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碩士學位授予質量的影響因素研究*

2022-02-03 03:59許偉濤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22年46期
關鍵詞:學位研究生論文

許偉濤

(河南工業大學 河南鄭州 450001)

引言

1978年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在招生規模和人才培養質量方面上都取得了快速發展。研究生教育為我國的快速發展培養了許多高層次人才,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支撐和科技引領作用。1978年,我國研究生招生僅有1萬余人,2003年研究招生規模開始擴大,2021年研究生招生人數達到111.4萬,在學研究生人數接近400萬,2022年我國研究生報考人數增加了約60萬人,達到457萬(詳見表1),足以表明我國已成了研究生教育大國。

表1 近幾年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和招生人數統計表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文件中指出注重以德為先,更加注重全面發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終身學習,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發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文件明確指出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給出了培養什么人、為人民做什么的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加快教育現代化推進步伐、努力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1]。

2020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教育督導是教育法規定的一項基本教育制度,指出教育督導在督促落實教育法律法規和教育方針政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仍舊需要對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和機制進行綜合改革,理順和健全督導管理機制,落實教育的督導作用[2]。

2020年7月,國家對研究生教育工作強調指出,我國研究生教育中要突出提高創新人才和提升創新能力,以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全力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培養模式和治理體系,優化學科布局和專業動態調整,強化研究生指導教師隊伍素質水平提高和能力提升,進一步完善研究生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培養高層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3]。

2019年3月和2020年9月,國家先后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嚴格規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文件,著重明確了授予單位質量保證的主體責任,嚴格把握培養過程的質量監控與質量保證,規范管理學位論文過程和學位授予管理,加強指導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的質量管控責任,健全學術不端處置的有效機制,強化質量監控與檢查,促進學位授予單位規范管理[4-5]。

從國家制定和發布的研究生教育相關政策和文件精神,可以看出國家非常重視研究生教育,不斷從培養機制、質量保證、監督機制、基礎建設機制等對研究生教育進行政策指導和正確引領。隨著我國日益邁進世界舞臺、深度參與國際交流和合作發展,特別是2015年以來隨著“雙一流”建設持續推進,在新時代的高質量經濟發展的新要求下,規模擴大與質量導向的關系顯得非常重要,進一步優化學科布局,強化研究生教育逐步向內涵式道路發展,嚴格堅守人才培養的質量底線,扎實推進研究生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6]。

一、高校碩士研究生申請學位管理模式分析

規范和科學的學位授予過程是學位授予工作開展的行動指南,是保障學位授予質量的重要基礎。一個研究生最終獲得學位,入學后一般從制定培養計劃開始,修滿規定的學分,然后進行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學位論文的中期檢查和考核、學位論文的撰寫、學位論文的評閱、學位論文的答辯等,達到學位授予條件者,需要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對思想品德、學業等進行審核,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定,方可獲得學位。學位授予全過程管理模式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其內容和工作邏輯都具有明確的目標導向性[7]。

學位授予管理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具有一定的順序性和邏輯性。高校的碩士學位授予管理流程大多數具有相似性,基本都是達到畢業條件且答辯通過后,審核學位授予條件,最后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批,對于關鍵環節高校會給出不通過的處理辦法。圖1給出了某高校碩士學位授予管理流程[8]。

圖1 某高校碩士學位授予管理流程

二、高校碩士學位授予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

1.德育教育滲透,理想信念導向

2012年,在十八大報告中,我國首次提出了“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2014年12月,國家對高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持立德樹人思想引領”。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了中心環節是堅持將立德樹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高校高等教育教學全過程”。

中華民族是重視德育教育和崇尚高尚品德的民族,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滲透著德育教育。研究生導師要積極引導研究生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做到全方位育人,要正確認識新時代的責任和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培養研究生高層人才健全的人格品質和高尚的品德[9]。

