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域下社區型古鎮治理研究
——基于上海楓涇的善治實踐

2022-02-04 08:19周利方
地方治理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古鎮居民社區

周利方

(上海師范大學 旅游學院,上海 201418)

一、問題的提出與文獻綜述

鄉村振興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要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產業。鄉村治理和鄉村產業發展有著緊密的邏輯關系,沒有鄉村的有效治理,就沒有鄉村的全面振興。完善鄉村主體、土地、制度、黨組織建設等治理要素,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優化升級,是切實推進鄉村產業發展進而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的實踐路徑[1]。鄉村治理有效不僅是鄉村振興的要求,也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提供了治理能力保障,體現在激發主體活力、提升發展有序性、增強資源配置效率、減少政策執行阻滯[2]等方面。

鄉村振興推進中鄉村產業類型選擇及其有序、可持續發展是實現治理的重要目標,也是實現治理的重要手段。在這個過程中,鄉村資源稟賦、地方傳統和民俗風情、人口結構、基層政府組織效能以及產業自身特點等對治理有效產生了重要影響。鄉村休閑旅游在部分特色鄉鎮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和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名單,其中,100個鎮(鄉)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199個村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總數達1199個?;凇奥糜尾皇峭庠谟谏鐓^的純商業活動”的認識和實踐,發展旅游過程中的資源問題、旅游吸引物、人口流動性增加及其對目的地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加劇,鄉村旅游發展與鄉村社區治理已成為重要議題。旅游業快速發展使旅游目的地管理對象不斷增加,相應的旅游公共事務范疇不斷擴大,宏觀層面的觀念變化、技術變革、美好生活內涵和需求多樣化,對旅游目的地公共事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國社會治理創新,不在于國家簡單的“給予空間”或“賦權”,而在于從強調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上下互動、國家與社會相結合的“治理模式”[3]。從宏觀視野來看,中國的治理制度可以從兩個主要方向進行探討:一是從各級政府體制的制度執行和行為方式所反映出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二是從政府與社會群體相互影響所折射出來的國家與民眾之間的關系。從組織學角度來看,一方面,其屬于宏觀視野下的治理,致力于闡釋政府組織結構與政府行為的關系,包括各層級政府組織的信息溝通、效能激勵設定、決策過程及其實施過程;另一方面,其又是微觀視角的“市民社會與國家”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的影響是雙向的,政府的制度規制與意識形態引領,通過基層組織對社會微觀治理發揮導向作用。既有研究認為,當前鄉村治理效能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國家作用弱化,在于基層組織對國家政策真正落實,而不是將之懸浮于鄉村之上[4],國家需要通過一定途徑介入,進而在鄉村治理轉型中發揮主導性、建構性作用[5]。與此并行的是,“在國家與民眾的互動中,鄉土社會的邏輯和‘無組織的集體行動’在國家運行過程中注入了重要動力,以非正式的且常常是隱蔽的形式來影響著國家治理的節奏和走向”[6]425。鄉村變革多動力驅動、廣時空背景以及超復雜實踐等特征要求鄉村振興必須尊重和激發多主體合作[7]及上下互動、國家與社會相結合的“治理模式”發揮作用,需要解決好如何互動、如何結合的問題?;卩l村資源稟賦所形成的鄉村產業帶動,多元主體參與治理的方式及其途徑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聚焦到鄉村旅游社區治理,結合社會網絡分析范式,多元主體參與下權力—利益—信任三元關系治理網絡研究表明,權力、利益、信任三重因素對社區治理有著不同程度地影響[8]。這為社會資本視角的旅游社區治理提供了一個很好研究方向。

