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綜合·探索”領域的課程性質研究

2021-12-24 02:35張羽趙志紅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21年4期
關鍵詞:美術課美術創作

◎張羽 趙志紅

綜合性學習是當代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美術課程特別設置了“綜合·探索”這一新的學習領域?!熬C合·探索”學習領域提供了與“造型·表現”“設計· 應用”“欣賞·評述”美術學習領域之間、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社會等方面相綜合的活動,對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探究發現能力有著新的要求和挑戰?!熬C合·探索”作為一個美術課程中新的學習領域,有著獨特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其實施狀況,也存在著尚待改進之處。

一、初中美術“綜合·探索”領域的重要性

(一)提升美術素養,培養創新型人才

21世紀的今天,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作為初中學生,雖然在科學技術方面還不具備創新的能力,但是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思想觀念卻應與時俱進,采取恰當的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的個性與創新精神;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嘗試、接受新鮮的事物;在美術創作中,激發學生的思維;運用材料,將其轉化為實踐成果。我們應該始終堅信這樣一個思想觀念,平庸的孩子已經應付不了全球化的挑戰。美術課程特別設置了“綜合·探索”這一學習領域,以課程的前三個領域為基礎方向,旨在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在不斷地探索中,發現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美術教育中,不是每個學生都天賦異稟,大部分學生都只是普通的孩子,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引領。而“綜合·探索”式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數學中,一個問題,可能只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在美術創作中,同一種材料,發給五十個學生,一定會創作出五十個形狀各異,各具特色的美術作品;材料不僅僅是學生的創作工具,更是創新的途徑,這便是美術的魅力。

(二)聯系學生生活,增強社會責任感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學校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知識,美術教育更不是簡單地教學生畫畫,美術活動和學生的生活、成長以及未來的發展同樣有著密切的聯系。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熬C合·探索”領域,不僅是指學生“綜合性”的學習,對于美術教師來說,也需要具備“綜合性”的能力。在準備創作材料時,不只有泥塑、水彩筆、鉛筆,更可以開發一些來自學生日常生活之中的任何材料:樹皮、樹枝、草葉、大豆、稻稈、沙子、石子、石頭、泥土、蛋殼、快餐盒、吸管、塑料瓶、牙刷、紐扣、光盤……這些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綜合性材料,對于他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但是,如何運用些材料來進行美術創作,也需要學生好好思索和制作。另外,大部分可用于美術創作的綜合性的材料,都是來自于生活中的廢棄物,把這些廢棄物變成作品,美化的不僅僅是環境,更是學生的心靈;對于他們來說,培養的不僅是好的品質,更是作為主人翁的意識和責任擔當;是對于未來社會建設、人才培養的有效保障。

創作環節中,以小組為單位,來共同完成創作,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可以培養其個性,同時,也可以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如(圖1)所示,是人美版七年級上冊第9課《藝術節策劃與美術設計》。本節課建議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制作一期藝術節的宣傳海報。首先,小組成員要進行溝通交流,包括:海報的文字、排版、大小、內容、圖案,整幅海報以什么色調為主,能夠給觀者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力,同時,又能表現出學校的特質和風格。制作方式包括:手繪圖形、電腦制圖、手工材料制作、折疊、粘貼等方式。這些對于學生的組織能力、審美能力、探究合作能力都是具有一定挑戰性的。

圖1

(三)運用多種媒材,培養其實踐能力

“教育的使命是使人成為人,教育當以思考為中心,也就是天經地義,所謂教化,所謂啟蒙,根本的含義就是教人思考。教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大腦判斷,用自己的心去選擇,而不是人家給什么,就往自己的大腦填什么;人家要自己怎樣,自己就怎樣?!爆F如今,在創作的過程當中,美術媒材日漸豐富,在美術課堂中不僅有常見的材料、工具,教師還可以適當地開發一些綜合性的材料。

杜威的“從做中學”給予我們的啟示就是:真正地學會一項技能,并不是單純地聽老師說或者通過閱讀,就能掌握全部的知識要領。美術創作,也是一樣的,需要學生去真實地感受、去觸摸、或者說去實踐一下。一個作品,親手創作出來和只是在頭腦中想象一下,對于學生來說,收獲一定是不同的。在學生的身上,我們可以毫不懷疑,他們有著無限的潛能、有著想要創作的沖動、更有著探究未知的欲望,而美術作品就是他們實現心中所想所思所感的途徑和手段。

(四)抒發真實情感,塑造成健康人格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強調應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和探索,運用多種造型元素,開發新的材料,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使學生表現出迥然不同的創作風格,激發其內在的表現欲望,傳達出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對于許多不愛表達自己的學生,教師完全可以引導其運用美術創作,來抒發個人情感。

美術教育是一個具有滲透性、交叉性、聯結性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有著深深的聯系。在學校教育教學之中,美術教育可以和德育、智育、心理教育同時進行,而怎樣進行,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就需要老師好好研究,認真揣摩。例如運用什么樣的材料、如何使學生感興趣,然后制定課程計劃,準備實施。用美術教育來影響和引導學生的內心世界,不僅可以使初中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可以規范他們的行為以及養成健康的人格。

