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農業發展因素與策略探討

2021-12-17 19:50孫大為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21年6期
關鍵詞:產業鏈影響因素科技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農業生產取得顯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影響發展的因素。分析影響農業發展的各種因素,從政策、技術、人員等方面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策略,為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農業;影響因素;策略;科技;產業鏈

中圖分類號:F3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21)06-0101-02

農業能為人類的基本生活提供資料保障,有效促進農業優質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富裕,是社會生產的重中之重。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生產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但仍存在一些影響發展的因素。分析影響農業發展的各種因素,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策略,為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借鑒。

1 農業發展的重要性

我國14億人口的糧食、蔬菜、肉類、水果等食物、紡織用纖維等,除少數品種進口外,大多由國內的農業生產提供。農業生產能力的增強和現代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糧食等必備物質充足,為社會穩定發展奠定物質基礎。

1.1 促進經濟發展

從生產實踐來看,農業為其他領域的發展提供條件。農業是人類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為全國人民提供糧食。農業能為工業提供原料,其中農產品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資。農業生產是我國工業產品的重要市場。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是居民生活水平、農業現代化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也是國民經濟和其他行業發展的保障。

1.2 具備多種功能

農業具備多種功能性:從生態環境上,農業組成要素是構成生態環境的主體因子,對生態環境有支撐和改善的作用;在生態功能上,農業對生存環境改善、生物多樣性、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經濟功能上,農業為社會提供農副產品,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支撐,促進經濟協調與可持續發展;在社會功能上,農業可促進勞動就業,保障和促進社會發展;在政治功能上,農業決定著社會組織制度樣式和政治選擇;在文化功能上,農業發展歷史悠久、底蘊資源豐富,承擔著傳承傳統文化的職能。

2 影響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2.1 經濟體制與政策

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結合當前國內外農業發展的實際狀況,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習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語》中指出,“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產業,始終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睆漠斍拔覈洕鐣l展的客觀實際出發,把農業發展問題上升到影響全局戰略的新高度。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村居民安居樂業,整個大局就有保障。

農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穩定的前提和基礎,關系著國家安全乃至前途和命運。歷史實踐表明,只有堅持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才能使社會得以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2.2 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

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助于農業持續健康發展,有利于促進農業經濟快速增長。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農業生產中的一些矛盾日益突出,制約農業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農業發展也應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走生態良好的發展之路。

2.3 農業產業鏈

農業產品產業鏈包括農產品的原料、加工、生產、銷售等環節,使農業生產中的產前、產中、產后各部門、組織機構和關聯公司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農業產品產業鏈涉及產品鏈、價值鏈、創新鏈、資金鏈等。

當時,國家在政策方面扶持相關產業鏈發展,但發展增速動力不足,整體競爭力也有所欠缺。從不同發展角度看,農業主打產業的發展模式仍較單一,產業之間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必須抓住當前需求側消費結構升級、供給側改革加速的有利時機,分類施策,積極探索農業產業鏈的整合模式。

2.4 農業技術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升科技水平才能更好地發展現代農業。當前,我國農業科技發展領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農業機械化水平不足、涉農人員總體文化水平較低、科研人員創新能力較弱科研手段較為落、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等。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難以滿足高速發展的農業經濟需要。加之我國現有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尚不完善,農業技術推廣和科研協同性弱,使得農業發展的速度受到一定影響。

3 發展我國農業的主要策略

3.1 優化產業結構,引導農業有序發展

為適應經濟產業結構的變化,必須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引導農村居民在保證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根據當地條件發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促進農村經濟整體發展。對很多水果、蔬菜產地來說,采后減損的情況難以避免,如果能夠就地進行果蔬加工,不但可以大大降低采后損失率,還可以使其成為當地主要的經濟來源和新經濟增長點,進而形成具有發展潛力的區域性特色產業。當前,我國果蔬生產呈區域化分布,但分布不夠合理,需要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農業資源配置。

風景秀麗具備旅游資源的農村,應著力發展鄉村旅游等服務業。發展當地特色旅游業的過程中,當地政府應在政策上加以引導,并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同時,對從業農民進行培訓并擴大宣傳力度,著力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旅游產業。

3.2 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實現農業機械化

先進的農業機械可以提升農業資源利用效率,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農業機械是先進農業生產力的重要基礎,可以助推農業生產力飛躍發展。在青壯年農業勞動力日益短缺、勞動力成本持續提高的趨勢下,必須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現代化,確保我國農業生產力穩步提高。

3.3 落實惠農政策,促進經濟發展

惠農政策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村居民持續增收。各級政府應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從農村居民的利益出發,不斷完善和落實惠農政策,并加強對惠農政策的宣傳,確保農村居民真正享受到實惠。讓廣大農村居民平等參與改革發展進程、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確保其收入持續快速增長。

3.4 發展教育,提升農民綜合素質

近年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和勞動力素質提高,仍是農業發展中的重要問題。想要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就必須采用多種方式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農村居民的科技文化素質。促進農民思想觀念更新,通過教育、宣傳、示范引導農民參與市場競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增強農民的法治觀念。深入開展科技下鄉活動,提升農民的農業生產技能,著力培育技術型的新型農民。

4 結語

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帶動民眾的食物消費結構隨之改變,間接推動糧食等農產品的需要不斷增長。然而,經濟發展也帶來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在此情況下,應在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不斷增加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景利,張冰,李靜.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21(1):86-89.

[2] 郭涵,宿文虎,劉永進,等.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與策略探究[J].農家參謀,2021(2):85-86.

[3] 阮秀麗.我國智慧農業發展現狀與策略探究[J].南方農業,2020,14(35):114-115.

[4] 趙桂慎,郭巖彬.中國功能農業發展現狀、問題與策略[J].科技導報,2020,38(23):9-16.

Discussion on the Factors and Strategies Affec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UN Dawei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fice Liao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enyang 11016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China,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strategies to solve problems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y, technology, and personnel,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e; influence factor; strategy; technology; industry chain

收稿日期:2021-06-25

作者簡介:孫大為(1981—),男,碩士,副研究員,從事科研管理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歡
產業鏈影響因素科技
推進內蒙古產業鏈現代化的思路和舉措
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鏈聯盟成立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科技在線
重慶將重點打造千萬畝產業鏈基地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