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的原因和對策分析

2021-12-30 06:58陳麗香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4期
關鍵詞:血液標本臨床檢驗對策

陳麗香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的原因,探討預防對策。方法:選擇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集的血液檢驗不合格標本109份,分析導致不合格的原因,針對原因制定預防對策。結果:經分析可知,導致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原因中占據前三位的為樣本量少(34.9%)、抗凝不全(22.0%)、凝血(10.1%)。結論:多種原因可導致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應針對原因制定預防性的對策,以降低不合格率,為疾病診斷提供科學的參考及依據。

關鍵詞: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R4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臨床診斷疾病時,重要參考之一即為血液檢驗,因此必須要保證血液檢驗的準確性,以能科學的診斷疾病類型,評估病情,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血液檢驗過程中,涉及較多的環節,而第一步工作是采集血液標本,該項工作為保障檢驗結果準確的基礎條件,由實際血液檢驗工作來看,多種因素會影響血液標本,一旦未能全面注意,會造成血液檢驗標本不合格。本院分析了不合格血液檢驗標本的相關資料,總結導致其不合格的原因,制定預防對策,旨在降低不合格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集的血液檢驗不合格標本109份,男56例,女53例;年齡23~73歲,平均(45.9±3.7)歲;來源科室:血液內科42份,消化科36份,內分泌科31份;血清標本68份,血漿標本24份,全血標本17例。

1.2方法

檢驗科收到送達的血液標本后,由專職人員開展檢查核對工作,包含血液標本外觀、采集時間、劑量、凝血情況等,血液標本不合格時,將相應情況及原因準確記錄,依據原因,規整分類,明確導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針對不合格原因分析結果,結合相應的文獻資料,制定預防性的護理對策。

2結果

經分析可知,在109份血液標本中,因樣本量少不合格38份,占34.9%;因抗凝不全不合格24份,占22.0%;因凝血不合格11份,占10.1%;因溶血不合格10份,占9.2%;因輸液同側采集不合格8份,占7.3%;因容器不當不合格7份,占6.4%;因送檢不及時導致6份,占5.5%;因受檢者準備不充足導致5份,占4.6%。

3討論

3.1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的原因

醫院臨床檢驗中,重要工作之一即為血液標本檢驗,其檢驗結果直接受到血液標本質量的影響。臨床管理血液檢驗工作時,實際即為管理血液標本的一系列環節,如采集、存儲,目的是將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率降低。由本研究分析結果可知,造成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1)樣本量少:采集血液標本過程中,針尖封堵、過早的換管、采血真空管存在泄露問題、患者自身血液較少等均會導致樣本量少;(2)抗凝不全:血液標本采集過程中,抗凝劑為必須使用的,抗凝劑如選擇錯誤,或比例不恰當時,均會引發抗凝不全;(3)凝血:血管進入試管后,未能充分的融合抗凝劑,易發生凝血,而且抗凝不全情況下,也會使血液標本凝血,另外,抽血時間如果過長,凝血問題也可出現;(4)溶血:過久的或過緊的捆扎止血帶,穿刺部位消毒后尚未完全的蒸發消毒液即進行采血、試管不干燥等均會造成溶血,同時,患者自身伴有溶血疾病時,溶血也會發生;(5)輸液同側采集:血液采集側靜脈與輸液為同側時,在輸注藥物影響下,會導致血液標本不合格;(6)容器不當:未恰當的選擇容器,或容器不干燥均會血液標本不合格;(7)送檢不及時:血液采集之后,未能在規定時間內送至檢驗科,導致污染、溶血等問題發生在血液標本中,造成不合格;(8)受檢者準備不充足:血液標本采集之前,患者進食刺激性食物、進行劇烈運動等均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3.2預防對策[2]

3.2.1加強業務培訓

業務培訓工作要定期開展,促進采血護士技能水平的提升,尤其是新手采血護士,上崗前,業務訓練必須要開展,完成后進行考核,通過后才能上崗;以手冊方式匯總正確的采血方法、相關注意事項、影響檢驗結果因素等,每名護理人員發放一冊,便于護理人員隨時學習,使其技能得到強化;同時,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宣傳血液標本檢驗在臨床中的重要性,如晨會,促進護理人員責任意識的增強,從而嚴格的規范自身的采血行為。

3.2.2規范血液標本臨床檢驗申請工作

血液檢驗申請單填寫時,必須要規范,清楚書寫每項信息,尤其是受檢者姓名、性別、檢驗項目等,申請單送至血液采集室后,護理人員要逐一審核各項信息,確定不存在任何問題后,再進行血液采集。

3.2.3指導受檢者做好充足準備

如要求患者空腹狀態下采血,采血前8~10h,嚴格實施進食;采血前,若患者進行激烈運動,需休息15min后,但平穩后再進行血液采集工作,避免檢驗中假陽性結果的出現;若患者伴有明顯的緊張情緒,要先安撫患者,穩定情緒后再采血;另外,還要詳細的詢問患者既往病史、服藥史、飲食情況等,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3.2.4強化血液標本采集監管

以相關規章制度為依據,嚴格規范血液采集流程,并對血液標本采集監管工作作出強化,不定期指派專門人員監督、指導臨床的血液采集工作,一旦發現采集工作中存在的不規范之處,及時指出,監督其改正。

3.2.5規范采血工作

采集血液標本之前,容器按照要求選擇,標明標簽,衣帽、手套等均要齊全的穿戴,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采血時,血管要適當選擇,適度松緊的捆扎止血帶,且捆扎時間應控制在30s內,穿刺盡量一次成功,如未成功,止血帶松開,穿刺重新進行;明確血液標本是否需要抗凝,如需要,采集完成后,需輕搖幾下容器,預防凝血,如不需要,試管禁止搖晃,避免溶血;血液標本采集完如不能馬上送到檢驗科,應在合理的環境儲存血液標本,并在1h內送至檢驗科;送檢過程中,避免試管大幅度搖動。

綜上,血液標本臨床檢驗時,多種因素會造成不合格,必須要加強護理人員的采血技能及責任意識,以降低不合格率。

參考文獻:

[1]劉洪波.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因素及改進策略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3):153-154.

[2]叢虹.探討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原因和相應優化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2):86-87.

猜你喜歡
血液標本臨床檢驗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
利用36B4基因擴增效率評價PBMC基因組DNA的制備質量
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影響的分析
血脂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
婦科門診陰道分泌物的臨床檢驗及感染情況
臨床檢驗標本采集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