(五)涵養人文精神,追求終身學習

“人文精神”即對人和人的價值觀念的培養和塑造,尊重個體存在的意義,關注人和社會、自然的和諧共處;同時,呼吁和提倡關注人的自由發展和人人生來平等。具體表現為:一個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對自我的清晰認知,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是貫穿于人們的言行舉止中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個性發展以及審美品位的一種精神品質。審美不僅包含美術知識,還包含一個人的文化知識、道德修養……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美術創作無疑是“修身養性”的“良方”;讓一顆浮躁的心沉淀下來,專注的去創作一個作品,去探索一條未知的道路。

科學無止境,藝術同樣沒有止境,美術創作更具備無限的可能。一節好的美術課,對于學生來說,可能終生難忘,也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如(圖2)所示,在人美版九年級上冊第11課《為文學作品配畫》中,在古詩的下方配上對這首古詩的場景描述,而學生則根據此描述,進行創作,讓文字中的畫意,變成可視的畫面。這種富有創意的繪畫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有許多樂趣,也給了學生想象的空間。但是,在每首古詩的旁邊又配上了圖片,這對于善于獨立思考或者創新能力強的學生來說,不會受到太大的干擾,依然可以進行自己的創作;但是對于一些獨立思考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許會直接臨摹。所以老師在學生創作時,要及時引導和啟發,避免學生直接臨摹,出現學生間作品雷同的現象。

圖2

二、初中美術“綜合·探索”領域教學的不足與建議

(一)美術教師在授課時,以教科書為主

包括在創作時準備的材料、工具等多以教科書作為參考。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審美能力,教科書上的內容,有些時候老師不講,學生也可以看得差不多。在材料的準備上,盡量充分一些,種類多一些,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有選擇的空間。在創作時,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示,在所有的美術創作環節,都應該提醒學生注意一些小的細節,慢慢地讓學生養成細心、耐心的品質,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往往決定成敗的都是一些小的細節或是不注意部分。

(二)美術課歸根結底還是以動手實踐為主

很多美術課只有一個課時,老師在講授上,有些時候時間過長,學生慢慢地精力不集中。在一節課的設計與實施上,要靈活多變且趣味性強。在課程的前半部分,少講、精講,既考慮學生需要學什么,又要有重點。初中美術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一些知識點,可以 適當地放在制作環節中,作為引導講解一下。

(三)“綜合·探索”旨在培養“綜合性”“探索型”的學生

前邊已經說過,美術不是簡簡單單教學生畫畫,透過美術教育,我們要做的是如何使學生成為更加自信、陽光、有責任感、有使命感、有能力、有水平、有審美的新一代中國青少年。如何進行這樣的教育活動,還是體現在每一節的美術課上。例如,在上課前,老師可以先分好小組,根據學生的組織能力,任命小組長,進行組內的協調和帶動工作。當然,也要適時地選擇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來進行組織工作,不僅可以得到鍛煉,還會增強其自信心和使命感。

(四)在最后的展示、評價、總結的環節

很多時候,老師前邊講授時間或者創作時間過長,只在下課的前幾分鐘,簡單地講幾句。很多學生,其實很希望自己的作品在這個環節被點評。如果這個環節過于簡短的話,學生會覺得創作的好壞沒有關系,既不會被表揚更不會挨批評,慢慢地,對美術可能失去興趣或者糊弄過去。所以每節課可以留出一些時間,按著小組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的步驟來進行點評。小組自評,主要是讓學生介紹本組作品的設計思路,設計寓意以及不足之處,以此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小組互評,取長補短,每一件作品都是獨特的,但是也一定存在一些瑕疵,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虛心接受,使學生養成謙虛好學的習慣。教師點評,主要從學生的創意性、整體結構的把握等來點評,當然,要多以鼓勵為主或是可以對學生多說“我相信下次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初中學生處于一個性格敏感的時期,鼓勵相對于否定或是批評,更容易讓他們進步,同時,慢慢喜歡美術課。

(五)一節美術課上完,也要重視學生的反饋

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梢栽谡n后,讓學生寫一下上完本節美術課的感受、對所創作的作品的一些想法、希望上什么樣的美術課、對什么美術材料感興趣等,這也是老師了解學生的途徑之一。

三、結語

“綜合·探索”領域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以融會貫通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美術教學活動融匯于學生的現實生活、校園學習乃至社會人際交往,以其綜合性的教育理念,密切聯系實際,關注學生的成長。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以學生為主體,發掘校園資源、社會資源、自然資源,以靈活新穎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猜你喜歡
美術課美術創作
不一樣的美術課——畫手
美術篇
《一墻之隔》創作談
美術課
創作隨筆
找蠟筆
創作心得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臺灣當代美術
創作失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