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經驗與歷史記憶
——湟源文學述論

2021-12-31 20:24畢艷君
關鍵詞:昌耀青海文學

畢艷君

(青海社會科學院 青海西寧 810000)

唐代詩人柳中庸在《涼州曲》中“青海城頭空有月,黃沙磧里本無春”的詩句和杜甫在《 兵車行》中“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的詩句廣為流傳,影響深遠,致使這兩位并未真正到過青海的詩人用他們想象的青海景象長久地影響著青海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詩中將青海渲染成一片荒涼寂寞的黃沙野地,給人們勾勒了一幅粗礪的高原邊地景致,加上這塊高地在歷史上戰亂頻仍、政權更迭,以及中央政府與游牧民族對這塊土地拉鋸式的爭奪,使這片土地從最初的歷史向我們走來時,就有著“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與高遠。

事實上,青海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荒蠻之地?,F存的文獻記載和大量的考古發掘表明,早在遠古時期,勤勞、勇敢的青海先民就在這塊廣袤的高原大地上生息、勞作,并創造了青海燦爛的原始文化。循著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卡約文化等古老文化的足跡,我們都可以看到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青海,它在中華文明的發祥史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而作為與青海同命運共呼吸緊緊依附在青海這塊版圖上的湟源地區,自西漢之時被正式納入中央封建王朝的郡縣管理體系之后,歷經隋、唐、宋、元、明,至清朝道光年間設丹噶爾廳、正式成為獨立的建制區域和行政單位,并于1913年正式改為湟源縣以來,它與整個青海一同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時期,見證了這片土地從古至今的悠久歷史,并以自己的本土文化充盈和豐富著整個青海的文化。

每一片土地從歷史的深處向我們款款而來時,其深遠的歷史文化都在這片土地曾經的金戈鐵馬和刀光劍影中用文學的方式書寫著另一種歷史。從湟源的建制來看,湟源這一名稱的沿用歷史時間并不長,但這并不能抹去這片土地曾經有過的久遠歷史。拂去歷史的塵埃,翻開詩歌的篇章,我們依舊可以看見一個富有魅力的湟源從歷史深處向我們走來。湟源地處邊陲,歷史上文化較為落后,但其作為唐蕃古道與絲綢南路的要塞,作為素有“海藏咽喉”“茶馬商都”“小北京”等美譽的高原谷地,歷史上也有許多文人騷客留下了對其的吟唱。

由于歷史的原因,唐以前漫長的歷史時期里,描寫湟源的詩作難覓蹤跡。唐朝時著名的邊塞詩興起,那些履跡曾經印在青海的土地或是僅僅在想象中神游過青海的詩人,對青海奇異的邊地風光和戍邊將士艱苦卓絕的沙場征戰進行了大量描繪,留下了眾多有關這片神秘而遙遠地域的詩歌。作為青海的一部分,有了大量的詠青詩歌,自然也就留下了一些詠贊湟源的詩句。在被稱為中國詩歌發展空前絕后鼎盛一時的唐代,詩人佚名氏,這位唐朝詩人中留下詠青詩歌最多的一位,就留下了詠湟詩句。佚名氏幼年為僧,曾經在河西走廊的沙州一帶活動,安史之亂時期,被吐蕃拘捕押解翻過當金山口進入青海。此后,他的腳步走過了柴達木盆地的茫?;哪瓯?,最后到達河湟地區。行旅途中,面對青海的山川風物,感時傷懷,寫了大量有關青海自然景物的詩句借以抒懷。其中明確涉及到湟源的有《夜度赤嶺懷諸知己》和《晚次白水古戍見枯骨之作》,前面一首詩通過描寫赤嶺即今天的日月山來抒發思念遠在他鄉的知己之苦,發出了“回首望知己,思君心郁陶”①和“更憶綢繆者,何當慰我曹”②的感慨。后一首則是對夜晚住宿的白水軍古戍即今天的湟源縣藥水峽內見到的已經腐化的戰士白骨而發的感慨之作。詩中反映了安史之亂后青海東部荒涼蕭瑟的景象,發出了“漢家封壘徒千所,失守時更歷幾春”③的感嘆,充滿了愛國憂國的熾熱情愫,把個人的遭遇和國家的不幸聯系到一起,感時傷世,令人動容。