自從皮埃爾·布爾迪厄(P.Bourdien)首次對社會資本進行研究和正式界定以來,其已成為多個領域廣泛運用的理論框架和分析范疇。社會資本首先強調的是社會網絡,是與特定社會關系網絡聯系在一起的,是社會網絡中實際或潛在資源的集合體,是在長期普遍互惠規范下形成的信任關系。美國社會學家科妮莉亞·弗洛拉(Cornelia Flora)構建了社區發展語境下的資本敘述框架,在社區總體的發展語境下,社會資本通常包括三個特征:信任、互惠和合作[9]93-107。當社區的這三個元素比較強時,總體上可能有更充分地利用經濟、社區建設和提高能力的機會;否則,社區就不太可能很好地利用同樣的發展機遇。通常認為,社會資本不僅對經濟發展有直接的重要作用,而且還對其他形式的資本產生影響[10]。社區治理的實質是實現對公共事務的有效管理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以政府部門、社區組織和居民及轄區單位等多元主體之間基于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社區認同,以合作與互惠關系為基礎,在持續互動過程中形成協調和參與網絡。這種參與網絡和互動合作是基于有效的社會規范、共享的信念、信任、相互的認同、寬容和理解,而這些正是社會資本的核心內容和基本要素。從社會資本角度來看,旅游社區治理目標是實現旅游社區發展的可持續性、包容性和社區治理有效的制度與普遍的信任,社會網絡、互動、信任等社會資本構成要素是社區治理過程中的關鍵因素。

二、案例分析:楓涇古鎮社區型古鎮治理存在的問題

楓涇隸屬于上海市金山區,西靠浙江省嘉善縣,南接浙江省平湖市,是上海通往華東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門戶”。楓涇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春秋時期吳越交匯,素有吳越名鎮之稱,人文底蘊深厚,歷代名人輩出。既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溫馨、典雅,又有江南水鄉溪邊浣紗、漁舟唱晚的純樸鄉情。楓涇古鎮近年來先后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長三角十大古鎮”,并入選住房城鄉建設部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

楓涇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近現代逐步形成了以程十發的國畫、丁聰的漫畫、金山的農民畫和顧水如的圍棋為地域文化特色的“三畫一棋”,楓涇丁蹄、天香豆腐干、楓涇狀元糕以及金楓黃酒被譽為“楓涇四寶”,楓涇藍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畫、花燈、剪紙、繡花、編織等民間藝術更是源遠流長。楓涇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巷”之譽。楓涇有現存元代的致和橋及明代的躋云橋、瑞虹橋等39座古橋。其中,清風橋、北豐橋、竹行橋相連構成了江南水鄉特色的楓涇三橋。

2002年,楓涇鎮制訂了《關于古鎮保護和旅游開發管理辦法》,啟動對古鎮的保護性開發,成立了“楓涇鎮古鎮保護與旅游開發管理委員會”,下轄“楓涇鎮旅游開發管理辦公室”,負責對古鎮保護的規劃、管理工作;上海楓涇古鎮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具體建設、管理,對古鎮區的南大街、中大街、北大街、友好街、和平街、生產街、青楓街、新街、圣堂弄、界河弄、思古弄、橋灣里等街、弄及其周邊區域實施規劃開發、修繕建設、協調管理。楓涇現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個,人文旅游景點12處。楓涇古鎮主要景點為:國畫大師程十發祖居、漫畫家丁聰漫畫陳列館、朱學范故居;具有水鄉民俗文化特征的收藏館——三百園(百籃館、百燈館、百行館);上海地區僅存的較為完整的近代消防機構舊址東區火政會等。

楓涇古鎮以其優美恬靜的江南水鄉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游者。經過20年的發展,楓涇逐步成為融古鎮游、文化游、生態游為一體的社區型旅游景區。古鎮通過不收取“進鎮費”來集聚古鎮人氣和推動第三產業發展,吸引了附近和周邊城鎮前來購買當地土特產的游客,古鎮特產狀元糕、豆腐干、丁蹄的銷量逐年增加。隨著游客的增多,古鎮經營餐飲、土特產、紀念品的商鋪越來越多。古鎮的旅游開發,提升了楓涇鎮的知名度,帶來了房產、綜合經營等一系列指標的上升。在推進上海大都市郊區特色小城鎮建設的過程中,楓涇鎮致力于打造長三角城市群中的“旅游休閑目的地”和上??苿撝行慕ㄔO中的“特色眾創目的地”。楓涇古鎮為塑造長三角“老品牌”新形象,2022年初啟動楓涇古鎮長三角老品牌文化街區室內空間布展項目,并將其作為落實加快國際消費城市建設戰略的重要舉措。楓涇古鎮屬于民居性質,其本質上是民間的,同時又是景區與居民社區合一的,是利益社區和生活社區的統一體,因此,其旅游開發經營模式與傳統風景區不同,在規劃、開發和運營模式的整合中,地方政府發揮著主導作用。因旅游發展的特殊性,從治理角度來看,存在古鎮旅游發展與社區居民利益需求之間的契合性弱、古鎮空心化和信任降低等問題。

