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種刺槐“皖槐1號”扦插育苗技術及苗期生長規律

2021-12-22 01:37夏尚斌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23期

夏尚斌

摘 要:“皖槐1號”良種刺槐是安徽省林科院刺槐項目科研團隊利用自然雜交優良單株,經反復選育、區試、測定優選出的優良無性系新品種。該文闡述了“皖槐1號”根段截取、激素處理、圃地選擇、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苗期生長規律等內容,以期為良種育苗與技術推廣提供基礎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良種刺槐;根段扦插;激素處理;生長規律;壯苗培育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23-0070-02

刺槐(Robinia pseudoacia)又名洋槐,是豆科蝶形亞科刺槐屬喬木樹種,生長速度快,根系發達,抗逆性能強;材質優良具花紋、耐水濕,屬高品質建筑用材;刺槐葉是高蛋白飼料,蜂蜜是高檔保健品。自然分布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阿帕拉契亞山脈和奧薩克地區15個州。19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在我國栽植范圍極廣,大致主要分布北緯23~46°,東經84~124°[1],覆蓋27個?。ㄊ校?、自治區,垂直分布,從黃海渤海之濱到2100m(甘肅臨洮縣)的黃土高原,廣泛栽植[2],以黃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栽培最為集中連片,過去大多以水土保持林、防護林、薪炭林、礦柱林樹種應用,是我國引種成功,經濟效益較高的樹種之一。

長期以來,由于刺槐多通過播種育苗方式進行有性繁殖,提供造林苗木,很少通過選育出的良種無性系進行扦插育苗,導致刺槐優良樹種品質嚴重退化,進而使其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也大大降低。皖槐1號[Robinia pseudoacia linn. F.inermis(Mirb.)Rehd.‘WanHuai1’]是安徽省林科院培育的良種,其樹干通直,窄冠形,托葉刺小,前2年有刺;葉色濃綠,花白色,環境效果好,速生,固碳能力強,抗風折,抗病蟲,易繁殖,成活率高,作為用材林,成材年限比傳統刺槐縮短約1/3,也可作行道樹、風景、蜜源、綠化、水土保持、荒山造林先鋒樹種等。適合在中國現有刺槐分布區種植,喜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濕潤的粉砂土、砂壤土和壤土;對土壤酸堿度不敏感。在底土過于粘重堅硬、排水不良的粘土、粗砂土上生長不良。

本文分析了良種刺槐“皖槐1號”根段扦插育苗過程及苗期生長規律,以期為刺槐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提供參考。

1 “皖槐1號”根段扦插育苗技術

1.1 苗圃地選擇和整地 選擇背風向陽、土壤肥沃深厚、具有排灌水和交通便利條件的沙壤土作為苗床地。在育苗上年末深翻土地40cm以上,凍垡,充分利用冬季的雨雪、陽光、冰凍、風霜改善土壤結構。翌年春季育苗前再細致整地,按30000~45000kg/hm2施入腐熟廄肥,同時施入磷酸二銨450~750kg/hm2,顆粒殺蟲劑,用旋耕機耙平地面。雨水少、土質疏松的地方,一般用長10m、寬1m低床育苗,雨水較多、土壤較粘重區域采用20~25cm床高,以防苗木生長期內受水澇影響。

1.2 根段截制、激素處理及扦插

1.2.1 根段截制 3月中上旬起苗時,選用品種純正的“皖槐1號”刺槐1年生苗,將根徑在0.5~1.5cm以上根挖出,然后,在無風蔭涼處將長根剪成上平下斜,長8cm的根段,放入容器中,根段表面用濕毛巾覆蓋。全部剪好后將已剪根段按粗度0.5~0.8cm、0.9~1.2cm、1.3~1.5cm分級扎捆,每50個根段一捆,最后,以濕土覆蓋備用[3]。

1.2.2 激素處理 生產上,刺槐扦插育苗主要用200~300mg/kg萘乙酸或ABT1號生根劑來促進根段扦插發芽。3月中下旬扦插前,用天平稱0.2~0.3g萘乙酸,用酒精溶解,再加1000g水,充分搖勻備用,或者用ABT1號生根粉以酒精溶解配制成濃度為600mg/kg溶液,亦或直接用液體ABT1號生根劑稀釋至所需倍數。扦插前,將成捆的根段,均勻散開,速沾生根劑。

1.2.3 根段扦插 扦插前,對已整的苗床,橫向依次按60cm的行距,開深約8cm淺溝,然后,將已沾生根劑的根段按株距40cm垂直靠壁插入,已扦插根段上端不低于床面2cm以上,注意根段上、下切口的方向,切勿倒插。然后,覆蓋2~3cm碎土。最后,待全部扦插完畢后,澆一次透水,壓實。以后,視土壤濕度,確定是否再需要澆水。

1.2.4 插后管理 隨著氣溫的升高,一般扦插后15~20d頂芽即破土而出。這時,要及時松土、除草、施肥、保護,防止蟲、野兔、野豬等危害。第26天幼苗基本出齊時;當幼苗長至10cm高時要抹芽、定株。6月下旬至9月中旬苗木進入速生期,應增施N、P肥,并結合用根外追肥。當進入9下旬時,苗木生長處于后期,應停N肥,以K肥為主,P肥為輔,以促使嫩莖木質化,安全過冬。