宋元兩代以后,一些內地的文人宦游青海,創作了一批反映青海自然風物和民俗民情的詩歌。如清代詩人楊揆從軍出征衛藏,途經青海,每到一地,憑吊懷古,抒發古今滄桑之慨,留下了許多令人回味的詩篇。這些詩大部分是古風,一改詩人在之前纖巧華麗的詩風,氣勢浩瀚磅礴,風格悲壯蒼涼,的確是清代詩壇上獨具特色的佳作。而其中有關湟源的兩首詩《夜宿東科爾寺》和《日月山》不僅有遣詞古雅、造句剛勁的東科爾寺深夜氛圍,又有浮想聯翩、秋風鐵馬色彩的日月山圖景,尤其是《夜宿東科爾寺》中詩句由動逐步寫到靜,靜中又強調戰馬長嘶,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有力地渲染描繪了寺的深夜氣氛。④東科爾寺故址在今湟源縣日月鄉境,是清代著名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寺院依隔板山麓而建,殿宇建筑莊嚴,規模宏大,門前修八座如意寶塔。寺領地極多,青海蒙旗各寺院都有所不及。清以來凡祭海會盟,王公貴族都會聚在這里,以寺為館驛。清朝和西藏地方政權間使臣來往,也都借宿寺內。⑤日月山位于青海湖東,湟源縣西南,是青海草原的門戶。西去是茫茫草原,廣袤壯闊,東來是漠漠良田,富饒美麗。傳說唐朝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經過赤嶺時,公主登上山頂,西眺東看,景色迥異,不禁思念家鄉,于是拿出唐太宗所贈象征中原的日月寶鏡,反復撫摸,但她繼而想起和親重任,于是便把日月寶鏡棄于地上,毅然西去。從此,赤嶺便被稱為日月山。東科爾寺、日月山作為湟源歷史上許多事件的發生地和與諸多事件有關的重要地在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因而,古今文人以詩歌詠之者較多。在當代,它們更是以其富有美麗動人的歷史故事和傳說成為旅游者向往的勝地,海內外游客絡繹不絕。

清仁宗嘉慶十三年(1808年)來西寧任辦事大臣的滿族詩人文孚,雖然在青海只呆了短暫的三年,但他也寫下了不少歌詠青海山川的詩篇,如《宿東科爾寺》:“夢醒招提境,煙嵐聚小樓。一峰寒受月,萬木夜生秋。薄酒難成醉,清笳易動愁。臥聽清梵靜,身世小浮鷗?!薄哆^日月山》:“邊門才八月,落木早驚秋。白草連天遠,黃河出塞流。原荒蹲健鶻,山暝下毛牛。已覺征衣冷,前途更上頭?!边@兩首詩都是他在前往青海湖祭海途中所作。除此之外,還有湟源人張兆圭的《丹噶爾八景》八首,封齊云的《雨霽》《秋日登樓》,來維禮的《秋日自丹噶爾赴西寧》等。到民國時期,又有羅家倫的《詠湟源古城》,陳希夷的《丹噶爾古城》《湟源公園》《四峽》《城隍廟》《扎藏寺》等詠湟詩歌,這些詩歌都從不同角度深情詠唱了湟源的地理山川,在懸崖峭壁、青山綠水中顯現了湟源的絕妙風景。如《雨霽》中對于夏日雨后湟源山鄉的美麗景色有這樣的描繪:“才聞宿雨已停零,霽景浮嵐上小亭?;顫娚焦馇НB翠,綿芊草色萬重青。溪添新水漲高岸,夕照歸鴉過遠汀。最愛南山佳氣好,群峰朗朗似圍屏?!薄肚锶盏菢恰分薪鑼η锶珍以吹娘L光景象的描述反映了作者由景思鄉的心情:“層樓高聳郁崔嵬,西望河源障塞開。鳥動歸心連野外,雁隨秋色度關來。千家山郭依嵐翠,昔日沙場辟草萊。惆望南滇懷故國,笛聲猶自傍人哀?!逼渲小扒Ъ疑焦缻勾?,昔日沙場辟草萊”就是反映當時湟源地區人口繁多和開辟農田情況的詩句。⑥