(一)古鎮社區居民需求與旅游發展的主體取向不一致

不同于以自然風光為主的旅游風景區,古鎮、歷史名人街區等旅游區屬于多重主體交織的統一體,兼具利益社區和生活社區的功能特征。從旅游發展角度來看,利益社區以經濟受益為主要衡量指標,生活社區則以日常生活的空間舒適度、便利性和較為純粹的地方性情感為主要向度。多重主體需求的協調和保護,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智慧。楓涇古鎮的旅游發展與社區居民的利益需求存在疏離現象,社區居民需要良好的居住環境、出行條件,并對旅游發展帶來經濟收益有較高預期。旅游發展導致外來人口聚集、游客數量增多,社區居民的生活成本隨之增加,但社區居民卻并沒有從旅游發展中獲得直接的經濟收益。社區居民與旅游相關的主要經濟收益包括:由古鎮旅游發展公司收購的建筑房屋、出租自有房屋設施,或者利用自有房屋設施開設餐飲、販賣旅游小商品,對于仍然居住在古鎮的居民,缺乏其他與旅游直接相關的收益。古鎮旅游公司獲得了經營景點的經濟收入,居民卻沒有獲得分紅或其他直接經濟收入。由于居住環境質量下降,生活成本上升,古鎮居民對旅游發展的態度開始發生了變化。雖然對來自各地的游客還是歡迎,但是對旅游發展不太關心,覺得與自己的生產生活并沒有直接的關聯,甚至有的居民對游客表現出不耐煩、漠視的態度。這種變化開始對游客的旅游體驗產生不良影響。

(二)古鎮空心化導致社會資本銷蝕

古鎮“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以及“合院有序、修身齊家”的倫理根基,在樸素院落、普通人家生活中得以延續。楓涇古鎮的文化和民俗的傳承,蘊藏在原居民長期的生活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與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構成古鎮文化民俗的主要內容。古鎮的住房建筑年代久遠,房屋破舊,居住設施老化,生活條件變差?!霸S多房子沒人住,很快就破敗掉了”,這是古鎮發展的最大問題。目前居住在古鎮的大多是年長者,他們的子女則在鎮外生活,愿意在古鎮長期生活的人越來越少。盡管旅游開發以來,楓涇鎮政府投入數千萬元,用于污水、煤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但更多的人還是搬到商品樓,將房子空著或租給打工族以及外來經營戶,因此,常住戶籍人口逐年減少,古鎮空心化日趨嚴重。

古鎮的空心化與外來人口的聚集是一個正負關系。原居民離開古鎮后回鎮的次數不多,與古鎮的聯系、古鎮其他原居民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少。原來“出門都是老熟人”,現在人們之間關系逐漸陌生,彼此缺乏了解、信任。原居民與外來人員之間的關系,是一個由“熟人社會”逐漸走向市民社會的過程。古鎮居民原有的公共生活、社會網絡和“熟人社會”的規范機制,由于外來人口的聚集,使得社區居民之間的關系復雜化,原有古鎮居民之間的關系逐步被打破,古鎮空心化淡化了居民之間的關系網絡和信任程度,對古鎮社區資本造成了信任降低和規范失效的雙重沖擊。從社區治理角度來看,原有社會網絡的松散、信任的降低、規范的失效,使得古鎮內生秩序逐漸微弱,導致居民參與公共事務治理的水平不高,社區治理能力下降。

(三)旅游開發和治理現狀引發社區信任問題

古鎮居民對開發旅游持歡迎態度,也能理解和接受旅游所帶來的生活環境、生活成本方面的影響,但古鎮的旅游發展現狀并沒有達到居民的預期。居民對旅游發展的不滿情緒導致居民對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影響公民與政府信任關系的因素包括政府價值、治理結構、政府行為、政府能力、治理過程、政府績效與交往關系等。從楓涇古鎮旅游發展現狀來看,古鎮原居民的不滿主要表現在“政府產出未能有效滿足公民期待”,也是對政府能否實現發展、提供服務與解決現實問題的質疑和不滿。古鎮的旅游開發,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尤其是第三產業發展迅速,但是居民的實際收益并沒有增加,生活成本反而提高了。從旅游發展的配套基礎設施來看,楓涇的旅游交通和交通治理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從古鎮到楓涇汽車站,穿梭在街道小巷的三輪車缺乏規范化管理;游客乘坐郊區公交車,公交司機街邊隨意???,雖然是出于方便游客的角度,但居民覺得不規范、太隨意,也會導致游客的旅游體驗較差。雖然經過多年保護性開發,旅游發展與古鎮建設獲得了長足發展,但仍有古鎮居民認為政府旅游開發力度不夠,旅游管理與治理滿意度尚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居民對相關責任主體工作效能有更高的期待。長遠來看,這必然會影響到社區居民對旅游產業未來發展的信心和相關責任者的信任。

