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曉昱教授治療冠心病合并失眠經驗

2022-02-05 00:20劉超程曉昱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22年1期
關鍵詞:失眠癥冠心病

劉超 程曉昱

摘要:程曉昱教授辨治冠心病合并失眠癥臨床經驗總結。程老師認為其病與郁、痰、瘀、虛有密切關系,提出了冠心病合并失眠“一本三因”的病因病機觀點,即心脾兩虛為“本”,肝郁、痰飲、瘀血為“因”。治療以疏肝解郁為先導,以祛痰通脈、活血化瘀為主線,以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為根本。自擬宣痹安神方以達到扶正祛邪,標本兼顧之用。

關鍵詞:冠心病;失眠癥;郁痰瘀虛;程曉昱

中圖分類號:R25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22)01-0002-03

導師程曉昱教授深耕臨床30余年、為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心血管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名中醫、全國首屆杰出女中醫、全國優秀中醫人才,安徽省中醫藥領軍人才培養對象,新安醫學程氏內科第九代傳人。程老師將古代大家理論與自身實踐相結合,運用中醫、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冠心病合并失眠癥,積攢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變窄或阻塞,或(和)冠狀動脈痙攣引發心肌細胞缺血、缺氧或壞死所致的心臟疾患[1]。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我國目前CHD 患者1100 萬人,且其患病率處于逐年上升趨勢,死亡率位居世界前列[2]。失眠是一種典型的睡眠障礙,其具體表現為難以入眠、入眠后多夢、輾轉反側、睡眠質量下降等,同時還伴有白天瞌睡、精力下降(精神難以集中)等癥狀[3]。

1 病因病機

根據冠心病的臨床癥狀應歸屬中醫學“胸痹”這一范疇,胸痹的癥狀描述最早可追溯至《內經》?!端貑枴づK氣法時論》說:“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痹摬〔∫蚨嗯c寒邪、飲食、情志、年齡等相關。病機為心脈痹阻,本虛標實,其總綱為陽微陰弦[4]。失眠癥則屬中醫學“不寐”范疇,由心神失養或心神不安導致?!秲冉洝分胁幻路Q之為“不得臥”“目不瞑”,認為是邪氣潛伏臟腑,衛氣行于陽而不入陰所致。本病的發生多與飲食、情志、勞累、久病體質虛等有關;總屬陽盛而陰衰,陰陽失和[5]。

多年以來,程老師對于冠心病合并失眠癥的病因病機進行較深入的研究,根據其發病、證候、轉歸及預后等特點,認為二者雖屬相異的疾病,但是其病因相關聯,病機上歸納特點為“一本三因”,即心脾兩虛為本,肝郁氣滯,痰飲內潛,瘀血久停為因。

1.1 肝郁氣滯是發病的基礎 肝條暢氣機具有通達情志之用,是人體氣機調節的重要器官。明代《薛氏醫案·求臟篇》云:“肝氣通則心氣和,肝氣滯則心氣乏?!薄堆C論》所謂:“肝屬木,木氣沖和條達,不致遏郁,則血脈通暢”。若情志不暢,郁怒易傷及肝臟,肝失其疏泄,氣血津液分布失常,從而產生瘀血、痰濁等病理之物,若壅阻心臟血管,則心脈痹阻,發為胸痹心痛。若肝氣郁遏,日久化火,陽亢難入于陰;又或是肝郁化火變重,火熱灼陰損氣,由實而轉為虛,陰虛不能納受陽,則發為不寐。

肝臟藏其魂,肝氣郁,則易擾及肝魂,魂受擾則難寐多夢;據五行相生之理,肝屬木,心屬火,火為木所生,心為肝之子臟,母受病易殃及子,肝之病易犯心則心病,肝失其調達則氣滯,氣滯心胸或氣滯血瘀阻遏胸中,皆可致心痛。

1.2 痰瘀互結是病程纏綿的關鍵 痰、瘀二者在疾病中既有所區別,又相互關聯?!端貑枴け哉撈分杏性疲骸靶谋酝凑?,亦有頑痰死血”?!夺t林改錯》中有“失眠一證乃氣血凝滯”之說。根據多數患者病程日久、易反復發作等特點并結合經典,程師認為病人體內存在致其疾病纏綿難愈的致病關鍵,即痰飲和瘀血。二者均為人體內水液代謝異常所化生的病理之物,且二者一旦形成又會變成新的致病因素?!吨T病源候論》云:“諸痰者,此由血脈壅塞,飲水積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故痰瘀交結為其久治不愈之關鍵。實邪痰濁瘀血交結,壅扼本虛之心陽,心脈壅塞不通發為胸痹,此驗證了胸痹總屬“陽微陰弦”。氣血暢達則陰陽和,若痰濕、瘀血阻遏,氣血失其調達,則夜寐失常;痰瘀交搏,膠著難化,或阻滯心脈血絡,或蒙蔽清竅,心神失其養,腦府失其濡,則睡眠難安。

