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2022-01-19 19:09宋睿馬一鳴王佳璐艾燕
科技風 2022年1期
關鍵詞:護生人文關懷影響因素

宋睿 馬一鳴 王佳璐 艾燕

摘要:目的:了解高職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現狀,探討其影響因素,從而為提高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策略提供依據,并結合我國高職教育現狀和文化背景,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方法:采用人文關懷調查量表對陜西省某職業院校2020級411名護理專業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高職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總分為(78.70±6.29)分,處于中等水平;人文關懷能力得分的獨立影響因素為年齡分組、學制、實習經歷和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結論:高職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培養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在課程設計中要增加專業課程與人文課程的融合,開展全面素質教育,激發高職護生的智力和潛能,培養其掌握并運用人文關懷的能力。

關鍵詞:高職?;護生?;人文關懷?;影響因素

A?Cross-sectional?Study?on?Humanistic?Caring?Ability?of?vocational?nursing?students

Song??rui1??Ma?Yiming2??Wang?Jialu1??Ai?Yan1

Baoji?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ShaanxiBaoji???721000

2.

Abstract:Objective: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investigate?the?humanistic?care?ability?and?its?influencing?factors?of?vocational?nursing?students,in?order?to?improving?the?students?humanistic?care?ability.?Methods:?Totally?411?nursing?students?with?2020enrollment?from?a?vocational?nursing?school?in?Shaanxi?were?sampling?in?the?survey.?The?survey?used?"humanistic?care?ability?questionnaire".?Results:?The?humanistic?care?ability?of?vocational?nursing?students?was?in?the?middle?level?with?the?average?score?of?78.70±6.29;?The?scores?were?highly?influenced?by?year,?school?system,?practice?experience?and?the?reason?of?choosing?nursing.?Conclusion:?The?ability?to?provide?humanistic?care?among?vocational?nursing?students?needs?to?be?improved.?Nursing?education?should?be?increased?the?integration?of?professional?courses?and?humanistic?courses,educators?need?to?stimulate?the?intelligence?and?potential?of?nursing?students,?cultivate?their?ability?to?master?and?apply?humanistic?care.

Keywords:vocational?education;?nursing?students;?humanistic?care;?influencing?factors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建立,以及優質護理服務的深入開展,除了有護理技術的發展革新,還增加了人文關懷的比重[1]。自2010年起至今,我國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已有十余載,但是我國護理服務仍有較大的升空間,主要表現為臨床護士關懷意識欠缺,關懷服務不全面,滿意度不高等問題。我國臨床護士人文關懷能力較低是其中一個原因[2]。?而高職護生作為未來護理事業的主力軍[3],提升高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是新時代下護理教育的重要課題。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陜西地區某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現況及影響因素,本研究進行了相關調查,并結合我國職業教育現狀和文化背景,提出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與課程改革建議。

1研究對象及方法

1.1研究對象

通過方便抽樣法將陜西省某職業院校護理專業的全部高職護生作為調查對象,均為自愿參加本研究者。

1.2研究方法

在充分調研與討論的基礎上,擬定統一指導語,在調查對象匿名填寫完成后,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411份,收回有效問卷405份,有效回收率為98.54%。

1.3研究工具

①高職護生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包括:性別、年齡、居住地等;

②護理專業大學生人文關懷能力量表,采用由黃弋冰[4]研制的《護理專業大學生人文關懷能力量表》共八個維度,該量表采取Likert?5級評分法: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0至4,其中?5、6、7、20、22、27、29、31、35、37?項為反向評分。將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換算成百分制,具體算法為:(100/45)×(X/4),其中X為該條目得分,得分越高,人文關懷能力越高。該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904,重測信度為0.813,說明信效度較佳。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進行統計分析,單因素對比分析不同特性護生關懷能力的現狀及差別,多元逐步線性回歸分析其獨立影響因素,以P?<0.05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

參加本研究的405名護生大多數為女生(n=362,89.4%),平均年齡為19.16±1.17歲(年齡范圍為16歲至24歲);三年制大專239人(59.0%),五年制大專166人(41%),其中有3人從未聽說過人文關懷(0.7%),72人對其不清楚(17.8%);有9人認為人文關懷對自己無影響(2.2%),357人認為人文關懷對自己有影響(88.1%)(詳見表1)。

2.2?高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現狀

研究顯示,某高職院校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總分(百分制)為(78.70±6.29)分,8個維度均分由高到低分別為灌輸信念和希望均分、健康教育均分、形成人道利他價值觀、促進情感交流、幫助解決困難均分、科學解決健康問題、協助滿足基本需要均分以及提供良好環境(見表2)。

