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脫貧攻堅階段貴州反貧困政策研究

2021-12-31 20:24辛超麗
關鍵詞:貧困人口貧困地區貴州

辛超麗

(貴州商學院管理學院 貴州貴陽 550000)

2020年之后,貴州將與全國一道,實現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的歷史性目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跨越,從整體上進入后脫貧攻堅階段。課題組通過分析貴州農村貧困的原因、回溯貴州戰勝貧困的歷程,分析2020年之后貴州農村脫貧攻堅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了后脫貧攻堅階段貴州反貧困的政策建議。

一、2020年之后貴州農村反貧困出現的形勢變化

2020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宣布:“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盵1]與全國一樣,貴州脫貧攻堅也取得了歷史性的巨大成就。從黨的十八大到2019年,貴州貧困人口由923萬人減少到30.83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6.8%下降到0.85%,[2]消除絕對貧困只剩下最后的“臨門一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貴州脫貧攻堅產生了嚴重的沖擊,農村外出務工受阻,鄉村旅游遭遇重創,工業化、城鎮化對農村的帶動能力相對減弱,面對這一危機和挑戰,貴州各級黨委、政府帶領各族群眾全力抗擊疫情,迅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按照國家公布的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貴州經濟增長3.2%[3],順利實現由負轉正,繼續保持全國領先的發展速度??傮w上看,貴州農村脫貧攻堅的大環境、大趨勢和目標任務都沒有變。同時,各級黨委、政府在財政面臨減收的形勢下,依然竭盡全力增加各類扶貧投入,提高對貧困人口的政策保障水平,督促駐村干部細化幫扶工作,促進了貧困地區持續發展和貧困群眾收入穩定增加??梢灶A見,到2020年底貴州將與全國一道,如期實現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的歷史性跨越。

2020年之后,全國整體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農村脫貧攻堅形勢將會出現重大變化。同樣,貴州農村脫貧攻堅的形勢也會出現重大變化。

(一)繼續推進扶貧的任務由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向解決相對貧困問題轉變

2019年,貴州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6433元,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65.5%[4],預計2020年這樣的差距不會有大的變化。今后一段時期,貴州仍然是發展水平相對滯后的省區之一,農村相對貧困問題仍將長期存在。但要看到,貴州農村的貧困問題是解決了“兩不愁、三保障”之后的相對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的整體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從這一時期開始,戰勝貧困的歷史任務將由消除絕對貧困向解決相對貧困問題轉變。相應地,群眾的收入水平和國家的保障水平都應按新的標準,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

(二)繼續推進扶貧的重點由減少貧困人口數量向提高困難群眾生活質量轉變

2020年底,貴州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將全面實現脫貧奔小康,全省所有貧困縣都將實現國家的減貧摘帽目標,這也標志著扶貧工作進入了新的歷史起點。由于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長期積弱積貧,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以后,還不能取消國家的優惠政策和扶持辦法。一方面,剛剛越過貧困線的群眾解決貧困的經濟社會和家庭基礎不夠穩固,仍然存在因災、因病等情況導致返貧的可能;另一方面,缺乏基本勞動能力的特殊貧困人口,需要政府進行長期的政策兜底。但從總體上看,原有的貧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出現返貧的畢竟只是少數,需要政府長期給予政策兜底的特殊貧困人口數量不會出現大的變化。因此,繼續推進扶貧的重點不在減少貧困人口數量,而在提高困難群眾生活質量。

(三)繼續推進扶貧的難點由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向實現城鄉協調發展轉變

經過多年的建設,貴州農村水、電、路、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規模、大范圍的異地移民搬遷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條件與群眾生產的匹配狀況,特別是全省“四在農家·美麗鄉村”行動,增強了農村生產、生活、生態對城鎮人口的好感度和吸引力。因此,繼續推進扶貧工作,面臨的主要困難已經不是溫飽型、保障式基礎設施建設,而是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實現更高水平的城鄉協調發展。

