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專利分析與思考

2021-12-16 09:44支曉娟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 2021年6期
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專利中藥

支曉娟

摘要:目的 通過分析近5年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專利情況,了解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專利申請現狀,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中藥創新發展與成果轉化提供參考。方法 檢索ISPATENT專利檢索分析平臺2016-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專利,從專利類型、專利法律效力及發明專利申請人、專利運營、有效發明專利主題等方面進行分析。結果 2016-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專利申請共13 183件,其中以發明專利為主,有11 505件;廣州、佛山、深圳三市申請量最多;在全部專利申請中,包括有效專利2 275件,專利有效率較低;發明專利中,有效專利僅829件;申請人以企業和個人申請為主;有效發明專利中,中藥應用方面的專利最多,涉及的疾病主要包括皮膚科疾病、腫瘤、心血管疾病等,發生運營的發明專利主要集中在化妝品與護膚品領域。結論 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專利申請動力十足,但專利質量偏低,應加強地區間合作、校企合作,培育高價值專利,實現中藥應用方面的科技創新突破。

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專利

中圖分類號:R28;G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707(2021)06-0018-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at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GBA) in recent five year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tent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GBA;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novated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GBA. Methods ISPATENT retrieval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was used to search patent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rom 2016to 2020 in GBA, and data were analyzed from patent type, patent legal effect, applicant, patent operation and effective invention patent subject. Results From 2016 to 2020, the GBA had a total of 13 183 patent applications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of which 11 505 were invention patents; among all patent applications, 2 275 valid patents were included, which had a low patent efficiency; among the invention patents, there were only 829 valid patents; applicants mainly applied from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among the effective invention patents, the pat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were the most, and the diseases involved mainly included dermatological diseases, tumor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tc. The invention patents that occur and operate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ield of cosmetics and skin care products. Conclusion In GBA, patent application of?Chinese materia medica is full of motivation, but the quality of patent is low.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high-value patents should be cultivated, in order to realiz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reakthrough i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Key words: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atent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粵港澳大灣區地處嶺南,由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個珠三角城市組成,在中醫藥傳承發展中,具有明顯的地域優勢和原創科技優勢。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支持中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1]。2020年10月22日,《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2025年)》發布,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啟動。該方案明確,到2022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重大科研創新成果,推動一批嶺南中藥知名品牌進入國際市場[2]。中藥專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藥創新發展和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現狀,本文通過分析2016-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專利情況,了解中藥專利申請現狀,以期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中藥創新發展與成果轉化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與檢索策略

本研究以ISPATENT專利檢索分析平臺(http://www.ispatent.com/)為數據來源,以標題、摘要中含有關鍵詞“中藥”(包括英文詞和同義詞)或主IPC分類號“A61K36”(含有來自藻類、苔蘚、真菌或植物或其派生物,例如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藥物制劑)為檢索策略,同時限定申請人地址為粵港澳大灣區11個地區名,以此檢索粵港澳大灣區中藥相關專利。檢索時間范圍:申請日=2016-2020年。檢索日期2021年4月8日。

1.2 數據篩選

以閱讀模式和相關度排序顯示結果,人工閱讀標題和摘要,剔除主題不符合的記錄。平臺對檢索詞提供不同色塊高亮顯示,便于快速閱讀和完成數據清洗。

1.3 數據分析

利用ISPATENT平臺分析、篩選功能進行專利類型、各地區申請量、法律效力等分析,利用Excel2016記錄數據并繪制可視化圖表。將有效發明專利數據導入Excel 2016,對主題和疾病逐條人工標引,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整體情況分析

2.1.1 專利類型分布 2016-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中藥相關專利申請共公開13 183件,其中發明專利11 505件(占87.3%),實用新型1 499件,外觀設計179件。中藥專利申請以發明專利為主。

對專利申請地區進行分析,申請量排名前3位的地區為廣州、佛山、深圳,申請量分別為4 799、2 650、2 010件;其次是中山、東莞、珠海,申請量分別為1 342、759、501件,其余地區申請量在500件以下,見表1。11個地區中,廣州的專利申請量有明顯優勢。從專利類型看,各地區均以發明專利為主,符合中藥專利申請的類型特點,其中,廣州和深圳在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上多于其他地區,均超過300件。

2.1.2 法律效力分布 對專利當前法律效力進行分析,能夠從側面反映出相關技術的創新程度。一般來說,如果分析的專利中有效專利數量較多且達到一定比例,說明相關技術的創新程度較高;如果失效專利數量較多且達到一定比例,則說明相關技術的創新程度較低,或者已被其他技術取代。授權量和無效量還可以反映專利質量情況[3]。

