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桉樹人工林營養特性與施肥技術研究進展

2021-12-24 04:34程劍林
農村科學實驗 2021年19期
關鍵詞:營養元素人工林桉樹

程劍林

(廣西蒼梧縣京南鎮林業工作站,廣西 梧州 543111)

引言

近年來,我國桉樹人工種植面積正在逐漸增長,然而其實際經營管理中依然存在諸多不足,尤其是肥料的施加方面,并沒有受到廣大生產經營者的充分重視。因為桉樹具有速生性的特點,營養成分消耗相對較快,輪伐期較短,但一般林地土壤營養成分的供應相對偏差,速效營養成分含量及營養成分總量均相對偏低,很難使桉樹速生高產的實際需求得到良好滿足,并且連作栽植,生產者往往更加關注林產品的收獲,沒有對營養成分的適時歸還予以高度關注,導致桉樹的實際生長環境逐漸惡化,對桉樹人工林的發展起到了一定限制,同時引起了比較嚴重的生態問題。因此,對相關施肥技術加以研究十分必要。

1.桉樹的生物生態學特性

桉樹是密陰高大型喬木,高度可以達到30米。全緣、單葉。樹冠的形狀大部分都是垂枝、多枝形和塔形等,透光率相對較高,蒸騰作用相對偏小,屬于節水樹種。山坡或是平原都比較適合于桉樹的生長,通常情況下,桉樹生長于降水量500毫升的地方,若是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升,桉樹會獲取更為良好的生長。與此同時,桉樹比較適合生長在黃壤和紅壤等酸性土壤環境中,在土層厚度較大、土質疏松以及具有較好排水性能的地方更加適合生長。桉樹主根較深,具有較強的抗風能力。通常造林以后3~4年便會開花。由于桉樹生長速度較快、經濟效益高、抗逆性強等諸多方面的優勢,被世界各地廣泛地種植。我國在1890年首次引進桉樹,至今已經歷120年。桉樹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且用途廣泛,同時兼具經濟、藥用等多種價值。

2.桉樹人工林營養特性

2.1 桉樹的營養成分需求特點

桉樹為了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需要由水、土壤與空氣中對各相關營養元素加以吸收。主要所需元素有C、H、O、N、P、K、Ca、Mg、S、Fe、B、Zn、Mo、Cu。

桉樹對各相關營養元素進行吸收以后,在樹體中合成相應有機物質,同時將其分配至相關組織器官內積存。這些營養元素對于桉樹的生長發育極為重要,然而桉樹存在自身的營養特性,針對各種營養元素吸收的比例和量存在一定差異。相關團隊針對桉樹人工林營養和施肥研究顯示,在桉樹各組織器官內,相關營養元素實際含量多少的順序如下:葉>皮>根>枝>干,在各組織氣管中,氮元素和鈣元素是最高含量的兩種元素,其余元素排序依次是鉀元素、鎂元素和磷元素。有關團隊針對桉樹營養特性研究顯示,桉樹人工林針對氮元素、磷元素、鉀元素和鈣元素的實際需求量相對較多,對于鐵元素和錳元素具有較強的富集能力。桉樹不但對于相關營養元素的實際需求量以及比例具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同時針對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對于各種營養元素的實際需求量亦有所不同。業界人士經研究,桉樹生長的前期階段,對于氮元素的實際需求比較多,全生育期氮元素的實際吸收量要高出鉀元素,且遠遠超過磷元素。生長發育過程中、后期發育階段對于鉀元素、鎂元素、磷元素和鈣元素的積存逐漸增多,其中檸檬桉的體現最為顯著。針對磷元素的實際需求量相對偏少,然而其對應的施肥效果比較明顯??傮w而言,氮元素、磷元素、鉀元素、鈣元素和鎂元素針對桉樹的營養生長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2 桉樹的營養診斷