(四)繼續推進扶貧的策略由實施精準脫貧向實現共同致富轉變

精準脫貧摸清了各地的真實貧困狀況,找準了每個貧困家庭致貧的原因,實施了精準滴灌的扶貧措施,讓最困難的群眾得到了最需要的幫助。但在貴州農村,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各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問題仍將長期存在。因此,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繼續推進扶貧的策略,將由精準脫貧的集中攻堅模式向常態扶貧、整體推進、統籌治理模式轉變,最終實現全省城鄉的共同致富。

二、2020年之后貴州農村反貧困肩負的新使命新任務

根據上述形勢變化,2020年之后,貴州農村繼續解決相對貧困問題必將面臨新使命、新任務。

(一)如何化解因政策兜底滋生惰性與靠政策普惠激發動力的矛盾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瑪蒂亞·森提出:“貧困不僅僅是經濟上收入低下的表現,更是一種權利缺乏或者其他條件不足的表征,體現了社會參與能力、收入創造能力與機會獲取能力的缺失?!盵5]公平需求不僅包含了收入需求,還涉及權利獲取需求、社會參與需求、勞動技能提升需求、就業機會需求、改革成果共享需求等,這些需求體現在多方面,有的體現在對物質上的需求,有的體現在對精神上的需求。2020年貴州農村貧困縣脫貧摘帽之后,一方面,享受高度集中式脫貧攻堅政策的部分人口缺乏自我發展動力或能力不足,滋生惰性,慣于政策依賴,如果不激發其內生動力,解決精神貧困,將會出現過度重視公平而損害效率的農村發展困境;另一方面,還有一些未能享受高度集中式脫貧攻堅政策的邊緣戶對貧困戶的嫉妒心理和不公平憤恨,會轉化為對基層干部的不滿,繼而發展成為對政府的不滿,如何化解這一矛盾升級,防止產生沖突,這是需要面對的新問題新挑戰。

(二)如何解決產業發展不扎實、不充分對貧困地區長遠發展的影響

在脫貧攻堅中,不少地方在產業謀劃上缺乏通盤考慮,對后續發展存在不利影響,難以支撐貧困地區長遠健康穩定發展。一是優質農業經營主體培育不足。貴州農村各類“小、散、弱”的農業企業和“空殼”等不規范的合作社占比較大,缺乏規?;?、集約化的優勢產業,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強,難以對貧困地區發展產生持續長遠的帶動作用。二是市場龍頭與貧困群眾的利益聯結不緊。本課題組在實地走訪5個茶葉項目時發現,茶園或加工車間標識有利益連接人的相關信息,但抽查發現利益連接人中貧困戶不到20%,所謂參加合作社的貧困戶只是依靠零時做工收益,沒有入股分紅或直接參與項目受益。三是開發項目存在低水平重復現象。比如,貴州許多地方適宜種植中藥材,各地都搞了許多相同品種的藥材種植,但是種植規模都不大,配套的加工企業實力都不強,難以抵御市場風險。比如,全省大力發展山地農業,各地都種葡萄、種櫻桃、種枇杷、種獼猴桃,各自規模都不大,難以形成品牌效應,常因市場滯銷出現浪費、產生損失。

(三)如何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保障水平

總體上看,貴州農村規劃布局不合理、建設標準不夠高的問題較為普遍。一是鄉村振興發展規劃與脫貧攻堅銜接不到位。按照鄉村振興統一部署,各地都制定了2018—2022年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但從規劃的內容看,優先進行環境改善和產業升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基礎條件較好、交通位置優越的村莊,而最需要扶持的邊遠山村項目考慮少、產業帶動難,有的貧困山村難以列入振興計劃。二是缺乏后續管理影響了使用效率。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比較少,自我積累能力弱,“有建設、無管護”的問題比較常見。同時,由于群眾生產生活習慣難以改變,有了供水設施不會用、衛生設施不會管的問題也很常見,一旦上級黨委、政府和外部幫扶的力度減弱,往往出現設施閑置、衛生惡化的情況。此外,貧困山村與外部連接的道路、供水、電力、通信等設施,也常因山高路遠、缺乏維護而出現障礙,制約了公共基礎設施的保障水平。上述情況表明,貴州農村貧困地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雖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讓這些改變成為常態化、可持續的支撐能力,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四)如何解決易地扶貧搬遷“穩得住、能致富”的問題

