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環境下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022-01-15 22:53朱永健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音樂課堂小學教學網絡環境

朱永健

摘要:當前互聯網已經逐漸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教育教學的整體環境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樣的網絡環境下,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更關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教師可以利用數字教學資源、社交媒體等等來實現音樂課堂的創新,培養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并且實現課堂內外教學活動的創新設計,從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網絡環境,小學教學,音樂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得到了廣泛關注,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音樂教師共同面臨的任務。而利用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進行創新則是一個全新的、有效的方向。

一、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個人參與學習活動最為強大的內在驅動力,尤其是在素質拓展的課堂上,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更為關鍵。所以在小學的音樂課堂上,教師需要先針對性地提高小學生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的興趣。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引起教師注意的是,這一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網絡教學資源并不僅僅是音樂作品相關的資源,還在于與音樂相關的課程、文檔等等。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上借助于網絡上的教學資源開展教學練一體的模式,兼顧音樂課堂的趣味性和教學性。從而在充分激發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保證音樂課堂的專業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的“小紅帽”歌唱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先利用網絡上小紅帽的音頻或者視頻動畫故事作為音樂課堂的導入,通過動畫的方式初步激發小學生對于這首歌曲的了解和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在網絡上選擇這一主題相關的微課教學視頻,對歌曲的演唱技巧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簡單的樂理知識進行講解。一般來說,網絡上的微課教學視頻往往是由國內外優秀的教師制作完成,而微課本身就具備短小精悍、引人入勝的特點。所以利用微課視頻開展基礎性的歌唱教學能夠更具趣味性,同時也能夠避免教師本身受能力限制而產生的教學錯誤。最后,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上的跟唱評價軟件讓小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歌唱練習。通過軟件中多人比拼的競賽方式來提高小學生完成練習的積極性,也能夠提高小學生對于歌唱練習的興趣。因此,網絡環境下小學開展音樂課堂教學,教師要先充分利用網絡上的教學資源,培養小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

二、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活動形式

對于音樂教學課堂而言,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任務需要配合不同的教學活動形式才能夠充分發揮其效果。一般來說,小學的音樂課堂主要涉及到唱歌、音樂作品欣賞、集體舞、音樂劇、情景劇等不同的內容,需要小學生參與歌曲的演唱、音樂作品的鑒賞、簡單的集體舞蹈表演等等不同形式的活動。相比于傳統的課堂教學,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與音樂課堂的緊密結合為這些活動形式的創新創造了條件。例如,在進行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的音樂情景劇“森林的故事”的表演時,除了小學生本身通聲音模仿、歌曲演唱等分別扮演森林中不同的角色,完成整個情景劇的表演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情景劇環境的創設,為小學生創造出可以身臨其境的森林音樂會現場。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小學生參與完成“森林的故事”為主題的創意情景劇。利用網絡上的變聲軟件或者是簡單的音樂制作軟件,引導小學生對自己的聲音表演進行簡單加工,使其體現出其他的特色,代表更具創意的角色,從而創造出全新的屬于森林的聲音的故事。這種利用信息技術來創新課堂活動形式的思路與手段,不僅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更能夠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活動的教學效果,使得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水平得以提升。

三、利用社交媒體開展課后音樂活動

從教學的時間地點角度來說,小學音樂教學的局限性還體現在大部分教師將教學的重點完全放在課堂,忽視課下音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在過去的小學音樂教學中,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等各方面對于音樂教學的輕視,認為只憑借課堂上的教學時間足夠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和要求;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受到個人家庭條件、教育教學環境、技術手段等的限制,小學生在脫離音樂課堂的環境后,很難具備完成音樂活動的條件,即便教師安排了課外的活動任務,也收效甚微。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以及教育的改革,無論是內在的態度認知問題還是外在的環境條件問題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尤其是網絡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結合,使得開展有效的課外音樂活動成為了可能。

在教師設計音樂活動的設計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社交媒體避開時間地點對于課外音樂活動的限制。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社交媒體為小學生提供了課下即時交流的條件。教師可以借此設計線上的合唱練習、視頻的律動接力游戲等等作為課外的音樂活動,引導小學生利用社交媒體自主完成課后的拓展活動任務。其次,教師還需要在設計活動的形式與具體活動過程時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興趣偏好與能力。課外活動的主體是小學生。在這種自主性較強的活動中,小學生本人的參與度、專注度等對于最終的結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要保證小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相關活動,并且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以及簡單的外界幫助完成任務,才能夠使這樣的課外活動發揮其應有的教育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可以在了解小學生與音樂相關喜好的基礎上,將其中一些元素滲透到活動中,并且采用游戲、表演等小學生更為喜愛,且能夠勝任的形式,以此來保證小學課外音樂活動能夠真正起到鞏固課堂中樂理知識,培養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提高小學生音樂素養等積極的作用。

結語: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作為教育改革一個重要的方向,能夠提升小學生審美觀念,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音樂的創新有利于更好地適應新的教學環境,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進而使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音樂鑒賞、表演等能力得到強化。

參考文獻

[1] 趙丹萍. 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五大策略[J]. 學周刊:上旬, 2016(4):2.

[2] 李翡, 劉玉.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 新課程(上), 2017(2).

猜你喜歡
音樂課堂小學教學網絡環境
小學音樂課堂中音舞結合教學措施的分析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淺論小學課堂激勵性評價遵循的原則
適應性教材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實用性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