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對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復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狀況的影響

2022-01-08 06:54
罕少疾病雜志 2022年1期
關鍵詞:肩袖關節鏡肩關節

金 玥

天津市天津醫院運動損傷與關節鏡二病區 (天津 300211)

肩袖對維持肩關節的穩定和肩關節活動有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居民肩袖損傷的發病率呈逐年攀升的態勢。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復術具備了創傷小、并發癥少等優點[1]。肩袖損傷修復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狀況與術后康復護理有著直接的關系,提高術后康復護理的質量有利于患者肩關節功能的恢復,但是目前臨床上常規術后護理手段療效欠佳。因此本研究旨在對比兩組護理前后ASES評分、UCLA肩關節評分、前屈ROM以及體側外旋ROM,同時隨訪患者術后6個月的F-36健康得分,分析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對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復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狀況的影響,為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臨床運用提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復術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肩袖損傷診斷標準,接受本次研究治療方案;患者及家屬知曉治療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試驗組患者給予術后常規護理,用藥、飲食指導,同時協助患者選取適當體位促進創口愈合,傳授病人基本的術后康復知識及鍛煉技巧,預防并發癥。

觀察組患者給予加速康復外科護理:(1)術前康復教育:由護士長及高年資護師向病人傳達肩袖損傷治療、康復等基本知識,讓患者對于可能發生的疼痛、康復鍛煉以及并發癥的出現有著一定的認識。(2)心理護理:主管護師需對患者進行術后心理方面的護理,及時觀察患者的情緒,并進行心理上的疏導工作,避免患者失去對抗疾病、對抗疼痛的信心。(3)術后康復鍛煉:首先確定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具體內容,并將其制作成畫冊,配圖鮮明并標明鍛煉動作要點,由主管護師向患者以及家屬傳授動作要領,具體訓練時間為5~10min/次,頻率3~4次/d,患者每次運動需在專項小組成員指導監督下完成。不同于常規的術后康復護理,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更加注重階段性、細節性以及整體性。第一階段為術后6周內,術后第一周即可進行握拳、腕肘關節屈伸等鍛煉,鍛煉時保持動作柔和、緩慢,術后2~6周可進行聳肩抗阻力鍛煉等,每次訓練完冰敷30min,前6周鍛煉均應屬于保護性鍛煉。第二階段術后6周~12周,指導患者逐漸加大訓練的強度以及幅度,注重肩關節周圍肌肉的訓練,方法包括肩關節的旋轉、上舉、外展訓練等,同時鼓勵患者參與到正常的生活中,如洗臉刷牙、吃飯、洗澡等。第三階段為術后3~6個月,進一步加大肩關節強度,盡可能使肩關節進行不同方向的大幅度活動,逐漸恢復到正常肩關節活動范圍,主管護師通過電話隨訪等方式持續關注患者的術后康復,并能夠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訓練動作。

1.3 觀察指標(1)ASES評分,總分為100分,包括疼痛以及生活兩個評分標準,得分越高代表肩關節功能越趨正常;(2)UCLA肩關節評分,共5項評分標準,總分為35分,得分越高代表肩關節功能越趨正常;(3)前屈ROM、體側外旋ROM;(4)SF-36健康得分共8項,每項均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越趨近于健康。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6.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t檢驗、(±s)檢驗標準,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ASES評分、UCLA評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兩項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342,P=0.567)。兩組患者護理后ASES評分、UCLA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對照組患者兩項評分均高于試驗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ASES評分、UCLA評分比較

2.2 兩組患者前屈ROM、體側外旋ROM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兩項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896,P=0.583),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護理后前屈ROM、體側外旋ROM均高于護理前,且對照組患者兩項均高于試驗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前屈ROM、體側外旋ROM比較

2.3 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的SF-36健康得分比較對照組患者術后6個月F-36健康分各項均高于試驗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的SF-36健康得分比較

3 討論

肩袖損傷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其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目前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復術已成為主要的治療方式,效果良好,但患者大多需要長達半年至一年的術后康復時間。因此術后護理對于關節鏡下肩袖損傷患者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影響巨大,常規的術后康復護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目前的臨床需求,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正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2]。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是在原有的護理基礎上增加了心理疏導、術后階段性護理、細節護理以及長期隨訪護理等模式,可有效減緩患者術后疼痛評級,提高患者的康復信心,更好地促進患者肩關節功能的恢復[3]。有研究表明,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可有效減輕肩袖損傷患者術后肩部的炎癥反應,促進患者肩關節局部組織的愈合,減少瘢痕組織增生。同時,相較于傳統護理模式而言,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還可以明顯減輕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原因在于其可改善患者術部的供血功能,加速受傷組織的修復[4]。目前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正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護理上,并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可以有效促進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復術后患者的肩關節功能恢復,遠期療效較好,應用價值高,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作進一步推廣。

猜你喜歡
肩袖關節鏡肩關節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鏡治療:不是良好的治療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中醫輔助對退行性骨關節病關節鏡術后康復的治療效果
肩袖肌群訓練聯合電針對肩袖損傷的療效
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后聯合針灸治療肩袖撕裂的效果分析
關節鏡微創技術治療膝關節骨創傷的臨床效果觀察
肩關節習慣性脫位怎么辦?
肩關節為何這么 容易脫位?
如何預防習慣性肩關節脫位?
肩袖損傷是什么病
網球運動員肩袖損傷的生物力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