2.3高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不同性別之間人文關懷能力總分無差異(P>0.05);不同年齡分組之間人文關懷能力總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8歲以上的護生總分為(79.06±6.0)明顯高于18歲以下的護生(75.79±7.6);居住地為城市和農村之間總分無差別(P>0.05);是否為獨身子女對于人文關懷能力總分的影響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向前逐步回歸法,影響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總分的主要因素為年齡分組、學制、實習經歷和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見表3)。

3討論

3.1高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亟待提高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建立,以及優質護理服務的深入開展,人文關懷比單純的技術治療更能有效地促進個人或家庭的健康[5]。努力實現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已經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6]。因此,在護理教育的實踐中納入人文關懷,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已成為當今社會對護理教育的迫切需求。本次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高職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得分較低,與張雪[7]丁郭平[8]等調查結果相符,分析與護生的年齡、學制、實習經歷和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等有關。高職護理教學課程標準中開設了人文關懷相關課程,如護理禮儀與人際交流、護理心理學、護理美學等.雖開設護理相關人文課程,但課程安排一般在入學第一年,整體課時不足的同時,還與專業核心課程的關聯度不高,且多為考查課,多數學生并不引起重視,導致對人文護理課程的掌握程度較差,課程核心理解不夠深入。所以高職護理教育應轉化實訓教學的傳統教育思想,樹立德育與教育同樣重要的教育理念,豐富實訓教學模式,通過多種教學法提高實訓教學效果,培養??谱o生的護理人文關懷能力,促進護生對護理職業的認同。

3.2?高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顯示,成年后的護生普遍得分較高,可能與心智更加成熟有關;同時,三年制大專班明顯高于五年制大專班,可能與是否接受高中教育有關;而護生經歷實習工作后,能夠在臨床工作中與患者及家屬面對面交流,更好地掌握與患者溝通的技巧,促進護患間的情感交流。但是由于大多數護生對于人文關懷僅處于一般了解或不清楚的水平,尚不能將人文關懷理論轉換成具體的護理關懷行為,使得其不能夠在臨床護理實踐中自覺地實施護理人文關懷。此外,護生因自身興趣主動選擇護理專業者對人文關懷能力的接受度更高,護生對專業的熱愛程度直接影響的護生的職業態度[9],相反,如果是父母填報或調劑的學生,可能存在對專業的認知不夠,影響人文關懷能力的養成。當前社會對于護理專業還存在一定偏見,認為無非是打針發藥的體力活,并沒有真正領悟護理專業的核心照顧。因此,高職教育中應該加強職業教育,在課程或教學環節中引入行業標桿事跡,幫助高職護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增強職業認同感,從而提高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

4?小結

在新時期的護理服務中,關懷與技術必須同時共存,所以就要求護理教育必須加強對于護生專業技術能力和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從高校教師的角度,首先,通過補充人文關懷相關知識,積極參加相關講座培訓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在課程設置方面,增加人文課程與專業課程的關聯度,如將《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與《基礎護理技術》實訓教學部分相融合;在日常理論知識的教學設計中,融入課程思政等環節;在實訓教學示教過程中,注重技術操作的展示過程中人文關懷的意識和溝通交流的體現。同時注意平時對學生的關心,通過語言和非語言的形式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感受與體會什么是關懷。從學生自身的角度,可以通過調查報告、新聞資訊、影視節目等加強對護理專業的認知程度,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和職業觀;此外,積極地參加校外的臨床見習,通過親身體驗從而自覺地踐行關懷實踐。

參考文獻:

[1]?Watson?J.Caring?Science?in?Nursing:coming?of?Age?in:Theory-Practice-

Research[J].護理學雜志,2014,01:1-3.

[2]張毅,汪健健,趙麗萍.護士人文素養教育體系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21,35(03):465-468.

[3]趙丹,江艷,李利華,俞惠婷.基礎護理學教學中標準化病人的培訓及考核[J].科技視界,2021(09):166-167.

[4]?黃弋冰.?護理專業大學生人文關懷能力評價的實證研究[D].福建醫科大學,2007.

[5]楊雨微,夏婷婷,蔡雷,高勤.護理本科生人文素養培養路徑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科技視界,2021(09):112-113.

[6]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Z].國發[2019]4號.

[7]張雪,王曉麗,王益蘭,等.護理實習生人文關懷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

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8(6):396-399.

[8]?丁郭平.高職助產專業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現狀調查與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4):51-52.

[9]?楊彥,胡小輝,劉玲華,何國珍,陳紅宇.高職護生自我效能和職業認同現況以及影響因素[J].智庫時代,2019(40):90+92.

基金項目支持:院級科研項目,項目編號:2020125Y?,題目:體驗式教學在《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

作者簡介:宋睿(1994—??),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臨床護理研究,現從事《基礎護理學》授課任務。

猜你喜歡
護生人文關懷影響因素
護理人文修養課程在培養護生中的作用
關于高校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思考
護生職業認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是預防工傷事故的重要手段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