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農村老年人家庭照料護理及社區老齡服務需求

2021-12-14 00:09李菁蕊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照料用品老齡

李 敏,李菁蕊

(北京農學院 文法與城鄉發展學院,北京102206)

北京農村地區老齡化、高齡化和城鎮化的縱深發展日益凸顯了北京農村老年人特別是高齡和失能半失能老年群體的照料護理需求,北京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家庭照料護理機會成本,弱化了家庭照料護理資源。有研究表明,社區老齡服務涵蓋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等內容[1],社區老齡服務的發展能夠有效彌補傳統家庭養老的短板[2],北京農村老年人對社區照料護理服務的潛在需求呈大幅增長態勢[3]。農村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照料護理需求與家庭照料護理服務功能的弱化和社區老齡服務發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4-6],社區是農村老年人生活的主要空間,北京農村社區老齡服務的發展將一定程度上縮小農村老年人照料護理服務需求與服務供給的差距。2020年受突入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目前暫未獲得第5次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數據,本研究根據第4次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北京農村數據,嘗試分析北京農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輔具用品使用、照料護理需求、家庭照料護理現狀及對社區老齡服務的需求等內容,以期為促進北京農村社區老齡服務的發展,增進農村社區養老服務供給潛能提供參考。

1 數據來源與基本特征

數據來源于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和國家統計局開展的第4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北京涉及朝陽區、房山區、豐臺區、海淀區、順義區共5個區的599位農村老年人。

年齡分布為:60~69歲低齡老年人為364人,占60.97%;70~79歲中齡老年人為161人,占26.97%;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為72人,占12.06%。性別分布為:男性為248人,占41.54%;女性為349人,占58.46%?;橐鰻顩r分布為:有配偶為445人,占74.79%;喪偶為142人,占23.87%;離婚為4人,占0.67;從未結婚為4人,占0.67%。

自評健康狀況為一般的所占比例最高,患有一種或一種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八成。具體來看,被調研的農村老年人自評健康狀況比較差和非常差的為123人,占20.53%;自評健康狀況一般的254人,占42.40%;自評健康比較好和非常好的為222人,占37.07%。北京農村老年人患有一種或一種以上慢性病的比例為84.9%,農村老年人患病比例高的慢性病種類主要為高血壓、骨關節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絞痛/腦卒中等)、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和胃病。其中,高血壓患病率最高達52.68%,其次是骨關節病達40.47%,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絞痛/腦卒中等)為36.96%,白內障/青光眼為23.58%,糖尿病為15.72%,胃病為12.37%,患有慢性肺部疾病(慢阻肺/氣管炎/肺氣腫等)的為7.36%,哮喘為4.01%,生殖系統疾病和惡性腫瘤分別為3.18%和1.51%,其他慢性病為6.35%。

2 農村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護理需求

2.1 生活自理能力輔助需求

農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與是否需要他人的照料護理服務密切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大幅減退,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的輔助。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洗澡、穿衣、如廁、室內移動和進食等[4],北京農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數據結果所示,絕大多數農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夠完全自理,值得關注的是有部分農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存在輕度受損或中重度受損,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的照料護理。根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測度的具體內容來看,如廁和洗澡這兩項日?;顒幽芰p度受損的農村老年人所占比例為4.01%和4.17%,如廁和洗澡能力重度受損的比例占2.50%和6.01%,北京農村老年人如廁和洗澡能力輕度和重度受損的比例相對較高;吃飯、穿衣、上下床、室內走動能力輕度受損的北京農村老年人分別為1.67%,2.17%、2.34%、3.34%,吃飯、穿衣、上下床和室內走動重度受損的農村老年人分別占1.67%、2.67%、2.50%、2.51%。北京農村老年人日?;顒幽芰σ欢ǔ潭壬洗嬖谳p度或重度受損,日常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北京農村老年人日常生活客觀上需要依賴外界的照料護理服務。

2.2 生活照料護理服務需求

北京農村日常生活需要照料護理的老年人接近兩成,有照料護理需求而未得到照料護理的現象需要被重點關注。被調查的北京農村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照料護理服務的所占比例為16.92%,農村老年人的照料護理需求基本由家庭提供服務,其中有照料護理需求而未得到照料護理服務的農村老年人占10.1%,略高于一成。北京農村老年人存在照料護理缺失現象,可能的原因一是家庭照料護理資源的減少,如在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的背景下,能夠承擔老年人照料護理工作且愿意承擔的家庭成員呈減少態勢;二是社會化照料護理服務供給不足,社區老齡服務在農村發展相對滯后,服務供給普及性不高,難以滿足農村老年人的照料護理需求;三是受制于農村老年人經濟條件相對薄弱,有些社會化照料護理資源難以得到有效使用。

3 農村老年人照料護理現狀及對社區老齡服務需求

3.1 輔具用品使用情況

輔具用品在北京農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輔具用品主要包括老花鏡、助聽器、假牙、拐杖、輪椅、血壓計、血糖儀、成人紙尿褲/護理墊和按摩器具等,北京被調研的農村老年人中使用輔具用品的比例占78.76%。北京農村老年人使用比例相對較高的輔具用品依次是老花鏡、血壓計和假牙,所占比例分別為54.35%、40.64%和31.61%;其次為血糖儀和拐杖,所占比例為13.55%和10.70%;使用相對較少的輔具用品為按摩器具、輪椅、助聽器和成人紙尿褲/護理墊,前兩者均占4.01%,后兩者均為1.84%;使用護理床的比例較低,僅占0.17%,其他種類的輔具用品有放大鏡和烤燈,其使用比例亦極低,被調研的北京農村老年人無人使用智能穿戴用品。

