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感化心: 具身認知下黨史教育的優化路徑

2021-12-27 05:33宋毅萌
中小學班主任 2021年24期
關鍵詞:具身認知路徑優化黨史教育

宋毅萌

[摘要] 黨史教育的落腳點在于培養兒童對黨的熱愛和信仰。具身認知視域下開展黨史教育,建構“通感化心”黨史教育路徑優化模型,通過主題探究,聯結課堂內外,拉長黨史教育長度;通過多元對話,打破今昔時空,拓寬黨史教育寬度;通過精神立心,厚植家國情懷,追尋黨史教育高度,從而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 具身認知;黨史教育;通感化心;路徑優化

黨史教育的落腳點不在于兒童能夠識記多少與黨史有關的知識,而在于兒童能夠一點一滴建構起對黨的認識,培養對黨的熱愛和信仰?!叭魏谓逃恋頌橐粋€人的精神信仰,都必須要促使受教育者積極自主地構建相應的心理場域?!盵1]具身認知視域下開展黨史教育,注重兒童的情感在場、積極參與、主動建構,讓黨史教育更為鮮活,讓兒童更易體認。

一、具身認知視域下黨史教育的內涵詮釋

“具身認知,是指通過身體經驗、體驗、實踐而展開的一種學習方式?!盵2]兒童學習力旺盛,情感豐盈,因而在恰當的環境中開展黨史教育,增進兒童身心沉浸式體驗,會有更好的效果。

身臨其境,場域經驗中與環境互動的效果優化。具身認知的“根植原則”表明,認知是身體與環境互動的結果。在黨史教育中,不局限于課堂,讓學生實地研學、采訪講述,開放的環境和場景能讓教育效果優化。

交互體驗,各學科學習中樹立共同的紅色精神?!吧硇囊惑w”是具身認知的原則之一。在黨史教育中,積極建構有利于兒童感受、認知的文化環境,拓寬德育時空,讓兒童親近黨史故事,內化紅色精神。

參與實踐,社會活動中紅色分享建立意義聯結。主動、鮮活地學習后,兒童與黨史教育相關內容之間建立穩定的意義聯結。學生通過跨學科的“廣聯結”學習,更好地內化黨史教育內容,傳承紅色基因。

二、通感化心:黨史教育路徑優化模型的建構

“黨史教育是立德樹人題中應有之義,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座燈塔?!盵3]具身認知視域下黨史教育路徑優化模型,以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旨歸,構建學生主動參與、身心一體、情感在場的立體化培育模型(如圖1)。

首先,基于學科,重在育人,夯實文化基礎?!爸黝}探究”主要從兒童的學科學習這一維度出發,使黨史教育內容在多學科課程中得到滲透??鐚W科學習激發兒童參與興趣,更好地落實人文素養、科學素養。

其次,具身學習,多元拓展,增強社會擔當?!岸嘣獙υ挕敝饕獜膬和纳鐣⑴c這一維度出發,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社會參與。兒童主動建構學習黨史教育內容,增強社會擔當。

最后,立足兒童,傳續精神,培養自主發展?!熬窳⑿摹敝饕獜膬和淖灾靼l展這一維度出發,傳續紅色精神。立足兒童自主發展需要,傳承紅色基因,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具身認知視域下黨史教育的路徑優化

具身認知視域下開展主題探究、多元對話,追尋精神立心,讓學生情感在場,讓精神根植心靈,黨史教育將更加鮮活、更有生命力。

(一)主題探究:聯結課堂內外,拉長黨史教育長度

1.立足課堂原點,聯結學科經驗

統編教材編寫的特點之一是內容序列化呈現、螺旋式上升。教師在心中明了教材序列,常系黨史教育觀念,自覺打通學科內部、學科之間的壁壘,可以將黨史教育潤物無聲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

學科經驗的前后聯結,既可以是學科內部的聯結,也可以跨學科聯結。如語文一年級下冊《我多想去看看》一文,“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雄偉的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前可勾連語文一年級上冊 《升國旗》一課,后可聯結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歡歡喜喜慶國慶》的內容。這樣的聯結有助于幫助兒童建立熟悉的心理場域,增強情感認知。

2.選準拓展節點,聯結閱讀經驗

合適的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兒童補白相應的歷史背景,讓人物更立體、故事更鮮活?!巴南螯h·百年輝煌”繪本書系,按照百年黨史的時間軌跡,從兒童視角出發,以真實的歷史事件和事實為依據,一路寫到新時代。

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下冊《中國有了共產黨》一課,明確提到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在繪本書系中都能找到相應的分冊與之對應。16本

繪本作為課內教材的有效補充,學生讀之興趣盎然。

3.輻射任務散點,聯結生活經驗

以“‘紅’歌嘹亮·‘船’入童心”主題探究活動為例,活動伊始,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帶領學生學習五年級下冊《中國有了共產黨》一課,了解“紅船精神”,并設置課堂思辨任務:“今天我們處在和平年代,是否還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場的思辨活動調動起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