1.3 心脾兩虛為疾病發展的根本 心者,君主之官;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胸痹合并不寐其病位在心,心氣、心血充足則可溫煦濡養心脈,推動脈道血行,脾氣、脾陽健運可化生水谷精微并上輸于心胸,貫心脈、助心行血。若心脾兩虛則心主血脈功能異常,心氣難以推動氣血運行,氣滯痰阻,脾運亦受損,久之則心脾兩虛,心神失養,心無所主,神無所歸;憂思傷脾,飲食不節,脾氣虧虛,化源不足,心失所養而“不榮則痛”;髓海不充則夜寐難眠??傊?,本虛標實是冠心病合并失眠的病因病機總特征,本虛為心脾兩虛,標實為郁痰瘀夾雜。

2 證治特點

2.1 以疏肝解郁為先導 《靈樞·本神》:“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毒霸廊珪び糇C》:“情志之郁則總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肝為剛臟,喜條達而惡抑郁,且肝氣易逆易亢,肝臟有病,亦常延及其他臟腑。說明肝氣郁滯亦可影響心的功能。程師臨床上善用理氣藥川楝子、佛手為藥對,川楝子功用疏肝泄熱,行氣止痛,用于肝郁化火,胸脅、脘腹脹痛;佛手功用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氣滯,胸脅脹痛;二者相須為用,共奏疏肝解郁,行氣寬胸之功。

2.2 以祛痰通絡,活血行瘀為主線 程老師根據百病多由痰作祟的經典理論,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多病程日久,痰濁久伏于胸中,每遇肝氣郁滯而引動伏痰,以致痰氣搏結于胸中而發病。且程師認為瘀血和痰飲皆屬陰邪,二者可共同致病,進而導致冠心病合并失眠纏綿難愈。程老師強調二者合并乃久病頑疾,瘀血亦是一個重要方面,臨床治療本病不僅要重視辨痰治痰,亦不能忽視活血化瘀中藥的使用。痰瘀互結貫穿始末,程老師強調臨床應以祛痰通絡,活血行瘀為主線,治療本病善用二陳湯和血府逐瘀湯化裁加減,常選用川貝母、姜半夏、川芎、郁金、當歸、赤芍、丹參等。程師臨床善用蟲類中藥,常用烏梢蛇、僵蠶、蟬蛻、蜈蚣、全蝎、地龍等加強活血之功。

2.3 以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為根本 《素問.逆調論》載“胃不和則臥不安”。程老師臨床多從脾論治,強調脾氣虛與心氣虛并見乃冠心病合并失眠癥的根本原因。心屬火,脾屬土,母子相依,且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若脾氣健旺,氣血充實,則心血充盈,通體舒暢。心主血脈的功能亦影響脾氣的運化和布散功能,胸痹、不寐日久耗傷心陰,母病及子則脾氣虛亦重,即心氣虛與脾氣虛相互影響,日久則會形成心脾兩虛的病理狀態。程老師方用黨參性味甘平,可補益脾氣生津;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可養陰生津、除煩安神;黃芪味甘,性微溫,可補氣固表。3味藥合用可培補氣陰、生津安神。安神藥則用茯神、酸棗仁、合歡皮、煅龍牡、五藥同用共奏助眠之功。

程老師針對臨床,自擬宣痹安神方加減治療冠心病合并失眠癥。其藥用黨參15 g,黃芪30 g,川楝子10 g,佛手10 g,炙甘草9 g,川芎9 g,郁金10 g,川貝6 g,茯神12 g,酸棗仁 15 g。方中黨參、黃芪共為君藥,補心脾之虛治其本;川芎、郁金為臣藥,活血化瘀治其標;佐以川楝子、佛手疏肝解郁、行氣散結,鑒于“氣為血之帥,氣滯則血停,氣行則血運”,在活血化瘀藥中加用行氣藥,寓行氣于其中;再佐川貝祛濕化痰;予茯神、酸棗仁寧心安神助眠;并使甘草調和諸藥。全方行而不滯,滋而不膩,共奏補脾行氣,化痰祛瘀、寧心安神之效。若患者久病體虛,心脾耗傷,可加用麥冬養陰益脾、清心除煩;若合胸悶脅痛明顯可加瓜蔞仁皮、陳皮理氣寬胸、解胸中之悶滯;若瘀血日久,痛有定處,可加用當歸、赤芍、丹參活血行瘀止痛;痰濁者以二陳湯為底,以其理氣和中之法治痰濁,痰開則氣血順;若有食滯兼夾可使焦三仙;若患者難以入眠,或眠后易醒,則加合歡皮、煅龍牡安神幫助睡眠。同時,在臨床上注重配合針灸推拿、穴位貼敷雙心俞、脾俞和膻中穴,取得了較好效果。