1.3 苗期病蟲害防治 刺槐幼苗期,易遭受蚯蚓、地老虎、蠐螬等土壤害蟲危害,可在苗床表層撒施呋喃丹7.5kg/hm2、甲拌磷3.75kg/hm2。撒施結束后,澆1次水。每隔5~6d撒施1次,即可起到明顯殺蟲效果。苗苗出土后蟲害有刺槐蚜(Aphis robiniae)、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等,如有發生可噴施吡蟲啉、溴氰菊酯、氧化樂果等進行防治。此外,家茸天牛對刺槐危害比較典型,其危害方式為咀嚼式口器,以幼蟲蛀食于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蛀道扁寬不規則,糞便充滿其中,沒有通氣排糞孔,可用天牛專用噴殺劑滅牛王。

3 皖槐1號扦插苗苗期生長特征

3.1 皖槐1號1~3年生扦插苗生長量對比分析 皖槐1號苗在第1年地徑、苗高年生長量分別為1.52cm和210cm;第1年最大地徑、最大苗高分別達到3.30cm高352.3cm。在第2~3年地徑連年生長量平均達2.34cm,在生長期內其苗高連年生長量均超過210cm以上;第3年最大地徑、最大苗高分別達到7.22cm高758.2cm(詳見表1)。試驗研究表明:隨著生長進程的推進,皖槐1號苗木根系不管水平方向上,還是在垂直方向均越來越豐盛,充分顯示其吸收水肥、固碳的強大能力。

3.2 皖槐1號1年生扦插苗生長期劃分 自2018年育苗起,經定期連續觀察發現,3月10日扦插后,3月21日開始零星出苗,4月5日大量出苗,4月15日基本出齊。依據皖槐1號月度生長量分布規律,可將皖槐1號1年生種根扦插苗苗高生長階段初步劃分為:出苗期(3月21日至4月15日)、生長初期(4月16日至6月20日)、速生期(6月21日至9月25日)、苗木硬化期(9月26日至11月10日)4個階段。皖槐1號扦插苗年生長周期218d,其中:出苗期26d、生長初期66d、速生期81d、硬化期45d,分別占總生長時間11.93%、30.28%、37.16%、20.64%,各時期的苗木高凈生長量分別占高總生長量2.95%、20.33%、69.88%、6.84%(見表2)。

皖槐1號播種后11d左右開始萌發,從扦插到出苗結束歷時37d,這時苗高、地徑生長量極小;從4月中旬后期到6月中旬末,苗木處于生長初期,持續時間較長,達66d,此間苗木生長相當緩慢;6月21日苗木生長進入速生期,一直持續到9月中旬,此期苗高、地徑凈生長量和連續生長量均達到一年最大值,其中苗高生長量147.1cm,占全年總生長量69.88%;從9月下半旬到11月中旬,苗木處于生長勢下降的硬化期,此階段苗高、地徑表現生長逐漸變緩,直至完全停止生長,11月下旬后葉色變黃,隨后陸續開始落葉,進入休眠期。

4 小結與建議

(1)由于皖槐1號是通過自然選擇與人工選育而出的一個良種無性系新品種,生產上為了保持其優良性狀的穩定性,建議用無性繁殖方式進行苗木培育。扦插育苗時,最好選用當年生,直徑在0.5~1.5cm新根,剪成上平下斜,長8cm的根段,截制根段的刀具要鋒利,剪截要求做到切口平滑、不破皮、不劈裂。然后按40cm×60cm的株行距扦插,為了確保出苗時間一致,單位面積壯苗產出率高,扦插前應使用生根劑處理。

(2)皖槐1號1年生扦插苗扦插前后管理,除了整地時,要施足底肥,并進行土壤消毒外,當幼苗進入生長初期、速生期時,還應及時松土、抹芽、除草,此時,對養分需求量日益增大,應增施N、P肥,尤其是在速生期,每隔10d,以0.4%尿素液噴灑葉面,同時配合噴灑0.3%過磷酸鈣液[4]。噴灑時間選在晴天上午9:00前、下午4:00后或陰天。

(3)皖槐1號1年生扦插苗,年生長期約218d,根據其生長物候期特征的不同,可將其生長期分為出苗期、生長初期、速生期、硬化期4個階段,持續時間分別為26d、66d、81d、45d,其中速生最長,占整個生長期37.16%,高生長占全年生長約69.88%。因此,在皖槐1號苗木培育過程中,應根據不同階段的生長需求,采取相應的管護措施,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良種與林地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陳曉丹.我國蜜源木本植物資源利用現狀及建議[J].養蜂科技,2003,02:42-46.

[2]《中國森林》編輯委員會.中國森林第3卷,闊葉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

[3]夏尚光,侯金波,汪小進,等.刺槐細根段扦插育苗技術規程[S].DB34/T2365-2015.

[4]李綏全.楓香播種苗的生長特性及播種育苗技術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21):110-112. (責編:張宏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