借助植物營養診斷完成肥料的施加工作,用以對植物體內需要相關營養元素進行補充已經逐漸變成現代施肥管理的主要方法。當前,桉樹的營養診斷方法通常包括健康植株與非健康植株對比法、生物化學測試法以及營養元素比率法等。關于健康植株與非健康植株對比法,其是結合植株因為缺少某一營養元素而呈現出某種癥狀特點的視覺診斷方法,通常是在植株由于嚴重缺乏營養而造成樹莖變形時方能給出精準判斷。關于營養元素比率法,其主要分成簡單與復雜兩種不同形式,簡單形式僅僅牽涉植株中兩種營養元素之間的比例,使用這一比例值同植株生長不受限制與影響的比例范圍加以對比,便能夠對植株體內的營養狀況加以確立。而復雜形式是通過多種不同營養元素的比例以及相應的結合形式,同時運用在桉樹實際營養狀況的診斷,也就是系統綜合診斷方法。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植物正常生長和代謝營養成分實際需求之間的平衡。在最佳平衡狀況下,各相關元素所占據的比例最為合適,實測比值和最適值之間的差距越小,表明營養成分之間的平衡水平便越高,相反表明二者之間的平衡越低。關于臨界濃度法,其是借助一系列單獨營養元素所占據比例不同的運用而創建的一種關聯,主要應用在臨街營養濃度的測定、植株實際營養需求量以及植株營養不良診斷等多種情況。關于生物化學測定法,主要是基于桉樹營養診斷,應用磷脂酶活性對其實際營養狀況加以預防的一種方法,這一方法已然可以當作雜種桉樹幼苗組織活性的一種的測量器,可以對植株內各種營養元素的實際情況加以預測,尤其是在眾多營養元素是通過生理方面非活性狀況存在的環境下,更可以使磷脂酶活性法的優勢得以充分展現。

3.桉樹人工林施肥技術研究

3.1 不同肥料種類對于桉樹生長發育的影響

桉樹的施肥效應不但和施加肥料的類型之間存在密切關聯。譚長強等通過研究證明:針對桉樹采用各種工藝桉樹肥料當作基肥,可以使桉樹的樹高、材積比和胸徑得到明顯加強,無機肥料和活性肥有助于桉樹的實際生長發育,然而肥料的施加過量相反會對桉樹的生長發育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另有相關團隊針對不同肥料處理對桉樹生長發育的影響加以研究,結果顯示:鈣鎂磷肥料作為基肥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同時采用多次施加尿素作追肥。也有業界人士將巨桉無性系當作研究對象,應用不同肥料進行組合,對其會給巨桉實際生長發育和經濟效益造成的影響加以研究,結果顯示:有機-無機復合肥體系可以試林地相應生產能力得到明顯加強,同時肥料施加的效果顯然優于純化肥類型的組合,地力也獲取了較為顯著地改善,并且具有相對較好的經濟效益。

3.2 不同施肥方式對于桉樹生長發育的影響

肥料施加方式的不同,對于桉樹生長發育的影響也會存在一定差異。劉朝經研究顯示,在基肥使用數量、類型及其其余各相關條件保持基本一致的狀況下,基肥采用不同的施加方式對于雷林1號桉樹生長發育的影響也會有所差異,在這其中,基肥施加在坑底位置效果最為良好,土壤和肥料混合次之,再次是把肥料施加在樹體周邊土壤的表層,最后是把肥料施加在樹體周邊被刨開土壤的表層。一年以后,四種不同處理方法之下桉樹的樹高和胸徑之間盡管沒有差異,或是差異很小和不明顯,然而這種差異卻在日漸加大,單株材積間的生長差值同樣伴隨林齡的加大而有所加大,充分表明基肥施加方法的不同對于雷林1號桉樹生長所造成的影響也存在一定差異。也有研究顯示:基肥施加深度的不同對于雜種桉樹苗高地徑生長、干物質及存量等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在桉樹的生長發育中,上層肥對其具有積極的作用,表層效應相對較為顯著,但伴隨肥料施加深度的不斷加大,肥料的營養成分對于桉樹生長發育的促生作用也會漸漸變小。

3.3 不同肥料施加量對于桉樹生長發育的影響

肥料施加量同樣是桉樹生長發育中比較主要的一個影響因素。相關研究顯示:不是肥料施加越多,對于桉樹所產生的促生效果就越好,對于桉樹肥料的施加需要對適合需要與適合用量的定量原則加以遵循。在植物營養成分過剩時,植物相應的呼吸作用也會明顯加強,促使植物枝葉發生徒長的情況,相應莖干的生長相對緩慢,很難符合生產上的相關用材標準。李娜等研究顯示:桉樹肥料追施應用總養分為35%的復合型肥料,一年肥料的施加量是0.75千克/株,桉樹生長效果較好,可以獲取比較顯著的經濟效益。

結束語

總而言之,桉樹肥料施加,需要結合桉樹種類的不同、桉樹不同生長階段對需要肥料的特點以及造林地的土質情況,實施科學施肥,提升肥料實際運用率,減少對于肥料的浪費,促進我國桉樹速生豐產經營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猜你喜歡
營養元素人工林桉樹
營養元素
桉樹人工林生產經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營養元素與螯合劑強化植物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研究進展
桉樹人工林現狀及可持續發展
桉樹的育苗造林技術與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湯原縣林業局有林地面積的特點與分析
彩虹桉樹
桉樹茶飲
高峰林場桉樹人工林與其他樹種人工林之間土壤差異分析及對策
桉樹會引發白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