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合作與角色實踐”對護理本科生人文精神培養的實踐研究

2021-12-16 08:37凌蕓韓東紅覃勤謝瑾蕙
科教導刊 2021年33期
關鍵詞:內科護理學團隊合作人文精神

凌蕓 韓東紅 覃勤 謝瑾蕙

摘 要 本研究探討“團隊合作與角色實踐”護理實訓模式在本科護理專業“內科護理學”的教學實踐效果,分別將2018級188名、2017級196名護理學專業學生作為實驗組及對照組,2018級同學采用“團隊合作與角色實踐”護理實訓模式進行實踐教學,2017級同學采用傳統的實訓課堂實施教學。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護患溝通等人文素養能力好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0.05),實踐研究表明,“團隊合作與角色實踐”護理實訓模式在本科護理專業“內科護理學”課程的教學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團隊合作;角色實踐;內科護理學;人文精神

中圖分類號:R47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3.008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by "Team Cooperation and Role Practice"

LING Yun, HAN Donghong, QIN Qin, XIE Jinhui

(College of Nurs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Guangxi 530200)

Abstract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team cooperation and role practice" nursing train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pecialty,188 nursing students of grade 2018 and 196 nursing students of grade 2017 were taken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nursing training mode of "team cooperation and role practice" was adopted for the students of grade 2018, and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classroom was adopted for the students of grade 201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umanistic literacy ability of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practical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nursing training mode of "team cooperation and role practice" had a good effect in the teaching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course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pecialty, which wa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teamwork; role practice; medical nursing; humanistic spirit

“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學專業核心課程,也是一門知識體系廣,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學好內科護理學是學好臨床護理專業課程的關鍵。[1]護理學專業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具備積極自主學習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新型護理人才,同時,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三全”育人,[2]在此背景下,反思“內科護理學”傳統實訓課大多僅為老師示教后學生模仿的方式,并沒有較好的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不能體現鍛煉學生的護患溝通能力及人文素質的培養,因此,本研究選取“內科護理學”實訓課程為依托,試圖探索構建能夠培養護理學本科生具有良好的護患溝通能力及醫學人文修養素質的實訓課教學模式。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分別選取護理學本科2017、2018級并由相同任課教師教學的各2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2018級學生作為實驗組、2017級學生作為對照組,實驗組188人,男33人,女155人,年齡20~22歲,平均( 20.85 ?1.15);對照組196人, 男30人 ,女166人,年齡20~22歲,平均( 21.23 ?0.98) 歲。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醫學基礎課程成績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師示教后學生模仿的模式進行實踐課教學。

實驗組:采用“團隊合作與角色實踐”護理實訓模式進行實踐課教學。

1.2.1 團隊建立

以5-6人為一個小組,各小組設一位組長負責組織小組成員實施角色分工及實訓任務。

1.2.2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修訂“內科護理學”實訓課教學大綱,選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腦梗塞、酮癥酸中毒作為典型案例進行教學設計。實訓課授課環境設置有病例討論室、綜合實訓示教室,配備高端模擬人、護理模具、儀器、多媒體設備。

學生準備:完成理論知識學習,在實訓課前1周接受教師布置的案例情景任務,各團隊進行組內討論和準備,包括病例分析、需采取的措施、角色分工、如何護患溝通、如何體現人文精神等。

1.2.3 課中實踐

各小組在教師給出的情景引導下進行實踐。以急性胰腺炎案例為例,情景一:患者,男,45歲,晚餐大量飲酒后突然左上腹痛伴惡心、嘔吐,全腹壓痛和反跳痛,家屬將患者送入急診科,學生應當如何實施健康評估,做出護理判斷及決策?情景二:病人確診為急性胰腺炎,醫生開出醫囑,患者焦躁不安,應如何正確執行醫囑及安撫患者?情景三:病人住院期間,某日早晨突然嘔血,血壓80/50mmHg,皮膚黏膜發紺,應如何判斷病情變化及應急處理?情境4:病人經治療后病情穩定準備出院,應如何健康宣教?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教師靈活導入及轉化案例情景,學生則根據不同的情景分別扮演醫生、護士、病人、家屬等角色開展技能實踐,在此過程教師要求學生須體現護患溝通、團隊協作以及關愛、理解、安慰患者及家屬的人文素養。

1.2.4 實踐后反饋評價

除了針對實踐過程的病例分析正確性、實施技能的準確性進行評價之外,還應需對團隊的合作默契程度、護患溝通效果、人文精神素養的體現情況進行評價,其中學生小組互評占40%,教師評價占60%。