三、分析框架:楓涇古鎮社區治理策略

隨著旅游內容需求升級、旅游活動方式變化,旅游活動逐步擴展、滲透到目的地的各個領域和空間,社區日益深層次卷入到旅游活動當中,社區生產、生活空間與旅游活動空間日益融合。突出以地方性為基礎的可持續性和包容性發展,“從生態環境和當地居民的角度出發,將旅游業考慮為一種社區的活動來進行管理,那么一定能夠獲得更佳的效果”[11]。社區居民主體性、“地方性”以及信任建構,是楓涇古鎮實現善治的主要行動方向。

(一)政府力量主導治理與主體權利保護

古鎮社區社會利益多元訴求與鄉村振興戰略帶動下鄉村實現有效治理目標之間,存在主體性重構與保護、社會資本因鄉村社區空心化而銷蝕以及社區信任關系弱化等問題,表現為社會結構變遷導致社會內部缺乏自主整合力量。國家力量嵌入鄉村社會成為維系鄉村社會秩序,進而實現治理目標的重要前提和保障[5]。正式力量的介入,既通過物質的方式,也依靠非物質的投入措施。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和政府力量,把握治理主動,創新工作方法,成為楓涇古鎮實現治理有效的關鍵。2005年,楓涇鎮開創了“三訪四步”的社區工作方法,其中,“三訪”指的是領導干部聯系走訪、黨員干部上門家訪、基層黨員就地察訪,“四步”是指健全完善收集意見、分析梳理、研究解決、信息反饋的機制?!叭L四步”有利于掌握社區基本情況、解決問題化解矛盾以及增進社區聯系。隨著楓涇特色古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社會服務管理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在總結前期實踐的基礎上,楓涇不斷創新基層社會服務管理模式,推動社會治理精細化,2015年又提出了“四治五建”社區治理工作法,突出自下而上、社會參與為主的新方法、新機制;其中,“四治”是指社區管理強調共治、社區事務強調自治、社區秩序強調法治、社區文明強調德治;“五建”是指建成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治理新格局、建好以黨組織書記為帶頭人的村居新班子、建立聚集各方力量的社區服務新模式、建構聯動聯勤聯辦聯管的網格化新平臺以及建立依法依規、自我管理、民主協商、睦鄰互助的群眾自治新社區?!叭L四步”服務群眾工作法與“四治五建”社區治理工作法成為楓涇鎮社會服務管理工作的“一扇兩面”:“三訪四步”體現了自上而下聽取意見、解決問題;“四治五建”體現了自下而上社會參與、共建共享。楓涇古鎮的更新、旅游景點的再造和修繕及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政府力量在其中都發揮著關鍵作用。

從技術性角度來看,社會資本的測量多從兩個方面來進行考察,人際社會網絡、組織成員身份以及因該特定的身份而進行的社會行動。然而,個體是嵌入到社會當中的,社會資本研究的多維取向表明,主觀層面因素對社會資本水平的作用不容忽視,如改善人民主觀經濟地位能有效提升其社會資本水平,從而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滿意度,改善人民生活獲得感[12]。采用結構方程模型探討主、客觀社會經濟地位對情緒調節策略影響的研究發現,主、客觀經濟地位對情緒調節的策略選取存在正相關關系,自尊起到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13]296。因此,從社區居民心理和情感的角度來看,主觀經濟地位和客觀經濟狀況都能為積累社會資本,進而為社區社會治理提供了較好的基礎。

