學生在展示作品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同學們猜一猜,作品對應的是哪一首詩,然后再請大家各抒己見,討論心中的感想,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構思的以及自己認為畫的精彩的部分。對沒有展示作品的同學,要求他們課后相互討論,相互比評,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美術老師可以鼓勵他們說:“今天你們表現的都很棒!希望你們能用心畫畫,品味古詩,感受古詩的精深與魅力,在將來把祖國的古詩文化發楊光大?!钡玫嚼蠋煹馁潛P和賞識是每個孩子心中的希望,我們要特別注重這一點,充分發現孩子們作品的獨到之處,不論在哪方面取得一點成繢,我們都要給予足夠的贊揚,一句“你的畫真漂亮”、“你的畫畫能力真強”,這些能讓孩子們變得自信,在將來藝術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總結

小學美術與語文學科的教學,將美學與文學有機結合,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以及校園文化品位的提升都具有顯著的正面推動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開展美術與語文學科的融合教學,提高美術教學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促進師生綜合素養的共同提升。

參考文獻

[1]葉朗.藝術形式美的一條規律[J].文藝研究.2019(08).

[2]于佳祥.加強教師的美育修養[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1).

猜你喜歡
美術融合語文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剛柔并濟
美術篇
破次元
融椅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