“十三五”期間,貴州188萬人“搬得出”的問題已得到全面解決。[6]能不能“穩得住、能致富”,還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是安置點承載能力的制約。一些地方過度追求安置點規模,實行城鎮化集中,會出現新移民與原住民資源競爭等問題,一些人再度外出,不一定“穩得住”,可能會出現“空殼村”。二是公共措施配套服務的矛盾。一些地區熱衷于項目建設,特別關注建了多少房,住進了多少人,對后續的產業發展重視不夠,安置點的就業機會不足,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有但服務質量不高,不一定“能致富”,可能會出現“訴苦村”。三是遷出地遺留的問題。不少地方,群眾搬出去了,戶口遷移工作跟不上,社保、醫保接轉工作不到位,搬入地的社區管理跟不上,兒童看護、老人關愛工作做得不及時、不細致,遺留了一些社會問題。同時,一些地方,原有承包地流轉抓得不到位,宅基地復墾復綠等工作難度大,不同程度存在房子“建新不拆舊”、老人“搬新不離舊”的問題。搬出的人口不一定會回流,卻可能會出現破爛不堪的“爛尾村”。

(五)如何統籌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的問題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在農村貧困地區尤為明顯。農村貧困村整體脫貧之后,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仍較普遍,大多數村“兩委”無錢辦事。同時,由于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發展不夠均衡,鄉村教師流失和鄉村學生不足的問題并存,農村人力資源進城、人口負擔回鄉的問題并存,農村缺醫少藥和群眾健康需求上升的問題并存,類似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的問題還有不少,這給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衡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六)如何有效抑制返貧的難題

貴州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因殘致貧的接近三分之一,無力脫貧、無業可扶的超過三分之一。對于這些貧困人口,依靠開發式扶貧難以徹底讓他們穩定脫貧,必須通過綜合社會保障政策進行兜底。做好這部分特殊群體的兜底保障已成為防止返貧的最大任務和挑戰。實施脫貧攻堅以來,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資源不斷向貧困地區傾斜,貴州農村貧困地區的兜底保障機制不斷完善。2020年,貴州城鄉低保繼續提標,平均標準分別按照4.9%、5.2%的增幅提高到每月645元、每年4318元。[7]兜底保障工作成效顯著,但在具體執行中,錯保、漏保問題時有發生。經過反復檢查、多次篩查、不斷彌補,應保盡保的問題基本解決,但是國家扶貧政策與農村低保制度的銜接還需持續努力。從長遠來看,要為貧困群眾“兜住基本生活底線”,需要持續增加公共財政支出,這會增大地方財政收支的矛盾。

三、2020年之后貴州農村反貧困的政策建議

針對貴州農村貧困地區存在的問題,綜合分析2020年之后面臨的形勢和任務,貴州繼續推進扶貧工作,應當構建“機制+可持續發展+常態化增長”的“三位一體”反貧困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

(一)以政策為導向,完善反貧困的鼓勵機制

1.建立常態化扶貧機制,促進反貧困戰略轉型。2020年之后,反貧困的戰略思路應該在尊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堅持常態化開發式扶貧基本思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長效減貧中的有效作用。由階段性高度集中式殲滅戰向常態化撒網清剿方式轉變,通過深入挖掘體制性、機制性等因素,依靠制度體系建設實現可持續脫困。由政府調配資源向市場配置資源轉變,利用市場配置資源的力量,激活農村各種生產要素,激發農村自我發展能力,增強農村的持續“造血”功能。要利用農村青少年適應網絡化生存、善用網絡化展示的趨勢,充分運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寶貴機遇,引導農村群眾用網絡營銷、直播帶貨等方式加入互聯網經濟,創建各種農產品網店,大力培育帶動農村增收致富的新型實體,全方位激活農村發展動能,讓農村群眾在新經濟發展中獲得實惠、享有尊嚴。