旅游社區的權利結構對于社區治理制度的建構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參與主體的權利保護。在社區居民參與旅游資源的利用過程中,國家對資源的所有權和地方政府的管理,以及社區居民對建筑的所有權和集體資源的共同利用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所產生的參與權利問題,是實現旅游社區有效治理的重要因素。楓涇古鎮是景區和居民居住合一的旅游區,在古鎮建筑方面,古鎮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擁有房屋產權的只占1%,私人產權占一半以上,其余的分屬古鎮房管所和相關單位。古鎮旅游商業化需要在產權清晰的基礎上控制商業店鋪規模。楓涇古鎮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對古鎮區域內的房屋產權進行了梳理,明晰了所有權,符合辦理房地產權證的由上海市金山區房地產交易中心進行登記,那些無法登記但產權明晰的民居則由楓涇鎮土地房屋管理所進行管理。這樣,既明確古舊建筑的社區居民產權,又引導舊民居的保護開發。二是發揮旅游社區關鍵性旅游資源在社區治理制度建設方面的作用。古鎮社區多方行動者所掌握的旅游資源之間形成了相互依賴關系,共同構成了古鎮旅游整體性資源。在資源利用方面,多方力量因利益各異,產生了博弈關系,在博弈互動中推動社區治理。楓涇古鎮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在對古鎮區域內的房屋產權進行梳理登記的過程中,收購了多處古建筑,通過修繕、保護、整改后建成景點,再由公司以市場化方式進行管理和運作。楓涇鎮通過整體規劃,在開發評估的基礎上引入外部資本,展開古鎮建設、保護、修繕,逐步成為古鎮治理的主導力量,推動了社區經濟社會發展。

社區治理主體多元是由社區公共事務屬性決定的,多方行動者出于旅游發展與追求經濟利益的需要而參與旅游開發,從而形成多方參與的治理格局。政府為社區的旅游發展、公共事務管理提供規劃、指導、協調和監督等公共服務。楓涇鎮旅游發展管理辦公室基于古鎮保護的需要,對社區居民在建筑裝修、屋頂改造和危房翻建等行為進行了規范,要求其提供書面申請、居委會證明和房屋產權證書或國有土地(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施工設計圖紙,并簽訂保護古鎮的承諾書;對商業店鋪開設要求店主提交申請營業報告,并簽訂保護古鎮的承諾書。這為多方行動者參與古鎮治理提供了空間,又主導了古鎮治理的方向。

(二)“地方性”保護與提升社區凝聚力

旅游目的地社區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僅是人口聚集,而且是情感、心理等精神共同體形成的過程。旅游型社區的形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社區本身是旅游者目的地選擇的主要動因,社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因素構成主要的旅游吸引物,社區基礎設施能夠滿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購、娛”等需求;另一方面,旅游業逐步發展成為社區的主導產業,社區在功能上能滿足社區的基本需求,同時又為旅游業提供主要的人力資源。社區不再僅僅是居住空間,因社區旅游資源的重新利用,旅游業帶來的市場意識引入導致原來社區共同體在社區交往、社區意識和共同心理等方面出現了分化重構,社會資本、外部權利、內部社會結構在原來社區空間經過復雜的互動博弈后形成了新的共同體。

目的地“地方性”(Placeality)的保持和維護是古鎮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旅游現象之所以能夠發生,是因為旅游目的地所呈現或所能給予的東西,是旅游者在其日常生活世界中不能獲得的某種差異性的存在”[14]。地方性的產生與人的體驗有關,是人類與自然環境長期相互作用中構成的精神或具有當地特征的區域場所,“地方是一個具有意義的有序的世界”[15]148。旅游者與旅游社區共同構成旅游現象的對立統一體,其形成和存續的根據便是“地方性”?!坝慰偷胤礁惺怯慰团c旅游目的地環境互動產生的地方性體驗,體現為游客與旅游目的地之間存在的認知、意志尤其是情緒和情感的聯結?!保?6]“地方性”獨具的差異性魅力是旅游者向往某地的目標動力。

旅游社區治理的首要目標是使旅游現象的發生牢固地建立在因具備地方性而展現出差異性的基礎上,必然要求保護旅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品質基礎?!耙粋€城市不會僅僅因為它已經在同一個地方屹立了很長時間就成為歷史名城”[15]144,“地方性”的形成在于社區自然微觀景觀的文化多樣性以及社區人文景觀產生和發展所深植的當地語境?!叭绻跉v史書中、紀念物上、戲劇作品中、被認可為傳統的組成部分的莊嚴歡快的節日里沒有對于過去所發生事件的記憶,那么這些事件就不會對現實產生影響?!保?5]144楓涇古鎮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利用這些資料維持和重建地方性。