3 典型病案

患者徐某,男,67歲,2020年6月30日就診。主訴:反復胸悶痛伴失眠1年余?;颊呒韧w弱,1年余前與人爭論后出現胸悶痛兼失眠;自訴胸口時有悶痛,入睡較困難,睡后易醒,醒后感勞倦,每次睡眠時間2~3h;曾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胸悶稍好轉,睡眠無改善。主要癥狀:胸悶痛,休息后稍緩解,伴入睡困難,心煩易怒,性情急躁,脅肋脹痛,善太息,納差,大便正常,小便微黃,舌質暗紅,舌下靜脈迂曲,苔膩,脈沉弦澀。輔助檢查:心電圖:(1)竇性心律,(2)ST段改變。疾病診斷:胸痹兼不寐。辨證屬心脾兩虛,郁痰瘀阻。藥物組成及劑量:黨參10 g,麥冬10 g,黃芪15 g,川楝子10 g,佛手10 g,瓜蔞仁皮25 g,陳皮9 g,炙甘草9 g,川芎9 g,郁金10 g,當歸10 g,赤芍9 g,丹參15 g,川貝6 g,茯神、白芍各12 g,酸棗仁 15 g,合歡皮30 g,煅龍牡25 g,14劑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分服;兼以針灸推拿、穴位貼敷雙心俞、脾俞和膻中穴。

2020年7月14日,二診,服藥14劑后患者自覺胸悶、不寐癥狀明顯好轉,偶見氣短,動則尤甚,納可,二便正常。舌象:舌暗淡苔薄白,脈弦微澀。仍按初診方,再加酒烏梢蛇6 g,絞股藍15 g,靈芝15 g。連續用藥21劑,囑患者調暢情志,規范飲食,注重休息,適度運動,調制體重,并定期隨訪。

按:患者為老年男性,素體虛弱,與人爭執后發病,斷其虛實夾雜,虛者責之心脾,實為肝郁氣滯。其舌質暗紅,舌下絡脈迂曲,舌苔膩,脈沉弦澀,考慮其為痰瘀互結,予以補益心脾,舒肝理氣,活血化瘀之劑,酌加寧心安神之品改善失眠,輔以心俞、脾俞穴位刺激;二診時考慮患者久病體虛,瘀血內阻,加酒烏梢蛇活絡兼能補脾;絞股藍,靈芝用于扶助正氣兼養陰,患者服藥1月余,注意放松心情及改善作息,療效較好。

4 小結

臨床工作中,冠心病與失眠往往相兼發病,西醫多分別對癥治療,針對冠心病予抗血小板、抗心絞痛、ACEI、ARB藥物及手術治療,針對失眠癥予以苯二氮卓受體激動劑、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及其他抗抑郁藥物治療,雖能暫時緩解臨床癥狀,但往往反復發作,且易存在藥物依賴性和戒斷反應。相反,我國傳統醫學依據整體觀念、辨證施治的理念,治療冠心病合并失眠癥患者具有改善機體心功能、助眠,減少疾病反復、減短療程、價格低廉、副作用小等優勢[6]。程老師認為冠心病合并失眠的治療應遵循“急治其標,緩治其本”的治療原則,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臨床效果尤為突出。尤其是采用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補脾養心之法,不但能增加心肌供血,還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而且幫助睡眠,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同時,程師亦注重采用“雙心治療”,除用藥外,還注重與患者溝通交流,排解憂慮,幫助患者及早康復。

參考文獻:

[1]全國心血管系統專業委員會.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60.

[2]胡盛壽,高潤霖,劉力生,等.《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概要[J].中國循環雜志,2019,34(3):209-220.

[3]劉嘉敏,姜桂美.從氣街理論探討針灸治療失眠的思路[J].山東中醫雜志,2018,37(5):364-366.

[4]溫嘉瑋,宮麗鴻.胸痹心痛病因病機[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3,27(1):61-62,64.

[5]孫鑫蕾,孫西慶.不寐病因病機源流探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7,13(16):59-60.

[6]汪衛東,李濤,閏雪,等.基于個體化的失眠癥中醫臨床實踐指南[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6,3(2):65-79.

(收稿日期:2021-09-02)

猜你喜歡
失眠癥冠心病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失眠療效的meta分析
保元湯加減治療冠心病的臨床觀察
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冠心病臨床護理中對不良情緒的影響
冠心病一直沒有癥狀,是不是治愈了
失眠癥狀≠失眠癥及早治療是關鍵
超級心理醫生
歸脾湯聯合地西泮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癥臨床觀察
蒙古灸治療失眠癥患者的臨床體會
中醫導痰祛瘀藥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臨床療效觀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應戒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