2.規章制度保障

規章制度是開展研究生學位授予管理和規范體系建設的前提。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和文件精神,深入開展“改革·創新·發展”,積極推進教育評價改革與綜合改革,制定適合新時代背景下的新要求,形成以制度理事、以制度育人的格局。尤其是,指導導師要不斷培養研究生自覺遵守科研學術誠信和學術道德,強化學術規范訓練,增強知識產權意識,杜絕抄襲剽竊他人成果、造假試驗數據、篡改他人的數據和成果、買賣他人成果等學術不端行為[10]。

3.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和科技前沿引導作用

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是在培養研究生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指導教師作為研究生培養全過程中的首要責任人,也是立德樹人的第一責任人,更是保障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指導教師要加強引領研究生的科技學術前沿研究,要定期與研究生在學術研究上開展溝通交流,加強在研究方向上的學術指導,鼓勵和支持研究生參加國內外研討會和學術交流,將研究生引向學術前沿進行開展創新研究;大力鼓勵研究生階段性參加專業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服務,倡導研究生將科研成果轉化到工程應用或實踐,著力推動產學研用緊密結合,進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創新創業能力[11]。

高校應加強高水平的指導教師隊伍需建設,以新時代的四有好教師為基本要求,切實落實研究生指導教師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師德為先,引導指導教師自覺追求高尚,強化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指導和溝通方式,潛心研究生培養,著力建設和培育一支擁有高尚師德、治學嚴謹、學術精進、指導有方的高素質、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

4.學位論文的過程管理

高質量的學位論文需要指導教師的悉心指導、學術引領、過程監督和管理。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涉及學生培養計劃的制定、學位論文的開題、學位論文的中期考核、學位論文的評閱意見、學位論文的答辯等多個環節,這些都與學位論文的質量密切相關。

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培養計劃的制定。依據導師的研究方向、科技前沿和自身的研究計劃,或者結合現有的研究課題,可以有計劃地選擇與之關系密切的課程,充分補充研究過程中急需的理論基礎和專門知識。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以目標為導向,經專家論證其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展示了未來將要完成的科研任務和主要研究內容。中期考核是檢查學生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問題發現和解決的重要環節,是檢查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實施和研究進度情況,對學位論文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學位論文評閱環節可采取多樣化評閱方式。導師對學位論文審定屬于一級審核;二級學院組織專家對學位論文進行預評審屬于二級審核;學校通過第三方或其他方式對學位論文實施盲審,其結果決定學位論文評閱是否通過。事實上,通過三個層次的論文評閱,說明學位論文質量至上。學位論文答辯環節是對學位論文的終極考核,進一步加強把握學位論文的質量關。

5.社會需求和服務經濟發展導向

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推進研究生教育的綜合體制改革和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迫在眉睫,高校要緊跟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導向,以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統籌布局,尋求適應市場的人才培養有效路徑,探索與市場深度融合的研究生培養模式,緊跟市場所需的“高精尖”技術人才,深入挖掘技術層面的理論和方法,不斷推進高層次人才高質量的產出,更好地服務社會需要和經濟發展。

6.學位審核管理,嚴把學位論文質量關

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高校需強化分層分類優化培養模式。對學歷教育碩士而言,學位論文應具有一定的理論創新性,能深入挖掘科學問題,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一定的創新能力,以建立的理論成果用于指導實踐。對專業學位碩士而言,學位論文應結合國家重大需求、社會實際需要、服務地方經濟等,注重從實際問題出發,從現實問題發現科學問題,將所學專門知識應用于工程領域、產品的設計研發、案例的分析等,其成果具有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或者對實際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

結語

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指導教師的悉心指導,高校要確保落實指導教師的第一責任,建立健全科學的培養機制和質量監督體系,為研究生教育提供充足的實驗條件和科研平臺,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和創新環境,打造高端科研團隊,激發和提升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同時高校要以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為主要抓手,以社會人才需求和服務國家或地方經濟發展為主要導向,為國家發展提供高層次人才。

猜你喜歡
學位研究生論文
教育部就學位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博士后』是一種學位嗎?
英國大學本科一等學位含金量遭質疑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2013年5—12月最佳論文
幸福院里出了個研究生
趣談“學位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