除了這些零星的詠湟之作外,當我們把審視的目光投向明清以前湟源本土的文人寫作時,就會有一種深深的遺憾和失望。因為就連唐蕃聯姻時公主遠嫁這樣的歷史經典也只能在傳說故事和民謠中見到,而真正意義上的文人創作的空白使這樣重要的歷史事件都難以在文人創作中覓到蹤跡。與同時期絢爛多姿的民間文學相比,文人寫作顯得黯然失色。究其原因, 無外乎《西寧府續志》中所說“土瘠而民貧,往時蓋戎馬之場,罕識文教”,顯然,教育的薄弱是根本原因。這種尚武輕文的風氣,在明代早期隨著大量內地居民的遷入,和明宣德三年中央政府在西寧設儒學、建文廟、開科取士政策的實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至清代,儒學教育已分布在東部青海的廣闊地區。⑦在清朝二百多年的歷史時期里,來青海擔任府、廳、縣各級領導職務的不少官員既能很好地治理地方,作出成績,又能賦詩作文,描繪青海山川風物,有些朝廷命官來青海祭?;蜓惨?,時間雖不長,但也留下了不少有特色的詠青詩歌。

清王朝為了籠絡知識分子,很重視儒學教育和科舉制度,客觀上使得青海地區的文化教育較前有了很大起色,進而產生了一批本地文化名人。他們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文學名人,但他們在文學領域的創作,也給寂靜已久的湟源文學增添了一些色彩,留下了許多值得吟誦的詩句。

青海歷史上有名的《丹噶爾廳志》的撰寫者楊治平先生,就是清同治五年(1866年)出生于湟源縣的本土學者,他雖然家境貧困但自幼被母親送去從師求學,取得邑廩生資格后設館授課。他的博覽群書、德才兼備和勤奮治學使他被知縣推薦給同知,兩度編撰《丹邑新志》和《丹噶爾廳志》。尤其是《丹噶爾廳志》,內容豐富,資料詳實,是湟源乃至青海一部寶貴的良志。楊治平先生除了編撰《丹噶爾廳志》,還嘔心瀝血,大量著書立說,從楊貢九先生保存的《楊治平先生遺著草目》看,還有《潛園筆記》《癡屏隨筆》等約二百萬字的著作,⑧“治亂循環無始終,丹津走后戍樓空??ら_西海述前代,地表東科擬古宮。萬里經商勤遠略,千夫尚武驗邊風。鐘靈毓秀英賢繼,大好山河似鏡中”,就是他熱愛祖國和家鄉的詠贊?!兜じ翣枏d志》藝文類中還收有王恩海 《詠科齋白牡丹》,董志儒《詠牡丹》 《詠碧桃》,闊普通武《祭?!すЪo》,封齊云《登北極山歸得》《留別》《七夕》等一些詩作。