2.建立思想引導機制,解決精神貧困問題。相對貧困的關鍵,在于內生動力不足,主要表現為人的意識淡薄、觀念不強、受教育低、素質不高、能力不夠等方面。通過建立健全思想引導機制,幫助貧困群眾從思想上摒棄“等靠要”心理,從信心上激勵自己,從能力上提升自己,從行動上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從結果上實現自我發展,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一方面,加強“扶志”,繼續做好對貧困群眾的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扶自力,幫助貧困群眾樹立擺脫貧困的向上精神和勤勞致富理念,引導他們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后面貌。另一方面,加強“扶智”,在幫助發展產業的同時,向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領域拓展,注重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促進觀念互通、思路互動、技術互學,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堅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幫助貧困群眾進一步筑牢防止返貧堤壩。

3.完善防范返貧機制,有效化解返貧風險。健全防范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對有返貧致貧風險的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自然災害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進行動態監測、預警,及時納入幫扶范圍予以干預。建立返貧風險扶持機制,對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而返貧的,建立健全臨時救助機制,采取應急措施,給予經濟救濟、醫療救治等社會保障,確保生命安全和生存;對于因產業發展影響收入的,從生產、管理和銷售等環節給予高度關注,并給予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支持,確保其收入穩定增長;對于因就業困難的,通過就業技能培訓,提高其工作能力,拓寬就業渠道,或通過扶持產業項目,促其自我發展生產,穩定脫貧致富。

4.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機制,構建大扶貧格局。實現長效和可持續減貧,必須動員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開發扶貧,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參與開發扶貧的長效機制。繼續推動對口幫扶,充分發揮黨政機關的主導作用,繼續依托中央和國家機關、沿海發達地區和相關企事業單位搞好對口幫扶工作。完善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大扶貧格局,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在鄉村治理、社區管理和農村經濟市場化方面的作用。堅持開發式扶貧的方針,對參與開發扶貧的社會組織和企業等主體,在稅收、融資和貸款等方面給予一定政策支持;廣泛宣傳報道社會力量參與開發扶貧的成功經驗和典型事跡,注重從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者中選拔優秀人才作為基層黨組織和基層自治組織后備干部培養。利用互聯網信息化平臺創新扶貧方式。充分利用社會名人、網絡主播、網上直銷等形式,發布扶貧信息,對接各方需求,實現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需求和社會力量資源的有效對接。

(二)以問題為導向,切實解決反貧困的瓶頸和短板

1.抓住農村產業革命不放手,切實解決貧困地區農戶增收難的問題。按照農村產業革命“五個三”要求,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重點抓好茶葉、食用菌、蔬菜、生態畜牧、石斛、水果、竹子、中藥材、刺梨、生態漁業、油茶、辣椒等重點產業、主導產業。按照“突出特色,長短結合”原則,統籌優化產業規劃、品種布局,努力實現產業規?;?、標準化、綠色化發展。繼續培育和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依據農戶特點分類設計利益連接機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拓展國際國內市場,推動訂單化銷售,持續開展農產品“七進”活動,解決貧困地區農產品的基礎定單。繼續搭建農校對接、農企聯盟、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餐對接等平臺。依托大數據優勢,發展電商化銷售,推動線下與線上有效結合。組織開展大型博覽會、推介會、展銷會等,幫助貧困地區生產企業、合作社和種植養殖戶打開銷售通道。繼續對接上海、廣東、深圳等對口幫扶市場,通過改進農產品的品種和檔次,持續穩定占領省外市場,適時沖向海外市場。按照“一個重點產業、一個技術團隊”的要求,組織省內外院士、研究員、農藝師、獸醫師等專家,建立特色產業專家團隊,實施指導培訓,培育能人,提升農業科技服務能力。

