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壩挑角對周圍流場影響的三維數值模擬研究

2021-12-13 07:58胡志毅
工程技術研究 2021年18期
關鍵詞:壩頭丁壩壁面

胡志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陜西 咸陽 712100

丁壩是河道整治中常見的水工建筑物,可以有效地改變河道的水流結構,對于岸坡防護、水運通航以及提高水生物棲息環境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壩頭處的沖刷也會對丁壩的穩定性產生較大影響。根據丁壩與來流方向交角的不同,可分為上挑型、正挑型和下挑型,而丁壩挑角的不同,對丁壩繞流、壩頭沖刷均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20世紀以來,許多學者對壩后回流區展開了相關研究,前期主要是以室內試驗為主,而隨著近年來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數值模擬成為一種新的研究手段。周宜林等[1-2]通過大渦模擬中的SM模型分別模擬了不同挑角下3種非淹沒丁壩附近的水流特性,結果表明上挑丁壩附近流態變化最大;下挑丁壩下游所產生平面渦及斷面逆向流相對更長,更有利于丁壩壩頭和河岸的保護。在實際工程中,從安全和經濟方面考慮,應當將丁壩群設置于壩后回流區流速較小處。吳伊平等[3]通過三維數值模擬,深入對比研究了丁壩挑角及長度對壩后回流區流動特性的影響,并對模型試驗結果進行了驗證。

1 計算流體動力學前處理

1.1 控制方程

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控制方程為連續性方程及動量方程,選取RNGk-ε湍流模型,并采用SIMPLEC算法對其進行求解。

1.2 計算域建立及網格劃分

采用Zhang等[4]在京都大學開展的模型試驗作為算例,水槽試驗段長4.0m、寬0.4m、高0.4m,坡度為0.001,糙率為0.009,共劃分為定床—動床—定床3個區域,如圖1所示。其中,動床段長1.7m,起始端位于試驗段下游0.5m處,水槽底部鋪設厚度為0.2m的人工沙。丁壩位于水槽右側,長0.1m、寬0.01m、高0.28m,屬于非淹沒丁壩。為了保證水流的充分發展,上游進口端距離丁壩2m,試驗平均水深0.05m,行進流速為0.29m/s。

圖1 計算域布置圖(單位:m)

3種模型的計算域均采用混合網格進行劃分,其中定床部分采用結構網格,動床區域采用非結構網格,并在丁壩附近進行網格加密,90°丁壩計算域的總網格數為123萬個,60°和120°丁壩計算域總網格數均為150萬個。

1.3 邊界條件設置

(1)進口邊界。水流進口處設置為速度進口,初始流速為0.29m/s,水深0.05m;根據以下公式

確定湍動能k=3.1×10-4,ε=2.6×10-4??諝膺M口以及計算域頂部設置為壓力進口。

(2)出口邊界。出口定義為壓力出口,由于模擬案例屬于河道明渠流,因此在VOF模型下需要打開“Open Channel”選項,并在壓力出口設置面板中設置出口處的水面高程和基底高程。

(3)壁面邊界。河道兩側、底部及壩面均設置為無滑移壁面,并采用標準壁面函數,以求解近壁區的水流流動。

2 模擬結果

2.1 流速場分布

根據各挑角下的丁壩附近流場的數值模擬結果,分別選取近底面z=0.001m、中截面z=0.0025m以及自由水面z=0.05m 3個斷面處的速度分布云圖以及流線圖進行比較分析,如圖2~圖4所示。

圖2 60°挑角速度分布云圖

圖3 90°挑角速度分布云圖

圖4 120°挑角速度分布云圖

由速度分布云圖可以看出,當水流行近至丁壩前側,部分水流由于丁壩的阻水作用,形成壩前滯留區,流速也相對較小。在120°挑角下,由于滯留區內的水流流動受到丁壩的限制,無法向下游發展,因此形成了小范圍的壩前回流區??拷螌Π兜闹髁鲄^水流流向幾乎不受丁壩影響,沿原方向繼續向下游發展,但由于過流面積減小,主流收縮導致流速明顯增大;靠近壩頭處的水流則形成繞流,由于慣性作用,主流寬度繼續收縮,隨著主流的逐漸擴散,主流與丁壩正后方的靜壓區的剪切層作用,形成壩后回流區。由流線圖可以看出,回流區內的水流回流至壩后時,由于丁壩的阻擋,在壩后形成了小規模、逆時針漩渦。由于60°挑角丁壩沿水流方向投影長度最大,因此該漩渦的規模相比90°、120°挑角更大。

同時,在同一挑角下,近底面的平均流速明顯小于其他斷面,這是由于z=0.001m斷面處于黏性底層內,且壁面屬于紊流粗糙面,因此該區域水流受壁面摩擦阻力以及黏性阻力的影響較大,故速度較小。隨著水深的減小,水流進入紊流核心區,水流流速在垂直方向呈對數分布規律,平均流速逐漸增大。

此外,不同挑角下相同水深處的速度分布規律基本一致,其中60°、90°以及120°挑角對應的流速最大值分別為0.497m/s、0.523m/s和0.512m/s,最大流速與挑角呈先增大后減小的關系。60°、90°及120°挑角對應的回流區長度分別為1.14m、1.11m和1.13m;最大回流寬度分別為0.157m、0.16m和0.158m。由此可見,挑角對于壩后回流區范圍幾乎沒有影響。

2.2 回流范圍驗證

為了驗證回流區范圍的合理性,通過李國斌等[5]建立的非淹沒丁壩下游回流區長度及最大寬度公式進行對比。其公式為

式中:l為回流區長度;b為最大回流寬度;D為壩長;B為水槽寬度;H為水深;C0為無量綱謝才系數。

將相應參數代入計算,可得l=1.28m,b=0.16m,則數值模擬計算結果為l'=1.13m,b'=0.158m,相對誤差分別為11.7%和1.3%。由此可知,所得模擬結果精度較高[6]。

3 結論

(1)相同挑角下,丁壩附近的平均流速隨著水深增大而減??;不同挑角下的速度分布規律基本一致,其中90°丁壩的最大流速相比其他兩個挑角更大。

(2)不同挑角的壩后回流區范圍基本一致,將90°挑角丁壩壩后回流范圍與相關公式計算結果進行對比,可得回流長度相對誤差為11.7%,回流寬度相對誤差僅為1.3%,驗證了所得模擬結果的準確性。

猜你喜歡
壩頭丁壩壁面
二維有限長度柔性壁面上T-S波演化的數值研究
河道防洪治理工程丁壩設置應注意的問題
基于流動被動控制的仿生丁壩結構分析
山區河流上下雙丁壩回流區水沙特性淺探
考慮水流紊動的丁壩下游回流區水流挾沙力研究
壁面溫度對微型內燃機燃燒特性的影響
古航道上的壩頭
3種非淹沒雙體丁壩作用尺度劃分準則及比較
透水框架在改進丁壩結構型式上的應用
臺階式丁壩水動力特性及防沖效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