1887年生于湟源的朱繡是近代青海政治家、文化名士。他不僅博學多才、通曉古今,而且胸懷大志,談吐不凡。曾致力于興辦教育、倡導新學,在擔任入藏特使之后,搜集和購買了許多英藏材料,作了不少調查考訂,編成了《西藏六十年大事記》一書,此書至今仍不失為研究近代帝國主義侵略西藏的重要參考文獻,在史學界享有很高的評價。同時,朱繡還寫下了《西藏紀行》 《拉薩風聞錄》等著作。朱繡一生著述甚多,但除少量刊行外,絕大部分毀于馬仲英屠湟源的劫火中。生長邊地小商人家庭中的朱繡,不依靠同教、同族、同鄉、裙帶及金錢關系,能于十年間青云直上,成為青海政界中重要人物,其才能天賦之高可以想見。他出使西藏之前,時人期望甚重,有人送詩云:“破碎山河不可收,何堪同室自為仇。憑君好借天湖水,一洗中原五族羞?!逼湫泄回撝赝?。及至被刺殺,西寧群眾編唱一首花兒道:“朱錦屏死在蓮花臺,周子揚作了個伴兒;國民軍謠言不上來,孽障死西寧的漢兒?!笨梢娖湓谇嗪H罕娭械耐藕偷匚?。⑨如今我們雖然難以看到其在文學上留下的精彩篇章,但我們也足以想見其扎實雄厚的文字功底與積極進步的思想。出生于1902年的石殿峰,也是湟源歷史上著名的文化人。他不僅興辦教育、為人師表,而且也撰寫了一些詩文、歌詞,他填寫的“五更詞”“牡丹到處香”等歌詞,配以原有的民歌曲調,在當時的西寧古城曾風靡一時。尤其是他填詞的四季歌,通過季節的更替,展示了大自然四季多彩的美妙盛景,歌詞優美,至今仍為經久不衰的傳唱佳作。他還在20世紀30年代主編文藝刊物“曙光”,后成為青海民國日報的文藝副刊。⑩解放前,石殿峰在湟源小學及西寧各中學教國文,培育的桃李遍布高原,解放前在西寧上過高中的大多是他的學生。民國時期青海小說寫作的代表人物逯登泰就認為石殿峰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中學老師。石殿峰酷愛文學和歌曲,在湟源小學任教時,從盲人藝人尤仙學習三弦,抗戰期間與王洛賓合作創作了不少歌曲,20世紀40年代初在麒麟公園參加了藝術研究會,并擔任《藝林》編輯。

1913年出生于湟源的魏英邦,這位獲得法學博士和文學博士雙學位的著名學者,于1934年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旅居國外17年,通達英、法、俄、日、德文,并曉藏文和梵文。1952年回國后,翻譯了大量的國外經典著作,并撰寫了有關民族、宗教、語言等方面的論文數十篇。其見解新穎,論述獨到,深為學術界關注和重視。他將《草原帝國》《俄羅斯文學史》《朝鮮漢文古籍錄》等大量的俄文著作和法文著作經典翻譯成中文,使其廣泛流傳,這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是一次巨大的貢獻。除翻譯作品外,他還著有《邊事論文集》和《解放前青海五十年大事記》。

歷史上的湟源開發較晚,反映在文學創作上,就是明以前幾乎沒有本土人士的創作(不包括民間口傳文學),這一漫長的歷史發展時期湟源的文學大多只能借一些外來之士的詠湟詩歌來表示它的存在。到了清代,才逐漸有了嚴格意義上的湟源文學創作的雛形,但這時期的創作也僅僅停留在部分或個體的一些抒懷之作上,文學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創作體系和繁榮的發展狀態。而其中能算得上的名人佳作也不多。這主要也就是一些文化名人零星的創作,這種局面一直保持到近代才有所改變,在諸多的文化名人當中,出現了能算得上是真正與文學結緣的人,即文壇奇才李作英和魏經邦。

李作英在20世紀30年代初便以詩文寫作聞名于省內,是青海新文學的拓荒者之一,有“青海的小李白”之稱。1934年11月12日,青?!稗O轔社”成立并發行刊物,他在《青海評論》上發表了《新文藝運動與青?!芬晃?,這位21歲的青年才俊在文中大聲疾呼,為新文藝在青海的發展鳴鑼開道,成為在青海較早推行新文學活動的作家。此后他還在《青海青年》發表了小說《劉邦的眼淚》,這篇情節取自元代雜劇《高祖還鄉》的作品,以當時暗含的諷今之意,曾在青海文壇引起一時轟動。李作英一生淡泊名利,不愿趨炎附勢,發表的詩文不少,但大部分已散失,目前可知的有寫于1964年的《八月十六日與舞陽、壽陽同飲湟水林畔》:“一句話一杯酒,引叫仇恨萬般有,不愁鬢發已成斑,兒女癡癡憐語久。孩兒成立女長成,未將明鏡惜星星,千年千日千杯酒,尚有鐘情一老翁。鐘情自古怕成癡,人世因緣總是疑,微笑拈花何須語,秋風瑟瑟雨絲絲?!薄兜蔚螠I》《有懷》《鷓鴣天》兩首(1961、1962)等詩詞,《西北的連環馬》《我的自述》等文章。

