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壓瘡高風險者手術過程中急性壓力性損傷護理干預對策及效果

2021-12-23 20:17楊芳李雅婷康麗欣馬月蘭董云天王喜蓮王雪松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
關鍵詞: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護理滿意度老年

楊芳 李雅婷 康麗欣 馬月蘭 董云天 王喜蓮 王雪松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髖關節置換術中急性壓力性損傷的護理對策。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350例醫院收治的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壓瘡高風險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7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預見性護理。比較兩組術中急性壓力性損傷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術中急性壓力性損傷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能夠減少老年壓瘡高風險者髖關節置換術中急性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急性壓力性損傷;護理滿意度

急性壓力性損傷是手術常見并發癥,常見于老年患者,其發生與患者皮膚彈性、局部受壓情況、手術時間等因素有密切的相關性[1]。髖關節置換術是目前臨床治療髖關節疾病的常用方法,主要利用人工關節替代受損的髖關節,能夠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狀況。此類手術患者多為老年患者,而該手術時間較長,手術體位限制,加上術中出血量較多,可能導致患者在術中發生急性壓力性損傷,影響老年患者的預后情況[2]。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預見性護理主要是預防老年患者臨床潛在風險,通過根據患者風險存在情況進行科學評估,制定預防干預措施,從而減少患者術中急性壓力性損傷的發生,改善老年患者的預后[3]。為了觀察預見性護理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350例醫院收治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壓瘡高風險者進行觀察?,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350例醫院收治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壓瘡高風險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75例。觀察組男95例,女80例;年齡62~78歲,平均(66.8±3.1)歲。對照組男93例,女82例;年齡61~77歲,平均(66.3±3.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入選標準:年齡>60歲的髖關節置換術壓瘡高風險者,符合髖關節置換術適應證;患者認知功能正常,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器質性疾病患者;老年癡呆患者。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包括術前評估、體位擺放、監測生命體征等。

觀察組采取預見性護理,具體措施為:(1)術前隨訪評估。術前采用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表對老年患者進行客觀評估;術前1天病房訪視,告知患者手術注意事項以及術中配合方法;評估患者的年齡、體質量、皮膚以及肢體活動障礙程度等,并預估手術時間、出血量等。本研究采用Braden量表,對于評估結果為中、高風險的患者,需要告知患者和家屬術中壓力性損傷的發生風險,并且制定個性化的預防措施,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在術前、術中、術后進行預見性評估,并及時調整護理方案。(2)術中預防措施。進入手術室后需要使用壓力性損傷評估表,篩選中、高?;颊?,并對其進行重點預防。合理控制手術室溫度濕度,保持手術床平整、干燥,術中注意保暖,遮蓋不必要暴露部位,術中輸血輸液加溫至37℃。根據患者評估結果適當使用軟枕、記憶海綿、水凝膠墊等預防用品,有效減輕受壓部位出現壓力性損傷。此外還可以使用自制水袋、充氣墊、3M膠體敷料或聚氨酯泡沫敷料。在協助患者調整手術體位時需要注意保護受壓部位,對于手術時間較長的患者,在獲取醫生同意且手術允許的情況下,調整手術床,盡可能減少長時間受壓的影響。術前綜合評估患者受壓部位的皮膚狀況,術中使用棉墊隔離受壓部位皮膚。巡回護士還需要加強術中巡回,對于發現危險因素及時處理,例如皮膚潮濕、長時間受壓、灌注不足、低體溫等因素,及時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合理控制輸血輸液溫度,必要時采取活動減壓。若手術時間過長需要交接班時,需要做好皮膚管理的交接工作。對先兆癥狀或是出現壓力性損傷的患者,及時進行干預。(3)術后聯動護理。術后需要做好與病房護理的聯動,告知病房責任護士需要密切觀察患者受壓部位的皮膚變化,并使用軟枕墊在腿下,定期翻身并按摩受壓部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強術后營養支持;叮囑患者早期下床活動,避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中急性壓力性損傷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術中急性壓力性損傷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中急性壓力性損傷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長,髖關節疾病發生率不斷升高。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作為重癥髖關節疾病常用治療方法,主要利用人工關節替代受損的髖關節,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減輕家庭負擔[4]。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多為老年患者,而該手術的時間較長,存在手術體位限制,加上術中出血量較多,老年患者身體耐受度較差,術中容易發生壓力性損傷,影響患者的預后。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減少術中壓力性損傷的發生。

預見性護理主要是根據老年患者潛在風險,通過科學的評估方法對患者進行分級,對中高危風險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并在術前、術中、術后給予及時進行調整,提高護理的有效性,利用各種措施來降低患者術中壓力性損傷的發生風險,極大程度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護理體驗。術后聯動病房護理能夠進一步提高護理的效果,減少發生風險,改善患者的預后結局。本研究中觀察組術中急性壓力性損傷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預見性護理有著較好的應用價值,在術后聯動護理應用下進一步提高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能夠減少老年壓瘡高風險者在髖關節置換術中急性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維霞,姚巧玲.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壓瘡高風險者手術過程急性壓力性損傷護理干預對策及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8):157-158.

[2]余冬香,王紅梅,胡關勇,等.力學原理奠基式壓力性損傷預防護理方案在髖關節置換術后老年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藥實踐,2020,29(9):708-711.

[3]朱桂英.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壓瘡高風險者手術過程急性壓力性損傷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5):95,97.

[4]易玉婷.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下的路徑化護理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并發癥及髖關節功能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7):89-91.

猜你喜歡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護理滿意度老年
股骨頸量化截骨在初次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
自理模式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全程優質護理對食管癌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文拉法辛聯合米氮平治療老年抑郁癥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術中的應用
人工關節置換和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分析
探討親情護理應用于焦慮癥的效果
老年患者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