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漢語言中的審美教育實施

2022-01-15 22:53劉娜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漢語言高校學生文學

劉娜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精神追求也隨之提升,尤其是審美需求不斷增加。漢語言文學是華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多彩的審美元素,對于提升人們的審美意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擇取漢語言文學為例,在概述審美教育的基礎上,分析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1、審美教育的內涵

審美教育主要是指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而審美能力則是對審美感受能力、鑒賞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等相關能力的總稱。其中審美感受能力是開展其他能力的重要基礎,是整個審美過程的出發點,作為審美教育的最基本內容,審美感受能力主要是指對審美主體的感官美感獲得方式和方法進行培養的教評價的能力,辨別能力則是審美教育的重要和關鍵環節。想象能力是指通過對將外部感知的“美”與自身的知識、能力、經驗等要素結合起來產生的精神美感受。審美創造能力則是在以上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實踐創造和創新的“美”,審美創造能力是審美能力的最高層次,同時也是審美教育最終要達到的目的。

2、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審美情感相對不足

當前我國多數學生的審美情感都比較既乏,對漢語言文學的審美內涵缺乏深入的認知與理解。

(二)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目前,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依然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如“灌輸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

(三)教學內容不夠豐富

目前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內容仍以教師的個人選擇與意見為主,加之部分教師的與時俱進意識較為薄弱,導致諸多漢語言文學作品的選擇存在擇取方向單一的現象。

3、漢語言文學教學開展審美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針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特點以及審美教育的要求,在新的發展時期,為了提高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的效果和質量,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開展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活動。

3.1充分挖掘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素材

在漢民族語言文學學科教學中需要開展現代審美文學教育,最首要的就是教師要對整個漢語言經典文學學科教學過程中的現代審美文化教育教學素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和綜合分析。這一點既是我們開展現代審美文學教育的重要理論基礎和基本條件,也是確保審美文學教育工作能夠成功順利開展的重要技術前提。首先,漢語言經典文學相關學科本身本來就是一種”美”,漢語言經典文學學科是我國的傳統美學文化的一大精髓,收納了大量的民族經典美學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民族人文文化情感作為教育教學素材,教師一定要積極引導廣大學生對整個漢語言經典文學相關學科審美教育的教學本質、特點、特點、內涵和教學目的等內容進行充分的知識認知,讓廣大學生對整個漢語言經典文學學科教學過程有正確的價值認識。

其次,在掌握漢語言基礎文學書寫教學內容上來說,教師還需要在書寫教學內容過程中積極引導廣大學生對作者課文內容進行各種全方位的閱讀賞析,分析、掌握課文作者在書寫課文中所需要應用的各種創作手法藝術性和手法,拆分、認知作者文章的哲學邏輯性和結構,了解到和體會課文作者自己通過文章字詞、結構等所傳遞表達出來的哲學思想和表達情感,這些都非常需要培養學師和學生的綜合審美閱讀能力,引領引導學生對作者文章的各種形式美、表現美、意境美和表達情感美元素進行深入體會和綜合學習。

3.2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針對廣大高校學生對其中有關關于漢語言學的各種文學文化美育藝術學習性和興趣系統認同度不高的實際存在問題,教師也非常需要在其中有關關于漢語言學的各種文學文化美育藝術教學系統發展研究過程中積極探索采取措施對廣大高校學生的各種探究學習性和藝術興趣系統培養能力進行系統性的培養,通過各種學習性和興趣系統培養可以推動廣大高校學生更好地深入學習參與到并接受到其中有關關于漢語言文的文學審美和新文學藝術教育當中。新課程教學階段時期的廣大高校學生的各種學習興趣獨立性、自主性很強,并且其在學習上的視野相對比較開闊,新文學中的事物和有關新文學基礎知識的實際綜合運用接受力和運用掌握能力也較強。對很多實際性的知識點和問題同樣具有強烈的各種探究性與學習性和興趣欲望,教師也非常需要緊密的各種探究學習性的興趣和對探究性和興趣欲望同時培養進行系統心理上的刺激,引導廣大高校學生對其中有關關于漢語言文的審美和新文學的"美"知識問題同時進行系統認識分析和深入學習探究。。

3.3創新和改革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的方式方法

創新和深化改革當前漢語言語字文學學科審美藝術教育的教學方式及其方法主要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提出采取措施。

第一,要對中小學生接受漢語言拼音文學教育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課程時間安排問題進行更加準確科學合理的上課時間規劃安排。在制定教學計劃課時安排時間規劃設計課程安排制度方面,要適當地減少安排部分加大中小學生接受審美思想品德教育的課程安排教學時間,改進過分過于重視過度注重中小學生基礎知識點課文閱讀能力記憶、古詩詞課文閱讀知識講解的學生傳統教學做法,將大量的中小學生接受審美品德教育教學內容充分挖掘加入、融合一并運用開放到中小學生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審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引導學生觀察美、欣賞美、感受美、評鑒美、想象美。

第二,增強對那些學生們高校網絡課程的網上學習監管管理力度,堅決反對抵制在網上學習期間可能出現的任何一種偏離學習主題內容的網絡資源運用。許多高校網絡學習使用過程中,因為少了許多時間限制,致使許多高校學生往往容易將所有注意力完全集中地放到自己更為感興趣的網絡資源上,而直接分散了注意力,造成本末倒置。所以,一定要做好對那些學生們教學網絡課程資源運用學習的網上監督管理力度,確保俄語網絡的學習有效性。

第三,教師認為應該徹底改變學生們急于求成的學習心態,讓學生們逐漸開始學習知識。這主要是因為在我們學習過程中,由于網絡上的學習資源十分豐富多彩,所以在整個人的學習俄語過程中,學生們即使面對不是所熟悉的網絡學習資源,往往都不會有一種急于求成的學習心態,反倒這樣會容易讓學生消化不良,無法快速達到他們預期的進行理想學習。所以,針對這種學習心態,小學教師們對其進行了劃分為兩階段學習。也就是說需要輔助俄語學生們逐步建立自己的學習知識階段性目標任務與學習目標,從而可以有一定計劃地開始進行學習,做到知識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加大增加我們學習的知識難度。而在逐步整理消化這些網絡資源,增強教師學習的自信心之后,再開始進行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

4總結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是一門需要深度鉆研的歷史悠久的課程。其在當前高校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為了提高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應該落實審美教學,以此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并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生的人文修養以及專業素養。通過了解當前高校漢語言文學的發展現狀可以發現,當前教學工作者還未充分認識審美教學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高校教學工作者應通過加強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可以更深度地領悟文學作品的魅力,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審美因素的發掘,提升學生的藝術境界,繼而幫助學生培養積極向上的心態以及正確的審美思想,通過培養審美情感并加強社會實踐,使學生擁有更高的文學素養以及人文素質,將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當今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清華.網絡環境下高校漢語言文學的傳播研究《漢語言與文學》.新聞戰線,2017(16):87-92.

[2]譚翠,賀生,曾學燕,等,以國際護士執業能力為導向的五年一貫制高職涉外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16(2):194-199

[3]蔡薇.試論網絡資源在俄語教學中的應用門.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6):96-97.

猜你喜歡
漢語言高校學生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國家級一流專業 漢語言文學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簡介
來華漢語言預科生學習焦慮考察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試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必要性及策略
我與文學三十年
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