魏經邦是精通數國文字、譯著頗豐的學者魏英邦之弟,兄弟二人各有所長,但都在各自的領域享有盛名,尤其是以詩人身份出現的魏經邦,更是以不同于兄長的文采在湟源文學史上留下了青海詩星的美譽。江南詩翁何之碩每讀他的詩,總是贊嘆不已,說他的詩是“一氣呵成,手眼極高”“妙句絡繹”“扣人心弦”,推崇他為青海星風,并賦詩兩首相贈。甘肅省文史館館長以詩揚名于隴右,讀了他的詩后寫下了“有客高吟青海頭,一聲長笛又新秋。愛才水部夸星風,足洗年來萬斛愁”的贈詩。魏經邦的詩大多以歌詠家鄉山水為主,如《題湟源西石峽》:“淡煙細雨樹模糊,恰似米家水墨圖?!薄哆^衙門莊》:“迤儷風光一小莊,四山環碧水湯湯。叢林搖綠渾如浪,疊巘獻橫云意欲狂?!薄稏|峽紀游》:“酌酒芳茵上,坐花開瓊宴。高樹纓絡古,溪藤騰擲懸?!薄赌祥T峽紀游》:“瀲滟波光映,媚鬟漾幽姿?!魍爱?,菜花彌隴黃?!边@些詩句表現家鄉湟源秀麗迷人,極具風情,在優美的意境中讓人生出無限地向往。魏經邦的詩雖以歌詠家鄉山水為主,但又賦古詠今,景中有情,或敘或議,文采飛揚。如在《瞿壇寺紀游》中目睹眼前殘破景象,回想當年之雄偉壯觀時發出“國家重文物,有司職攸關”的感嘆?!队嗡畭{》中“……嘆息此畫隨飛煙,十年劫波毀瑰珍。我今來水峽,憶舊氣味親?!窂]杳然去,青山綠水新。湍流漱白石,仙花綴綠菌?!割檶④姌?,臨水傍翠鬟。游人無造意,夕陽送客還”,情景交融,渾然一體?!肚锶占o事》中更是在如今的氣象“雁聲秋色滿河湟,萬壑千山氣莽倉。九月風高催落葉,一年稼穡喜登場”中古今對比,寫下了“新詩欲頌貞觀治,蘺菊更為節日黃。星燦耀空渾不夜,笙歌處處古青唐”的詩句。魏經邦不僅能詩,且能為賦,如《賀新郎·游北山寺》:“北山煙雨,問幾多,墨客登臨吟騷?!蠢先デ閼?,故鄉山水,望里添新貌?!辈粌H詞作格律嚴整,聲韻嘹亮,而且遣詞質樸,意境深遠。

如劉曉林和趙成孝在《青海新文學史論》中所言,1949年以前的青海新文學創作只能說是荒原中的點點新綠,新中國建立后才開始由邊緣狀態逐漸進入新中國文學的版圖之中。湟源文學亦是如此。新中國成立后,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湟源文學才開始發展起來,逐步出現了一些業余作者。20世紀70年代以后逐漸增多。1982年,縣文化館編輯的《湟源文藝》油印本創刊后和讀者見面,小說、詩歌、散文、雜談、鄉土風情、民間故事、歌曲等欄目的設置,使刑秀玲的散文,任玉貴的游記、通訊、史話、雜文等逐漸被省報和一些文學藝術雜志所刊用。同時,出生于湟源的作家井石也開始以大量的河湟生活為原型創作長篇小說,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如今,由中共湟源縣委宣傳部主辦的文學刊物《日月》,正在稟承早期文藝家們摯愛文學、發展和繁榮本土文化的思想,大力培養文學新人,使湟源文學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象,涌現出了一大批文學愛好者和創作者。我們相信,未來的湟源文學必將走向繁榮。