全部專利申請中,包括有效專利2 275件、未授權專利6 358件、失效專利4 550件。有效專利僅占17.3%,失效專利占比近34.5%,可以看出,中藥專利申請量雖大,但高質量專利偏低。

進一步分析各類型專利的法律效力,有效專利中實用新型專利最多,有1 293件,在有效專利中占56.8%,而申請量最多的發明專利中,有效專利僅829件,占比僅為36.4%,未授權專利全部為發明專利,見表2。這可能與不同類型專利申請審批的流程和時長有關。發明專利要經過實質審查,符合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條件,其科技創新程度較高[4]。發明專利的授權對專利的創新程度要求更高,通常來說,授權周期和授權難度比其他類型專利更長、更大。但發明專利的保護效力也大于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5]。

2.1.3 失效專利分析 專利失效原因通常包括撤回、駁回、部分無效或撤銷、全部無效或撤銷、避免重復授權、未繳年費、期限屆滿、放棄等。失效專利中,有發明專利4 318件、實用新型專利206件、外觀設計專利26件。對不同類型專利的失效原因進行分析發現,外觀設計專利的失效原因均為未繳年費;實用新型失效專利中,有201件為未繳年費,4件為避免重復授權,1件為全部無效或撤銷。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失效的最主要原因是未繳年費,可以看出專利申請人在專利授權后缺乏維持專利有效性的動力,維持專利權的成本大于其收益。這可能與專利申請目的及實現運營或成果轉化的難度有關。發明專利的失效原因包括撤回、駁回、未繳年費,下文具體分析。

2.2 發明專利分析

中藥專利申請以發明專利為主,一般來說,發明專利更能反映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1 505件,包括有效專利829件、未授權專利6 358件、失效專利4 318件。

2.2.1 法律狀態分析 11 505件發明專利分別處于6種法律狀態,按專利數量由多到少分別為實質審查、撤回、駁回、授權、公開、未繳年費,見表3。未授權發明專利包括實質審查和公開2種法律狀態,數量分別為5 641、717件,這與發明專利的授權周期有一定關系。失效發明專利4 318件,占發明專利申請量的37.5%,遠超過有效專利數量。從表3可以看出,發明專利失效原因有:撤回、駁回、未繳年費。撤回和駁回為主要原因,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中藥發明專利中低質量專利較多,缺乏高價值專利或技術創新程度高的專利。專利質量偏低也是發明專利授權周期較長,即超過半數的發明專利處于未授權狀態的原因之一。

2.2.2 主要申請人分析 發明專利可以由單位或個人申請,一般來說單位申請為職務發明,個人申請為非職務發明。專利申請主體性質不同,反映了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主體的差異[6]?;浉郯拇鬄硡^中藥發明專利以企業申請為主,達6 607件,占57.4%;其次為個人申請,有3 077件;以高校(含大專)、科研院所、醫院為申請人的專利相對較少,分別為1 076、521、508件,詳見表4。

發明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10位的申請人中,5個為企業申請人、5個為高校申請人,其中高校申請人申請總量更多,排名第一的是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見表5。

2.2.3 有效發明專利分析 通過分析有效專利的運營情況、研究主題,可以挖掘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專利的技術創新優勢及創新空間。

2.2.3.1 專利運營分析 專利運營能夠反映專利的市場價值和技術含金量,通常來說,專利發生的運營次數多,表明該專利的市場價值和技術含量較高。專利運營包括轉讓、許可、質押/保全,在829件有效發明專利中,共212件發生專利運營,運營總次數為261次,其中有5件既發生過專利轉讓也發生過專利質押/保全,發生運營的發明專利在有效專利中占25.6%。見表6。

發生專利運營的212件有效發明專利的IPC分類號主要集中在A61K8(化妝品或類似的梳妝用配制品)、A61Q19(護理皮膚的制劑),其次為A61P31(抗感染藥,即抗生素、抗菌劑、化療劑)、B02C23(輔助方法或輔助裝置或附件)、A61Q17(隔離制劑;制劑直接與皮膚接觸,用以防護外部影響,例如陽光、X射線或其他有害射線、腐蝕性物質、細菌或昆蟲螫咬),排名前10位的IPC分類號及對應專利數量見表7。發生運營的發明專利主要為含有中藥成分的化妝品或護膚品制劑。