在物質形態方面,對文物古跡做到盡可能地接近原樣保存,包括古建筑、歷史遺跡、人物或事件的紀念地、歷史構筑物等,如古銀杏、八角井、致和橋、躋云橋、瑞虹橋、性覺寺以及郁家祠堂等;對古鎮南大街、北大街、東柵街等傳統古街、古巷體系中的景觀與特色進行修復、保護;將文物古跡集中、傳統風貌突出的區域劃為古鎮風貌整體保護區,如南大街和北大街沿街街坊、中心市河鄰河古街、和平街沿街街坊等;古鎮相繼對丁聰漫畫館、朱學范故居、程十發祖居、人民公社舊址、丁蹄作坊、施王廟、三百園、楓溪長廊、東區火政會等主要房屋進行了保護修繕,開發成為旅游景點。

在非物質形態方面,致力于保護傳統藝術、習俗、傳統產業等,包括對楓涇傳統文化和社會生活進行發掘和保護,賦予古鎮生動鮮活的形象,如建造農民畫村,定期舉辦“金山農民畫”大賽和展覽,舉辦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活動等。楓涇古鎮在元旦、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節慶活動,包括賞酒、游行、婚典、唱戲等?!盎榈溲灿侮牎敝饾u成為楓涇的特色旅游活動,許多與居民互動的文藝活動也在古戲臺上舉行。這些節事活動不僅加強了社區互動、維持和重建了地方性,也增強了社區自豪感,提升了社區凝聚力。

楓涇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楓涇歷史文化是古鎮旅游吸引物重要組成部分,古鎮文化傳承是古鎮文化保護和旅游發展的重點,民間組織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力量。楓涇于2014年成立文史研究會,致力于發掘研究、保護性梳理和開發楓涇歷史文化。文史研究會先后整理、出版了《楓涇史話》《楓涇名人》《楓溪竹枝詞》《楓涇的農民畫》等《印象楓涇》系列叢書共6冊,編纂完成了《中國名鎮志叢書·楓涇鎮志》,配合鎮旅游公司編寫出版了第二套《楓涇尋畫》系列叢書,打造楓涇的文化軟實力。2017年楓涇還成立了上海首個岳飛文化研究會,旨在弘揚“精忠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發揚傳承岳飛文化。這些社會組織積極推動文化傳承與保護,增強了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組成了凝聚社區力量的社會網絡。

(三)借勢“小鎮更新”推進“大旅游”戰略贏得信任

在可持續發展視域下,城市更新經歷了從“發展瓶頸倒逼”到“可持續愿景牽引”的時空演進路徑,城市位置特征、交通可達性、設施便利性以及自然環境等綜合地理環境影響著可持續城市更新的空間模式,利益相關者共同決定了可持續城市更新的政府主導、市場主導和多元驅動等組織模式[17]。城市更新應當是一個需要審慎對待的過程,基于利益相關為基礎的城市組織模式重構,以經濟利益為主要導向的城市更新政策設計極易對城市發展產生負面影響,造成社群排斥、社區割裂、鄰里解構等社會負外部性與空間非正義[18]。古鎮規劃,必然要考慮“作為日常場所”和“作為文化遺產”的差別,合理解決保護利用實踐過程中與社區居民發展訴求產生的矛盾,維護和重構真實性與人地關系,實現活態遺產保護[19]。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明確了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柏撛鲩L”的要求,特色小鎮建設也面臨著土地指標和發展空間雙重緊缺,楓涇古鎮規劃必然要兼顧文化特色挖掘與傳承要求,“城市更新”成為特色小鎮規劃的總體思路[20]145-157。綜合區位因素、古鎮特色、經濟利益、社區發展以及居民訴求等因素,基于城市更新的理念,楓涇古鎮提出了全新的“小鎮更新”規劃?!靶℃偢隆奔劝▽π℃偦A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的改善,也包括對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等的優化美化,以期建設一個深具“經濟發展、產城融合,功能完備、服務便捷,生態宜人、和諧宜居,規模適度、城鄉一體,人文傳承、特色顯著”內涵的江南“美麗小鎮”,打造特色小鎮。