任玉貴是一位熱愛家鄉的知識分子的典范,他生于湟源長于湟源的經歷使他對湟源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有著難以割舍的眷戀之情。他跋山涉水、田野調研,伏案筆耕、精心編著,將湟源雄渾壯麗的歷史畫卷清晰地展現在今人面前。撰著和編著了大量有關湟源歷史文化的書籍,并致力和奔走于湟源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同時,作為文學的一種表達,他寫了《詠湟十景》等一些詩歌和在大量楹聯,并著有《湟源日月風情》《湟源采珍》《西部漫行》《浪跡天涯》 《漫話明清老街》等著作近200萬字。其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于家鄉故土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自豪,更使其文章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刑秀玲作為湟源文學發展史尤其是當代文學發展史上的一位女性,以其敏感細膩之心寫出了一篇篇感情真摯很富渲染力的散文佳作。著有散文集《情系高原》,她的散文文字細膩,情深意切。如《山趣》《鄉愁萬緒》等。

而湟源文學的真正崛起與發展,應該算是描寫河湟鄉土的作家井石以鮮明的地域性為特色的長篇小說的先后問世和將湟源作為第二故鄉的詩人昌耀,以西部冷峻雄渾的面孔,發掘生命深層意蘊的西部詩歌在中國詩壇上地位的確立。

在20世紀80年代“河湟文學”倡導之前,青海文壇上已然有鮑義志、軒錫明、韓玉成等人的創作讓彌漫著花兒或優美或高亢旋律的河湟沿岸的谷地、山野、農家院落,與那些膚色黝黑、淳樸憨厚的農人形神兼備地出現在文學的風俗畫卷之中。而土生土長的湟源作家井石,更是以“講述湟水谷地人民苦難史的能手”身份,在他的大量小說和散文中對河湟谷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進行了酣暢淋漓的書寫。

出生于1953年的井石,1979年開始小說創作。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集《湟水謠》,長篇小說《麻尼臺》《金夢劫》,短篇小說集《山凹農家》,以及散文集《花海采風錄》和《煮字坊筆記》等。井石曾獲1991年度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頒發的莊重文文學獎,是青海河湟文學流派的倡導者和拓荒者之一,其作品洋溢著濃郁的高原農家氣息。他的作品都以歷史悠久、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河湟大地為背景,為廣大讀者描繪出了一幅幅地方特色鮮明的多姿多彩的農村風情畫,作品充溢著濃郁的高原鄉土氣息。青海河湟地區的自然、人文風貌和農家生活是井石取之不竭的寫作資源,也是他靈感的觸媒,作為這塊土地的子弟,他自覺地向讀者展示著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絢麗多彩的河湟風情圖畫。他時常在作品中引入遍唱在河湟大地上的花兒,把只有河湟土著才能真正會意其中隱喻意味的俚詞俗語、插科打諢糅進敘述語言,構成了清新自然、幽默風趣、泥土氣息濃郁的藝術風格。他的成熟之處在于能夠超越情感取向的規定,對故土的熱愛和對親情的眷戀并未遮蔽作家的理性精神,而是堅守現代立場審視鄉土傳統因襲下那些殘缺的人生,在民俗風情的描寫中滲透著濃重的憂患意識和歷史滄桑感。對于熟悉這片土地的人和想熟悉這片土地的人來說,他的作品無疑是最好的一種詮釋。

作為“詩人中的詩人”,昌耀對于當代中國詩歌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出生于1936年的他,14歲就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17歲在朝鮮戰場負傷后轉入河北省榮軍學校讀書,其間就發表處女作《人橋》。1955年志愿到大西北參加建設。1957年因為詩作《林中試笛》被錯劃為右派,顛沛流離于青海牧區,受不公正待遇長達22年之久。