2.2.3.2 專利主題分析 對829件有效發明專利的主題進行分析,前3位的是中藥應用、日化品、設備/裝置/系統,專利數量均超過100件,其次為中藥提取、中藥檢測/質控。專利數量排名前5位的主題共有專利710件,占有效發明專利的85.6%。見表8。

中藥應用方面的有效發明專利最多,共有332件。中藥應用專利主要指涉及中藥新用途或治療某種疾病的專利,大部分中藥應用專利都涉及制備方法,部分涉及藥物劑型。對專利適用的疾病進一步分析,排名前10位的疾病包括皮膚科疾?。ò摪l、痤瘡、銀屑病等)、腫瘤/癌癥(主要為具有抗腫瘤作用的藥物組合或中藥有效成分,其次為肺癌、腸癌等)、心血管疾?。ㄖ饕獮楦哐獕?、高血脂、動脈斑塊等)、呼吸系統疾?。ㄖ饕獮榭人?、肺炎或肺損傷)、神經系統疾?。ㄖ饕獮樯窠浲诵行约膊?,如阿爾茨海默?。?、消化系統疾?。ㄖ饕獮楦篂a、便秘、胃炎等)、泌尿系統疾?。ㄖ饕獮槟I病,包括腎炎、慢性腎衰竭等)、糖尿病及并發癥(主要為糖尿病、糖尿病腎病等)、婦科疾?。ㄖ饕獮橥唇浐蛬D科炎癥)、抗菌消炎(主要為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藥物組合或中藥有效成分)。見表9。

3 討論

中藥專利以發明專利為主,廣州、佛山、深圳三市申請量最多,且廣州市的申請量在11個地區中具有明顯優勢。專利總體有效率僅為17.3%,失效率為34.5%。有效專利中,實用新型專利最多,發明專利相對較少,而通常發明專利的科技創新程度是最高的,說明粵港澳大灣區目前中藥專利質量較低,技術創新不足。

失效專利中,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共有232件,占兩種類型專利總數的13.8%,且失效原因幾乎都是未繳年費。發明專利的失效比例為37.5%,主要原因為撤回和駁回。分析專利失效原因,主要為專利的質量較低,導致缺乏維持專利權甚至完成專利申請流程的動力,缺乏收益價值,或科技含量不足、創新性不夠,導致未能授權。

發明專利情況更能反映中藥專利的研發能力、研究方向和創新空間,中藥發明專利以企業申請和個人申請為主,企業申請數量遙遙領先,但排名前10位的申請人中,高校申請發明專利數量大于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比例不足10%,超過半數的發明專利處于未授權狀態,專利運營程度較低,且集中在化妝品和護膚品領域。專利主題以中藥應用方面最多,涉及的疾病領域以皮膚科疾病、腫瘤、心血管疾病居多。

從2016-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專利申請情況可以看出,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專利有較強的申請動力,但專利質量總體偏低,發明專利授權周期長。今后應加強地區間合作,充分發揮優勢地區帶頭作用,同時加強校企合作,以培育高價值專利為主,尤其在中藥應用方面,從熱點研究領域(皮膚科疾病、腫瘤、心血管疾病等)入手,實現科技創新突破。

參考文獻

[1] 黃蓓.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5):2.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2025年)》發布:加快形成中醫藥高地建設新格局[EB/OL].(2020-10-23) [2021-04-19].http://www.satcm.gov.cn/hudongjiaoliu/guanfangw eixin/2020-10-23/17715.html.

[3] 肖國華,王春,姜禾,等.專利分析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與構建[J].圖書情報工作,2008,52(3):96-99.

[4] 甄思圓,李海燕.中成藥高價值專利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國藥房,2020,31(17):2152-2157.

[5] 黃慶,曹津燕,瞿衛軍,等.專利評價指標體系(一)——專利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和構建[J].知識產權,2004,14(5):25-28.

[6] 陳創榮,馮毅翀,陳旭紅,等.抗腫瘤中藥專利申請分析及其建議[J].中醫腫瘤學雜志,2021,3(1):21-24,12.

(收稿日期:2021-05-16)

(修回日期:2021-05-31;編輯:鄭宏)

猜你喜歡
粵港澳大灣區專利中藥
中藥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應用分析
“粵港澳大灣區”,即將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即將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
給中藥配上圖,萌翻了
中藥夾心面條
2007年上半年專利授權狀況統計
巧服中藥少苦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