2.推進鄉村振興,切實解決貧困鄉村可持續發展問題。立足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實際,著眼謀劃“十四五”規劃,做好鄉村振興和反貧困規劃銜接,通過政策措施的有效銜接,從多維度減貧視角找到破解相對貧困的辦法。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做好扶貧對象與鄉村振興對象的緊密銜接,將脫貧村作為鄉村建設的規劃重點,把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重點放在貧困地區,繼續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做好鄉村振興和反貧困工作機制銜接,統籌抓好振興鄉村和反貧困工作,完善反貧困和鄉村振興領導機制。堅持黨政一把手作為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和扶貧。做好鄉村振興和反貧困扶持措施銜接,強化資金項目統籌,補齊發展性基礎設施短板,將貧困村作為鄉村振興優先發展區,在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礎上,繼續加大資金政策傾斜,通過聯合持股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投入交通、電力、網絡等支撐性基礎設施,[8]提升貧困村與非貧困村互聯互通和共建共享能力,發揮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等整體效應。

3.完善扶貧搬遷后續建管,切實做好搬遷“后半篇文章”。狠抓搬入地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提升農村基礎教育、就業培訓、基本醫療、公共衛生、社區服務等社會保障和公共管理能力,確保滿足搬遷群眾就業、就學、就醫需求。要把做好搬遷群眾的社會保障政策接續工作作為民生工程,覆蓋每家每戶、做到應保盡保。推進周邊城鎮公共服務設施與安置區對接延伸,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對移民安置社區實行一體化管理,將社區管理經費納入財政保障。把創造就業機會作為搬遷群眾的民生之本,開展形式多樣的就業培訓和供需對接,一方面,按照省內外企業用工需求開展技能培訓,組織各種招聘活動,打通就業的供需渠道;另一方面,適應農村外出勞動力大量回鄉創造就業的趨勢,制定實施“雁歸工程”計劃,組織回鄉群眾在搬入地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服務業,帶活搬入地經濟活動,完善搬入地配套服務。同時,要重視搬入地的文化建設,大力推進感恩教育、文明創建、公共文化、民族傳承“四進社區”,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道德講堂、移民夜校等載體,豐富搬入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他們在搬入地有良好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結合搬入地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合理設置村居“兩委”,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健全基層網格化管理體系,強化社會治安和物業服務保障功能,努力使每一個搬入地都成為群眾安居業的幸福家園。

4.加快完善工作機制,切實解決公共服務體系薄弱問題。在教育保障方面,要把提高教育水平是解決貧困問題的根本之策,從政策上解決貧困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的實際困難,通過對口幫扶、定期輪崗等方式解決教師缺口、提高老師素質、保證教學質量;同時,繼續對低收入家庭孩子給予政策補助,堅持實施農村中小學營養餐計劃,讓孩子安心讀書、健康成長。在醫療保障方面,重點提高縣城醫院收治能力和救治水平,多措并舉解決農村低收入群體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特別是要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配備必要的應急救護設施和隔離條件,大力提高農村重大傳染病、慢性病和職業病、地方病防治能力,不斷健全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在住房保障方面,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鼓勵農房縣域流轉和宅基地置換,盤活利用閑置農房和宅基地;同時,在做好鄉村規劃的前提下,由黨委、政府推動解決道路、供水、用電、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鼓勵農民在符合規劃條件、具備發展潛力的地方集中建房,提高農村居民的居住質量和配套環境。