但是,遭遇不幸的昌耀從未放棄自己對詩歌的摯愛,創作了大量為人傳誦的詩作。著有詩集《昌耀抒情詩集》《命運之書》《昌耀的詩》《昌耀詩文總集》等。昌耀大半生居于青海,役于青海,盡管精神和肉體受到嚴重的戕害,但卻使他獲得了對世界獨特的感悟,把詩作為自己生命的最高形式來真誠地追求。昌耀不僅以他的創造力,介入當今世界的精神氛圍,呈現、影響乃至促成了本土的精神自覺,而且整合了藝術最高的審美追求即至真、至善、至美。在他遭難荒原后,感到了生命的沉重與感傷,開始用詩的形式,以殉道者的姿態去追求人格的尊嚴,尋求精神的慰藉?!拔母铩苯Y束后,重返詩壇的昌耀將個人的痛苦、歡樂、憂患融進了對社會歷史發展的思索之中,自覺承擔藝術的“啟示價值”,積極介入到當今的話語實踐中來完成向善的追求。昌耀在20世紀90年代感到了時代的陣痛,對新詩自身的發展以及詩壇的現狀表現出強烈的憂患意識,促成了他在更高的層次上改造和完善自己的文化心理結構,探求一種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博大胸襟與文化價值。昌耀十分重視詩美,不僅以自身無限的可能性構筑詩歌完美的形式,而且以絕對的姿態,表征了詩人獨具的天性和生命的體驗,驗證了他一開始就是確立了自己話語立場的詩人。

昌耀人生中蒙難的這段不平凡經歷,使他將與自己生命有過不解之緣的第二故鄉的哈拉庫圖作為了自己筆下的寫意,《哈拉庫圖》成為他的代表作。湟源曾經是昌耀先生的第二故鄉,日月藏族鄉下若藥村,就是昌耀先生失意人生得到轉折的地方,也是他建立家庭、生兒育女的地方。他自己也認為這里就是他的老家,早在海南藏族自治州新哲農場“勞動改造”時,每年的探親假都是在下若藥村的干爹楊公保家度過的?;蛟S,昌耀先生曾經就站在這里,用詩人銳利的目光靜靜地凝視過在白晝和黑夜的時光中輪回交替的哈拉庫圖,凝視過在早晨和傍晚溫柔的陽光下袒露沐浴的哈拉庫圖,也凝視過在風雨和雷電中依然昂首挺立的哈拉庫圖——于是,我們在他的詩中,看到了古城堡曾經的滄桑,也看到了作為詩人的昌耀對于生命的體認。如:“城堡,宿命永恒不變的感傷主題/光榮的面具已隨武士的吶喊西沉/如同蜂蠟般眩目,而終軟化,粉塵一般流失——”“——時間啊,令人困惑的魔道/我覺得兒時的一天漫長如綿綿幾個世紀/我覺得成人的暮秋似一次未盡快意的聚飲/我仿佛覺得遙遠的一切尚在昨日/而生命脆薄本在轉瞬即逝/我每攀登一級山梯都要重歷一次失落?!?/p>