楓涇古鎮保護與開發的戰略定位為,以打造“人文古鎮”為總體目標,推進“大旅游”戰略,“十四五”期間將推動“楓涇古鎮+中洪村+新義村”整體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打造長三角文旅融合示范帶。楓涇古鎮推進歷史文化遺產傳承與利用,深挖文物及歷史名人資源,保護古鎮古村歷史風貌和特色;堅持發展人文古鎮為目標,復原一個“活著的古鎮”,以“眾創+古鎮”為核心,將楓涇打造成為長三角城市群中的“旅游休閑目的地”和上??苿撝行慕ㄔO中的“特色眾創目的地”。楓涇古鎮創新“三大載體”:古鎮類人居示范鎮,承載居民的幸福生活;旅游休閑目的地,承載游客的水鄉情懷;大眾創業首選地,承載創客的夢想抱負。同時,古鎮統籌居民、游客、創客三大人群,促進多元共享,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實現多元共建。

楓涇古鎮以“楓涇尋畫”古鎮旅游為核心,推進南鎮和“吳越界河”重點景區保護開發建設,恢復優化古鎮風貌;完善古鎮旅游區的配套設施建設,調整古鎮商業業態,推進南鎮民宿、客棧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強旅游資源整合,開發旅游產品,提升楓涇旅游吸引力,推進古鎮旅游區商業發展。楓涇小鎮更新,鎮政府投入資金,用于污水管道、煤氣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社區居住條件。通過政府補貼和自籌資金,建設民宿床位,示范推廣,引導古鎮居民投資民宿,鼓勵居民參與旅游產業建設,分享古鎮保護發展紅利。近年來,楓涇通過“產業更新、古鎮更新、社區更新、鄉村更新”,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了實實在在地提升,從而重新贏得了古鎮居民的信任。隨著上海樂高樂園選址金山楓涇鎮,楓涇古鎮的發展必將迎來新的重大機遇。

四、結論與討論:社會資本視角的社區型古鎮治理啟示

楓涇古鎮社區治理實踐為社會資本視角的社區型古鎮治理提供了經驗與啟示,經濟角度的主體性權利保護、“地方性”維護與重構、節事活動提升社區凝聚力以及通過“小鎮更新”贏得社區信任,是對社會資本融入特色古鎮社區治理的創新實踐。從理論發展和實踐探索的角度進行分析,社會資本理論為社區治理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從宏觀角度來看,社區社會結構變化過程中各類社區資本相互影響是社區治理中需要重視的問題;從微觀角度來看,社區互動與社區信任是實現治理的有效途徑。

(一)社會資本理論為旅游社區治理提供新視角

目的地社區自身目標和需求讓位于發展旅游獲取最大化經濟效益,旅游目的地發展的不可持續性問題日益突出,因發展旅游引發的強社會流動性導致影響社區穩定和有序發展的因素增多,旅游社區的不可治理性問題引發關注。社會資本視角的旅游社區治理,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旅游發展和社區目標之間的平衡關系,發展旅游是旅游研究的要點,社區建設是旅游目的地角度的必然要求,對兩者的不同認識和理解,對旅游社區治理實踐產生重要影響;另外,實現社區公共事務管理有序、公共利益最大化,符合社區利益相關主體的心理預期、情感需求和訴求表達,達到這一目標的合理狀態,有賴于政府部門、社區組織和居民及轄區單位等多元主體之間基于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社區認同,以合作與互惠關系為基礎,在持續互動過程中形成協調和參與網絡。這種參與網絡和互動合作的有效形成,依賴于構成社會資本的核心內容和基本要素,即良好的社會規范、共享的信念、信任互惠、寬容和理解。本文從社會資本積累的角度考察社區發展的可持續性、包容性和社區治理有效的制度與普遍的信任,為旅游社區治理提供新的維度。