活動中,通過繪本主題閱讀《紅船,紅船》,學生化身“黨史宣講員”,在晨會課、在社區活動中,用自己的聲音將紅色故事傳揚。結合節日契機、“手繪初心”等活動,鼓勵學生欣賞歌劇《紅船》、唱響歌曲《畫紅船》、繪制“長征故事”系列畫片等。豐富的活動體驗讓兒童沉浸情境,并以互動的方式建立深度情感聯結。

(二)多元對話:打破今昔時空,拓寬黨史教育寬度

1.行動打卡,與歷史對話

南京是一座深具紅色基因的英雄城市,有渡江勝利紀念館、雨花臺烈士陵園等多處紅色地標。學生用自己的雙腳丈量歲月,用自己的雙眼撫摸滄桑,用自己的心靈與歷史對話,讓黨史教育入耳、入腦、入心。

在行動打卡前,學生組建團隊,確定目的地;在活動中,小組同學間要分工明確、互相協作;在活動結束后,小組成員要整理成果,展示交流?!睹穲@記憶》,在歷史的回憶中感受偉人風采、精神傳承;《雨花英烈遺文展》,展示“一封家書”,震撼心靈。行走過程中,學生的心靈與歷史在對話中同頻共振,獲得成長。

2.閱讀心聲,與先賢對話

繪本是貼近兒童心靈的表達。以“童心向黨·百年輝煌”書系閱讀為例,為更好地調動每一個學生閱讀、對話的積極性,我們還召開了一期線上讀書交流會。會前,發布了“為畫面配音”的征集令。會上,每個小組把正在共讀的書中得票率最高的一幅畫面,推到鏡頭前,隨機抽取一位同學進行配音講述。隨后,聽眾再投票選出“最佳配音員”。兒童參與的過程正是黨史教育內化于心的過程。

3.采訪講述,與榜樣對話

學校教育是促進兒童社會化的過程,德育是協同各方力量全員育人的過程。借助家訪的契機,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身處黨史教育的全景場域,能夠起到熏陶感染、育人育心的作用。

在“采訪身邊的黨員”活動中,有一位同學采訪了太爺爺,他在日記里這樣寫道:“這么多年,不管是村里修橋修路,還是哪家有困難,太爺爺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出錢出力。在媽媽的老家,還有一座以太爺爺名字命名的橋呢!”家長積極參與,孩子沉浸其中,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三)精神立心:厚植家國情懷,追尋黨史教育高度

1.追根溯源“識”精神

中國每到危急關頭總會涌現出許多不計個人得失的犧牲者、奉獻者、建設者,這與“家國精神”的傳承息息相關。以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國之脊梁”為例,教材在時間橫軸上清晰完整地呈現了有氣節、有操守的“國之脊梁”的人物群像,也描繪了家國精神的綿延傳承??梢哉f,黨史教育中的紅色基因,既有時代的烙印,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仰,更有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精神”的傳承。

2.心摹手追“悟”精神

中國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與“家國精神”一脈相承。在教學毛澤東《七律·長征》等革命詩詞時,書法較好的同學創作了軟筆書法作品《七律·長征》和《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并布置在教室中。班級還連續策劃了“長征主題書畫展”等活動。同學們或讀或誦,或寫或繪,或組成研究小組搜集資料,或利用手工優勢創作紀念品,立體化的學習情境讓家國之思、黨史教育得到潤物無聲的滲透。

3.身體力行“續”精神

少年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雖然不再有艱苦的環境,但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依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開展黨史教育,“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币蚤_展“渡江精神”主題學習為例,依托學校地緣文化,鏈接回顧渡江勝利紀念廣場上舉行的少先隊入隊儀式,并組織學生搜集渡江戰役的背景資料,思考渡江戰役勝利的原因,激勵學生朝著心中目標勇往直前。課后,學生進一步內化渡江精神,指導自己的學習、生活。遇到困難時,能夠首先用思維導圖分解困難,再用行動打卡激勵自己堅持完成任務。

黨史恢弘博大,童心玲瓏稚嫩。在兒童中開展黨史教育,要巧妙找到以歷史之光照亮未來之路的交匯點,找到歷史與兒童心靈的碰撞點,找到兒童精神成長的切入點。具身認知視域下開展黨史教育,建構通感化心黨史教育路徑優化模型,有助于在黨史教育中,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李竹平.建構基于兒童理解的革命傳統教育[J].中國德育,2021(8):37-41.

[2]查人韻.具身認知視域下小學數學實驗的教學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21(5):83-86.

[3]成尚榮.黨史育人:從小學先鋒,長大當先鋒[J].江蘇教育,2021(7-8):1.

猜你喜歡
具身認知路徑優化黨史教育
具身認知視域下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的教學反思
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黨史教育的意義和途徑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背景下流通體系路徑優化策略探討
山西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路徑優化研究
CVRP物流配送路徑優化及應用研究
基于意義建構視角的企業預算管理優化路徑探究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的在線學習環境設計研究
網絡時代大學生黨史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身體對心智的塑造:具身認知及其教育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