3.2 最主要的家庭照料護理者

家庭成員是當前農村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照料護理資源。日常生活有照料護理需求的北京農村老年人中獲得照料護理服務的所占比例為89.90%,基本由家庭成員提供服務。北京農村老年人最主要的照料護理者的分布狀況如數據所示,配偶是農村老年人最主要的照料護理者,高達41.57%;其次是由兒子提供照料護理服務,占比26.97%;再次是由女兒提供照料護理,為12.36%;由兒媳提供照料護理的農村老年人占比為11.24%;由孫子女、家政人員提供照料護理服務的農村老年人占比相對較少,均為3.37%;由其他親屬提供照顧護理的農村老年人占比極低,僅占1.12%。由此可見,北京農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照料護理者以家庭成員為主,按照所占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配偶、兒子、女兒和兒媳??傮w來看,家庭照料護理資源是農村老年人照料護理的最主要資源,社會化照料護理在農村發展相對滯后,服務普及性較低且服務供給有限。

在北京農村地區老年人特別是低齡老年人是老年人照料護理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數據分析結果表明,最主要的照料護理者中,北京農村老年人占比45.12%,在60歲及以上的照料護理者中,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占59.46%;70~79歲的中齡老年人占32.43%;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占8.11%。低齡和中齡老年人是主要照料護理者。在農村地區老年人照料護理日常生活需要輔助的老年人是農村客觀且相對普遍的現象,可能是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工作和居住地點不在農村,對留守在農村的老年父母的照料護理存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可及性的困難[5]。在社會化養老照料護理服務發展相對薄弱的農村地區,亟需社會化照料護理服務的發展,特別是農村社區老齡服務的供給有待加強。

3.3 對社區老齡服務的需求

北京農村老年人對上門看病、上門做家務、助餐服務、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和健康教育服務等社區老齡服務有較高需求。隨著城鎮化的持續發展和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生活在農村地區的老年人對社區老齡服務有較大需求,特別是對上門看病、上門做家務、助餐服務、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和健康教育服務有相對較高的需求,而對心理咨詢/聊天解悶和老年輔具用品租賃的需求則相對較低。具體來看,北京農村老年人需求最高的社區老齡服務是上門看病服務,占比38.73%,其次是上門做家務和助餐服務,所占比例分別為22.37%和21.20%,再次是日間照料服務、康復護理服務和健康教育服務,分別為15.86%、11.85%和11.19%,有助浴服務需求的為9.36%,農村老年人對心理咨詢/聊天解悶和老年輔具用品租賃的需求相對較低,分別為7.01%和2.17%。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社區老齡服務的發展提供契機,在農村地區可以優先發展需求相對較高的社區老齡服務。

4 結論與討論

北京農村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護理需求、輔具用品使用、主要照料護理者和對社區老齡服務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八成以上農村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病,患病比例較高的慢性病種類依次為高血壓、骨關節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和胃病。2)老年人使用較多的輔具用品依次為老花鏡、血壓計、假牙、血糖儀和拐杖,其日常生活需要照料護理的占16.7%,家庭成員是農村老年人最主要的照顧護理者,按照所占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配偶、兒子、女兒和兒媳,值得關注的是北京農村老年人最主要的照料護理者中四成為低齡和中齡老年人。3)老年人對上門看病、上門做家務、助餐服務、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健康教育和助浴服務等社區老齡服務需求較高。

北京山區較多,目前農村老年人年輕時多數主要從事超負荷體力勞動,缺少保健知識,常常面臨疾病疼痛的困擾,需要使用輔具用品甚至依賴他人的照料護理。同時由于機體臟器功能的衰退,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軀體疾病,多數需要長期服用多種藥物維持治療[6],家庭和社區是農村老年人生活的最主要的場所?;诒本┠壳皩嶋H情況,促進社區照料護理服務供給潛能發揮的建議如下。

1)試點建立養老照料護理保險制度。在北京農村地區試點建立養老照料護理保險制度,有照料護理需求的農村老年人可根據專業體檢機構評估的等級,獲得不同等級的居家照料護理服務。農村老年人的照料護理服務的實現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經濟條件的制約,農村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的運營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經濟壓力,建立農村照料護理保險制度有助于農村老年人照料護理服務需求的獲取和農村老年照料護理服務業的發展。

2)促進多方共建農村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在北京地區以農村基層黨組織為引領,以農村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多方社會力量,共同促進農村社區老齡服務供給。北京農村基層黨組織可結合農村當地實際,引導和協調社會工作機構和志愿組織等在農村社區開展老齡服務,農村老年人輔具用品的使用和更換流程等可以獲得更專業的指導和操作;北京農村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的建設、運營和功能的充分發揮一定程度上也將促進農村社區老齡服務的發展。在老齡服務供給的優先序方面,根據研究發現建議優先發展北京農村老年人需求較高的老齡服務如上門看病、上門做家務、助餐服務、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健康教育和助浴服務等,增進農村社區老齡服務供給潛能。

猜你喜歡
照料用品老齡
Task 2 本刊試題研究中心
學中文
老齡蘋果園“三改三減”技術措施推廣
萊陽茌梨老齡園整形修剪存在問題及樹形改造
家庭照料強度與中年勞動人口非農就業的關系研究
葡萄籽在日化用品中的應用
澳大利亞照料者暫歇計劃
科技護航 為愛而來——記第96屆中國勞動保護用品交易會
運動對老齡腦的神經保護作用研究進展
無微不至照料留守兒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