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圍網種植培養大班幼兒的勞動習慣

2022-01-15 23:13黃夢玨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勞動教育幼兒園孩子

黃夢玨

摘要:素質教育的落實與發展,對各學段的教師皆提出了更高標準的教育要求,教師們不僅需要高質量、高效率地傳授受教育者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還要注重其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成長。但對于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來說,傳統的教育方法難以起到實質性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落實勞動教育時,則可以依托圍網種植的途徑,讓孩子們以親身勞作的方式進行學習與實踐,并在這一環節當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勞動意識與勞動習慣。

關鍵詞:幼兒園;孩子;勞動教育;勞動習慣;圍網種植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勞動是最能夠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品德的形式之一,培養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塑造正確的思維意識,還可以樹立幼兒吃苦耐勞、勇挑重擔以及腳踏實地等優秀品質。圍網種植這一途徑主要是指教師“開辟”園區,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勞動耕作的區域,以實地操作的形式輔助勞動教育,從而提升幼兒園勞動教育的有效性與實效性。以下,結合多年實際教學經驗,簡要對依托圍網種植培養大班幼兒勞動習慣展開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取用。

一、幼兒參加圍網種植勞動的重要性

幼兒階段的孩子由于年級較小,心智尚未成熟,對于各種文化、知識的理解程度也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教師于此時段圍繞圍網種植開展勞動教育,究其重要性與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圍網種植勞動能夠促進幼兒心靈成長,可以幫助幼兒塑造優秀的個人品質,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品性;其次,圍網種植勞動能夠增長幼兒對于農作物、田園土壤等元素的認知,讓幼兒對各類生活事物形成更為清晰地了解;再者,圍網種植勞動可以發展幼兒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并讓幼兒的身體機能得到適度的鍛煉;最后,圍網種植勞動能夠樹立幼兒的生命理念,初步奠定幼兒愛護自然、保護植物的意識觀念。

由此可見,幼兒參加圍網種植勞動不僅可以得到心智、思想層面的成長,還可以促進自身身體素質的發育。

二、幼兒在圍網種植中養成的勞動習慣

(一)培養吃苦耐勞的勞動習慣

“吃苦耐勞”是最基本的勞動習慣,也是幼兒必須要具備的勞動素養之一,為了幫助幼兒養成這一勞動習慣,教師則可以采取任務布置的方式進行教育。這一方法主要是指教師將園中的孩子劃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各個小組分別負責一片圍網區域的種植任務,以小組配合的方式進行耕作。這一教育手段的運用不僅可以促進幼兒吃苦耐勞這一習慣的養成,還可以助力孩子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

例如,教師在劃分小組后,為各個小組分別派發一定數量的作物種子,并教導孩子們具體的種植方法,以及相應的“照料”技巧。而后,再將活動的主導權交給孩子們,讓幼兒以合作的方式完成種植。在此一環節中,教師還應告知幼兒種植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要讓幼兒自覺形成澆水、拔草、松土的意識,從而幫助孩子養成“吃苦耐勞”的勞動習慣。

(二)培養勇挑重擔的勞動習慣

“勇挑重擔”是勞動習慣升華后的表現形式,培養幼兒這一勞動習慣,旨在樹立孩子的責任意識,讓孩子可以自覺承擔應盡的“義務”。為了達成這一教育目的,幼兒園教師則可以在圍網種植活動中,為各個幼兒分別委派特定的項目任務,讓孩子們肩負起“照顧”作物的艱巨任務,并在這一過程當中,逐步培養幼兒勇挑重擔的勞動習慣。

例如,教師完成圍網種植小組的劃分后,可以再度針對小組的成員進行任務的細致劃分,如,某小組種植的作物是“草莓”,這一作物的特性是成長過程中需水量較大,因此,該小組成員的任務可以分為“凱凱負責定時澆水、萌萌負責定時除草、玲玲負責定時松土?!背酥?,教師還可以通過自主競選的方式進行引導,如“‘草莓種植’小組的孩子們,種植作物是需要進行實時的‘照料’的,每個人都需要負責一項任務,有沒有哪位小朋友想要主動承擔呢?”教師提出問題,該小組的凱凱主動表示:“老師,我負責喂草莓‘喝水’這個任務?!泵让葎t表示:“……”教師通過不同的方式下達項目任務,既能夠提升圍網種植活動的有效性,還能夠讓孩子真切了解到“承擔責任”的重要意義,進而幫助幼兒養成“勇挑重擔”的勞動習慣。

(三)培養腳踏實地的勞動習慣

“腳踏實地”不僅僅只是勞動習慣的組成,也是從事一切活動都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為了培養幼兒“腳踏實地”的勞動習慣,教師則可以采取“故事分析”的方式進行教導。這一教育方法主要是指教師利用勞動相關的趣味故事作為教育的載體,結合故事中的人的行為進行分析,以此來強調“腳踏實地”的重要性。

例如,孩子們完成圍網種植某日的維護后,教師可以為孩子們講述“揠苗助長”的故事,并解析故事人物行為的正確與否?!昂⒆觽?,故事當中的‘宋國人’他所做的行為有什么不妥呢?”教師圍繞故事提出問題。孩子凱凱舉手表示:“老師,作物種植在土里,它們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長大’,拔苗不僅無法加速作物的生長,甚至還會導致作物‘死亡’?!苯處熯x用勞動相關的趣味故事作為勞動教育的素材,既能夠凸顯勞動教育所潛藏的趣味性,還能夠讓幼兒了解到沒有“腳踏實地”而帶來的消極影響,進而幫助幼兒養成“腳踏實地”的良好觀念與習慣。

總而言之,教師依托圍網種植開展幼兒園的勞動教育,不僅有助于塑造幼兒正確的勞動習慣,還有助于培養幼兒優秀的個人品質。教師針對教育需求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導與引導,既能夠幫助孩子理解勞動、種植相關的知識,還能夠奠定幼兒最初階段的生活常識基礎,進而助力孩子未來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潘藝珍.加強幼兒勞動教育 培養良好勞動習慣[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11):108-109.

[2]許冬云.探析新時代幼兒勞動教育的實踐途徑[J].家教世界,2020(27):26-27.

猜你喜歡
勞動教育幼兒園孩子
愛“上”幼兒園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