5.完善分類保障體系,切實解決政府兜底難題。要激發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努力改變貧困群眾對政府兜底政策的過度依賴。對于農村重度殘疾群體,各級政府應擔負起應有的政策保障責任,全面落實生活補助和護理補助資金。正視農村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不斷增加的現實,用政策措施引導社會和家庭強化正面干預、積極治療。根據社會發展水平和物價狀況,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逐步調整和正常調升制度,在精準核算低收入群眾家庭收入水平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必要的生活補助。根據社會發展水平,建立后脫貧攻堅階段政府解決相對貧困問題與農村低保制度有效銜接的工作機制,既讓有實際困難的群眾得到應有的補助,又讓有增收潛力的低收入群眾得到政策支持、受到政策激勵,實現兩者之間的和諧發展。針對農村青壯年流失、老齡化突出的問題,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鄉村振興、移民搬遷,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建立養老院;同時,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合作互助幫扶、設置公益崗位等方式,完善農村分散供養照料方式,解決農村老人的實際困難。通過就地創造崗位、子女隨同進城、老人進城養老等方式,逐步從根本上破解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社會難題。此外,可以總結推廣農村的“三變”改革方式,加強各級政府投入的資產管理,建立穩定的農村集體收入渠道,并鼓勵農村集體收益資金更多地用于解決低收入困難群體的實際問題。

(三)以結果為導向,高質量實現反貧困的目標任務

1.注重摸清底數,優化升級貧困監測的大數據平臺。一方面,加強調查研究,摸清底數,完善精準扶貧數據庫,通過動態化管理,從收入、支出、教育、健康、權利等多個維度,建立完整的數據庫信息,實現扶貧對象識別的精準、致貧機理的精準、幫扶方式的精準和退出結果的精準,實現識別從個體——家庭——區域貧困程度的精準。另一方面,開放貧困信息系統,為全民科學甄別貧困人口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提供方便,為決策者快速、便捷、準確、動態把握貧困人口特征提供高效服務,為政府部門分析致貧原因、落實扶貧措施等提供科學依據,為社會力量了解貧困情況,找到扶貧的路徑提供有效信息。

2.注重扶貧績效,構建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的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管理體系。將各級黨委、政府消除貧困的主體責任全面納入績效目標管理,將部門與單位消除貧困的任務全面納入績效目標管理,將政策、資金、項目等措施全面納入績效目標管理,實行全周期跟蹤問效,建立動態調整糾錯機制,提高各級黨委、政府和工作部門與單位整體工作水平和實施效果。將績效目標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減貧對象識別、執行、監督全過程,構建事前、事中、事后績效管理閉環系統。將所有的返貧人口、相對貧困人口,以及還處在貧困地區、欠發達地區全部納入扶貧計劃管理,不斷提高扶貧資源配置效率。

3.注重共同富裕,建立科學合理的戰略決策機制和評價體系。完善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量化指標體系,確保實現“一超過二穩定”、全面鞏固“兩不愁、三保障”。確?!耙怀^”,即農民人均純收入穩定增加并超過年度國家確定的扶貧標準。確?!岸€定”,即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至少一個掌握一門勞動技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至少一個穩定解決就業。鞏固“兩不愁”,即不讓不愁吃、不愁穿的情況出現反彈。鞏固“三保障”,即讓貧困人口義務教育有良好保障、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基本保障、貧困人口住房和飲水安全有保障成為常態。繼續在深度貧困地區實施減貧治理戰略,完善接續減貧工作機制。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政策導向、激勵機制和工作體系不斷優化升級。結合國家編制“十四五”規劃和制定實施中長期城鄉發展戰略,將穩定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納入貴州未來發展的頂層設計之中,細化政策支撐體系和工作執行機制,真正實現大格局、常態化、可持續的高質量反貧困治理模式,探索出一條貧困地區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墓餐辉V?。

猜你喜歡
貧困人口貧困地區貴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山西省政府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1.42億元
“齊”心“魯”力,助力“多彩”貴州
對貧困地區鄉村學前教育的幾點思考
交通運輸部累計投入約7100億支持貧困地區交通建設
貴州,有多美
上學不如“混社會”? 貧困地區的“厭學癥”如何治
隱形貧困人口
解讀“萬馬如龍出貴州”
十八大以來每年超千萬人脫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