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標與腫瘤惡性程度的相關性

2022-01-08 06:54王梅玉姬宏莉閆春梅
罕少疾病雜志 2022年1期
關鍵詞:二聚體肺癌腫瘤

王 梅 王梅玉 姬宏莉 閆春梅

1.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八醫院血液腫瘤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2.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八醫院老年病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肺癌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而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常見的肺癌病理類型之一,約占全部肺癌的80%,其5年生存率低于15%,約有50%的NSCLC患者確診已經是局部晚期或遠處轉移,可見該病已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2]。既往研究發現,惡性腫瘤患者血液多處于高凝狀態,尤其是肺癌患者存在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的風險[3-4]。同時有學者發現,凝血功能紊亂與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存在密切關聯,而腫瘤細胞能夠通過促進促凝活性物質釋放,造成凝血功能指標出現異常,導致機體處于高凝狀態[5]。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NSCLC患者凝血功能指標與TNM分期的關系,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26例NSCLC患者為NSCLC組,其中男74例,女52例,年齡48~82歲,平均年齡(64.52±11.51)歲;鱗癌47例,腺癌69例,其他10例。

納入標準:符合NSCLC診斷標準,經病理活檢確診;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嚴重血液系統疾病者;近段時間服用過抗凝藥物。根據國際抗癌聯盟2017年的TNM分期標準分為Ⅰ期22例,Ⅱ期43例,Ⅲ期38例,Ⅳ期23例。同時選取我院體檢合格的80名健康體檢者為健康對照組,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齡36~72歲,平均年齡(58.19±12.67)歲。

1.2 方法收集所有患者凝血功能指標,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體。操作方法:使用SYSMEX-CS5100血凝分析儀和全自動血液分析儀SYSMEX-XE—2100(日本希森美康公司)。

1.3 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或率表示,用χ2檢驗。相關性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NSCLC組與健康對照組凝血功能指標水平比較NSCLC組與健康對照組PT、TT、APTT水平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NSCLC組FIB、D-二聚體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NSCLC組與健康對照組凝血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表1 NSCLC組與健康對照組凝血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2.2 NSCLC組不同TNM分期凝血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CLC組不同TNM分期PT、TT、APTT水平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NSCLC組Ⅲ期、Ⅳ期的FIB、D-二聚體水平高于NSCLC組Ⅰ期、Ⅱ期組(P<0.05),見表2。

表2 NSCLC組不同TNM分期凝血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表2 NSCLC組不同TNM分期凝血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2.3 NSCLC 患者凝血功能與TNM 分期的相關性分析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NSCLC患者FIB、D-二聚體水平與TNM分期呈正相關(r=0.254、0.361,P<0.05)。

2.4 預后結果臨床上肺癌病人給予抗腫瘤治療有效后,復查血凝逐漸下降甚至正常。

3 討論

近年來肺癌發病率不斷增加,NSCLC占到全部肺癌的80%~85%,已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6]。而轉移是影響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發現凝血和纖溶系統激活與惡性腫瘤患者的侵襲、轉移及惡化存在密切關聯,NSCLC患者同樣存在并發凝血功能異常的風險,而當機體處于高凝狀態時,不但會增加NSCLC患者形成動靜脈血栓的風險,還會促進腫瘤細胞的轉移和浸潤[7-8]。同時有文獻報道指出,中晚期肺癌患者發生深靜脈血栓的概率明顯高于早期肺癌,而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與肺癌患者的TNM分期存在密切關聯[9]。因此探討NSCLC患者凝血功能指標與TNM分期的關系對改善預后、治療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通過比較NSCLC組與健康對照組凝血功能指標水平,發現NSCLC組FIB、D-二聚體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提示NSCLC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異常,這與楊桂學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D-二聚體是反映纖溶系統亢進及高凝狀態的指標之一,FIB是由肝臟產生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質,是反映凝血系統的重要指標之一[11]。既往研究表明,FIB、D-二聚體與惡性腫瘤的進展、轉移存在密切關聯,是反映惡性腫瘤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12]。本研究中,NSCLC組Ⅲ期、Ⅳ期FIB、D-二聚體水平高于NSCLC組Ⅰ期、Ⅱ期組,且NSCLC患者FIB、D-二聚體水平與TNM分期呈正相關,提示NSCLC患者TNM分期越晚,凝血功能障礙越嚴重,分析原因可能是FIB作為一種急性期反應凝血蛋白,是促進血栓形成的重要凝血因子,有研究發現FIB可促進腫瘤細胞與血小板之間的粘附力,進而使得腫瘤細胞逃脫機體的免疫監視,促進腫瘤出現惡化轉移,同時血小板可通過與前列素結合作用于血管,進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周圍組織血管分布,影響組織血管,進而促進腫瘤進展,影響患者預后效果,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威脅[13-14]。

綜上所述,NSCLC患者FIB、D-二聚體水平明顯高于正常機體水平,凝血功能障礙程度與TNM分期呈正相關,有助于評估患者預后。但對于NSCLC患者凝血功能指標與臨床病理特征之間的相關性尚無明確定論,有待進一步探討,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指導性意義。

猜你喜歡
二聚體肺癌腫瘤
氬氦刀冷凍治療肺癌80例的臨床觀察
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對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的診斷和預后價值
D-二聚體檢測的臨床意義解讀
長鏈非編碼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達
孕產婦分娩前后D-二聚體變化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
VIDAS 30熒光分析儀檢測血漿D-二聚體的性能驗證
致命腫瘤忽然消失
滾蛋吧!腫瘤君
“餓死”腫瘤的納米機器人
近親得肺癌自己早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