(二)旅游社區結構、治理和資本間互動

馬庫·萊托尼恩(Markku Lehtonen)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維持和增加各種資本的總庫存”[21]。從科妮莉亞·弗洛拉(Cornelia Flora)社區資本構成框架為基礎對旅游社區進行考察[9]93-107,可以發現,資本和互動是旅游社區形成的主要因素,社區治理是要解決社區各類資本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旅游社區的特殊性表現在旅游社區的形成要素及其作用,在于旅游驅動的強流動性所形成的旅游社區經濟結構、政治—權力結構、文化結構和人口結構等與普通社區具有極大的差異性,旅游社區因而具備特殊的功能屬性。在經濟結構方面,旅游社區經濟主體和經濟資源是圍繞旅游吸引物擴張和擴展所涉及的區位,旅游社區提供了主要的旅游經濟參與和勞動力輸出。旅游社區的政治結構—權力結構是社區居民的利益和地位在社區旅游發展過程中分化、重構,是社區的決策權力在社區旅游相關者之間的分配狀態,實質是在旅游和社區發展中決策者的事權和話語權的基礎和來源,具體表現為決策者群體的人員背景及決策層的組織形式。政治—權力結構決定了社區參與旅游的方式和有效性,從旅游社區治理角度來看,必然需要加大對旅游社區的政治和權力關系的研究,為社區旅游持續發展塑造有效的治理平臺和治理機制。旅游社區的人口結構、社區居民對旅游發展計劃的理解和認同、群體的決策水平、參與旅游活動的基本技能、協調溝通能力與互惠合作意識等,是旅游社區治理中要關注的問題。

(三)社區互動、鏈接與社區信任

在旅游目的地的共享公共空間和游客集中的地方,居民和旅游者互動可能形成新的社會連接或紐帶聯系,這種聯系推動目的地居民對多樣性群體和文化的了解和接觸,進而更能多樣性擴展人際信任。從旅游者角度來看,不僅需要時間和機會,居民與旅游者的成功互動還依賴于旅游者的旅游方式和習慣,以及對目的地社區文化習俗的尊重等。社區居民對旅游及游客的態度也會影響到這種互動的效果。旅游通常伴隨著跨文化的交流和互動,文化的差異可能成為互動和互信的障礙,這不僅在旅游者與目的地居民之間,從區域旅游層面來看,還可能發生在遠近距離不一的旅游目的地社區之間。從文化角度探討信任,要承認“信任既是一種普遍的社會事實,又有鮮明的文化特征,不同的文化會因自身的自然環境與社會構成的差異而發生對人性、關系以及人群的不同假設,進而產生不同的信任內涵與外延”[22]。這種“不同的信任內涵和外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信任具有不同的特征,如普遍信任的層次、“信任半徑”(1)的大小或對陌生人信任的程度、是否愿意視他人為樂善好施者、信任他人的不同條件、對潛在風險的評估,商業交往過程中對規則、規范和透明公正的期待等。旅游參與各方的文化差異越大,就越難以建立信任關系;如果參與各方缺乏跨文化交流和互動的經驗和技巧,交流不夠充分,也難以建立信任關系。因此,形成人際間聯系紐帶、建立信任,需要推動目的地社區與外部的文化交流,通過項目培訓掌握跨文化交流技巧。

社會資本視角的旅游治理,須以共同的價值理念與協調一致的發展目標為核心內容。首先,信任依賴于利益相關者對目的地社區價值理念的相同理解,擁有與旅游發展相兼容的目標。通過目的地社區居民、旅游者和旅游相關組織的積極互動,能夠形成共享價值理念和目標,這種積極互動又反過來支持相應的旅游發展模式。其次,旅游發展模式與旅游目的地社區相兼容,與社區直接、具體的目標發展相一致。最后,有效社區治理需要改變以往單一旅游發展取向的發展目標,呼應社區整體利益訴求,同時需要辯證地理解因旅游而引發的社區沖突,規避發展旅游過程中制約社會資本積累的負面因素。社會資本視角的旅游社區治理需要強調,旅游發展方式和風格契合目的地社區的核心價值觀念、目標和愿望,并關注和挖掘社區獨特的風格理念、目標和需求。旅游相關規劃、管理組織和機構應提升旅游治理能力,注重公正、透明和有效溝通,保護旅游參與各方的權利,重視相互了解和理解,尊重各自的獨立主體性,既要突出主體權利保護,又要基于政府力量主導治理。

注釋:

(1)福山在《信任:社會美德與經濟繁榮》一書中提出信任半徑(Radius of Trust)的概念,即信任擴展到的范圍大小。

猜你喜歡
古鎮居民社區
石器時代的居民
社區大作戰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古鎮之旅
古鎮——鎮遠古鎮
同里古鎮
千年古鎮
高臺居民
社區統戰與社區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