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適護理對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情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2021-12-15 00:20黎敏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1年10期
關鍵詞:類風濕性關節炎舒適護理生活質量

黎敏

【摘要】目的 觀察舒適護理在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滿意度分析。方法 選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來我院治療的120例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展開分析,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研究組行舒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行各自護理后的抑郁自評分(SDS)、焦慮自評分(SAS)及滿意度評價。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前SDS、SA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SDS、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5.0%,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73.3%,兩組指標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 舒適護理應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護理中可獲得可靠的臨床效果,患者不良情緒顯著改善,生活質量高,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舒適護理;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10-081-02

類風濕性關節炎隱匿性強、治療周期長,具有久治不愈的特點,患者如未得到有效治療與護理,會造成患者關節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心理情緒與生活質量,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因治療周期長、難度大,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病程愈長則負性情緒愈大,生活質量降低,預后不利[1]。如何改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心理狀況、提高生活質量,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本文對來我院行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的患者給予舒適護理干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來我院治療的120例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展開分析,所有患者均風濕病學確診風濕性關節炎。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女43例,男17例,年齡52~76歲(平均年齡64.8±3.2歲);對照組女42例,男18例,年齡54~72歲(平均年齡65.3±3.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性(P>0.05),統計學有意義。排除標準:其他軀體殘疾、精神障礙性疾病、溝通障礙的患者。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接受健康宣教、心理安撫,告知日常飲食事項,注重運動療法與出院指導。給予研究組患者舒適護理:(1)軀體舒適護理:患者入院時多伴有不同程度關節僵硬、關節疼痛等癥狀。常規護理只會提醒患者運動的必要性,但如果運動過度或運動方式錯誤,部分癥狀會日益加重,得不償失。因此,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正確軀體體位對運動的幫助,運動量以適中、自我感覺舒適為宜,不進行任務式的運動,運動前保持身體舒展,病變位于膝關節者不宜進行負重活動、上下樓活動,建議臥床行踩踏車式運動,既可活動關節,也不會損害關節。運動時不可只活動一個關節或只進行一個動作,可在家屬幫助下對患肢行被動鍛煉,促使患肢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來病房探視患者時,告知治療的優越性,讓患者不必過于擔心,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及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以“生物——社會——心理”的醫學模式為指導,解除患心理壓力,護理人員鼓勵患者提問,并給予解答,最終達到徹底消除患者疑慮的目的。(3)社會護理:患者因疾病治療周期長且需長期服藥、定期檢查,自身普遍伴有較大的心理壓力。社會護理的目的在于為患者院外開展日常生活,提供康復動力。護理人員與家屬展開溝通,告知家屬家庭環境與親屬支持對患者治療的重要性,讓家屬時常積極詢問患者病情,讓患者感受到自身重要性。護理人員根據臨床資料,創建病友交流群,讓患者之間相互鼓勵、相互支持。

1.3判定標準

(1)對比患者在入院當日、出院當日填寫抑郁自評分(SDS)、焦慮自評分(SAS)評價患者不良情緒的改善情況;(2)患者出院時填寫“護理工作滿意度反饋表”評價圍手術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SDS及SAS評分比較

兩組行各自護理后,研究組SDS評分、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兩組行各自護理后,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舒適護理是國內外臨床應用廣泛的優質護理干預,其目的旨在讓患者在入院治療期間獲得高質量的護理體驗,從而為患者后期康復奠定基礎[2]。

風濕性關節炎需接受長期治療,疾病持續帶來的疼痛感會引發患者生出各種負性情緒,甚至引起消極治療的心理。因此,臨床護理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在于疏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尤其隨著女性患者的增加,護理人員更需以將心比心的態度,在充分結合患者病情上,通過人本護理的理念,積極對患者開展護理,幫助患者樹立信心,使其更加積極的配合治療。事實證明,積極的舒適護理,有助于激活患者的潛在免疫機制,增加患者耐受能力。

綜上所述,研究組在經過舒適護理后,SDS評分、SAS評分參數均低于對照組(P<0.05),患者不良情緒得到明顯緩解,有利于增進護患關系,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能夠更快投入日常生活,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趙輝,楊國峰,伊天爽.臨床護理路徑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和康復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3(23):37-38.

[2]王菲.個體化護理干預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健康狀況的治療效果研究[J]中國醫刊,2015,11(10):255-256.

猜你喜歡
類風濕性關節炎舒適護理生活質量
雙藤痹痛凝膠對CIA大鼠外周血調節性T細胞的作用研究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用于肺癌患者護理的觀察效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甲氨蝶呤與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