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作文教學策略的思考與探索

2021-12-22 11:28李暉娜
小學閱讀指南·教研版 2021年12期
關鍵詞:語言積累提升策略作文教學

李暉娜

摘要:作文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也是學生語言表達的重要載體。寫作離不開學生的興趣、離不開語言積累,離不開構思和布局,寫作的過程就是學生語言內化的過程。教師要以作文教學為語言能力培養的突破口,積極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搭建表達平臺,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緊扣作文教學特點,基于學生實際闡述了作文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作文教學;語言積累;提升策略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情感表達能力和語文素養的綜合考驗,同時也是語文學習的難點。目前,小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不高,甚至有些抵觸心理,缺乏寫作熱情、自身的思考以及真實情感的表達,這對于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格外注意作文部分的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認真思考并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學會寫作,愛上寫作。

閱讀與寫作密切相關,閱讀是輸入的過程,作文是輸出的過程,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書籍進行素材積累,并加以自己的思考與整合,才能在寫作的時候有所輸出。教師應該以生為本,注重為學生挖掘優秀的寫作素材,引導他們從周邊生活中提煉真情實感記錄在自己的作文中,從而實實在在地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所以,教師應當努力地將課堂延伸至周邊生活,讓學生從生活入手觀察,以此彰顯寫作的實效。同時,教師在平時要鼓勵學生進行廣泛閱讀,課內來說就是要對優秀的課文進行精讀,課外來說就是要多看一些名家的著作,通過廣泛閱讀來使學生積累其中的好詞好句,幫助其學習作文表達技巧以及名家抒發自己感情的方法。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不能只停留于表面,要深入地進行思考,揣摩作者的感情,并形成自己的理解。

以五年級上冊《 ? ?即景》這一半景物命題作文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憶所學課文中有哪些描寫景色的好詞好句。比如,《四季之美》這篇課文中的描寫:“夕陽斜照西山是,動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就是在遍地鋪滿白霜的早晨,或是在無雪無霜的凜冽清晨,升起熊熊的炭火……”通過對于課文中這些好詞好句的積累,學生可以經過自己的學習感悟進行運用,使自己的作文更出彩。另外還可以閱讀一些課外的景色描寫的好文章,比如,朱自清的《春》,通過閱讀“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钡日Z句學習作者是如何使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來使語言更生動,更具感染力的。通過課內外的廣泛閱讀可以使學生接觸更多的優秀文章,積累更多的好詞好句并能學會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以此來豐富自己作文的語言,使其更加生動,表現力更強。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寫作時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邏輯混亂,其語言顛三倒四,文章結構不嚴謹。這類問題主要與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尚在發育,思想活躍靈動有關,當學生在寫作中出現這種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發現,并通過一步步地提問來引導學生組織作文架構,幫助學生思考寫作內容的先后順序,理清作文脈絡,使學生的作文更具邏輯性。

以三年級下冊《我做了一項小實驗》這一作文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你做過什么有趣的或者新奇的小實驗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幫助學生明確寫作對象,引導學生在作文第一段就說明做的實驗名稱。然后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實驗繼續提問:“你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嗎?用到了哪些材料呀?你在正式做實驗之前做了什么準備工作呢?”引導學生可以在作文的第二段交代實驗所需材料以及前期準備工作。交代完準備工作后就可以描述具體的實驗過程了,此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你能說一下你做實驗的過程嗎?你先做了什么?然后又做了什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判斷其邏輯是否清晰,如果存在邏輯混亂的問題的話教師可以及時進行糾正,幫助學生理順實驗過程,告訴學生可以在寫作時用“首先……其次……最后……”等邏輯順序來增強邏輯性。最后教師可以問學生:“最后這個實驗得出了什么結果?通過這個實驗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呀?”幫助學生深入思考,總結升華作文內容。

寫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除了要通過多閱讀來進行詞句的積累外,還要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經常進行寫作訓練,通過仿寫或改寫句子和段落來使學生學習優秀的語句表達,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教學中,每當遇到課文中好的句子或者段落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最后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進行句子仿寫或者改寫,通過模仿的過程使學生感悟其中優秀的寫作技巧以及語言的出色之處,然后內化為自己的寫作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作文中語句的優美性。

以三年級下冊《我的植物朋友》這篇作文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本單元《荷花》這篇課文的學習來進行仿寫,鍛煉學生描寫植物的能力。在進行《荷花》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勾畫出課文中的好句,比如,“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边@句話運用了比喻的手法,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愛的植物,仿照這句話的形式,運用比喻的修辭方式來進行句子仿寫。還有“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边@句話運用的想象的手法,通過新奇的想象描寫出荷花雪白又隨風而動的美麗景象,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模仿,思考如何通過想象手法表現出自己喜愛的植物的特點。通過課堂上經常性的仿寫和改寫訓練,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作文中的語言更生動優美。在此之后,教師還可以布置題目讓學生進行仿寫訓練,選擇一個自己喜愛的水果作為寫作對象,也必須采用兩種及以上修辭手法,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寫真人、記真事的習慣,也能夠學以致用,發揮熱度效益,從而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潛能與優勢。

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具有真實的描寫,要是真人真事真感受,因此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都是寫作的素材來源,學生要細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發現周圍世界的美,能將生活中感興趣的事記錄下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拉近學生與作文之間的距離,使作文真正能夠記錄學生的生活和情感。教師需要發現學生在生活中的興趣點,從學生生活中的興趣入手,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能夠記錄下生活中的點滴事物,發現生活之美。

以五年級下冊《形形色色的人》這一作文的教學為例,在生活中學生每天都會見到很多人,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這些人,看看他們都有什么特點??梢宰寣W生在下課的時候觀察一下班里或者小組內的同學,看看他喜歡做什么,他有什么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通過觀察選擇一個你最了解或者最想描寫的同學,結合他日常的一些表現,從他的外貌、語言、典型事跡等方面對其進行描寫。細心觀察可以讓學生發現同學身上的閃光點,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不僅有話可寫,又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這種以學生身邊的人物為寫作對象的習作引導能夠起到很好的教學作用,孩子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展開構思,融入生活元素能夠激發學生的體驗感,增加孩子的認知,豐富孩子的想象,同時還可以鍛煉孩子語言表達的能力,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提升孩子寫的興趣,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效果。

總之,小學作文的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急需教師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本文主要從廣泛閱讀積累素材、問題引導組織框架、進行仿寫以提高表達能力、細心觀察生活事物四個方面闡述了小學作文教學的策略,希望能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參考文獻

[1]張應強.優化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01).

[2]熊娟.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8,(05).

猜你喜歡
語言積累提升策略作文教學
讓學生真正采到“語言的花蜜”
小學作文教學策略的探究
小學生語言積累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與經濟效益提升研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探索多媒體在情趣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