詩評家燎原先生在《高地上的奴隸與圣者》一文中對昌耀的長詩《哈拉庫圖》有著精彩的解讀,他認為“城堡,宿命永恒不變的感傷主題”,這是全詩的主體基調。而宿命與感傷,則是在詩人追思的寂寞和哈拉庫圖人鈍頑、超然而又帶有現世喜樂色彩的生存中展開的。一方面是破敗的城堡如同滯留在土丘荒草中神龍皺縮的蛻皮;他們當年挖掘的盤山水渠,因從來不曾走水形如不曾生育的老處女;村頭一溜靠墻根曬太陽的老人恍若將永遠滯留于夕陽的余燼;那位烏黑油亮的辮發如同一部解開之纜索的哈拉庫圖村昔日的美人,在走向婚寢的若干年后丈夫與兩個兒子相繼病殘,她自己則常犯癲癇而咬碎舌尖。美麗的容顏如春日的花圃頃刻凋敝——“一切都是這樣的寂寞啊——這樣的寂寞啊寂寞啊”!而另一方面,早在古遠的年代,哈拉庫圖人的祖先在此卜居扎帳時,就曾據《易經·天地定位》之章而風水羅盤以擇址,簡板木魚而娛神;此后更有駐牧山頭的婦人不忘時常聚九宵牛乳以禮佛;就是在現今,他此行所居之家的主人依然不肯用玻璃換掉其小木屋的老式雕花窗欞,體現著對于美的精敏的鑒賞力;而山鄉那一歌者嘴前的陶塤,又在兀自哇哇地吹奏著一個哈拉庫圖人稱做“憨墩墩”的人物?!鞍?,歌人,那憨墩墩的她哩為何喚作憨墩墩哩/你回答說那是誰也說不清道不明的事哩/憨墩墩嘛至于憨墩墩嘛——那意思深著——/憨墩墩那意思深著——深著——深著——”這一地道的青海民間方言和口語習慣性語句表達方式的引入,在曲盡其妙地傳達了青海山鄉村民的心靈智能情態時,使人驚詫于昌耀的筆力?!豆瓗靾D》為灰色生存中尋求突圍的昌耀提供了一次最浩瀚的釋放。其構型上肉質的飽滿和致密,使之在一百多行的詩句里呈示著長篇小說那種宏大的品質。無論從本土生命經驗的意識呈示和作品的內在品屬上說,它都與南美高地上的那部《百年孤獨》構成了一種隱約的對立。而昌耀在敘事的推進中那不時隨口說出、密布全篇的箴言性語句,諸如:“記憶的負重先天深沉/人類與任何動物無別而習于趨利避害/而遵循快樂原則”;“沒有一個歷盡滄桑者不曾有落寂的挫折感/沒有一個倒斃的猛士不是頃刻萎縮形同侏儒”等等,則如同靈魂燃燒中結化的舍利子,是一種耗盡生命的終極體認。

如今,在人們越來越關注文化發掘與發展的時代,作為昌耀先生生活過的第二故鄉湟源,當仁不讓地建起了昌耀先生紀念館。政府對于昌耀先生的生平和家庭人員極為關心,縣上先后多次邀請省內外著名詩人、學者以及先生的親朋好友實地考察,在充分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后,“昌耀紀念館”在誕生他的代表作——《哈拉庫圖》的地方湟源建成了。這無疑是哈拉庫圖古城乃至湟源人民的驕傲,同時,也是無數詩人和敬仰詩的人們對這位將身心與這片土地緊緊相融并賦予其生命的偉大詩人表達的長久的崇敬與懷念。

現代民族國家文學發展的歷史是由這個民族共同體中各個區域的文學創作者共同書寫的。而一個地域文學的發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相應歷史時期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地理因素、思維與文化模式等方面的影響和制約。湟源作為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結合部,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的融合之地,中原漢地、藏傳佛教及伊斯蘭文化交匯之地,其地緣文化形態所呈現出的奇異瑰麗風貌在整個文學中表現出獨特的文化價值。因此,在其經歷了從最初的空白到艱難的蹣跚學步,再到今天被人們稱為文藝發展的最好時期,湟源文學也正努力營造著自身獨特的品格,其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吸納兼容即開放性、本土特色即地域性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多元性,正使湟源文學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參與到青海新文學的整體建構中,并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注釋:

①②③④⑤⑥趙宗福選注.歷代詠青詩選[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37、42、43、164、164、259~260.

⑨趙宗福.青海歷史人物傳[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297~301.

猜你喜歡
昌耀青海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昌耀,他配得上他所受的苦難
——懷念昌耀
大美青海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青海:暢享冰清世界新“年味”
卷首語
仁者
詩緣情與詩言志的綜合治療——昌耀《內陸高迥》詩療解讀(下)
青海行七首(錄二)
我與文學三十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