1.3 評價方法

綜合技能考核成績。兩組學生在課程結束后隨機抽取一個案例以小組形式進行考核,采用自行編制《綜合技能考核評分標準》給予評分,總分100分,包括護理技能(40分)、臨床思維(20分)、護患溝通(20分)、團隊合作(20分)4個維度,該評分標準Cronbach 系數為0.917,內容效度指數的平均數為0.943,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教學效果的評價。采用自制的《學生對“團隊合作與角色實踐”實訓模式的人文精神效果評價調查表》。該調查表包括 5個條目,包括護理操作能力、護患溝通能力、臨床決策能力、心理應急能力、人文關懷能力、團隊合作精神。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北曜疾睿▁眘)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 ) 表示,以 =0.05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學生課程學習結束后綜合技能考核成績情況(表1)。

課程結束后實驗組學生對“團隊合作與角色實踐”實訓模式的人文精神教學效果評價情況(表2)。

3 討論

“團隊合作與角色實踐”護理實訓模式有利于提高護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皟瓤谱o理學”作為護生首次接觸的核心臨床護理專業課程,學生往往反映病因機制等知識點比較抽象,對知識的理解存在困難,對于如何將知識轉化為實踐并能綜合應用感到更為迷茫。從研究結果,表1中可以看出,實驗組的綜合技能考核總分、臨床思維、護患溝通、團隊合作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可見本研究提出的實訓模式相對于傳統的單項技能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實訓模式,更有利于提高護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考慮與本研究模式以臨床疾病遞進式演變為案例情景,護生需根據病情做出護理評估、診斷,進而制定較為正確的護理措施,這對護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養成臨床思維,促進護患溝通、團隊合作的綜合應用能力提高均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表1的結果顯示了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護理技能評分這個維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考慮其原因是兩組的教學模式均注重護理技能的訓練,但對照組未能關注到學生在臨床思維、護患溝通、團隊合作軟技能方面的培養。

“團隊合作與角色實踐”護理實訓模式有利于培養護生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醫護人員在醫療護理過程中表現為具有較高的道德素養,關注人、尊重人,診療中融入人文關懷、弘揚高尚醫德。[3]體現在醫護學生的培養上,就需要在教學中融入幫助醫學生樹立責任心、同情心,良好的護患溝通、團隊協作、人文關懷等,教育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從研究結果,表1中可以看出,實驗組護生在經歷了本研究的護理實訓模式教學后,對該模式的教學效果評價認為“有幫助”及“非常有幫助”的認可率均超過了80%,其中認為“非常有幫助”的條目認可率有高到低依次為:護患溝通能力、心理應變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人文關懷能力、護理操作能力、臨床決策能力??梢妼W生對本研究模式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培養效果還是具有較高的認可度,這與劉少鵬等[4]的研究結果一致,但本研究具體的課堂組織形式與他有所不同,本研究的內科護理學實訓模式能將人文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具體的方式包括團隊合作(小組學習)法、討論法、模擬情境訓練法、角色扮演法、自主探究法,這些方法可較好的改善學生不善于溝通交流,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問題、體驗患者疾苦,感受生命的意義,有利于護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4 小結

“團隊合作與角色實踐”護理實訓模式是在金課建設及思政全面進課堂的背景下提出的教學改革模式,該模式為護生提供了及早以臨床角色去感知臨床環境的機會,為培養道德、知識、技能兼備人文素養高的綜合應用型護理人才提供了參考方法,但在小組分組和考核評價指標上還可以進一步細化研究,以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

通訊作者:韓東紅

基金項目:2019年廣西中醫藥大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團隊合作與角色實踐”對護理本科生護患溝通能力與人文精神培養的研究與實踐(sz191028)。2018年廣西中醫藥大學校級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對分課堂-案例教學”復合教學新模式在《內科護理學》中的應用研究(2018C28)

參考文獻

[1] 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2] 李雁冰,李東福.新時代高?!叭恕币惑w化模式研究[J].教育論苑,2020,2(38):153.

[3] 郭文娟.醫患沖突背景下醫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云南:云南財經大學,2018.

[4] 劉少鵬,鄧璐璐.學生標準化病人和高仿真模擬人聯合應用于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的效果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2:78-79.

猜你喜歡
內科護理學團隊合作人文精神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如何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培養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種文化的自信
“企業工作崗位法”在電子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內科護理學課堂有效性教學
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內科護理教學中采用病例導入PBL教學模式應用研究
淺析內科護理學“創新課堂”與“傳統課堂”的差異
背負十字架的勇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